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引言:曾經廣受歡迎的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根據人氣漫畫《孤獨的美食家》改編而來,曾讓無數觀眾味蕾萌動。片中伴隨每集不同故事而登場的美食,更是讓人記憶猶新。

劇中除了主人公五郎外沒有一個出來搶戲的角色,除了那句“明天要去淺草了,吃點什麼好呢?”沒有一句像樣的臺詞。它所關注的只有食物本身,而且這些讓你在劇中看到饞得不行的食物,全部可以在東京街頭的真實店面找到。

主人公從不去豪華餐廳,而是選擇那些非常平民化的小食店,由此我們也有幸在主人公不斷進行的美食之旅中,對美食和生活都有了不同甚至全新的理解。我們可以跟隨主人公在片中所邂逅過的小食店,一起來尋找日本街頭的傳統美食。


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孤獨的美食家》

章魚小丸

章魚小丸子起源於日本大阪,原名“章魚燒”,其歷史要追溯到大正年代(1912—1926年),創始人是日本著名美食家遠藤留吉先生,素有皮酥肉嫩、味美價廉之特點,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國粹小吃。醬汁章魚燒是指在章魚燒表面塗上醬料,近年來成為主流。

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其實,章魚燒的好壞,關鍵在於它製作所使用的外皮原料是否新鮮,如果材料不新鮮,那即使調味再好也不能把它的味道體現出來。

還有,在吃的時候,別以為外皮不熱了就一口放進嘴裡,那一定會被燙到的,要慢慢地吃,品嚐它特有的新鮮美味,而且如果你把它帶回家,再用微波爐加熱後會變的很黏,口感和味道就差遠了,所以還是即買即食比較好。


壽司

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壽司是在飯裡放醋做為主要材料的日本料理,味道鮮美,很受日本民眾的喜愛,是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物之一,日本人常說“有魚的地方就有壽司”。

這種食物據說來源於亞熱帶地區,那兒的人發現,如果將煮熟的米飯放進乾淨的魚膛內,積在壇中埋入地下,便可長期保存,而且食物還會由於發酵而產生一種微酸的鮮味,這也就是壽司的原型。

壽司和其他日本料理一樣,色彩非常鮮明。製作時,把新鮮的海膽黃、鮑魚、牡丹蝦、扇貝、鮭魚籽、鱈魚魚白、金槍魚、三文魚等海鮮切成片放在雪白香糯的飯糰上,一揉一捏之後再抹上鮮綠的芥末醬,最後放到古色古香的瓷盤中……如此的色彩組合,是真正的“秀色可餐”。

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現在日本的壽司,主要是由專門的壽司店製作並出售。店中身著白色工作服的廚師,會根據顧客的要求,將去了皮的鮮魚切成片和其他好材料碼在等寬的米飯塊上,由於各類魚蝦的生肉顏色不同,壽司也是五顏六色,十分好看。

另外,日本家庭也會在特殊的場合,自制壽司款待宴客,但做法大都比較簡單,並可在卷米飯的同時加入烤紫菜或雞蛋片、鹹菜之類。

吃壽司,講究的是食用的完整,就是整塊壽司要一口吃下,唯其如此,飯香與生魚片的香味才能完全相融,將齒頰間填得滿滿,不留一絲縫隙,那濃香的滋味無處可逃,在口中久久徘徊,餘味無窮。


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刺身

刺身多指生魚片,也叫“魚生”,是日本的一種傳統食品,也是日本最出名的料理之一。刺身一般都是用新鮮海魚、海貝等利用特殊刀工切成片、條、塊等形狀,蘸著山葵泥、醬油等佐料直接生食。

實際上在20世紀早期,冰箱尚未發明前,日本只有沿海比較流行吃刺身。現在保鮮和運輸條件改進後,吃刺身的日本人也開始多了起來。

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生魚片的營養價值頗高,含豐富的蛋白質,而且是質地柔軟的優質蛋白質。它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微量礦物質,稱得上是營養豐富且容易吸收的食物。

由於刺身是日本料理中最為清淡的菜式,所以在餐中通常為最早的一道菜,以免濃烈味道的菜式會把淡淡的魚鮮味蓋過。通常刺身會與壽司共食,多以蘿蔔、青菜、海藻等作配菜。

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好多人都誤認為吃刺身時蘸山葵泥是為了殺菌,其實不然——這只是為了更好地調動肉的原汁原味。需要提醒的是,我們吃刺身時千萬不要用筷子攪拌小碟中的醬油和山葵泥,因為地道的日本人認為這是不禮貌的用餐舉動,是不懂得正確品嚐刺身的表現。


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味增湯

味增湯是一種極具日本傳統飲食特色的湯,以味增為主要醬料煮制而成。味增是一種用黃豆製成的醬,味道十分鮮美濃郁,加入湯中起到了類似味精或者雞精的作用。

很多人把味增湯稱為日本的“國湯”,日本人只要吃飯,必喝此湯。日本小學校教的進餐禮儀,首先就是第一口喝味增湯,第二口吃米飯,第三口吃菜。

日本人把味增看成如同鹽、醬油一樣重要的調味品。日本正宗味增湯的做法,是拿個小鍋燒開水,放入底料,其代表是豆腐和海菜,此外各種蔬菜如蘿蔔、茄子、土豆、洋蔥等也都可放入。

