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清宣統三年,四川“保路會”風潮逐漸擴大。清廷鑑於事態的嚴重,派欽差大臣端方帶兵入川,同時也令陝西出兵漢中協助。陰曆八月間,新軍第一標一營管帶李光輝統率該營全部進駐漢中,歸漢中鎮總兵江朝宗指揮。漢中原來駐有綠營改編的巡防隊一部,統領是洪隆廷(香墀)。這就是江朝宗藉以反對辛亥西安起義主要的反動武裝力量。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辛亥九月初一反正後不久,軍政府忙於應付清軍發動的東西兩路夾擊,抽不出軍隊佔領外縣,江朝宗就趁此機會掌握了一部分反動武裝,夥同偽兵備道黃誥,知府吳廷錫等,結合了當地的一些反動地主,揭起美其名曰“保境安民”的旗幟,以欺騙陝南人民,實質上是反對西安起義,為垂死的清政府效力,暗中與攻陝西的西路清軍升允勾結,企圖摧毀新興的革命力量。他從巡防隊抽出羅某一個營,把李光輝營擴充為標,李任標統。又用錢買來當地李廚師的女兒叫“桂桂”的送給李光輝作小老婆;同時把巡防隊也改編成標,洪隆延任標統。在這樣的加官進爵買送小老婆之外,還結納了洋縣反動地主武裝頭目李岱嶽,委他為漢中民團團總,以作爪牙,擴大自己的反革命武裝力量。李光輝、洪隆廷、李岱嶽等就死心塌地的為江朝宗賣命,反動地主李岱嶽、黃朝鏞等也都服服貼貼地唯江朝宗、黃誥等之命是聽了。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西 鄉

漢中各縣首先起義響應西安的是西鄉縣。該縣高等小學堂教員王舉之是西安高等學堂預科畢業生,在西安就學時已加入同盟會。當西安起義消息傳到西鄉時,王舉之適在他的家鄉下高川小漁溝。他為人正派,鄉間的人們都很信服。西鄉又是一個處於巴山秦嶺之間山林錯綜一貫多事的地區,而這時西安的真實情況,又不太十分明瞭,謠言紛起,惶惶不安。王舉之鑑於這種情形,又為了給革命準備些武裝力量,倡議舉辦民團。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由於王本人在群眾中素有的聲望和當時形勢的需要,王舉之的倡議立即得到大家的一致贊成,就開始精心地規劃組織團務。九月下旬下高川鄰鄉五里壩有農民中的健兒數百人聚謀起義,以響應西安;邀請王舉之參與其事,王即慨然前往。王當場對大眾說:“凡欲成大事,必先有宗旨,而後乃可以取信於人,西安之義旗,為推翻滿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今西安雖然光復,而陝南清吏猶盤踞負隅,實為革命之障礙,故吾人今日之舉在響應西安,光復漢南,救民水火,不是爭權奪利。”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他的這一番話,得到與會者的同情、擁護。王舉之乃與歃血訂盟,確立宗旨,明定紀律,大家都願聽他指揮。鄰近五里壩、兩河口、小高川,及石泉縣屬之熨斗壩等鄉的士紳,也聞風與王舉之來聯合,聲勢、力量都逐漸壯大。於是把全部的人員編成三個分隊,每隊一千餘人,以聶鎮江,吳朝奎、黃九常為分隊長,公舉兩河口防營哨官熊遇春、五里超凡縣丞潘昭曙為正副團長,王舉之、周雅言為參謀,楊生華、劉世林為書記,定名為“保民團”。辛亥年陰曆十月初二日,他們率領了二千多團丁,浩浩蕩蕩地開進了西鄉縣城,知縣王景峨事先聞風先逃,真是“兵不血刃、雞犬不驚”地把西鄉縣城順利的光復了。在“保民團”成立未進西鄉縣城的時候,王舉之等曾派熊過春部下什長江鎮武賫文報告西安張鳳翽大統領領給熊遇春加委,並陳述當時西鄉的情況。江於九月十八日啟程北去。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西鄉縣紳士黃朝鏞是一個極其陰險反動的傢伙。他的父親黃新謨於同冶年間為捻軍所害,清朝就給他一個世襲雲騎尉的官職,平時在地方上頗有勢力,西鄉縣官也叫他辦民團。在王舉之等率領“保民團”進城和縣知事逃走以後,就叫黃朝鏞暫時執行縣知事的職務。這個傢伙表面上為“保民團”籌辦糧秣,招待官兵,偽裝殷勤,來麻痺王舉之、周雅言等,而王等也一時放鬆警惕,竟陷入黃朝鏞陰謀設計的圈套,毫不懷疑。黃乘機暗地裡報告漢中江朝宗要求派兵“鎮壓”,並分派密探於各要道,截留“保民團”的情報。適江鎮武由省歸親,被黃的密探拿獲,當將江鎮武暗暗殺死,連同張大統領的札委文件等一併報繳江朝宗請速派兵,並秘密聯絡城內的民團準備內應。