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一中2020屆高三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一中2020屆高三第二次月考

語文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儒家傳統與魯迅的精神至上觀

劉 倩

魯迅的通過轉變國人的思想意識、振興疲弱的舊中國的理想,我們稱之為"精神至上觀"或"精神至上主義"。精神至上主義是魯迅思想模式的一個特徵,而這一思想特徵的形成依據又主要與儒家文化傳統有關。精神至上主義作為魯迅的一種思想模式,它需要長期的環境、心理、知識的積累和思想的訓練才能形成。就魯迅的精神結構形成的歷史文化語境而言,魯迅從小受到的是正規的儒家文化的教育,他的最直接的文化環境是一個以儒家傳統為信仰的正統家庭,魯迅的精神結構在本質上是與儒家傳統緊密傳承的。魯迅之所以被譽為"民族魂",之所以在一個動盪的時代而沒有成為曇花一現的思想者,之所以始終沒有失去他的現實意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腳踏著豐厚的傳統文化的歷史積澱,自覺或不自覺地與民族傳統保持著積極的聯繫。

魯迅的"個人"是指一種獨立人格,而這種獨立人格又是在個性精神的支撐下實現的,所以他才把民族振興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徑最終歸結為"尊個性而張精神"上來。在魯迅看來,個人化的思想是歷史進化和社會解放的動力之源。他所強調的人的精神,不僅是一種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歷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歷史文化評判中不聲不響地成為某種價值標準。他所提倡的是與肯定個性精神和思想意識的重要地位合拍的文化價值,他所反對的一般也是否定和壓制精神至上的歷史觀念和文化現象。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一生思想和作為雖也不斷地變化,但始終沒有放棄思想啟蒙這個追求。

魯迅走上文藝的道路是出於他看準了文藝最善於改變人的精神。作為文藝家的魯迅,也正是自覺用這樣一種價值原則去選擇文化和接受文化的選擇。魯迅批判政治和張揚文藝並非他真正的和最終的目的。他所急於實現的歷史功能是人的精神的改變,即人的精神的獨立。概而言之,從存在角度說,這種精神至上主義,在魯迅的思維結構中是否是一種自覺,或者是在多大程度上的自覺十分複雜,但無可辯駁的是魯迅的思維所觸及的許多方面都體現出精神至上的思想傾向。同時精神至上主義在魯迅一生的精神活動中,構成了某種反覆和不斷出現的現象,這說明精神至上主義已經成為魯迅的分析範式。

儒家思想的本質特徵之一就是它的心學模式。心學模式在中國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土壤,深入人心,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儒學的突出人的心智功能的思想傾向,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民族文化邏輯,這不僅表現在中國哲學和思想史中,在實際的歷史行為裡,人們也從未忘記"民心",忘記"人的因素"等,對人的精神的表達、理解和強調有時甚至有些過分。由於這種思想模式是以一種文化基因的形式在魯迅的精神結構中加以延續的,因而他本人沒有清醒地察覺或是乾脆沒有察覺也是十分正常的,我們卻不能因此對魯迅的思想模式與儒家心性之學的密切關係視而不見。

(選自《文學教育》,有刪改)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精神至上觀"就是魯迅的轉變國人的精神世界、振興舊中國的理想,我們又稱為"精神至上主義"。

B.魯迅思想模式的一個特徵是精神至上主義,而這一思想特徵的形成依據與儒家文化傳統有著密切關係。

C.作為魯迅思想模式之一的"精神至上觀",是在長期的環境、心理、知識的積累和思想的訓練中積澱而成的。

D.從存在角度,我們可以清楚梳理"精神至上觀"在魯迅的思維結構中是否是一種自覺,或者是在多大程度上的自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魯迅從小接觸的是一個以儒家傳統為信仰的正統家庭,在本質上,魯迅的精神結構與儒家傳統緊密傳承。

B.腳踏著豐厚的傳統文化的歷史積澱,自覺或不自覺地與民族傳統保持著積極的聯繫,這是魯迅被譽為"民族魂"的原因。

C.魯迅把民族振興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徑歸結為"尊個性而張精神",原因是魯迅的"個人"是在個性精神的支撐下實現的。

D.精神至上主義已經成為魯迅的分析範式,表現為精神至上主義在魯迅一生的精神活動中,構成了某種反覆和不斷出現的現象。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魯迅所強調的人的精神,不僅是一種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歷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歷史文化評判中不聲不響地成為某種價值標準。

B.魯迅一生思想和作為雖不斷變化,但他始終沒有放棄思想啟蒙這個追求,他反對的是否定和壓制精神至上的歷史觀念和文化現象。

C.魯迅走上文藝道路的原因是他看準了文藝最善於改變人的精神。他所急於實現的歷史功能是人的精神的改變,即人的精神的獨立。

D.儒學的突出人的心智功能的思想模式以一種文化基因的形式在魯迅的精神結構中延續著,魯迅對此沒有清醒地察覺或乾脆沒有察覺也是正常的。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4~6題。

