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CBA体测不该为球员受伤埋单 大姚复兴中国篮球任重道远

万水千山总是情,关注一波行不行!

有一说一|CBA体测不该为球员受伤埋单 大姚复兴中国篮球任重道远

张兆旭与姚明合影

出师未捷身先死

这对于世界上任何篮球联赛来说可能都算得上是一个笑话。球员在比赛或者训练中意外受伤算是比较常见的“事故”,但在体测中受伤却着实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尤其是张兆旭进行体测的时候,身边还有工作人员的“保护”。今年的中国篮球很不顺利,世界杯的失利、体测出现伤员等等问题都让2019年的中国篮球蒙上了一层阴影。

有一说一|CBA体测不该为球员受伤埋单 大姚复兴中国篮球任重道远

CBA体测项目之一

球员叫苦连天的体测

实际上,每年的CBA体测都让球员叫苦连天。对于球迷和舆论来说,一旦听到球员抱怨体测,第一反应就是:“你就是靠打球吃饭的人,体测都过不了能怪谁?还不是自己不努力!”那么,球员抱怨体测究竟是球员的问题还是体测的问题呢?实际上,可能二者都有问题,而且体测方面的问题或许更大。张兆旭受伤对于CBA、上海队、张兆旭本人来说都是坏消息,但值得一提的是,张兆旭的受伤让体测与球员之间的矛盾再次暴露在公众面前,CBA公司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体测的问题。如果,张兆旭两个月的修养能换来CBA对体测的重新定义那么或许这就成了一件好事儿。

折返跑

有一说一|CBA体测不该为球员受伤埋单 大姚复兴中国篮球任重道远

王哲林折返跑后吸氧

被人称为“夺命十七斩”的折返跑应该是球员最恐惧的项目。CBA的体测一共有4项,综合成绩需要达到400分以上才能算通过体测。比400分更难的事情是折返跑必须通过,也就是说折返跑在体测中相当于一票否决的存在,即折返跑没有通过就宣告体测未通过。因此,大部分球员都会在折返跑上拼尽全力。国家队成员、福建男篮主力王哲林甚至在折返跑测试后大口呼吸氧气。折返跑要求运动员在两条边线(宽15米)之间进行4组折返跑,每组17个来回,组间休息2分钟。折返跑对球员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必须进行高速的急停和急起,对于运动员来说基本不可能达到速度的巅峰就要停下来然后再马上启动。

有一说一|CBA体测不该为球员受伤埋单 大姚复兴中国篮球任重道远

李晓旭因体测赛季报销

王哲林还只是大口吸氧,但李晓旭就不同了。李晓旭因为在折返跑中跟腱断裂,未能通过体测,在补测的时候,由于地板湿滑,为了防止再次受伤,李晓旭直接选择放弃了体测,这也导致他赛季报销。可以说,这一次体测直接毁了李晓旭,让他的职业生涯提前结束。

有一说一|CBA体测不该为球员受伤埋单 大姚复兴中国篮球任重道远

2分钟投篮

2分钟强度投篮

2分钟强度投篮对球员也有很高的要求,具体要求我们可以看看CBA的规定。

有一说一|CBA体测不该为球员受伤埋单 大姚复兴中国篮球任重道远

CBA关于强度投篮的规定及要求第一页

有一说一|CBA体测不该为球员受伤埋单 大姚复兴中国篮球任重道远

CBA关于强度投篮的规定及要求第二页

有一说一|CBA体测不该为球员受伤埋单 大姚复兴中国篮球任重道远

CBA关于强度投篮的规定及要求第三页

从CBA的规定上看,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采用一个标准。而是将体测分为内线球员和外线球员两大类,针对内线球员还在身高上作了区别,一类是2.10米-2.14米身高的球员,另外一类是2.15米及以上身高的球员。

有一说一|CBA体测不该为球员受伤埋单 大姚复兴中国篮球任重道远

深蹲

卧推和深蹲

卧推和深蹲实际上都是力量测试。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力量训练必不可少。像迈克尔·乔丹、勒布朗·詹姆斯这样的球员,他们的身体中肌肉含量都非常高,肌肉在运动中能够起到对身体关节的保护作用,所以力量测试本身也是督促球员积极训练力量的一种方法方式。不过,张兆旭正是在深蹲测试中意外受伤,不得不说CBA对参加测试的球员保护明显不足。

有一说一|CBA体测不该为球员受伤埋单 大姚复兴中国篮球任重道远

孙悦在体测中

如何看待体测?

CBA的体测确实出现了问题,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体测成为不可逃避的问题之一。在本节中,我们分别从“是否应该取消体测”和“体测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体测中的问题”为着力点,着重讨论CBA的体测究竟是否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如果保留该制度又是否需要做改善。

是否应该取消体测?

针对是否应该取消体测,外界有两种声音。当我们看到李晓旭和张兆旭因为体测受伤之后,媒体和球迷可能出于对球员的保护就认为应当取消体测这样的制度。更有甚至认为,既然我们要学习某些顶级联赛,那就要参考别人是否有体测这项制度。以NBA为例,NBA在球员进入联盟的时候确实有体测,但此后每个赛季就不再有体测。与NBA不同,CBA不仅在球员进入联盟的时候就有体测,而且在此后每个赛季也都有体测。

有一说一|CBA体测不该为球员受伤埋单 大姚复兴中国篮球任重道远

宫鲁鸣

当然,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我们虽然要学习顶级联赛,但是也不能脱离自身实际。国家队曾经的主帅、篮管中心主任宫鲁鸣就曾经表示,“对一些作出过贡献的老将,还是有一定的照顾。但是测试还是得测试,我们不希望能力太差的人影响CBA联赛的整体发展,CBA要有基础门槛。”