江朝宗得到黃朝鏞的報告後,派李光輝帶隊前往,並調集洋縣民團團總惡霸地主李岱嶽一同進攻西鄉“保民團”。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李岱嶽是慣於屠殺人民的劊子手,他在清光緒年中殺害過洋縣聚眾反清的高彥發多人,得到清朝的軍功賞。此次又接受江朝宗的命令,糾集了洋縣和附近的民團幾千人,一窩蜂似地向西鄉而來。“保民團”既疏於防範,又有黃朝鏞早先秘密佈置好的內應,李岱嶽很快地就攻進城內。“保民團”團丁沒經過訓練,又未見過作戰,猝不及防,在眾寡懸殊裡應外合的情況下,立即紛紛潰退,王舉之、周雅言等已失去掌握能力。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李岱嶽的民團遇見是“保民團”的人,不分皂白地就殺,還挨門挨戶搜索“保民團”的人,就連神廟祠堂也不輕易放過,城裡城外到處都是死屍,真是“屍橫遍地,血染通衢”。這時李光輝的隊伍也來了。在李家祠堂裡找到王舉之,黃朝鏞嗾使李岱嶽把他用肉鉤鉤在脊椎骨上,吊起來殺死,周雅言也被在廟裡搜到,被亂剁死。同時被難的有劉世林、楊生華、劉登洲、吳朝金、何啟武、黃九常、餘召奎等人及“保民團”的團丁一千多人;熊遇春、潘朝曙被李光輝帶往漢中,共和告成後釋放。這就是江朝宗在“保境安民”旗幟掩護下屠殺西鄉革命人民的罪惡行為之一。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南 鄭

南鄭縣(現在的漢中市)高等小學堂國文教員吳作霖(文青)是富有革命熱情的知識分子,他於光緒二十九年加入興中會(即同盟會的前身)。兩安起義的消息傳播到漢中,江朝宗、黃誥害怕學生教職員鬧事,把學校解散。吳作霖以研究學校為名,在學堂裡常常和他的相知何金波、王玉林、陳次石等談論革命,並研究漢中響應西安的一些辦法。同時又和李光輝部的連長哥老會哥弟鄭寶堂,王連三、李保障等連繫,把希望寄託在李光輝部隊的反正上,因而著重了在這方面的活動,同時也不放鬆對當地哥老會的聯絡。經過一個時期的秘密活動,結識了不少革命樂於參加的人,內中王玉林的二哥王子鑑是當地哥老會的大爺,他在漢中有很多“哥弟”,在社會上也有些威望,吳作霖就和他聯合起來圖謀在南鄭起義,響應西安。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王子鑑又和各街“公口”首領及在哥老會的團總暗地商議,也都得到他們的贊同。王以請客名義,把他所聯繫好的人都請在家裡,新軍的隊長鄭寶堂、王連三、李保障、楊隊長都到場,李光輝假裝著病人的樣子,坐了一頂三人轎子,頭上包著絲帕,載著黑色眼鏡,穿的大羊皮皮襖,也來到王子鑑家裡。在這樣多的人的宴會上,本來不可作出具體詳細計劃,只不過對這件事表示態度而已。就當時情形看,都是贊成的。李光輝所以來參加會,是事先和他商談過,他口頭上也贊成起義的,殊不知這傢伙早就被江胡宗收買過去,死心塌地地為江朝宗、黃誥等反動官僚們服務。與會者被李光輝精心佈置的偽裝欺騙所矇蔽,李在參加會議之後,立即把情況報告給江、黃。江朝宗因此很注意王子鑑,並將他大哥王子漢請去訊問。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吳作霖籌劃的想通過李光輝組織南鄭響應西安的起義,於上次會議之後,慢慢覺察到李光輝不可靠,要他象西安那樣領導起義,是不可能的事了。於是另找途徑,仍由王子鑑暗中和城內北街民團團總哥老會大爺苟炳南連繫,他慷慨答應贊助,並以苟的家裡僻靜,約定在其家共同商議。大約在陰曆十月底的一個晚上,王玉林、王子鑑、吳作霖等共同來到苟炳南家裡,和苟炳南分析了當時全國的革命形勢,漢中各處和新軍巡防隊的情況,認為巡防隊軍紀廢弛,戰鬥力不強,新軍從各方面說是最有力的部隊,李光輝既無希望,但他的下級軍官和士兵中不是沒具有革命思想的人,巡防隊裡哥老會的哥弟不少,如果從哥老會內部把他們聯絡好,到時起來響應,也是可能的;十三坊“公口”都是自家(哥老會)弟兄,新軍裡也有自家的人,只要在最近發動起來,連通民團的團丁,光復南鄭,驅除江、黃並不是不可能的事,當下決定大家分頭進行。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過了兩天,王玉林通知吳作霖說,苟炳南已把人召集齊了,當晚在他家會商,決定舉事的日期。吳作霖、王子鑑、王玉林於晚間都來到苟炳南家裡。一進門見屋裡已坐滿了人,除十三坊“公口”的各頭領外,還有新軍李光輝衛隊營士兵薛應五、王湘。