材料一

我國(中國)當代著名視覺設計跨界藝術家宋旦漢字藝術展近日在紐約開幕。漢字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的重要載體,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宋旦用極其獨特的創意手法讓漢字散發出書畫同源的本色之美、形意之美和禪境之美。

宋旦此次創意水墨漢字展相當一部分作品是以我國百家姓為基礎,將姓氏漢字融入茶壺圖案,遠看是茶壺,近看是漢字。宋旦表示,他的創作指導思想就是努力將漢字形象化、符號化,讓不懂漢字的外國人對漢字產生好奇和興趣,從而進一步瞭解漢字深奧的內涵,瞭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展覽是宋旦漢字藝術海外百城巡迴展的其中一環。宋旦堅信,他的創意水墨漢字藝術必將成為弘揚中華文化,加深交流了解,踐行"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新形式,必將進一步體現我們的文化自信。中華姓氏文化也將成為全球華人尋根問祖,進一步強化民族凝聚力的獨特文化符號。

(選自李秉新《宋旦創意漢字形象化讓外國人對漢字產生好奇心》,有刪改)

材料二

一位美國大叔用畢生精力研究中國漢字,做了一件幾乎不可能做到的事。

漢語並不好學,筆畫之間看似沒有任何邏輯關聯的漢字讓斯睿德吃盡了苦頭。斯睿德萌發了將漢字字源存入計算機的想法。

斯睿德自己動手,籌建專門網站,僱傭了一名華裔女士幫他掃描《說文解字》《金文編》《甲骨文編》和《六書通》上的所有字源。2001年,網站上線。

網站快建成時,斯睿德在硅谷的高薪工作沒了,他找了份河道管理員的工作。57歲時,他失業了。很快,他攢了20年的30萬美元全部花光。他的漢字字源網越辦越久,生活卻越來越清貧。

這樣的日子整整持續了10年。2011年的一天,他忽然發現網站在一小時內獲得了超過100美元的捐款。原來,他的網站被一位中國網友介紹到了微博上,網站點擊量激增,也開始收到一些捐款。斯睿德在田納西的生活不再平靜,不斷有中國記者打來越洋電話採訪他,他也獲得"漢字叔叔"的稱號。

62歲時,斯睿德買了一張單程機票,飛往中國天津。他的生活依舊清貧,最常吃的是餐館裡最便宜的拌麵。因為簽證問題,他在天津險些待不下去。無奈,他發了條求助微博,網友們紛紛呼籲"留住'漢字叔叔'"。最終,北京師範大學接收、聘用了他。雖然收入並不高,但斯睿德說:"我很滿意,我喜歡這裡。我可以安心研究漢字了,繼續做我的網站。"

一位外國老人對漢字的一片痴心,令我們感動,也讓我們深思。2015年,"漢字叔叔"斯睿德和另外兩位外國友人一起入選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組委會在頒獎辭中說: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卻熟悉同一種語言,白髮蒼蒼卻活力四射。他們都熱愛中國。他們是虹橋、是紐帶,是人類文明的使者。

(選自《"漢字叔叔"斯睿德》,有刪改)

材料三

看過《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的人或許會記得張一清,他是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語言教學研究室主任,專注於語言教學與測試研究。在這檔中央電視臺與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共同推出的電視節目中,張一清作為點評嘉賓持續參與。

近年來,原創文化電視節目頗受歡迎,從《中華好詩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到《漢字英雄》《中國燈謎大會》,都聚集了不錯的人氣和口碑。在張一清看來,這不僅僅是做一檔好看的電視節目那麼簡單,而是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文化氛圍的升溫。

"我從2014年開始參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去年明顯感覺到關注這一節目的人越來越多——學生、老師和孩子們身後的家長,這成為了一個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活動。"張一清說,要想在某一領域取得一項突出的成績,必得有廣泛的參與群體作為支撐,現在,《聽寫大會》就具備這個條件。"報名參與節目的孩子越來越多,經過選拔後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動都在貫徹這樣一種精神:參與不僅僅是為了最後獲得一個名次,而是因為學生喜歡漢字,願意瞭解漢字背後的中華文化,進而瞭解我們的歷史。"

張一清說自己的第一本職工作是關注語文教學,第二是關注漢字本身。認識漢字、瞭解漢字是閱讀的基礎,而理解力的提高則能夠激發孩子更多的興趣和潛能。在張一清看來,漢字裡蘊含著中國的文化基因,是每個人接觸中華文化的基本單元。本世紀初,他參與了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兒童的漢字認知研究",探索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效力。通過參與語文教師培訓,參加語文教學教研活動,張一清對兒童的語文教育問題有獨到的見解。為了推廣中華傳統文化,讓更多孩子領略文字的魅力,張一清在北京閱讀季"書香校園"活動期間,前往中小學、國家圖書館等地開設講座,交流漢字文化。

(選自《張一清:探尋漢字文化基因》,有刪改)

材料四

文字,是文明時代的標誌。在我國,仰韶文化時期就有了圖形文字,殷商時代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現存最早最完備的文字體系。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隸書行楷,漢字留住歷史的記憶,推動著中華文明的進程。漢字的構造和演化過程,也體現出我國傳統文化的特質、中國人的文化心態和對世界的感知方式。[來源:學科網]

