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明年重點研發計劃基本確定!這幾個產業最值得關注

國家明年重點研發計劃基本確定!這幾個產業最值得關注

距離2019年結束只剩2個多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也於近期集中公佈。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和科技部官網發現,截至10月中旬,2020年度重點研發計劃已有28個重點專項(含定向)發佈了申報指南征求意見。根據記者統計,在這28個重點專項中,已經公開2020年經費的有10個專項,國撥經費達29.31億元。

今年發佈的指南相比往年有何變化?對產業發展和應用示範又有哪些指導意義呢?

国家明年重点研发计划基本确定!这几个产业最值得关注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是什麼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中央財政資金設立,由原來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基金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整合而成。

重點研發計劃主要是為了集中產學研多方優勢力量,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主要領域的重大、核心、關鍵科技問題協同攻關,每一個重點專項的實施週期一般在3~5年。因此在2015年設立之初,計劃就有著覆蓋基礎前沿、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及應用示範全鏈條的特點。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科技綜合處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重點研發計劃是進行全鏈條設計,最終希望有重要基礎原創成果與面向應用的產出落地。該所牽頭了15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涉及材料基因工程、納米科技、生物材料、重點基礎材料、智能電網等多個重點專項。

上述負責人說,重點研發計劃在設立之初是按照不同領域部署的,但不能簡單地把每個專項歸為基礎研究或是應用研究。比如,納米科技專項實施內容既包含解決重大科學問題的基礎研究,也包含突破共性關鍵技術的應用研究。每個專項都是進行全鏈條創新設計的,部署基礎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應用示範等研發階段的任務。

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朱磊在2016年拿到了重點專項青年項目資助,他的項目已經進入結項階段。他告訴記者,這些重點專項在立項之初就會設定一個完整的實施方案,根據項目實施週期每年發佈當年的申報指南,每一年的指南代表支持的方向以及會設置的指標,在申請項目時申請人/單位還是比較自由的。

朱磊表示,後續新立項的重點專項基本代表著國家產業的支持方向,比如2017年立項的“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智能機器人”,2018年立項的“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技術”,這些都是當前比較熱門的領域。

今年申報指南重點

每年申報指南的具體內容,基本涵蓋了緊跟市場的新興技術研究方向和應用示範建議。

在今年已發佈的2020年度28個重點專項申報指南征求意見中,高新領域共9個,佔近三分之一。其中“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網絡協同製造和智能工廠”“智能機器人”等專項在立項之初就是為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制定的。

以“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專項為例,該重點專項按照新型網絡技術、高效傳輸技術、一體化綜合網絡試驗與示範3個創新鏈(技術方向),共部署24個重點研究任務,實施週期為5年(2018~2022年)。2020年,該專項的申報指南研究內容主要有新型網絡技術、高效傳輸技術與設備、衛星通信技術三個方面。

如何將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等運用和推廣,也是我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動能培育所需要的。按照中國信通院預計,2020~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將達10.6萬億元,間接拉動的經濟總產出將達24.8萬億元。

相比於2019年度,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中關於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的具體部署有不同側重。比如,2020年度的基礎前沿理論方面,有基於5G的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技術、5G-TSN 網絡實時傳輸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共性關鍵技術方面,有工業智能應用軟件開發與運行工具、基於信息物理系統的超大型綜合港口泛在感知與預測技術等內容。

此外,在“現代服務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示範”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中,也有基於廣播網與5G移動網融合的超高清全媒體內容協同分發關鍵技術研究、全媒體信息傳播理論與基礎服務技術研究等。具體來看,研究內容包括面向4K/8K超高清和5G移動媒體的融合發展,研究基於超高清直播視頻內容的全媒體關聯內容智能感知、獲取與封裝等技術,研究面向超高清全媒體內容的廣播網與移動互聯網智能協同分發、適配廣播網與互聯網的封裝切片等技術等。

我國5G商用牌照自6月發佈以來進展迅速。截至9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已在全國開通5G基站8萬餘個。基於此,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對8K投入了專項資金進行開發和相關實踐場景測試。

據中國電子商會發布的《2019年1~6月中國彩電消費及下半年趨勢預測報告》,今年上半年國內彩電消費2200萬臺,其中4K超高清電視消費佔比達到70%,預計年底消費佔比將超過80%,進入全面普及階段。

將突出企業主體作用

自2016年首個由企業牽頭組織實施的國家重點專項“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啟動以來,企業的主體作用持續凸顯。

據科技部今年年初公佈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7年度實施情況,截至2017年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共啟動實施50個重點專項。而在2017年新立項的1310個項目中,大專院校承擔481個,事業型研究單位承擔415個,企業承擔334個,其他單位承擔80個。

国家明年重点研发计划基本确定!这几个产业最值得关注

朱磊說,目前重點研發計劃若是由企業牽頭承擔,配套資金一般不低於1:1,也就是獲得多少國撥資金,就需要再自己出資相同的部分(或者更多)。“其實企業參與或牽頭重點專項,也能讓企業減輕一部分資金壓力。”

如今,不論是傳統制造業還是高新技術企業,都在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8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19677.9億元。分活動主體看,各類企業經費支出15233.7億元,比上年增長11.5%。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經費支出所佔比重分別為77.4%、13.7%和7.4%。企業依然是全社會R&D經費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