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最地道的港片:在變幻的時間裡,歲月才是最大的小偷

雖然歲月如流,什麼都會過去,但總有些東西發生了就不能抹煞。 —— 王小波


《歲月神偷》是一部上映於2010年的港片,作為豆瓣評分8.7的電影,它曾榮獲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這部影片情感細膩、故事動人,被稱為香港人給自己煲的一碗心靈雞湯。

電影圍繞一個姓羅的普通家庭展開。羅先生是個優秀的鞋匠,羅太太性格直爽,能說會道,人稱“俠盜羅嫂”。他們還有兩個兒子,16歲的大兒子羅進一品學兼優,是他們所在的那條永利街的驕傲,8歲的小兒子羅進二調皮搗蛋,學習很差。這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他們的生活在平淡中不失溫馨。然而大兒子一場突如其來的血癌,讓這個家庭瞬間受到重創。鞋匠的生意也每況愈下。這個家庭在歲月的流逝中經歷著悲歡離合,但在最困難的時刻,他們都不忘頑強而倔強地繼續生活下去,面對生活的重壓,他們沒有被打倒。

十年來最地道的港片:在變幻的時間裡,歲月才是最大的小偷

其實,這部電影不僅僅是描述一個普通香港家庭的生活,它的背後,是60年代香港的風雲變幻。60年代的香港,處在一個動盪的變革期,在香港這片土地上各方勢力交織,香港的未來將走向何方,人們不知道。然而最難熬的時代中,老一輩的香港人選擇了勇敢面對,才成就了後來香港的繁榮。歲月會流逝,回憶會被埋葬,但精神不會被磨滅,信念不會被抹殺。

1、60年代,這個普通香港家庭的命運變遷

電影從小弟羅進一的視角展開,弟弟將魚缸套在頭上,他看到了路邊林立的雜貨鋪、扇著蒲扇的老人、跳皮筋的小孩子……金黃的色調和油畫般的鏡頭營造了濃郁的復古氣息,生動地再現了60年代香港人的生活畫面。

哥哥進一有跨欄比賽,弟弟進二興奮地跑到學校給哥哥加油,進一不負眾望拿了金牌,他很疼弟弟,於是把金牌送給了進二。鏡頭一轉回到羅記鞋店,爸爸在頂樓加固著屋頂,嘴裡唸叨著,“最重要的是保住頂,就不怕晴天曬、雨天淋”,媽媽則操辦著晚飯。到了傍晚,鄰居們都紛紛把飯桌搬到了街道,互相分享著彼此的飯菜,大家有說有笑,熱熱鬧鬧。

十年來最地道的港片:在變幻的時間裡,歲月才是最大的小偷

然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總是與困苦的現實相伴相隨。進一有個心上人,叫做芳菲,他帶著自己最喜歡的一條金魚去看芳菲,當看到女孩住著豪華的別墅,家裡有巨大的熱帶魚缸,女孩母親優雅地彈著鋼琴時,他的自尊心被擊碎,階級、家境的巨大差距讓進一一下子不知所措。

緊接著,進一被查出血癌,原本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爸媽帶著兒子往返醫院,甚至遠去北京找專家看診都沒能得到一絲希望,為了給兒子看病,原本條件就不好的羅家更是節衣縮食,羅爸索性當掉戴了多年的結婚戒指,換錢給大兒子輸送新鮮的血液。

十年來最地道的港片:在變幻的時間裡,歲月才是最大的小偷

災難並沒有就此結束,一場颱風呼嘯而至,羅家的牆塌了,收音機、木板、滿屋的皮鞋在風中飄蕩……理想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殘酷,在苦難面前,羅氏夫婦絲毫沒有還手之力。影片最後,哥哥終究還是沒能搶救過來。

好在,天空並不會永遠陰暗,後來的小弟羅進二終於長大了,他努力學習文化知識,考進了哥哥當年的學校,雖然沒有哥哥那麼優秀,但是他已經明白,哥哥走之後,他要像哥哥保護他一樣保護起這個家。

十年來最地道的港片:在變幻的時間裡,歲月才是最大的小偷

短短兩個小時,經歷了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從四口之家的其樂融融,到進一離逝的悲痛,進二成長的欣慰,這些複雜的情緒相互交織,不禁讓人唏噓,歡樂與苦難相隨,命運的無常總是讓人又愛又恨。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寫道,生活啊,生活!你有多少苦難,又有多少甘甜!天空不會永遠陰暗,當烏雲退盡的時候,藍天上燦爛的陽光就會照亮大地。青草照樣會鮮綠無比,花朵仍然會蓬勃開放。

十年來最地道的港片:在變幻的時間裡,歲月才是最大的小偷

不論是羅爸一家,還是《活著》中的徐富貴,他們的生活都被死亡撕扯地粉碎,但是在苦難和不幸面前,他們並沒有一蹶不振、鬱鬱寡歡,相反,他們都抱著向死而生的態度勇敢地活了下去,畢竟,只有活著,才能親眼看到生活變得更好。

2、60年代,整個香港社會的時代變革

《歲月神偷》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名字,叫做《1969太空漫遊》,從這個名字中我們能更直觀地將影片背景對應到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

二十世紀60年代是香港歷史上人口發展最快和最混亂的時期。統計學家羅伯特施米特在《密度在香港的意味》一文中指出,香港這座城市已經是超密度的和過度擁擠的,這將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

在電影裡,羅氏一家就生活在一個狹小的二層閣樓裡,一樓既是羅爸做鞋的“工作室”,也是皮鞋的“陳列室”,二樓是兩兄弟的房間,這窄窄的空間既是他們的“書房”,也是他們的“臥室”。