凝結著中國智慧的漢字,是迄今為止唯一存於世上的古老表意文字,將我們源遠流長、燦爛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成一個整體。它所具有的形體美、音律美和意蘊美,使民族文化具備了強大的包容能力。

單字信息含量大,又提升了文字的擴展能力和穩定性,使現代的我們仍然可以閱讀2 000年前的古代文章,臨摹古人的書法。

"天雨粟,鬼夜哭。"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揭示了文字"出世"驚心動魄的力量。而今天,漢字隨著海內外修習者的不斷增多,也將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散播到世界各地。識字,更思"知"字。

(選自孟揚《漢字,築起心中的長城》,有刪改)

4.下列針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最為準確的一項是(3分)

A.宋旦在美國舉辦漢字藝術展,他將創意水墨漢字融入到茶壺中以表現漢字的形體之美,努力將漢字形象化、符號化,讓不懂漢字的外國人也對漢字產生好奇和興趣。

B.斯睿德僱人將《說文解字》《金文編》《甲骨文編》和《六書通》上所有文字上傳網站供網友查詢,而張一清則是通過參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與孩子們交流漢字文化知識。[來源:學科網ZXXK]

C.張一清認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受關注度越來越高,成為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活動,參與人在思想上也有了很大變化,這同時也反映出社會文化氛圍的升溫。

D.文字是文明時代的標誌。漢字蘊含著中國的文化基因,是每個人接觸中華文化的基本單元,我國仰韶文化時期出現的圖形文字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備的文字體系。

5.下列針對上述材料的分析,較為合理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介紹了宋旦在美國舉辦的漢字藝術展開幕的時間、地點,也介紹了繪畫起源於漢字的本質特點和宋旦漢字藝術展在美國展出的具體內容和體現的社會意義。

B.材料二介紹了美國人斯睿德建立漢字字源網的過程和遇到的困境,他被稱為"漢字叔叔"和入選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說明他得到了中國人的認可。

C.材料三中張一清認為認識、瞭解漢字是閱讀的基礎,提高對漢字含義的理解能力,能夠激發孩子更多的興趣和潛能。他平時也很關注對漢字的研究工作,注重兒童語文教育問題。

D.材料四介紹了漢字的起源以及漢字的演化過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古老的表意文字,漢字把我國源遠流長、燦爛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在一起,並傳承著中華文明。

6.根據材料四,結合前三則材料說說漢字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作用。(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一湯陳

王瓊華

裕后街有很多吃飯的館子,好吃的菜也多,但有一句口頭禪:吃遍整條街,不如喝口湯。

這一口湯還得上"一湯陳"去喝。

"一湯陳"是一間館子的店名。店子原來叫"陳八碗"。老闆姓陳。俗稱陳八碗,還是緣於祖上傳承下來的"八碗菜"。細眼一看,都是他老家宴席上幾碗有頭有臉的菜。頭,即牛頭;臉,即豬臉。

裕后街吃飯的地方越來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陳八碗只得把幾個小工辭了。一個月後,掌勺師傅也走了,陳八碗自己掌勺洗碗了。

這天傍晚,有個瓜臉女子上門,問:"老闆,要小工嗎?"

剛好整個一天沒半個客人來吃飯。陳八碗便脫口即說:"你是老闆,你要小工吧。"

瓜臉女子一噎,露齒地說:"老闆開玩笑吶。"

"開啥玩笑?我這個狗屁老闆今天都沒飯吃了。"

瓜臉女子便往店門走去,走了幾步,轉過身說:"老闆,點菜!"

"你、你吃飯——"陳八碗有點意外。

"我第一次上館子,好讓你老闆今天開個張吧。"

陳八碗心裡不由一熱。菜炒好後,瓜臉女子說打包,拿回去給兒子吃。原來,瓜臉女子進城陪兒子讀書,家底又不厚實,便想找份小工做一做。陳八碗一籲:"都不容易呵。"就在這時,八九個吃飯的客人嚷嚷鬧鬧走了進來。瓜臉女子馬上跟陳八碗進了廚房,幫他洗菜切菜端菜。陳八碗見她做事利落,一張笑臉,嘴巴爽甜,便跟她說:"你是一個帶財來的人。行,就在我店子做點事吧。不過,工錢只能拿人家店子的一半。等生意好了,我再給你加點。"

"好好好,謝謝老闆!"

第二天,瓜臉女子便來上班了。

但接連幾天的生意又不太好了。這天晚餐,好容易才來了三四個客人。瓜臉女子見他們點菜差不多了,就說:"我們店子的湯更是一絕,不妨點一個湯。"

"什麼湯?"有個胖男子問道。

"魚頭湯。"

"魚頭湯也算你店子一絕?哪個店子沒魚頭湯?"

