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调研组:聚焦第一动力建设创新江北

2015年6月27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南京江北新区,赋予其承担“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的国家级综合功能区。自成立以来,南京江北新区聚焦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从1400亿元增长到2500亿元,成为带动南京乃至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央党校调研组:聚焦第一动力建设创新江北

坚持抓创新谋创新,

确立“两城一中心”的发展战略

国务院关于南京江北新区“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逐步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为新区发展提供了路径依托。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调研、思考,南京江北新区确立了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重点推动集成电路、基因及生命健康、新金融等三大主导产业发展。

中央党校调研组:聚焦第一动力建设创新江北

打造“芯片之城”

新区重点打造三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及综合应用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集成电路及半导体装备先进制造产业基地。

◎一是集成电路设计及综合应用基地。以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为载体,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是新区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核。目前园区已集聚了紫光展锐、创意电子GUC等一大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成为全国知名的集成电路设计及综合应用产业基地。

◎二是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以南京软件园为载体,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依托国家“芯火计划”双创平台——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ICisC)的专业化服务,集聚了中星微电子、华大九天等行业龙头企业。

◎三是集成电路及半导体装备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以浦口经济开发区、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为载体,规划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依托台积电、清华紫光存储等重大项目,大力发展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半导体装备制造、配套材料等产业。

中央党校调研组:聚焦第一动力建设创新江北

打造“基因之城”

立足新区基因及生命健康产业现有布局特点及产业发展基础,重点优化“一谷一园一示范”空间布局,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

◎“一谷”,即生物医药创新谷。规划面积14.92平方公里,依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试点示范基地(新区生物医药谷),重点发展基因产业、免疫细胞治疗、医疗器械等领域。园区已入驻企业500余家,形成了以研发创新为主的产业结构。

◎“一园”,即健康大数据产业应用园。以新区研创园大数据产业基地、基因大厦等为重要载体,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重点发展多组学检测、基因检测、精准医疗及智能化健康诊疗设备研发,致力于尖端生物高科技领域的成果转化,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规模最大、能力最全面的精准医疗平台。

◎“一示范”,即健康服务产业示范区。规划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依托新区国际健康城,重点发展医疗、教育、研究、康复、养老五大板块,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

中央党校调研组:聚焦第一动力建设创新江北

打造“新金融中心”

新区加强对新金融中心的战略规划和建设推进工作,按照与区域发展相适应、与产业体系相配套、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原则,认真谋划推进新区新金融发展布局,形成“一心一镇”为主阵地、多区域联动发展的现代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一心”,即推进CBD资产管理与证券化中心建设。依托新区核心区,推进新金融核心功能区建设。首期建设总占地面积230亩、地上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由8幢超高层建筑组成的新金融中心一期项目,打造成为国际新金融中心。

◎“一镇”,即推动创业创新基金小镇建设。“基金小镇”以中央商务区扬子江新金融创意街区为依托,大力引入各类基金入驻新区,构建金融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中央党校调研组:聚焦第一动力建设创新江北

加大改革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江北新区努力打造高科技企业集群集聚、高精尖产业特色鲜明、高层次创新活动氛围浓郁、创新主体高度融合的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重要基地,形成一流创新生态系统,努力建设长江经济带创新支点。

对新区自主创新建设进行顶层设计

新区出台了《南京江北新区促进创新创业十条政策措施》《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先导区行动计划》《南京江北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培育支持办法(试行)》等重要文件。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提升人才集聚的吸引力、创新资源的配置力、创新成果的转化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系统。

对新区重要产业发展进行有力支持

新区出台了《南京江北新区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南京江北新区科技创新券管理暂行办法》《南京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人才试验区政策(试行)》等重要文件。在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上,新区设立1亿元服务贸易扶持资金及20亿元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基金。

对新区人才体制机制进行针对性创新

新区出台了《关于优化升级“创业江北”人才计划十策实施办法》等重要文件。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推动产业、科技、金融与人才“四位协同”,加快形成以人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配置体系。

◎一是开辟特殊人才特别支持渠道。对新区急需紧缺战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二是加大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力度。对创办时间不满5年、经市级以上政府部门或权威社会组织认定的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负责人,纳入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享受相应的培养支持政策。

◎三是完善高层次创业人才评审机制。对符合新区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项目,经各产业平台、街道推荐,可不受学历、职称、出资方式限制,破格参加区级评审。

◎四是支持企业设立专家工作室。聚焦国内高层次专家和人才团队的引进与开发,支持新区企业设立首席专家工作室和创新团队工作室,分别给予相应项目资助。

五是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运用“互联网+”模式,建设高校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持续打造“创赢江北·未来已来”新区品牌。同时加大“名校优生”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大创企业扶持力度。

◎六是扩大高层次人才奖补支持范围。在新区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含培育)、独角兽企业(含培育)、瞪羚企业、软件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达到优质孵化水平的人才企业、备案投资基金管理机构、人才猎头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各类科技型企业以及其他明确纳入本政策享受范围的企业中任职的高层次人才,根据其对新区经济贡献给予奖补。

◎七是着力发挥人才金融作用。积极落实“人才贷”等人才金融政策,对合作银行向新区人才企业发放政策性贷款发生损失的,在享受省相关风险补偿金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风险补偿金。

◎八是完善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认定机制。组建新区高层次人才举荐委员会,经举荐的创业类人才,落户后可直接纳入“创业江北”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享受相应扶持政策;创新类人才可按照推荐类别,参照享受新区对应的人才安居租赁补贴政策;协调落实经举荐人才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配套服务。

◎九是完善中青年拔尖人才选拔培养体系。每年在新区相关领域选拔一批中青年优秀人才培养对象,给予相应津贴,纳入E类人才享受新区人才安居相应政策。

◎十是加大人才安居支持力度。“创业江北”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纳入E类人才,享受新区人才安居相应政策,所创企业纳入新区人才安居支持范围。A—D类人才给予购房相应支持。

中央党校调研组:聚焦第一动力建设创新江北

发扬钉钉子精神,

将“创新江北”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在新形势下,南京江北新区主动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决贯彻中央要求,夯实各方面各领域的创新举措,努力将“创新江北”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加速引进重点企业,完善产业生态体系

实施全产业链项目招引,着力引进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重点企业,推动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配套企业落户发展壮大,完善集成电路、基因及生命健康产业生态体系。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引入市场前景好、产业附加值高的IC设计企业。基因及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引入生物技术核心领域的基因与细胞工程企业。

中央党校调研组:聚焦第一动力建设创新江北

依托重大活动,打造新区品牌效应

近期,新区成功举办了2019世界半导体大会,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中外嘉宾和代表参加会议,展会观众超过3万人次。作为大会的主办方,新区希望以世界半导体大会永久落户南京为契机,加强行业交流合作,推进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新区核心竞争力

加快推进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申报工作;组织申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牵头组织相关产业平台申报若干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组织智能制造产业园申报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区;围绕集成电路、基因及生命健康产业牵头组织申报江苏省制造业创新中心。

积极对标找差,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建设始终坚持高点定位,在对标找差争先进位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对标北京、上海、深圳,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打造产业发展的政策高地、投资高地,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吸引集聚一批中小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同时,高度重视培育本土企业,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打造新区发展的新动力、强引擎,走具有江北新区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

(素材来源 /学习时报 编辑/张艳娟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