歐美車企不想和東京車展玩了,日系小車唱獨角戲

何翔任 文

投稿郵箱 cheyoubao@126.com

10月24日~11月4日,日本東京車展舉行。

這是一屆非常特別的車展,折射了全球車市的冷清,又能看到日本汽車廠商的熱烈;產品反映了日本市場的獨特性,又能清楚看到汽車的未來方向;它是全球知名車展,卻又讓跨國車企感到格格不入……

東京車展與日內瓦、巴黎、北美、法蘭克福車展齊名,一起被譽為“全球五大車展”,被汽車業界視為風向標之一。

欧美车企不想和东京车展玩了,日系小车唱独角戏

既然是國際性車展,那當然就得有國際性車企參與了。然而,今年的東京車展,除了日本人喜歡的梅賽德斯-奔馳,還有算半個自家人的雷諾,其餘歐美車企都沒有來“湊熱鬧”。

為什麼不來?因為“不(mei)好(qian)玩(zhuan)”!

2016年2月,福特宣佈當年底前徹底退出日本市場,其發言人直言不諱的表示“日本是全球所有發達國家中汽車市場最為封閉的國家。”

讓福特們感覺封閉的是“大”與“小”之間的碰撞,日本國土面積狹窄,以小為美,而且在對“小”的研究上,日本汽車廠商做到了極致。

我們先來看看本屆車展唱獨角戲的傢伙們。

欧美车企不想和东京车展玩了,日系小车唱独角戏

三菱K-Car概念車——Super Height K-WAGON。整體尺寸小、配置高、大空間是K-Car車型一貫堅持的設計方法。

欧美车企不想和东京车展玩了,日系小车唱独角戏

鈴木Hustler兼顧城市通勤與戶外功能。新車在設計上採用了類似SUV車型的硬派風格,還換裝了適用更多場景的越野輪胎,與整車風格相呼應。

欧美车企不想和东京车展玩了,日系小车唱独角戏

豐田Ultra-compact BEV,2020年即將推向市場的純電動“老頭樂”,僅能乘坐兩人。該車使用了便於讀取數據和節省空間的液晶儀表盤和液晶中控屏。豐田認為,這一類小型電動車非常適合日本狹窄的街道、小面積的停車位以及迅速老齡化的社會趨勢。而且,小型車也能節省在動力電池上的生產成本,加速推進新車量產。

欧美车企不想和东京车展玩了,日系小车唱独角戏

日產Note Nismo黑色特別版,在沿用目前的整體造型設計之上,配備了NISMO運動套件,並且還在前發動機蓋、車頂等位置加入了黑色塗裝,搭配紅色線條的點綴。至於動力系統,雖說日產並未透露,但從車身側面的Hybrid標來看,混動系統或將出現在它的身上。

欧美车企不想和东京车展玩了,日系小车唱独角戏

大發Ico Ico概念車,定位於一款公共交通工具,其設計目的則在於“第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的出行方案”。從官圖來看,新車採用非常方正的外觀設計以提供多人乘坐的內部空間,而其動力預計將採用純電行駛,並具有自動駕駛的能力。

欧美车企不想和东京车展玩了,日系小车唱独角戏
欧美车企不想和东京车展玩了,日系小车唱独角戏

除了這些車型,還有很多小而精美的K-Car展出。

這種具有日本特色的小車,確實很難讓其他跨國車企本土化,即使花了大代價去研發,也很難和走了幾十年日本本土企業競爭。

目前,K-Car佔據了日本60%的銷量,銷量排名前十的一半以上也是這類車型。

K-Car在日語裡被稱為“輕自動車”,羅馬拼音是“Keijidousha”,於是人們把它簡化成K-Car這個名稱。

K-Car能在日本流行有其特別的原因。

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日本的汽車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予以取締,直到1949年才得以解禁。而就在同年的7月8號,日本政府為了儘快恢復自己的汽車產業、鼓勵車企打造低價格、低使用成本的車型,於是出臺了最早的輕自動車標準。雖然沒有明確劃分輕自動車的定義,但是標準對整車尺寸和發動機排量的做出了嚴格的限定,而這也就是日本K-Car標準的藍本。

這些車的標準在多年的發展有過變化,目前的標準是:長寬高分別均不超過3400*1480*2000mm,排量不超過0.66L。

欧美车企不想和东京车展玩了,日系小车唱独角戏

⬆ Subaru 360是日本最早的K-Car之一,如果刨去鈴木那臺完全用普通轎車理念移植過來的Suzulight,斯巴魯360應該算是第一輛專門設計的Kei-Car,外觀非常圓潤。