"這湯你們喝了覺得一般般,算我請客唄。"

陳八碗吃了一驚。客人馬上加了一份魚頭湯,結賬時,還直接把魚頭湯的賬給結了。

客人走後,陳八碗說:"做生意可不能這麼亂說話。你今天算運氣好。遇到一個不好說話的角色,這碗湯我得扣你的工資。"

瓜臉女子笑道:"該扣就扣。"

第二天中午,又來了十幾個客人。帶頭的就是昨晚來吃飯的那個胖男子。他跟朋友說:"今天,請你們喝魚頭湯。如果這湯不是裕后街最好喝的,我就把盆裡的魚骨頭統統吞下去!"陳八碗一驚,又來了一個亂說話的人!

一碗魚頭湯讓客人們喝得連聲叫好,還追加了一大盆。很快,店子裡的生意好了起來,來吃飯的人越來越多。每撥客人第一個菜就是點魚頭湯。陳八碗有點莫名其妙,這魚頭湯自己熬了那麼多年,怎麼突然招人喜歡上了?

很快,他給瓜臉女子加工錢了。

瓜臉女子笑道:"老闆,你是個好人。好人有好報。"

第二年,陳八碗把店門口的"陳八碗"的招牌換了,取名叫"一湯陳"。這牌子一亮,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

這年冬,陳八碗上街買魚頭時滑了一跤,屁股上的骨頭全裂開了,店子只好交給兒子去打理。

小老闆走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臉女子辭了,理由就是年齡大了一點,有損店面形象。他又花大價錢找了幾個如花似玉的姑娘來當服務員。

幾年後,瓜臉女子來找"一湯陳"店子。敲了半天門,才見陳八碗撐著柺杖把門打開。瓜臉女子稱,她兒子剛剛考進北京城裡讀書,便想上門來答謝店老闆前幾年的幫助。

又問:"怎麼館子不開了?"

"妹子,你不曉得,我兒子一接手,生意就越做越差。"

"這回事呀。"

"你說奇怪不奇怪,你走後,這魚頭湯就沒人喝了。我都把熬湯的方法一五一十傳給了兒子,怎麼湯就是不好喝了?"

"老闆,您還矇在鼓裡頭吧。"

陳八碗想了想,猛地抬起頭望著瓜臉女子,問道:"難道是你……"

瓜臉女子說:"不瞞您了,在您做的魚頭湯裡我偷偷加了兩味中藥粉末,魚湯才特別好喝。放心好了,我奶奶傳給我的秘方,不僅好喝,還補身子。"

"天吶,原來這樣!謝謝你呀。"

"謝個什麼?我奶奶說過,幫人便是幫自己。"

沒多久,"一湯陳"又開張了,老闆換了,瓜臉女子做老闆。不過,店名並沒換。因為女老闆也姓陳。她把陳八碗請來坐收銀臺,還開了一個很高的工錢。陳八碗說:"這行不行呢?"瓜臉女子爽朗說:"有啥不行的?當年我最艱苦時,你收留了我。"

女老闆在魚頭湯裡放了兩味什麼中藥,至今仍是讓街坊們津津樂道的一個謎。

(有刪改)

7.下列對作品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館店"一湯陳"的取名,沿襲了民俗藝術中"泥人張"式的暱稱傳統,突出魚頭湯的招牌效應;小說以此為題,簡潔而別緻,引人注目。

B.陳八碗的兩次"一驚"對應兩句"亂說話",通過心理和語言描寫,對"魚頭湯"的推出和特效,起到了側面烘托的作用,自然而巧妙。

C.本文語言頗具特色:敘述語言典雅凝重,不乏口語和地域性特點;大量情境對話使情節內容更為曲折豐富,人物形象更為豐滿。

D.小說講述市場競爭中"一湯陳"興衰重振的故事,情節多次反轉、補敘手法使內容平中顯奇,結句的"留白"之謎,更是奇中見巧、饒有餘味。

8.聯繫全文概括分析"瓜臉女子"的形象特點。(6分)

9.小說敘事寫人,多處運用正反襯托手法,請結合文本作簡要鑑賞。(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張策,字少逸,敦煌人。父同,仕唐,官至容管經略使。策少聰警好學,尤樂章句。居洛陽敦化裡,嘗浚甘泉井,得古鼎,耳有篆字曰"魏黃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且又製作奇巧,同甚寶之。策時在父旁,徐言曰:"建安二十五年,曹公薨,改年為延康,其年十月,文帝受漢禪,始號黃初,則是黃初元年無二月明矣。鼎文何謬歟!"同大驚,亟遣啟書室,取《魏志》展讀,一不失所啟,宗族奇之,時年十三。未弱冠,落髮為僧,居雍之慈恩精廬,頗有高致。唐廣明末,大盜犯闕,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難,君子多之。及丁家艱,以孝聞。服滿,自屏郊藪,一無干進意,若是者十餘載,方出為廣文博士,改秘書郎。王行瑜帥邠州,闢為觀察支使,帶水曹員外郎,賜緋。及行瑜反,太原節度使李克用奉詔討伐,行瑜敗死,邠州平。策與婢肩輿其親,南出邠境,屬邊寨積雪,為行者所哀。太祖聞而嘉之,奏為鄭滑支使,尋以內憂去職。制闋,除國子博士,遷膳部員外郎。不一歲,華帥韓建闢為判官,及建領許州,又為掌記。天覆中,策奉其主書幣來聘,太祖見而喜曰:"張夫子且至矣。"即奏為掌記,兼賜金紫。天祐初,表其才,拜職方郎中,兼史館修撰,俄召入為翰林學士,轉兵部郎中,知制誥,依前修史。未幾,遷中書舍人,職如故。太祖受禪,改工部侍郎,加承旨。其年冬,轉禮部侍郎。明年,從徵至澤州,拜刑部侍郎、平章事,仍判戶部,尋遷中書侍郎。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於福善裡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乾化二年秋,卒。所著《典議》三卷、制詞歌詩二十卷、箋表三十卷,存於其家。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於福善裡/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

