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礦業張家峁公司:千米煤海勤耕耘,礦山深處譜華章

千米煤海勤耕耘,礦山深處譜華章

-記陝北礦業張家峁公司綜採一隊機電副隊長王志鵬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09年進入公司起,他便立下心志在千米煤海乾出一份事業。正是這份執著,支撐起他立足崗位、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的矢志不渝。從一個綜採線上的普通崗位電工,到區隊的機電副隊長,他用8年時間,堅毅的走出自己的成長之路,譜寫了耕耘煤海、獻身礦山的勵志華章。他就是陝北礦業張家峁公司綜採一隊機電副隊長王志鵬。

陝北礦業張家峁公司:千米煤海勤耕耘,礦山深處譜華章

設備“大管家”

在他看來,綜採線上的機電設備都是他的“寶疙瘩”,在設備管理維護上容不得有任何紕漏。從他述職機電副隊長的第一週起,他便重新更新完善了《機電設備管理制度彙編》,制定了綜採工作面《設備管理臺賬》,明確了從設備列車到工作面機尾崗位人員的設備監護責任範圍,建立起設備與責任人對應的監管大數據。

在工作面作業現場,他狠抓設備管理,詳細制定檢修舉措,嚴格落實“四單一票”,強化內部檢修工作票管理,細化檢修細節,注重設備運行過程的監護與週期性保養,將設備的日常保養與關鍵部位的保護舉措落實到制度中,落實到崗位監護人身上。對於重大關鍵設備的維護則建立維護臺賬,定期實施加油作業,更換易損部件作業,根據週期性需求制定供應商供應部件計劃。他的責任心和大局觀完美的推動這支戰狼雄獅的生產組織、檢修高效推進。設備“大管家”--他當之無愧。

陝北礦業張家峁公司:千米煤海勤耕耘,礦山深處譜華章

創新“排頭兵”

多年一線的投入與實幹,讓他清醒的知道,創新創效才是推動區隊取得高產高效的關鍵。創新不是完成任務式的硬性指標和憑空捏造,而是踏實崗位操作,熟練掌握設備使用技巧、工藝流程的技術性革新與突破,他的一系列創新成果恰恰驗證了這一點,發自內心的喜好與執著不僅沒有給他帶來過多的工作壓力,紛至沓來的榮譽進一步激發了他立足崗位、執著創新的奮進熱情。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小改小革成了他打開榮譽殿堂的敲門磚。在發現電纜保護裝置存在一定的弊病後,他創新的“採煤機電纜張緊保護裝置”有效的減少了採煤機電纜的損壞,並獲得了公司創客二等獎。嚐到了創新的甜頭後,他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針對區隊集思廣益後的創新課題,他牽頭成立了區隊創客站,以此為依託開展項目攻關。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藉著紮實的理論知識和嫻熟的操作能力,他主導了區隊工藝改進、設備改革的128項技術推動,他創新的“雷波泵站故障檢測模塊”有效降低了泵站檢修費用,獲得了公司科技創新一等獎,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應。創新“排頭兵”--他實至名歸。

陝北礦業張家峁公司:千米煤海勤耕耘,礦山深處譜華章

技能“傳承者”

基於電工組成員基礎薄弱、技術能力缺乏的情形,他認真分析組員的組成架構,結合同行業特種人才的先進管理經驗,出臺制定了幾項固本強基的管理措施:一是打亂現有電工崗位配置,鼓勵自薦上崗,讓責任心強、實操技術出色的崗位電工出任組長,更好發揮其優勢;二是將能力差、不上進的組員踢出電工隊伍,在全隊範圍內擇優錄用;三是強化電工隊伍的理論實操培訓,整體提升隊伍戰鬥素養。

在技能養成環節,他摒棄了之前的側重理論、死搬硬套的培訓模式,更多的將精力放在了“寓教於樂”之上。他抓住每次大修設備的機會,讓更多的青年電工上手檢修調試操作,並結合其中的要點加以講解。他牢牢把握“請進來、走進去”的理念,利用上級單位組裝大型設備的契機,合理調配班組電工人員隊伍,以練兵為目的,讓實操技術薄弱的青年電工深入組裝一線,全程參與設備的組裝、調試,面對面的與廠家技術人員進行探討交流,激發青年職工在輕鬆暢快的氛圍中快速積累經驗、提升操作技能。技能“傳承者”--他眾心所向。

在談及他的下一步打算時,他靦腆的說道:“綜採工作面的設備性能及效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要學習借鑑的還有很多,任務很艱鉅。”他依然奮進在踐行初心的路上。

(單位:陝北礦業張家峁公司 作者:白玉軍 王興 張志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