此外,日本國土面積狹小,穿街過巷沒有靈巧的身體根本過不去。

欧美车企不想和东京车展玩了,日系小车唱独角戏

K-Car在日本享受到了許多的優惠政策。比如日本普通私家車的購置稅為5%,而K-Car的購置稅僅為3%。此外,K-Car在自動車重量稅、自動車稅等方面也低於普通轎車。當然,K-Car還有一個“大招”,那就是在日本的大多數地區無需停車位證明便可直接購買(在東京、大阪、橫濱、神奈川等大城市,還是要停車位證明的),而普通車型的話則必須擁有停車位才可以上牌照。

還有極佳的燃油經濟性,3.0-3.33L/100km的油耗也是沒shei了。

欧美车企不想和东京车展玩了,日系小车唱独角戏

日本的K-Car需求這麼大,而其他跨國車企為什麼智能退避三舍呢?

其實,日本的K-Car也是模仿起家,比如Subaru 360是不是很有夾克蟲的影子?但日本人的厲害之處在於引進、消化、吸收、創新,最終轉化為自己的文化、技術和品牌。最終在一定階段之內成為極致。

曾經有一部紀錄片《K-Car戰爭》,這部片子就記錄了本田和大發之間的競爭。

片子中,4S店內居然一輛車都沒有,兒童玩樂區,雜誌休閒區,免費咖啡供應,都旨在爭奪讓附近的家庭主婦到店。這說明日本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流量第一的經營理念了。

那麼,女士來了除了喝咖啡、帶孩子之外,總得有點符合商家的需求吧?

我們看到,廠家就是讓女士們提想法。在這些女士的參與下,本田N-Box的設計師對客戶需求有了全新的瞭解:放得下自行車,有紙巾盒的存放空間等各種意想不到的需求。

欧美车企不想和东京车展玩了,日系小车唱独角戏
欧美车企不想和东京车展玩了,日系小车唱独角戏欧美车企不想和东京车展玩了,日系小车唱独角戏

本次車展,各式各樣的K-car展示又將人瞬間拉回到濃郁的“東京車展”氛圍中,從“小”處感受這個國土面積狹小、城市道路擁擠的島國,獨特的造車智慧。

除此以外,從小中我們又能見大,發現汽車產業的未來。

鈴木推出的概念車HANARE和豐田推出的個人移動工具e-4me則為觀眾展現了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後的樂趣。車體內部已找不到方向盤、儀表盤等操控設備,取而代之的是大屏幕、音響等休閒娛樂設備。乘客只需告訴車輛目的地,就能在車裡休息、打遊戲、演奏樂器等,盡情享受出行樂趣。

日產本次展出的新款Skyline汽車搭載的自動駕駛系統,能在同一車道內允許駕駛員雙手脫離方向盤,還能和車載導航聯動,在急轉彎等場景下自動控制車速。該系統還能判斷車距,在能夠超車或變道時通知駕駛員,駕駛員按下按鈕,車輛就能自動完成超車或變道。

本田首次展出了將於2020年2月發售的新飛度,搭載提供車聯網服務的車載通信模塊。遇緊急情況,車輛能自動和緊急援助中心通信,報告車輛情況和位置,通過緊急援助中心接線員和警察、急救中心、保險公司等聯繫。新開發的遙控功能還可讓用戶遠程用智能手機啟動空調、鎖車或確認車輛位置。如有可疑人員靠近,車輛自動報警系統會給用戶手機發通知,並視情況通知保安急赴現場。

豐田公司社長豐田章男曾表示,汽車業正迎來百年一遇的大變革時代,要把豐田從一家汽車生產商擴展為同時提供與出行相關服務的移動公司。

豐田本次展示的e-palette就是一款專門用來提供公共出行服務的自動駕駛車輛。該車採用前後對稱的箱形設計,車輪設置在車底盤的四個頂角,以確保更寬敞的車內空間。其長寬和大型轎車差不多,卻能容納約20人乘坐。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期間,將有10餘輛e-palette穿梭於運動員村提供出行服務。

其實,真的不能說日本市場封閉,不能說人家“自嗨”,只是你不能跟他們“一起嗨”。

欧美车企不想和东京车展玩了,日系小车唱独角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