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熊洞村:青瓦裊裊炊煙,青山環抱老寨

湖北宣恩熊洞村:青瓦裊裊炊煙,青山環抱老寨

熊洞村全貌

在湖北省恩施州宣恩縣苗鄉高羅鎮的青山峻嶺裡,有一處近百年的幽深古寨,它坐落在一個小山窩裡,連片的木質房屋坐北朝南,在蒼山翠竹裡以質樸和厚重的氣韻盛滿鄉愁,散發出其獨有的魅力。

熊洞村,是宣恩縣高羅鎮最西處的一個偏僻村落,與曉關侗族鄉接壤。許多年來,居住在此的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座座老木屋就是他們的港灣,浸滿了歲月印痕。對於當地人來說,村子就是他們的家。實際上,對於身處城市的人們而言,此處又何嘗不是尋覓鄉愁的歸宿?

湖北宣恩熊洞村:青瓦裊裊炊煙,青山環抱老寨

在綠樹掩映下的木房

有人說,中國人往上數三代多數來自農村。即使人在城市,也經常會遐想“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的恬淡意境。高羅鎮熊洞村大概就是這樣的去處吧!

熊洞村,顧名思義是與熊有著聯繫。當地人傳說,在百餘年前,村莊有一頭狗熊出沒,但這頭狗熊與人相處友好,從不傷人。但可惜的是,這頭狗熊不小心從洞邊摔下去,離開了人們,當地的百姓便將此地命名為熊洞。古老的傳說裡,讓人讀出了和諧相生的意味。

湖北宣恩熊洞村:青瓦裊裊炊煙,青山環抱老寨

層層相連的臺階

村裡小地名獨筍坪的古寨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連片有二十五棟木房。上下六個臺階,層層相連。最上層東北方現存乾隆年間修建的一正兩橫木房,又名槽門口,村寨中間有一條兩百餘級左右的石板路,是村寨的中軸線,串起了村民們的朝夕晨暮,也串起了一座村莊的歷史厚重與山野遺珠的溫潤之美。

一條古鹽道順著石梯沿村寨右側直下,通向來鳳及湖南方向。村寨正前方几個圓錐形的山峰聳立雲霧間,遠望去彷彿是雨後初生的竹筍,獨筍坪便由此而來。自然天成的景色,既有福澤之意,更兼具觀賞之美,推開寨子裡的任意一扇門窗都能收盡此景。

湖北宣恩熊洞村:青瓦裊裊炊煙,青山環抱老寨

當地村民的門口掛有蓑衣

村寨居民以楊氏為主,均為土家族、苗族、侗族。當地人除了從事傳統的農耕外,還有不少村民從事石匠、木匠、篾匠。房屋“年齡”最大的已有250年曆史,屋主譚萬清今年87歲,過去就是老木匠。“家裡的木甑、木桶都是自己做的。”譚萬清的後代們一直居住在木屋裡,雖然歷經幾代人,但是老屋走過歲月變遷依舊在風霜中挺立。

著名作家馮驥才說,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書。的確,於熊洞村而言,獨筍坪這一方木屋便是書頁中最為精華的部分,凡是來過這裡,定能讀懂併為之沉醉。

湖北宣恩熊洞村:青瓦裊裊炊煙,青山環抱老寨

綠水紅花與老屋

石徑、古樹、老木屋……走進獨筍坪,彷彿一腳踏進了民俗寫意畫裡,飛簷青瓦在山水的陪伴下顯盡了韻味,目光所及之處皆為景。

一條條石階小路將院落裡二十五戶人家連在一起,四周古樹成林,綠蔭蒼翠。村裡過百年的樹木就有不少,銀杏、紅豆杉、古楸、古松、古槡樹比比皆是。早年寨中有一棵三人合圍古樹,傳說只要在村院任何一處階簷放一盆水,古樹的倒影就在盆中,村民稱之為“樹神”。雖是傳說,倒也見得村民們對自然的敬畏。

青瓦裊裊炊煙,青山環抱老寨,原生的美感就此產生。沒有汽笛轟鳴,沒有人聲嘈雜,寨子裡的草木花鳥顯得格外純粹,不為取悅任何人而存在,在年久的歲月裡自由生長,見證著滄桑與更迭,吐露出屬於老寨的鄉土芬芳。

湖北宣恩熊洞村:青瓦裊裊炊煙,青山環抱老寨

青瓦屋頂

有人說,回不去的是時光,走不出的是老屋,剪不斷的是鄉愁。鄉村,對於許多都市人來說,總在心頭縈繞著鄉愁的味道,那是一種情結,也是一種對樸素的信仰。

隨著城鎮化腳步的不斷加快,當高樓大廈伸向天際之時,熊洞村也面臨著現實問題:木屋老化破舊,村民空心化嚴重。為了保護古村落,熊洞村黨支部書記向忠陽意識到,必須與時間賽跑,才能讓這一方人文山水得以保存。

“我們邀請過相關專家對全村納入傳統村落進行考察,這些老房子現在真的很少見,也很珍貴。”向忠陽是土生土長的熊洞村人,對於這一方山水,他傾注的不只是感情,還有責任。“希望村子越來越好,讓更多人看到它的美。”

湖北宣恩熊洞村:青瓦裊裊炊煙,青山環抱老寨

村裡的老人小孩

老村支書的心聲,實際也是宣恩對鄉愁的嚮往。“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村裡人”和“城裡人”的共同願景,也是宣恩發展全域旅遊的“文化底牌”,要保留好村村寨寨的鄉土味道和鄉村風貌,尤其是含有歷史風韻的房屋建築。

湖北宣恩熊洞村:青瓦裊裊炊煙,青山環抱老寨

村民的守望

村落因為這些歷史老屋才有了靈氣和符號,有了“根脈”。而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鄉土亦是精神上的歸宿,只有始終記得初心和出處,才能在前行路上永葆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