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終於端出小程序這盤“菜”,誰能上桌?

美團終於端出小程序這盤“菜”,誰能上桌?

在騰訊、阿里、百度、頭條、360等巨頭之後,又一家巨頭進入小程序戰場。它就是當今互聯網市場值排名第三的美團。

據媒體報道,美團小程序已經上線,至此,市場上已經有10家小程序平臺。目前,美團小程序上線的企業包括墨跡天氣和一些小遊戲。曉程序觀察(yinghoo-tech)已經向美團方面證實此事。

自從美團市值超過5400億港元,業界對於美團的期待值已然越來越高,甚至有人已經認為,ATM時代已然來臨。

不過,美團同時面臨著新的挑戰,騰訊、阿里已然成為多元化發展的互聯網巨頭,並且在社交和電商領域佔有絕對領先優勢。美團想要成為ATM中的一員,得取得“兩大戰役”的成功:

  • 在外賣餐飲領域一騎絕塵;
  • 真正的成為生活服務產業互聯網時代基礎設施,用IT全面提升整個行業效率。

美團小程序或許是“兩大戰役”的“大殺器”。

一、美團小程序長什麼樣?

美團小程序為何物?先打開美團App一探究竟。

按照其他小程序平臺的操作習慣,我們先進入首頁,下拉、點擊右上角“+”,試圖找到小程序,不過均沒有發現;然後進入“我的”頁面,依然沒看到任何“小程序”相關字樣的入口。

但是,曉程序觀察一位細心的小夥伴發現,進入首頁“更多服務”,在“生活”一欄中,多出一個「墨跡天氣」入口。點開一看,這就是美團小程序。

美團終於端出小程序這盤“菜”,誰能上桌?

於是,我們將所有服務一一點開測試,除了「墨跡天氣」,美團旗下的「小象生鮮」、「美團買菜」等服務也都換成了小程序。此外,在“我的”頁面中,也出現了「墨跡天氣」,以及「新個稅計算」小程序。

美團終於端出小程序這盤“菜”,誰能上桌?

這樣看來,目前美團小程序並沒有提供類似於“小程序中心”或“歷史記錄”的集中入口,而是以功能與服務的形式存在於美團的眾多服務之中。

顯然,美團小程序入口還是太深,對於開發者曝光來說並不利。我們猜測,其中原因應該是,美團小程序還在測試階段,未來會一步步釋放更多入口與能力。

在形式上,美團小程序與微信等其他平臺並無多大差別,體驗還比較流暢,但由於案例有限,暫時還無法測試其提供了哪些開放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團小程序的分享入口特別“顯眼”。以「墨跡天氣」小程序為例,除了右上角單獨的“分享”入口之外,右下角還有提示分享的懸浮按鈕。目前,美團小程序可以分享至微信好友、朋友圈、QQ好友、QQ空間等4個平臺。

美團終於端出小程序這盤“菜”,誰能上桌?

我們也體驗了一番,不過,無論是分享給微信好友還是朋友圈,在展示上,都是外鍊形式,而不是類似於微信小程序的卡片樣式,進入後則是h5頁面。這是因為,美團和微信是兩個App,走的就是外鏈分享的流程,這就不難理解分享出來是一個鏈接了。

美團終於端出小程序這盤“菜”,誰能上桌?

此外,其他用戶點擊後,也不顯示小程序內容,而是提示用戶進入美團App查看,如果手機沒安裝美團App,則會提示下載App。

綜上,目前美團小程序還是比較簡單,各項功能也不夠完善。對於開發者來說,入口太深,流量支持也不夠,更沒有將服務深入到場景裡。

比如,墨跡天氣這樣的工具性服務。在美團生態中,對天氣需求比較多的恐怕就是騎手了,但他們又有專門的App;因此,美團App內的「墨跡天氣」小程序更多是滿足普通用戶的需求,但入口卻藏得太深,用戶也就很難發現。

當然,不得不說的是,對美團而言,將小程序整合進各項服務中,也許是個不錯的方向。比如,用戶在美團點外賣時,提示天氣不好會影響配送,這時候,用戶就可以直接進入「墨跡天氣」小程序查看天氣,而不用專門打開天氣類App。

但是歸根結底,美團釋放了哪些開放能力,有哪些流量支持,才是開發者們更關注的。

二、慢工出細活,美團小程序的想象力

自從BAT推出小程序後,很多人都在等著美團推出小程序。在業界看來,小程序的最大場景在線下,而美團也有足具規模的流量和服務粘性,是很適合做小程序的。

而美團在小程序這件事上,延續了美團一貫穩健的作風。美團先開始在微信上試水小程序,並取得了不俗的戰績。在曉程序觀察(yinghoo-tech)看來,當時美團還處於與口碑對手競爭的白熱化階段,所以,美團選擇了一邊穩步獲得流量,保證持續性增長,一邊摸索出餐飲商家的深層次需求。

而現階段,美團的市值已經排名第三位,在美團點評第二季度電話會上,被問及公司如何實現外賣業務長期增長時,美團創始人王興說:公司和競爭對手在過去幾年都是通過幫助更多線下飯店在線上提供外賣服務來實現增長,到了目前這個階段,我們需要與飯店合作優化其供應結構,改善個性化推薦的質量,用IT全面提升整個行業效率。這也正是王興之前提到過的,互聯網下半場美團要做的事。

美團終於端出小程序這盤“菜”,誰能上桌?