經過詳細商量,決定由薛應五等聯合他們可以聯合的士兵,夜晚趁李光輝辦公時,衝進房去,先將李光輝拿住,逼他令全營舉事,如不聽從,就把他殺掉,自己起來去幹,各“公口”按住在街道,把人聚齊,聽到衛隊營的槍聲,立刻向江朝宗駐的鎮臺衙門包圍。約定十一月初三日晚上三更時分起事。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初三日晚上將近三更時,薛應五、王湘集合了些兵士,走到李光輝的標統辦公室附近,看見室內燈光明亮,以為李光輝還在辦公,他們幾個人挺著槍向室內衝去,一到門前,看見房門大開,屋內空空的並無一人。原來他們的事機不密,早為李光輝探悉,有意識地設了這樣一個空城計,誘騙他們。薛、王等意識到受騙,趕緊扭頭往外走的時候,門口上已被李光輝領的幾十個士兵挺著明晃晃上刺刀的槍擋住,門裡大聲喊說:“你們幹什麼?”王湘見事已急,用槍向李光輝刺去,被李舉起戰刀迎頭劈去,把王湘砍倒在地,李所帶的衛兵圍上來把其餘的人繳械捆拿起來,獨薛應五學過武術,身體矯健,從人叢中衝出,躍登房上逃去。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營裡原約好的士兵,見李光輝已把薛、王等打散,就不敢動了。苟炳南安排的各“公口”聚集的人,待至天快明的時候,聽不見衛隊營的槍聲,就分別散火。第二在江朝宗李光輝到處搜查,在周公巷捉去巡防隊士兵宣明章,連通夜間捕獲的士兵,把他們都一齊殺害。到此才知江朝宗於初三晚已把洪隆廷的部隊調到鎮臺衙門佈防,並令羅營嚴密監視新軍,南鄭的起義就被江朝宗李光輝陰謀欺騙破壞了。當江朝宗李光輝搜捕人的時候,在王子鑑家裡搜過幾次,王子鑑藏在地板底下,沒被搜著,後轉到雒子章家裡,到共和告成才出來。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江朝宗、黃誥、李光輝、李岱嶽這些反動傢伙們的下落,李岱嶽是在攔擊鄧佔雲部隊回四川時,在混戰中被打死。李光輝是被四川援陝的同志軍劉蔭西打死的。江朝宗、黃誥託庇在古路壩天主堂的保護下逃走了。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略 陽

略陽是原漢中府蜀縣之一,北鄰甘肅,山大林密,交通困難。該縣康炳熙、張鍔(字士如)、任紫垣於參加西安起義後,回到略陽,在本縣西路金家河宣傳推翻滿清建立共和的革命意義,並與在籍紳士同盟會員張俊彥、劉筱楓等積極策劃響應西安,分別在縣屬各地組織民團,內中以相公山牌的組成較早,實力也較雄厚,即以該團為先鋒,由團總劉筱楓、團佐劉利川率領牌頭莊頭等三十餘人,於壬子年正月初二日到縣駐紮橫現河、南壩一帶,其他各團亦先後如約達到。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在西安起義後三個多月時間裡,略陽縣知縣桂超依舊把持政權,為滿清效忠,對革命沒有明顯的表示。響應西安起義的各團到縣後,桂超迫於當時的形勢,假意接受和談,經過四次談判,約定於正月初八日插白旗投降,並請縣西民團移駐縣城東關之嘉陵書院。負責率領民團的人們沒意識到桂超的反動陰謀,團佐劉利川帶同一部分牌頭、莊頭團丁前往。桂超還著偽綠營遊擊派人照料,不時前來周旋,以麻痺民團方面的警惕性。初七日晚桂超傳城內偽保衛團團總張俊假借偽遊擊沙佔奎之命,合城內原滿清官吏和差役,以及城關無賴遊民,在初八日拂曉,由偽知縣桂超、偽遊擊沙佔奎、偽守備方振興帶領分兩路向民團進攻。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這時,四川派來援陝西的同志軍早已到達沔縣,民團一面據院落抵抗,一面派人急去沔縣求救,戰鬥到黃昏時候,民團漸漸不支,最後終於失去戰鬥力量,霎時潰散。陣亡康炳熙一名和團丁三十多名,負傷的更多。張俊彥、劉筱楓、張諤等被俘,桂超當晚用滿清最殘酷的刑具之一站籠,把張俊彥站死,張俊彥死難之際,還大聲說:“我今日之事是為了百姓,不是為了我自己。”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初十日,四川援陝同志軍趕到,桂超等才懾於革命軍威力投降。把印信送到何家巖,並把張諤、劉筱楓等放回,略陽於正月十三日反正。(姚效先 何長白 劉次楓口述,王德安、席兆儒綜合整理)

辛亥革命漢中軍民與清朝反動勢力展開浴血鬥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