B.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於福善裡/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

C.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於福善裡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

D.以風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書/致仕即日/肩輿歸洛居/於福善裡修篁/嘉木圖書琴酒/以自適焉/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章句,章節和句子。也指對古書章節句讀進行研究和分析,這裡指章句之學。

B.篆字,篆書字體,是漢字字體之一,分為大篆和小篆,大篆又稱籀文,小篆又稱秦篆。

C.廣文,唐朝設廣文館,設博士、助教等職,主持國學。明清時因稱教官為"廣文",亦作"廣文先生"。

D.金紫,秦、漢時指金印紫綬,唐、宋時指金魚袋及紫衣,由皇帝頒賜給朝中的重臣,文中以此表明張策位高權重。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策聰明好學,博聞強識。他十三歲時根據歷史事實指出古鼎上文字內容的謬誤,父親查閱史書後證實了他的說法,族人們對此感到十分驚奇。

B.張策孝順父母,至情至性。父親去世,他在守喪期滿後隱居郊野,十多年都無心功名;出任鄭滑支使不久,又因母親去世而辭去官職,為母親守喪。

C.張策仕途順暢,屢受提拔。他出仕後因受太祖賞識,晉升很快,先在地方任判官、掌記等官職;後又在兵部、工部、禮部等多個重要部門任要職。

D.張策情致高尚,著述豐厚。他年輕時在雍州慈恩精廬修行,退休後過著情趣高雅的生活;他曾編寫國史,平生著有《典議》、詩詞、箋表等作品多卷。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大盜犯闕,策遂返初服,奉父母逃難,君子多之。

策與婢肩輿其親,南出邠境,屬邊寨積雪,為行者所哀。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題衡陽泗州寺

張抃

一水悠悠百粵通,片帆無奈信秋風。

幾層峽浪寒舂月,盡日江天雨打篷。

漂泊漸搖青草外,鄉關誰念雪園東。

未知今夜依何處,一點漁燈出葦叢。

[注]張抃,唐朝將領,滑州(今河南滑縣東)人。雪園,漢朝梁孝王劉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東。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句中的"悠悠"一詞寫出"一水"的多種情態:悠長、從容不迫地流淌等。

B."幾層峽浪寒舂月"寫洶湧的峽浪衝蕩著倒映在水中的明月,"舂"字頗具表現力。

C.尾聯與"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一樣,運用點染,用景物來渲染情感。

D.全詩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前四句主要是虛寫,後四句主要是實寫,拓展了表現空間。

15.全詩用哪幾組意象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6分)

屈原的《離騷》)中," , "兩句詩表現了詩人即便是在芳香與汙濁混雜的環境裡也要保持品格的高潔,以此體現其"不忘初心"的決心。

蘇軾《赤壁賦》中描寫遊人任憑一葉扁舟隨意飄蕩,在遼闊江面上自由來去的兩句是" , "。

我國古典詩詞中常用"落日"來表情達意,如王維《使至塞上》中 " "和范仲淹《漁家傲》中"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戲曲既需要傳承也需要創新,這是業內的基本共識。然而,近年來由於一些創新嘗試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將創新和繼承對立起來,認為戲曲不必創新。尤其是崑曲等戲曲藝術進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後,創新在某些人那裡幾乎成了貶義詞。(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戲曲藝術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態,只強調複製和模仿,戲曲恐怕早在數百年前就 了。突破前人、大膽創新,這是各個時代取得偉大成就的藝術家的共性。誠如某戲劇評論家所言,沒有一位 的京劇名伶是靠模仿或重複而成就自己的。京劇大師梅蘭芳,以堅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懷為京劇改革作出巨大貢獻。他眼界開闊, ,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還從化妝、燈光、服裝、舞蹈、劇目創作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謂"劇劇有創新,劇劇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於連泉等人,也是因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實的努力,不滿足於停留在雷池之內 ,才能夠在強大的保守情緒的籠罩下突破藩籬,從而成為新流派的創始人。當然,戲曲的創新必須以傳承為基礎,是傳承中的創新,而不是眼花繚亂甚至任性妄為的創新,才能探索出一條能夠被大多數觀眾接受的創新之路來。

17.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當代戲曲的發展,被創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約