那麼,美團小程序究竟能起到什麼作用?在曉程序觀察(yinghoo-tech)看來,包括以下三方面:

1、餐飲商家“新線上化“時代

如果說以前美團外賣幫線下商家迅速線上化,去獲得更多的用戶和訂單的話,現在則是“新線上化”時代。經營的主動權在企業,因為有了小程序,企業在美團平臺上,不僅有訂單,商家還能通過訂單產生的運營、管理、決策做精準的數據分析,從而提高運營、銷售和供應鏈效率。看到了嗎,商家在線上的運營鏈條更加深入了。

舉個例子,一個餐飲商家在美團上做一款小程序,商家可以通過美團的入口去獲取流量,再通過商家紅包讓這些流量迅速轉化並留下來,後臺能分析到用戶的口味喜好,商家再通過模版消息給用戶推送一些他喜歡的優惠券,引導其復購。而在後臺,商家也能看到最近哪些菜品的銷售更大,採購部根據這些數據針對性採購,減少因經驗和拍腦袋所帶來的浪費。

2、讓流量更值錢

和百度和支付寶一樣,美團生態也是用戶主動搜索的流量。

也就是說,用戶只有想點外賣時,才會打開美團,或輸入商家名,或輸入食品名。用戶是帶著明確目的而來了,這樣的流量會更加精準也更加有價值。

尤其是美團這種和食物相關的平臺,用戶轉化率會非常高。而對於小程序而言,轉化也是其重要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美團的商家未來應該更重視內容營銷,比如訂單上除了有食品名稱,還會有更多介紹,包括原材料和搭配口味等。小程序豐富的展現形式可以滿足這些顯示需求。

美團終於端出小程序這盤“菜”,誰能上桌?

更重要的是,由於內容營銷的介入,以前用戶在美團上的一個商家店裡買完套餐後,會考慮自己喝什麼?要不就是盲目搜索,要不就是有目的性選擇。

現在,因為小程序之間可以相互跳轉,用戶買完套餐可以同步推薦飲品,如果是自家商品就帶動了更多銷售,如果是別家商品就促進了異業合作。也就是說,如果一旦用小程序把商家打通的話,流量可以反覆使用,反覆變現,這樣一來,美團生態上的流量會更加值錢。

3、最大的生活服務商業閉環

美團的招股書稱,美團是一家領先的“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使命是幫大家吃的更好,生活更好。

但在外人的眼光來看,美團可能就是一個外賣平臺,其實不然,它是一個由“吃喝玩樂”構建起來的生活服務閉環生態

美團現在逐漸把業務拓展至多種生活服務品類,形成三大業務板塊—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遊。而從其主要業務來看,餐飲外賣、到店餐飲、酒店預訂 、電影票預訂、旅遊訂票以及美團跑腿、共享單車、試點網約車等業務,都屬於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用到的服務。這些服務通過美團平臺,把線上和線下結合起來,生態閉環由此而形成。

但如何把這麼多業務連接起來,事實上,微信和支付寶給出了很好的答案:小程序。

怎麼連接?同樣,來看個例子:用戶訂完餐看到了家附近的餐廳在做營銷,可以在線上領取優惠券,還可以在美團上找個共享單車,到線下去消費。

還有一個經常遇到的場景,在美團上訂完電影票,找到附近的餐廳提前領優惠券並訂座,看完電影正好去餐廳吃飯。

美團終於端出小程序這盤“菜”,誰能上桌?

旅遊酒店的場景則是,用戶在線上領取酒店優惠券,入住酒店時直接核銷。甚至還可以再進行場景延伸,到了酒店入住還可以看到或被推入附近餐廳的紅包,領取後可以點外賣,也可到店消費。到當地旅遊可以訂附近的餐廳和酒店,如果退房發現東西丟在酒店,還可以直接找美團跑腿。

我們常說生態和大數據,在我們看來,生態和大數據的核心在於連接、動態和閉環。這些都是小程序優勢,可以預見小程序在美團打造生活服務商業閉環的重要價值。

三、誰在美團小程序上更有機會?

美團小程序剛剛推出,能力、入口、玩法還在摸索之中,所以現在說誰更適合美團小程序有點為時過早。但基於美團平臺的屬性和定位,還是能看到一些機會的。

  • 餐飲類小程序。毋庸置疑,作為美團平臺上最主要以及最大的群體,餐飲外賣平臺一定會是美團小程序的主力。
  • 工具類小程序。比如天氣、計算器、地圖、打車、旅遊導覽小程序是和生活服務天然接近的功能。而針對於餐飲商家來說,需要購買菜品、桌椅、餐具類的電商小程序也是剛需。
  • 簡單的小遊戲。最直接的場景,等外賣時打一局遊戲可以緩解等待的焦慮。

最後來談談競爭的事,媒體總喜歡“競爭論”,比如誰推出小程序了,誰是他最大的競爭對手。在曉程序觀察(yinghoo-tech)看來,其它領域有可能會存在競爭,但小程序平臺並盡然。

360高級副總裁楊烔緯曾說:“在PC時代,搜索引擎是中心,所有網站都是依靠搜索引擎的 ,所以搜索引擎和搜索引擎一定是競爭對手。應用市場背後是手機,所以手機廠商和手機廠商之間是競爭對手。在應用層面,應用市場和應用市場之間是有競爭的。在小程序時代,不管是微信、支付寶、百度、360還是美團,是把基於自身的場景、流量優勢賦能給小程序,使小程序在各自場景裡有一個更好的體驗,因為場景不同,競爭就不是那麼激烈。

曉程序觀察(yinghoo-tech)也比較同意這句話,畢竟連支付寶、微信自己都經常說自己的平臺優勢是什麼,更適合哪類小程序發展。當然,由於小程序的“變量”是場景,所以只要有人,有場景、有需求,哪有什麼適不適合,存在就是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