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吉阿米:寫滿故事 銘刻聖人的一見鍾情

瑪吉阿米:寫滿故事 銘刻聖人的一見鍾情

拉薩八廓街上充滿著傳奇色彩的瑪吉阿米酒吧

瑪吉阿米:寫滿故事 銘刻聖人的一見鍾情

瑪吉阿米里的餐食

瑪吉阿米:寫滿故事 銘刻聖人的一見鍾情

到瑪吉阿米做夢去

如果你能來西藏,我希望你能看見我在瑪吉阿米給你的留言。

為什麼我會來這裡,因為你來過……

——摘自瑪吉阿米的留言簿

從八廓街漫步至東南角那巨大的經幡前,一幢黃色的小樓會映入你的眼簾,這就是蜚聲中外的“瑪吉阿米”,當地人習慣稱它為“黃房子”。

在西藏,紅黃二色是宗教專色,如此尊貴的顏色為何會出現在宗教之外的地方?紅與黃這兩種意味深長的顏色,在藏傳佛教中又有著怎樣非同尋常的含義?讓我們從八廓街的“黃房子”說開去……

黃房子的非凡身世

在西藏,黃色和紅色很少出現在平常人家的建築中,而多被使用於藏傳佛教寺廟和僧侶服飾中。

在西藏,只有寺廟、活佛的駐錫地和高僧大德的寓所才有資格“身披黃色的外衣”,一般民宅、村居的牆壁則以白色粉飾。

三百年前的一個星夜,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如往常般來到拉薩的大街上流浪,做回世間最美的情郎。八廓街上那短暫的驚鴻一瞥,他視她為天人。這就是倉央嘉措和瑪吉阿米的初見,有關於聖人的一見鍾情。

在東方高高的山巔,

每當升起明月皎顏,

那瑪吉阿米的笑臉,

會冉冉浮現在心田。

倉央嘉措為美麗的情人寫下詩句,傳說“黃房子”便是他們幽會的地方。數百年後那情歌仍在傳唱,可供後人追思的還有他們最初相遇的地方——八廓街轉角處的那一所房子。由於曾有這樣一位聖人在此駐足,於是人們將之刷成黃色。這便是“黃房子”的由來。這棟寫滿故事的建築,孤傲地站在八廓街上,它與眾不同的色彩引起了我的注意。

走進西藏的民居,常見的色彩是白與黑,每一種顏色都是獻給一位神的。白色獻給白年神,表達對天上神的崇尚,它是神聖和崇高的象徵。藏族人生活在皚皚雪山之中,喝白色奶,獻白色哈達,住房也用白色。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白色也可以抵抗高原上強烈的紫外線輻射。黑色獻給黑年神,表達對地下神的敬仰。他們在民居院內的矮牆、門、窗邊飾都大膽地使用黑色,有的院外牆也用黑色做裝飾。

黃色和紅色很少出現在西藏平常人家的建築中,而是在宗教、寺廟和僧侶服飾的用色中被大量使用。八廓街上的黃房子也是沾了倉央嘉措的光才能擁有這一高貴的顏色。

為什麼紅與黃在西藏擁有如此特殊的身份?它們在藏傳佛教中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西藏著名活佛建築師木雅?曲吉建才與我一起漫步在高原的寺廟與民居之間,為大家揭開紅與黃的秘密。

當紅遇到黃

紅的語言

當黃遇到紅,無聲地傳達著生命的喜悅。在西方,將這種積極的意義發揮到極致的是梵高的《向日葵》,“太陽=向日葵=充滿愛的心”是梵高想要傳達給世界的主題。在東方,將兩者完美結合起來的是藏傳佛教,猶如神佛面部威嚴的表情,這兩種色彩在佛香繚繞間被神化了。

在西方美術中,紅色象徵生命力、血和神力,人們用紅繩纏繞手臂以阻擋魔鬼邪惡的目光;而在藏傳佛教的色彩概念中,紅色有著自己的語言。

據《新唐書》、《舊唐書》及《白史》等史書記載,藏族人對紅色的喜愛有兩個源頭。

在第一種傳說中,藏民族是由遊牧民族發展而來,並最終成為農牧結合的生態民族。即使在現在深入到一些偏遠的牧區,都可以聽到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紅的?”其實就是指牛羊肉類葷菜。隨著歷史的推移,牧民走向平原及峽谷地,開始種田造屋,紅色成為他們最愛的顏色之一。

第二種傳說和宗教有著直接的關係。在雪域高原的原始宗教“苯教”中,宇宙被分為“神、人、鬼”三個世界。為了避免鬼的侵犯,人們在面部塗上褚紅色的染料。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信仰的變化,這種紅色不再塗在臉上,卻在建築中保留了下來。它的用法有著嚴格的規定,主要用在宮殿、寺廟的護法神殿、供奉靈塔的殿堂及個別重要殿堂的外牆面上,以示威嚴。