B.當代戲曲的發展,因創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約

C.創新精神的缺失,制約了當代戲曲的發展

D.創新精神的缺失,對當代戲曲發展起了制約作用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壽終正寢 名噪一時 兼容幷蓄 照貓畫虎

B.無疾而終 名垂青史 兼容幷蓄 按圖索驥

C.壽終正寢 名垂青史 博採眾長 照貓畫虎

D.無疾而終 名噪一時 博採眾長 按圖索驥

19.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而不是眼花繚亂甚至任性妄為的創新,這樣才能探索出一條能夠被大多數觀眾接受的創新之路來。

B.而不是令人眼花繚亂甚至任性妄為的創新,這樣才能探索出一條能夠被大多數觀眾接受的創新之路來。

C.而不是令人眼花繚亂甚至任性妄為的創新,才能探索出一條能夠都被大多數觀眾接受的創新之路來。

D.而不是眼花繚亂甚至任性妄為的創新,這樣我們才能探索出一條能都夠被大多數觀眾接受的創新之路來。

20.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給材料續寫兩句話,要求內容貼切,句式與所給示例相同。(5分)

材料:

專心 主見 堅持

牆頭上草順風倒 這山望著那山高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一曝十寒 人云亦云 朝三暮四 見異思遷 隨波逐流 半途而廢

例:朝三暮四,見異思遷,這山望著那山高,奉勸我們做事要專心。

21.根據下列材料,用一個單句給"楊柳青年畫"下定義。(不超過85字)(6分)

楊柳青年畫為中國著名的民間木版年畫。它繼承了宋、元繪畫的傳統,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臺的形式,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創立了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製作時,先用木版雕出畫面線紋,然後用墨印在上面,套過兩三次單色版後,再以彩筆填繪。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繪的色彩斑斕與工藝性,因此,民間藝術的韻味濃郁,富於中國氣派。在中國版畫史上,楊柳青年畫與南方著名的蘇州桃花塢年畫並稱"南桃北柳"。楊柳青年畫歷史悠久,以其細膩的筆法、秀麗的人物造型、明豔的色彩、豐富多姿的形式內容而著名。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7年6月8日,天津楊柳青畫社獲得國家文化部頒佈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四、作文(60分)

22.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寫一篇文章。

"配角綜合症"為不喜歡向前闖,甘當團隊配角的心理。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2000人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48.4%的受訪者有"配角綜合症"。同時,50.4%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配角綜合症"人群,其中9.5%的受訪者坦言非常多。

"我知道我有能力去做一名領導者,但不想承擔那麼多。"山東某村莊任職的大學生村官小林說,"在我看來當配角是一件挺開心的事情,擔子沒那麼重,把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做好,也是一種成就"。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參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清楚梳理"錯誤,原文是"從存在角度……十分複雜"。

2.答案B 解析:魯迅被稱為"民族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腳踏著豐厚的傳統文化的歷史積澱,自覺或不自覺地與民族傳統保持著積極的聯繫",選項說法過於絕對。

3.答案B 解析:"反對的是否定和壓制精神至上的歷史觀念和文化現象"錯,文中有"一般"。

4.答案C 解析:A項"將創意水墨漢字融入到茶壺中"錯,原文說的是"將姓氏漢字融入茶壺圖案";B項,張一清是通過開展各種講座與孩子們交流;D項,"殷商時代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才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備的文字體系"。

5.答案B 解析:A項,"繪畫起源於漢字的本質特點"錯誤,原文中"書畫同源"的意思是中國繪畫和中國書法關係密切,兩者的產生和發展,相輔相成,但不能說"繪畫起源於漢字"。C項,"提高對漢字含義的理解能力",原文為"理解力的提高"。D項,"作為世界上唯一的古老的表意文字"不準確,原文是"迄今為止唯一存於世上的古老表意文字"。

6.答案漢字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的重要載體,漢字裡蘊含著中國的文化基因,是每個人接觸中華文化的基本單元。漢字的構造和演化過程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特質,表意的漢字把我們的民族文化凝聚成了一個整體,使中華民族文化具備了強大的包容能力。漢字單字的信息量大,又提升了文字的擴展能力和穩定性,能讓現代人仍可閱讀2000年前的文章,臨篆古人的書法,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每點2分)

7.C 對語言特色和情節安排的理解有誤。首先,將敘述語言判斷為"典雅凝重"不妥,本文敘述語言應是通俗簡潔;其次人物對話是體現本文敘述技巧的重要特點,大量的情境對話替代了敘述語言,二者融為一體,構築了小說的情節框架和故事內容,形成獨特的敘事風格;但囿於體裁篇幅和語言轉換,文中人物的對話儘管符合人物身份和特定場合,不過尚未達到使"人物形象更為豐滿"的程度;另外,情節曲折豐富也言過其實。

