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有权还不要脸,这两本书把美国看透了

美国,经常仗着自己有钱有权,特别不要脸。

但你知道美国不要脸的资本是怎么来的吗?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历史积淀,从殖民地开始,只用了短短两百年的时间,就成为全世界最有钱、有权的帝国。听起来是比任何电视剧里的逆袭都要励志,但是这励志的背后,却是金钱和权力的复杂运作模式。

本期两本书,分别从钱、权两个角度,讲述超级大国美帝养成史。这两本书都非常经典,看得人欲罢不能!



关于美国的金钱,《伟大的博弈》有话说!


有钱有权还不要脸,这两本书把美国看透了



最早的时候,美国还是“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地。

为了抵抗外部攻击,1653年,荷兰人在河边建了城墙,墙边的一条街就被叫作wall street,也就是后来的华尔街。

就是在这么一条毫不起眼的小路上,350多年来,各色人物先后登场,合力将美国推向了金融帝国与世界强权的位置。

书中分析了在风云诡谲的金融战场中,华尔街逐渐站稳脚跟的四大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战争。

战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几乎没有国家可以避免。它让有的国家鼻青脸肿,跌下神坛,却次次都让美国再上一个台阶。

英荷争霸,英国胜利,给了这块殖民地一个新名字——纽约。商品交易不断扩大,华尔街也开始发展成一条商业街。

美国独立战争,北美终于脱英独立,开始大张旗鼓发展自己的制造业、银行业,金融业蒸蒸日上,华尔街从商业街向金融街转型。凭借南北战争的大牛市,华尔街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

一战过后,美国一下子从债务国变成了世界头号债权国。全球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世界上40%的黄金被美国攥在手里,华尔街正式崛起,开始抢夺世界金融霸权。

二战过后,欧洲普遍衰落,伦敦金融城沦为华尔街小弟,再无力争夺金融霸权,世界金融史正式进入华尔街时代。

第二个因素是基础设施建设。

一条大河——伊利运河,一张路网——美国铁路网,美国版“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大建设,让美国经济正式起飞,纽约也一跃成为全美首屈一指的贸易和经济中心。

伊利运河的巨额融资,以及海量的贸易扩张,需要海量的信用扩张。发债、募股热火朝天,造成全美史无前例的资本市场大牛市。

地处纽约的华尔街正好“近水楼台先得月”,享受了最大的基建与金融红利,成为全美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

在19世纪30年代,铁路建设也救了华尔街一命。铁路建设需要资本市场融资,同时又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最好的交易证券。在这里,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形成了完美的正反馈链条。到了1843年,在历经了五年的大熊市之后,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终于止跌回升。

第三个因素是创新。

具体来讲,就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与主体创新

电报等技术创新让价格信号在全美实现了实时传输,这样一来,区域性的次级金融中心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美国的资本进一步向华尔街集中。

正是制度创新创造出了金融意义上的华尔街。汉密尔顿的改革、美联储的建立、小罗斯福的新政、证券业连锁经营、跨市场交易系统的建立……它们让无序的商品交换逐渐成熟,大量的金融手段有了合法合理的用武之地,金融街火力全开。

理念创新让华尔街避免走了歪路。格雷厄姆证明了基本面分析的重要性,使得“投资”这个概念最终在华尔街出现并逐步取代“投机”,成为主流。

交易主体创新几乎重塑了华尔街的游戏规则。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彻底改变了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使华尔街成为发达而成熟的金融市场。

第四个因素是黄金。

加州金矿的发现,给全世界资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投资者对华尔街信心倍增,也加速了华尔街金融帝国的进程。

在这些因素的合力推动下,华尔街飞速成长,美国也成了世界金融霸主。


关于美国的权力,《光荣与梦想》有记录!