今天我們仍能看到紅色在西藏宗教建築中特殊的表情,布達拉宮就分為白宮和紅宮。白宮為整個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達賴喇嘛居住和處理政教事務的場所,其外牆皆塗白色而稱為“白宮”。紅宮則是供奉歷輩達賴靈塔的祭堂,是整個布達拉宮的中心,是整個建築群的靈魂,有著紀念和祭祀的重要意義。

紅與黃,藏傳佛教建築之謎

紅色是象徵勇敢的顏色。供奉著歷輩達賴靈塔的布達拉紅宮、甘丹寺陽巴金殿堂、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靈塔,其祭堂塗紅的做法,也是古代貴人和勇士墓上塗紅做法的延續。

當黃遇到紅,無聲地傳達著生命的喜悅。在西方,將這種積極的意義發揮到極致的是梵高的《向日葵》,“太陽=向日葵=充滿愛的心”是梵高想要傳達給世界的主題。在東方,將兩者完美結合起來的是藏傳佛教,猶如神佛面部威嚴的表情,這兩種色彩在佛香繚繞間被神化了。

紅色是鮮血的顏色。西藏古代的苯教,盛行殺生祭神,一次較大規模的祭神活動通常要殺上千只牲畜。藏傳佛教受到苯教的影響,以山南桑耶寺護法神殿凶神“孜馬熱”降神時的儀式為例,在儀式現場,會當場宰殺一隻山羊,並把羊心、羊血供於降神師前。降神後,降神師一面吃羊心,一面喝鮮血,並把血塗在臉上,這是一場古代血肉供的真實寫照。

將寺廟建築塗紅的做法基本是由苯教祭神的形式發展而來。如今哲蚌寺“乃窮護法神殿”、桑耶寺“覺護法神般”等眾多寺廟的護法神殿,大多被塗為紅色。

紅色是象徵勇敢的顏色。供奉著歷輩達賴靈塔的布達拉紅宮、甘丹寺陽巴金殿堂、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靈塔,其祭堂塗紅的做法,也是古代貴人和勇士墓上塗紅做法的延續。另一處遺蹟出現在山南瓊結宗山上,那裡有一座夯土建築,傳說是文成公主的墓地,上面至今仍留有紅土刷牆的痕跡。

此外,在藏族建築中還有一定數量的黃色牆面建築,主要是一些寺廟的殿堂、修行室,還有一些尼姑庵因其少而特殊也塗為黃色牆。史書中最早記載的黃色建築,是赤松德贊時期桑耶寺裡的“布孜金色殿”。可見黃色與佛教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建築群中,塗黃建築的地位較高,各地較有名氣的修行室,絕大部分是黃色牆面,布達拉宮西側黃建築裡,就設有為達賴祝壽的修行室。各寺廟中最重要的殿堂,也有塗黃的習慣,如哲蚌寺的強巴佛殿、山南寧瑪派主寺和敏珠林寺的主殿等都是黃色牆面的建築。至於八廓街的黃房子,則寄託了人們對於倉央嘉措的追思。

神聖的僧服之色

現在藏傳佛教僧人統一以紅色僧服為主,黃色是用於法衣,而且只有受了比丘戒以後,才可以著黃色的法衣,但平時的披風還是以紅色為主。

在西藏行走,絳紅色是一種極易見到的顏色,那是藏傳佛教的專用色。

其實,在前弘期赤祖德贊時,僧服尚黃。《拔協》記載,贊普敬俸僧人,“哪怕在一個普通人(俗人)身上看到一塊黃色補丁,也要向之行禮”。說明黃色是當時僧人專用的服色,或者說僧服以黃為主。僧服的黃色,一則為了與吐蕃時期“贊”與“贊普”的紅色服飾相區別,二則受到當時漢地僧服的影響。唐時內地佛教得到相當發展,禪宗大興並且影響到藏地,唐代佛教出現了不同宗派,依照各部律文穿著黃、赤、皂、木蘭、青等色僧衣。

“黃色之所以在佛教中有尊貴的地位,和佛祖有著直接的淵源。”木雅活佛向我特別強調說:“釋迦牟尼捨棄王位,開始樹下一休,日中一餐的簡樸修行生活,他秉承一切從簡的理念,不再接受好的衣食。於是,他去拾取被人丟棄許久經過日曬雨淋的白色裹屍布,清洗過後纏繞於身。久而久之,這種土黃色的著裝被沿用下來。”

當初佛緣頗深的黃色為什麼要轉為紅色呢?“主要因為漢藏往來愈加頻繁,為了規避中原皇家常用的黃色,所以選用了絳色。”活佛仔細地解釋道。絳紅色是紅色和黑色的混合色,僧人應穿皂色(黑色)或絳色袈裟,而“皂”與“絳”都是近黑非黑的顏色。

許多人說,現在藏傳佛教的僧服形成了用顏色來區分教派的傳統,寧瑪派用紅色、格魯派用黃色、薩迦派用白色。在木雅活佛看來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其實,現在藏傳佛教僧人統一以紅色僧服為主,黃色是用於法衣,而且只有受了比丘戒以後,才可以著黃色的法衣,但平時的披風還是以紅色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