這也是當時普通香港居民住所的縮影。其實,二戰以來,香港人口就一直處於加速增長狀態,加上香港是內地最早接觸西方資本主義的地方之一,與外界聯繫緊密,不斷有移民湧入,本來就寸土寸金的香港更是顯得擁擠不堪。住房滿足不了需求,人們就想辦法在山上搭建山邊木屋,一家數口人擠一張床,成為那個年代香港常見的景象。

十年來最地道的港片:在變幻的時間裡,歲月才是最大的小偷

60年代,香港當時還處於港英政府統治,那時候廉政公署(ICAC)還沒有成立,貪汙腐敗之風盛行,這在電影中也有生動的體現:

在醫院裡,進一想喝水,叫了護士很多遍,卻無人搭理,後來才知道,只有給小費才能使喚得動這群護士。羅媽來了,進一需要抽血,護士問羅媽要小費,羅媽給了兩塊錢,護士嫌太少,便狠狠地把針紮下去,讓進一痛苦不堪。

另一邊,羅爸經營的羅記鞋店也不間斷地被洋人長官騷擾,從蛋黃蓮蓉月餅到保護費,這些當權者以權謀私,肆無忌憚地威脅、恐嚇著普通民眾,作為老百姓只能無奈地接受壓迫,卻遲遲等不來正義的伸張。

電影的轉折點可以說是從颱風開始的,一場風暴將電影推向高潮,昔日的快樂、溫馨、愉悅被吹散,留下的是數不盡的苦難。而這場自然災害在歷史上同樣能找到痕跡。1960年的颱風瑪麗席捲香港,摧毀了上萬個家園,1962年的颱風溫黛,導致72000餘人無家可歸,成為香港歷史上最恐怖的颱風。

十年來最地道的港片:在變幻的時間裡,歲月才是最大的小偷

《歲月神偷》通過小人物的生活,以小見大地展現了一個時代的縮影,他們的命運與社會的更迭密切相關。六十年代的香港政治混亂、人口激增、自然災害不斷,這使得當時人們本就艱難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雖然,人生很不容易,但是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就像羅氏一家一樣始終沒有向命運低頭,不論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他們一直在努力經營著各自的生活。一個時代,是由無數個這樣的小人物組成的,正是他們的不拋棄、不放棄,推動著整個時代的變革和進步。

3、 歲月會偷走記憶,但它偷不走精神

《歲月神偷》這個劇本羅啟銳在2000就已經創作完成,導演表示,他看到了年輕一代身上的頹廢和消極,決定把這個劇本拍成電影,以此來激勵年輕人要勇敢奮鬥、頑強不屈。

電影裡,羅爸的口頭禪是“做人最重要的是保住這個頂

”。他憨厚卻恪守原則、保持底線。當有客人要求他三天內做一雙皮鞋時,他果斷地拒絕,因為做鞋的工藝至少需要七天,為了縮短時間而偷工減料,這樣的生意他寧可不做。

十年來最地道的港片:在變幻的時間裡,歲月才是最大的小偷

羅爸靠著自己的手藝養家餬口,在利益面前不輕易動搖,這既是一個鞋匠的職業操守,也是香港人身上堅強、獨立的重要體現。

羅媽的口頭禪是“

做人,總要信點什麼”。在小兒子偷別人東西,大兒子成績下滑,皮鞋店生意慘淡等種種不如意的事情面前,她總能積極樂觀地開導丈夫,驅散生活的陰霾。羅太太總說,一步難、一步佳,她始終相信難關熬過去了,就會有好日子,一直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正如導演所言,那是一個美麗而殘酷的時代,充滿希望,又要面對現實。作為普通的百姓,老一輩的香港人就是抱著這樣樂觀的態度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風雨,隱忍著負重前行。

十年來最地道的港片:在變幻的時間裡,歲月才是最大的小偷

奶奶告訴進二,如果想跟親人重逢,就需要把最心愛最喜歡的東西,全都存起來,然後扔進苦海里,把苦海填滿了,就可以和親人重逢了。哥哥走後,進二把自己心愛的寶貝:馮寶寶的明星像、夜光杯、國旗、魚缸,悉數扔進海里,這既是對哥哥的思念,也是進二對過去的告別,他終將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男子漢,帶著爸媽在生活面前披荊斬棘、奮勇向前。

電影的結尾出現了勒杜花的鏡頭,花語是熱情、堅韌,這象徵著羅家人的性格,哥哥雖然走了,但是全家人都會帶著哥哥的那一份努力地活下去,未來的生活依然充滿可能和希望。

十年來最地道的港片:在變幻的時間裡,歲月才是最大的小偷

電影中雖然有悲慘的故事,但導演並沒有刻意營造悲劇氛圍,相反,他的鏡頭總是聚焦於人物在命運中咬牙堅持、勇往直前的模樣,雖然一步步走得很艱難,但他們始終保持著勇敢和倔強。

莫泊桑說,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在苦難面前,一個人的韌性是能創造奇蹟的,面對人生起伏,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有勇氣將生活的酸楚釀成一杯甘甜的檸檬水。

十年來最地道的港片:在變幻的時間裡,歲月才是最大的小偷

歲月是無情的小偷,它會偷走時間、偷走記憶,甚至偷走你最愛的人。歲月也是慷慨的贈與者,它會給你溫暖、給你關愛、給你感動。流光容易把人拋,在歲月長河裡,個體的逝去微不足道,不管生活變得多麼面目全非,愛和精神一直都在。我們或許改變不了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任歲月輕狂,世界與我,互相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