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出自主國防意識 韓多款自研武器亮相首爾航展

KF-X戰鬥機全尺寸模型首次亮相、LAH小型武裝直升機在開幕式上試飛……與此同時,外形科幻的新一代主戰坦克模型、正在研發的兩棲戰車KAAV-II模型、AS21“紅背蜘蛛”未來步兵戰車、STG-20型榴彈發射器等,也一同亮相。剛剛落幕的2019年首爾國際航空航天與國防工業展覽會(以下簡稱首爾航展)儼然成了一場韓國的先進武器裝備秀。

科技日報記者瞭解到,首爾航展是東北亞地區最大的綜合性防務展,每兩年舉行一次。歷次展會,不僅韓國陸海空軍以及美國空軍、海軍會展出大量現役先進軍機,韓國陸軍也會展出不少地面主戰裝備。可以說,產品涵蓋了陸海空天各個領域。

那麼,首爾航展究竟有哪些亮點?此次航展韓國展出的這些武器裝備究竟有多牛?韓國的國防自主研發能力到底有多強?

歷屆首爾航展亮點頗多

首爾航展始於1996年,按照慣例為兩年一屆。美國特別重視這個航展,歷次都會給予特殊的照顧,曾派出F-22、B-1B、U-2戰機等參展。

軍事科普作家陳光文指出:“從以往的展會來看,每屆航展上,除了展示韓國自己的武器裝備外,另一個最大的參展國就是美國,其餘的少部分才是欲向韓國銷售武器的國家。對於美國來說,如此重視首爾航展,一個原因是對外展示美國對韓國這個軍事盟友的堅定支持,另一個原因就是藉此機會向韓國推銷武器與開展軍事合作。”

正是因為韓美兩國的重視,近幾屆首爾航展的亮點頗多。

陳光文介紹,在2015年首爾航展上,韓國展示了KF-16、F-15K和FA-50戰鬥機等多種現役裝備,還展示了韓國下一代多管火箭炮“天舞”等正在研發的武器,而美國也派出了強大的陣容——F-22隱身戰鬥機、KC-135空中加油機、A-10攻擊機、C-17運輸機等。在2017年首爾航展上,美國空軍除了派出各型現役先進武器裝備,還特別派出B-1B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和U-2高空偵察機進行通場飛行,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F-22與F-35A在韓國實現了“雙劍合璧”。而韓國也是竭盡所能,除展示了大量現役先進裝備,還首次展示了自主研製的KF-X戰鬥機的縮小比例模型。這使得2017年首爾航展成為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然而在今年這次航展上,美國似乎因為目前的朝鮮半島局勢陷入膠著而顯得有些低調,只展示了AH-64‘阿帕奇’直升機、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MV-22‘魚鷹’運輸機、KC-135加油機、MQ-1‘捕食者’無人機等少數機型。”陳光文表示。

新一代戰機和坦克模型亮相

此次首爾航展,韓國的本土戰鬥機KF-X全尺寸模型首次亮相。有人稱,這意味著韓國很可能成為亞洲第二個能夠自制五代機的國家。然而,對於這款戰機,互聯網上有著五代機和四代半戰機兩種說法。

對此,陳光文介紹:“從全尺寸模型可以看出,KF-X將採用加萊特式進氣道、雙發動機、雙外傾垂尾、垂尾後緣略有前掠,這些與F-22的特徵基本一致。而其機翼和座艙則更像F-35。因此,外界認為該機是韓國糅合了F-22和F-35設計理念的‘混血兒’。”

“在具體性能上,該機具有先進的航電系統、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先進傳感器、靈巧武器,增強的生存能力和高機動性,這一切都與第五代戰機十分接近。但由於該機沒有內置彈倉,所以採取了翼下掛載副油箱、空空導彈等載荷,在機腹部以半埋方式攜帶歐洲‘流星’空空導彈,外置武器將使得該機隱身性能大打折扣。”陳光文表示,“所以,雖然外觀上KF-X十分類似第五代戰機,但實際上只能算是一架四代半戰機。就此來看,KF-X明顯不如日本的F-3戰機,所以‘亞洲第二個能夠自制五代機的國家’的桂冠可能不會屬於韓國。”

此次航展,韓國自研的新一代坦克模型也一起亮相,外形十分科幻。根據航展上的信息,這型坦克將是韓國下一代主戰坦克。從外觀上看,這款坦克的設計很像波蘭推出的隱身坦克PL-01,也有些神似美國曾推出的坦克驗證車“格里芬”。

陳光文介紹,這款坦克代號“高麗天蠍”,採用了隱形化設計,為了減少雷達反射,坦克車體和炮塔十分光滑。在武器裝備上,其最大亮點是裝備了一門130毫米主炮,不同於目前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120毫米和125毫米大口徑坦克主炮。據稱,這是一門電熱化學炮,其初速最高可達每秒3千米—4千米,遠高於目前各國坦克炮的極限初速。

“不過,由於電熱化學炮的技術還未成熟,包括美歐俄在內都還沒達到實用化,因此現在韓國試圖直接在新型坦克上採用這一新技術究竟是利是弊、是真是假,還難下判斷。”陳光文說。

韓國防研發能力已得到國際認可

記者注意到,這些年,韓國在自研武器裝備上下了不少工夫,比如K-9自行榴彈炮、K-2主戰坦克、“張保皋-Ⅲ”級潛艇、“獨島”號兩棲攻擊艦等。而在這次航展上,韓國又是一股腦展出了多款新式武器。

今年1月11日,韓國國防部發布“2019年至2023年中期國防計劃”,打算今後5年內在國防領域支出超過2400億美元,以強化“自主”國防力量。按計劃,韓國2019年至2023年間擬在國防事務支出總計270.7萬億韓元,其中94.1萬億韓元用於裝備建設、21.9萬億韓元用於研發高科技武器系統及相關技術。韓國國防部表示,今後5年中擬加大國防裝備建設的支出,採購國產裝備的比例將由今年的72%提高至80%,以刺激本國軍工產業。

陳光文指出:“韓美國防工業的緊密合作已持續數十年,兩國軍事同盟關係十分穩固。然而,隨著韓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其逐步擺脫美國武器為主的觀念愈來愈強,自主國防的意識越來越濃。”

陳光文介紹,韓美防務合作從一開始韓國幾乎所有國防產品都由美國提供,逐漸演變為韓國本地生產美國設計的一些低端武器,如火箭發射器、步槍和手榴彈等,後漸漸演變為韓國能夠生產美國設計的重型武器,如KF-16戰鬥機與KDX-Ⅲ“世宗大王”級“宙斯盾”驅逐艦以及“玄武”系列導彈,最後演變為韓國能夠生產完全國產化的K-2坦克和K-9自行火炮,並自行研發出T-50戰鬥教練機等國防產品。

“韓美防務合作使得韓國的國防工業成果顯著,已經讓韓國成為地區國防工業的大國,近期披露的3萬噸級輕型航母與7萬噸級電磁彈射大型航母,以及此次展出的下一代主戰坦克、KF-X新型戰機等武器裝備,足以看清韓國的國防自主研發能力的確很強。同時,韓國的國防技術還實現了走出去的戰略,比如K-9出口印度和土耳其,T-50戰機賣給了印尼和菲律賓,英國海軍採購了‘潮’級快速綜合補給艦……這表明其國防研發能力已經得到了國際認可。”陳光文說。(張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