8.誠實友善。瓜臉女子跟陳八碗坦言自己的家境、打工緣由及魚頭湯鮮美的奧秘;體惜老闆困境,毅然點菜上飯,讓老闆開張;笑臉待人,嘴巴爽甜。

勤快能幹。初到小店,即主動幫助老闆洗菜、切菜、端菜;見店子生意蕭條,便熱情推薦"魚頭湯",暗地加入秘方,使店子生意日益興隆。

知恩圖報。老闆給她加工錢,她說老闆是個好人,好人有好報;兒子剛進北京讀書,便特地上門答謝店老闆幾年前的幫助;"一湯陳"重新開業。她把陳八碗請來坐收銀臺,還開了很高的工錢。(每點2分)

9.以裕后街眾多吃飯的館店、好吃的菜餚,以及"吃遍整條街,不如喝口湯"的口頭禪,正面襯托"一湯陳"的名氣,先聲奪人;

以祖上傳承下來有頭有臉的"陳八碗"的衰落,反面襯托"一湯陳"的興起隆盛,對比鮮明;

以陳八碗的兒子替代陳八碗,辭掉瓜臉女子,經營小店失敗乃至關門,反面襯托瓜臉女子使小店起死回生,讓街坊們津津樂道,突出秘方之妙;

以陳八碗的驚訝和客人的"亂說話"等,襯托瓜臉女子的"魚頭湯"之鮮美。(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

10.A "即日"是當天的意思,為"肩輿歸洛"的時間,不應該斷開,排除B項、D項。"歸"的地點是"洛",結合句意內容分析,"洛"後面需要停頓,排除C項、D項。句意:他因風症上奏章請求退休,改任刑部尚書退休,當天坐轎子回洛陽,住在福善裡,高竹大樹,圖書琴酒,籍以自樂。故選A。

11.D "指金印紫綬,由皇帝頒賜給朝中的重臣"錯誤。"金紫"的"紫"不僅指"紫色綬帶",還指紫衣;也不一定賜給朝中重臣,結合"即奏為掌記,兼賜金紫。天祐初,表其才,拜職方郎中,兼史館修撰,俄召入為翰林學士,轉兵部郎中,知制誥,依前修史"分析,張策當時也不是位高權重之人。故選D。

12.C "不一歲,華帥韓建闢為判官,及建領許州,又為掌記"這一階段張策的晉升,與太祖無關。

13.大盜入犯朝廷,張策就恢復俗人的身份,侍奉父母一起逃難,君子們都稱讚他。(得分點"闕",借指宮殿或京城;"初服",直譯為當初的衣服,可引申為俗衣;"奉",侍奉;"多",稱讚、讚許。)

張策和婢女用轎子抬著自己的母親,向南逃離邠州地界,恰好遇上邊寨積雪,他們被路人憐憫。[得分點"肩輿",此處名詞作動詞,即轎子抬,"南",名詞作狀語,向南;"哀",憐憫;"為行者所哀"(被動句)]。

張策,字少逸,敦煌人。父親張同,在唐朝做官,官位到了容管經略使。張策從小聰明機警,喜歡學習,尤其喜好章句之學。住在洛陽敦化裡,家人曾經在疏通甜水井時,挖出了一隻古鼎,鼎耳上刻有篆字"魏黃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古鼎製作新奇精巧,張同十分喜愛,視為寶貝,張策當時在父親身旁,慢慢地說道:"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漢獻帝改年號為延康,這年十月,魏文帝接受漢帝讓位,才改年號為黃初,那麼黃初元年沒有二月就很清楚了。鼎上的文字多荒謬啊!"張同大吃一驚,急忙讓人打開書房,取出《魏志》翻閱,果然與張策說的一點不差,族人們對此感到十分驚奇,當時張策年僅十三歲,不到二十歲,他就削髮為僧,住在雍州的慈恩精廬,頗有高致。唐廣明末年,大盜入犯朝延,張策就恢復俗人的身份,侍奉父母一起逃難,君子們都稱讚他。到為父親守喪時,以孝行聞名。喪期結束,他隱居郊野,毫無謀求仕進的打算,像這樣有十多年,才出任廣文博士,改任秘書郎。王行瑜任邠州帥後,徵召他為觀察支使,兼任水曹元外郎,並賜給他紅色官服。到王行瑜反叛時,太原節度使李克用奉詔討伐,王行瑜戰敗而死,邠州被平定,張策和婢女用轎子抬著自己的母親,向南逃離邠州地界,恰好遇上邊寨積雪,他們被路人憐憫。梁太祖知道這件事情之後讚揚了他,奏請(當朝皇帝)讓他擔任鄭滑支使,不久後他因母親去世離職,服喪期滿後,被授予國子博士,調任膳部員外郎。不到一年,華帥韓建徵召他為判官,到韓建治理許州時,又任他為掌記。天覆年間,張策帶著唐朝皇帝的書信和禮物來訪,梁太祖見了他高興地說:"張夫子到了。"就上奏任他為掌記,並給他賜金魚袋及紫衣。天佑初年,又上表奏報他的才能,皇帝任命他為職方郎中,兼史館修撰,不久召入朝廷任翰林學士,後轉任兵部郎中、知制誥,像以前一樣編修史書。不久,調任中書舍人,職位依舊。梁太祖接受讓位後,改任他為工部符印,加封承旨官。這年冬天,轉任禮部侍郎,第二年,跟隨梁太祖出征到澤州,被任命為刑部侍郎,平章事,仍兼管戶部事務,不久調任中書侍郎。他因風症上奏章請求退休,改任刑部尚書退休,當天坐轎子回洛陽,住在福善裡,高竹大樹,圖書琴酒,籍以自樂。乾化二年秋,去世。所著《典議》三卷,制詞歌詩二十卷、箋表三十卷,保存在家中。