有钱有权还不要脸,这两本书把美国看透了



这套书共四册,记录了美国1932到1972年的断代史

在这40年间,美国经历了大萧条、二战及战后的再次繁荣,也有过跌跌撞撞,好在关键节点上从不含糊,终于成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

虽然是记录史实的大部头,但你绝不会在书里看到宏大的概念、刻板的脸谱。

记者出身的曼彻斯特很会讲故事,丰富的细节让史实不再枯燥,这套书被赞为“用新闻手法写的像小说一样的史书”

以十年为一个分界点,《光荣与梦想》用一本书讲述一代人的故事。

以第一本《应运而起》(1932~1941年)为例,曼彻斯特从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写起,包括整个“新政”时期,一直写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代人被作者称为

“走投无路的一代”。

三件大事

1、大萧条

“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

2、罗斯福新政

1933年初,富兰克林·罗斯福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开始推行改革。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到1935年,美国的GDP就翻了两倍,失业率也大幅下降,危机消除。

3、战争的阴影

三十年代末的美国虽然已经走出了萧条,但与经济强国之间仍然是差距很大。

二战让整个世界乱成一锅粥,“纳粹” 在欧洲大陆肆无忌惮。民调显示,刚从创伤中走出来的美国人抗拒战争,所以政府也继续坚持“中立法案”,避免了被战争拖垮。

生活方式

不同于其他历史书里专注政治斗争、大人物的大事件,这本书也还原了大量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读来生活气息很强,也更有代入感。

1、生活 · 收入

美国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家,每年赖以维持生活的收入不到五千元。靠救济过活的不计算在内,平均只有一千三百四十八元。

凭这点收入,一般要养活两个大人和一两个孩子,住四五间房的公寓或六间房的住宅。房子一般是租的;经过1929至1933年间的大动荡,有私人房屋的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已经不多。

2、流行语 · 流行打扮

这个时期里流行的语言有 keen(热衷的),gas(吹牛),capacetic(好极),有秘密的滑稽语 Confucius say[“子曰”],knock,knock[“吃吃喝喝”]),有显示男子雄伟气概的标志的jalopies(破汽车),还有特殊的打扮。

不分男女都穿胶底白褐双色皮鞋,啤酒会茄克衫(由朋友亲笔签名在上),晴雨两用大衣(弄脏更好)。

姑娘们白天的标准服式是双层式的毛衣(有钱的要穿开士米或安哥拉羊毛织品),长达小腿的方格褶裙,短桶袜(后来叫做“少女袜”),俄式头巾。

男青年要穿便装上衣和长裤;如果不穿双色鞋,可穿粗革厚底鞋(鞋底钉上V字钉,走起来格噔格噔响):要是有女性密友编织的菱纹毛衣,那就更神气了。

到了参加正式舞会(中学每年开一次,大学至少四次),服装就要全部换过。舞会在体育馆开,天花板挂上绉纸花,地板打了蜡,姑娘们身穿薄纱晚礼服,左肩别上兰花或者栀子花,男青年穿上租来的“德西多” 或者深色便服和白麂皮鞋,一双双翩翩起舞。

3、潮流

“摇摆乐” 在20实际30年代开始流行起来。这个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的摇摆乐,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独特记忆标志。

在电视出现之前,电影成了家庭的娱乐潮流。各种类型的影片陆续出现,观众群不分男女老少、信仰派别,票房一路走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潮流就是听广播。在那个时代,打开收音机的动作就像部落仪式一样必不可少。不仅如此,通过广播,人们向操纵消费社会迈出了第一步:广告诞生。

4、性

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性依然是禁忌。

人们担心一切传统会形同虚设,毕竟这个年代无论是政治、经济角度看,都还算是动荡的年月。国家尚未稳定,岂能当众讨论儿女情长。

……

总之,在《光荣与梦想》里,不仅有“补偿金大军”风潮、总统竞选、肯尼迪遇刺、水门事件这样的家国大事,更包含了许多普通美国人吃喝玩乐的日常生活。

近代美国就像是清明上河图一样,在威廉·曼彻斯特的笔下徐徐展开。

可以说,不了解美国摸爬滚打的历史,就无法看懂今天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