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在材料變軟之後,便要加入鮮味料,它來自魚乾、海帶這些天然物品,勤奮的主婦會從浸泡海帶開始提取其鮮味而後做湯,但大多數人忙碌或偷懶,都使用現成的粉末或顆粒狀鮮味料,就好像中國人做菜用味精一樣。之後就要加味增。

拿湯勺取大醬適量加入湯中,拿筷子攪拌入湯,化開,一鍋營養而下飯的味增湯就好了。說是湯,但它不同於那些需要花時間煲的肉湯、雞湯、魚湯,而是10分鐘搞定,相當於打一個番茄雞蛋湯的感覺。因為快捷方便,人們可以日日堅持。

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日本營養學家山田峰介紹,日本人喝味增湯不僅因為其味道鮮美,其營養價值也不能忽略。味增是發酵食品,有很好的整腸功能,能排除體內廢物,此外,還含有大豆皂精,能防止脂肪氧化、促進新陳代謝。

味增湯內豐富的蔬菜使得膳食纖維含量大大增加,日本人的長壽,與每日飲用味噌湯也有關。而且,在日本家庭的食譜中,媽媽們都特別愛製作自己風味的味增湯,所以在日本孩子們心中,味增湯就代表了自己家的味道,而且許多漂泊在外的遊子,在點餐時常常選擇味增湯,也是為了以此懷念身在家鄉的媽媽和爸爸。


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烏冬麵

烏冬麵的意思就是手擀麵,是一種以小麥為原料製造的日本面,在粗細和長度方面有特別的規定。根據配料的不同,有不同的風味。

烏冬麵是最具漢族特色的麵條之一,與日本的蕎麥麵、綠茶麵並稱日本三大面條,是日本料理店不可或缺的主角。

其口感介於切面和米粉之間,口感偏軟,再配上精心調製的湯料,就成了一道可口的麵食。最經典的日本烏冬麵做法,離不了牛肉和高湯,麵條滑軟,醬湯濃郁,所以去日本,一定要嘗一碗香川縣的牛肉烏冬麵。

烏冬麵反式脂肪酸為零,並且含有很多高質量的碳水化合物。通過配合不同的佐料、湯料、調味料可以嚐到各種不同的口味。有的時候也會在面上加上裙帶菜、蔬菜天婦羅、小蔥一起食用。在日本老少咸宜,不論在家裡還是在外吃飯,烏冬都是一種很常見的食品。


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銅鑼燒

銅鑼燒,又叫黃金餅,因為是由兩塊像銅鑼一樣的餅合起來的,得名銅鑼燒,是日本的傳統糕點。銅鑼燒是一種烤制面皮,內置紅豆沙夾心的甜點,也是日本卡通人物哆啦A夢的最愛食品。

銅鑼燒中紅豆餡的製作最為講究,從生豆泡水的時間,煮豆火候的掌控,到最後加糖,都要細心照顧才行。

紅豆內餡細緻,香甜可口,綿蜜不膩,是人們的最愛;酸酸甜甜的草莓醬餡料,沁入嘴裡的滋味,帶給人擋不住的誘惑;藍莓醬具有消除眼睛疲勞,預防老化的功效。銅鑼燒淡淡蜂蜜香的餅皮,包裹著富含維他命C的果醬,吃起來酸甜可口。

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採用純手工製作,配方源於日本料理大師,為了適合中國人的口味,除了傳統的原味紅豆,又開發出肉鬆、牛奶、綠豆、藍莓、草莓、奶油等口味,新鮮純正的濃郁口感,值得機器貓迷們細細地品嚐。


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天婦羅

天婦羅,又名“天麩羅”。“天”是油的意思,“麩”是麵粉的意思,“羅”意指外衣。它是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食品,用麵粉、雞蛋與水和成漿,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時蘸醬油和蘿蔔泥調成的汁,鮮嫩美味,香而不膩。

天婦羅不是某個具體菜餚的名稱,而是對油炸食品的總稱,而具體的種類則有蔬菜天婦羅、海鮮天婦羅,什錦天婦羅等等。

這種食物在日本已經出現了好幾百年,最初是一種成本比壽司低、製作相對快捷方便的廉價食物,後來漸漸受到日本幕府的喜愛,並加以改造,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天婦羅。據說,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就非常喜歡天婦羅,他的病故就與大量食用天婦羅有關。

從深夜美食劇《孤獨的美食家》中尋找的日本民間的傳統美食

日本的天婦羅也分為不同的流派。關東天婦羅,多以麻油為主,表面粗糙,用混合調味汁;關西天婦羅用棉籽油炸制,用鹽來調味;九州地區則喜用豆油或花生油,在面衣中調味。

在日式菜點中,用麵糊炸的菜統稱天婦羅。便餐、宴會時都有可以上的菜。天婦羅的名字來自葡萄牙,大約已有150年的歷史。

天婦羅的烹製方法中最為關鍵的是麵糊的製作。天婦羅以雞蛋麵糊為最多,調好的麵糊叫天婦羅衣,做面衣用的麵粉,日語叫薄力粉。就是麵筋少的麵粉,這種麵糊做出來的天婦羅掛麵薄而脆。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