有一说一|CBA体测不该为球员受伤埋单 大姚复兴中国篮球任重道远

胡雪峰

此外,还有几个事例证明体测并非不可逾越。

1.每年没能一次性通过体测的球员只占参加体测球员总数的10%;

2.张兆旭在受伤之前参加的折返跑和2分钟强度投篮全部顺利过关;

3.胡雪峰在以教练兼球员身份征战的赛季里也顺利通过体测。

从这几个角度出发,有一些说法完全可以被推翻。

第一,体测过于严苛。从通过率来看,只有10%的球员没能一次性通过体测。此外,1980年1月出生的胡雪峰,在以教练兼球员身份征战的2013年,俨然一位34岁的老将,不仅拒绝了免测名额,而且成功通过体测。胡雪峰坦言,体测的难度中等。不过,当时胡雪峰24投10中勉强过关,这个成绩放在今天就是不及格。因为,今天的2分钟强度投篮对于外线球员来说及格线是24投15中、23投16中才合格,命中率分别达到62.5%和69.6%才合格。当然,如果2分钟强度投篮按照胡雪峰当年的成绩也能拿到58分,只要4项总分超过400分(总分600分)也能顺利通过。

第二,体测导致球员受伤。体测中就目前来看,受伤比较严重就是两位,分别是李晓旭和张兆旭。李晓旭当时在折返跑中直接跑断了自己的跟腱,在重测的时候也由于地面湿滑,李晓旭为了保险起见自己主动选择放弃。所以,体测导致球员受伤更多只是一种意外,体测本身并非内因。

有一说一|CBA体测不该为球员受伤埋单 大姚复兴中国篮球任重道远

王哲林

体测出现的问题

那么,体测是不是就完全没有问题呢?客观地说,体测这项体制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体测范围

2.体测对象

3.体测时间

体测至少从范围、对象、时间上看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从体测范围来看,CBA也经历了一些变动。过去是全员测试,后来每支球队可以有一位球员免测,主要也就是为了照顾老将。不过,现在则变成了抽签测试。抽签测试可能是最糟糕的选择。原本体测就是为了督促球员好好训练,但抽签就让大家有了侥幸心理。此外,过去有一位球员免测,主要是为了照顾老将,但是张兆旭已经32岁却连续两年被抽中体测,那么这个抽测的范围真的能达到效果吗?显然不能,既然这项规则存在问题,不能促进联赛的进步就应该进行相对应的调整!

第二,从抽测对象上来看,也存在问题。王哲林此前之所以体测未通过主要是夏天参加了国家队的比赛,本身在经历高强度比赛之后,球员就需要一定的恢复期,打完常规赛、打国家队,再参加体测,大王没能通过确实情有可原。当然,就这一点上看CBA已经进行了相对应的调整。

第三,体测的时间。对于第一次没有通过的球员来说,他们还有机会进行补测,这虽然是给了球员一次机会,但实际上也不利于敦促球员,同时严重影响到球队备战新赛季。以王哲林为例,由于第一次体测没有通过,王哲林被禁赛5场,补测后才能继续为球队效力。

有一说一|CBA体测不该为球员受伤埋单 大姚复兴中国篮球任重道远

姚明

如何解决体测出现的问题

这又是摆在大姚面前的一道难题。而且,体测本身只是表面问题,体测背后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想要真正解决体测的问题必须从“根”上解决,也必须把它看成一个立体的问题来处理,否则很可能出现换汤不换药的尴尬情况。

体测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敦促球员保持良好的职业态度,在休赛期也能主动、自觉、积极地参与训练。此外,从长远目标来看,体测有利于整个联赛保持高水准,毕竟体能是篮球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从出发点上看,体测这项制度没有任何问题,必须坚持下去!

那么,面对体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第一,无论是马布里还是林书豪都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球员的基本功和体能都不好。同时,林书豪还提出这并非人种的问题,言外之意这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他也直白提出了这是训练的问题,在训练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才导致球员的基本功和体能出现很大问题。所以,引进一套完善的训练、从青训就开始培养新一代年轻球员才是解决的正道。这,不仅需要时间和耐心,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篮球人的努力才能逐步得以改善。

第二,既然体测的目的是为了敦促球员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技术状态,那么就不应该区别对待,所有球员都必须参加体测,同时公布体测结果,对没有通过体测的球员予以惩罚。惩罚的措施不能仅仅是禁赛和补测,必须与薪酬挂钩,对体测未能通过的球员进行经济惩罚。

第三,完善体测相关内容。从体测的内容上看,并非无懈可击。比如,只有折返跑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因为折返跑具备“一项否决”的特殊地位。那么,这实际上不利于运动员敦促自己训练。此外,对于体测这个体系也必须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位置球员的情况,针对一些有伤病在身的运动员既不能“放过不查”也不能“强行抽测”,应该采取由官方检查,确定能够出场比赛之前进行体测,这本身也是对运动员负责的态度,只有联盟认为球员能够登场比赛才能进行体测,并在通过体测之后登场,这也避免了球员以伤病为借口逃避体测和因伤病无法为球队效力的尴尬局面。

总而言之,体测是一项必须坚持的制度。但是,对于体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以客观地态度面对,同时积极实践以得出一套符合CBA的体测制度。当然,这件事套用《离骚》的一句话就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姚明需要时间、球迷需要时间、中国篮球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再犯急于求成的毛病,应当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搞篮球,只有这样,有朝一日我们才能站在世界强队的行列。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薄荷猫篮球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