14.D "前四句主要是虛寫,後四句主要是實寫"錯誤。應是"前四句主要是實寫,後四句主要是虛寫","雪園"是聯想之景,"一點漁燈出葦叢"是想象之景。故選D。

15.用悠悠一水中的片帆、一點漁燈這些意象表達詩人孤獨寂寞的心情;

用秋風、寒月、雨打篷這些意象表現詩人漂泊遠方的淒涼心境;

鄉關、雪園東這些意象流露了詩人的殷殷思鄉之情。(每點2分,每點的意象須2個以上,情感詞語準確即可)

16. 芳與澤其雜糅兮 唯昭質其猶未虧 縱一葦之所如 凌萬頃之茫然 長河落日圓 長煙落日孤城閉

17.C 根據文章內容,從第一段的開頭第一句話可知,強調的是中國戲曲藝術缺乏創新精神,因此排除AB,"起到制約作用"中"作用"一詞不妥,故選C。

18.C 壽終正寢,原指老死在家裡。現比喻事物的滅亡。無疾而終:指人因衰老而自然死亡。沒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擾就自行消滅了。名噪一時,意思是一時名聲很大。指名聲傳揚於一個時期。名垂青史,意思是把姓名事蹟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名聲永留史冊。兼容幷蓄:把不同內容、不同性質的東西收下來,保存起來。博採眾長:意思為廣泛採納眾人的長處及各方面的優點,或從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長處。照貓畫虎:意思是貓與虎的外形有相似之處,因以喻照樣模仿而僅得其彷彿。按圖索驥:指按照圖上畫的樣子去尋找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

19.B C項,"不是……才"關聯詞不當,排除C;AD成分殘缺"眼花繚亂"前應加"讓人"或者"令人",排除AD;故選B。

20.一曝十寒,半途而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奉勸我們做事要堅持。

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牆頭上草順風倒,奉勸我們做事要有主見。(兩組四字詞可以不考慮語序)

21.楊柳青年畫是承繼宋、元繪畫傳統,吸收明代木刻版畫、工藝美術、戲劇舞臺形式,採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方法制作,風格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於中國氣派的民間木版年畫。(非單句0分,句式2分,語意各佔1分,不考慮語序)

22.參考立意:

甘當綠葉,配角也是一種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勇於擔當做好主角,任勞任怨做好。

寧為紅花落,不做常青葉

近日一則調查顯示,大部分人有"配角綜合症",即甘當常青葉襯托盛開的紅花,更有人覺得不想承受太多而選擇做一名配角。在人才輩出的時代,還有人想退居後方做配角,此舉實在讓人惋惜。

不管你願不願意,都要往前走。不同的是,願意的人是自己往前走,而不願意的人是被拖著往前走。有一男子整日泡在網上各種社交上,年邁的父母為其找工作,他卻因不會交流不上班,其父母說:"他雖然還活著,卻如同死了一般。"他已經喪失了參與這個世界的資格,只是在幕後做一名襯托他人的網癮君子。

雖說有人在配角的行當裡展現出最完美的故事,在影視界襯托出當紅明星,他們由此獲得最佳配角的獎項。但如此的獎項,也是辛苦打拼幾年,甚至是半輩子,才有的殊榮。難道在今天,我們還要去幕後,不出來綻放屬於自己的那朵紅花嗎?

我並不認同那些人說的,不想承擔那麼多,把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做好,也是一種成就。其實,年輕人甘為配角是一種社會退縮的表現,這不該是一個新時代的年輕人應有的選擇。站在新時代的大地上,你說你要做配角,難道一輩子就這樣與無數片常青葉子一樣,襯托紅花,然後等待秋天的凋零?就連舊時的士兵都知道,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是不是他不想當將軍,就可以在戰場上,退居到其他士兵身後。可能他認為保命最為要緊。

而想當將軍的人,想嶄露頭角的人,就不甘做綠葉,不甘做配角,才敢於在沙場上浴血奮戰。身處新時代,我們更應該為國家為民族有所擔當,才能綻放自己的理想。正如雄鷹不甘停留樹梢,才會努力翱翔於藍天;正如竹筍不甘被大石塊壓住,才會奮力破土而出。而我們這些年輕人,若不敢為人領頭羊,止步不前,終將會被飛速發展的時代所淘汰的。

在信息發展迅速的時代,我們都要敢為時代的弄潮兒,像雅虎的楊致遠、騰訊的馬化騰,始終引領著信息時代的風向。還有許多在影視界日復一日發展打拼的影星,他們心懷"主角"之夢,終成耀眼的星兒,如當紅演員孫儷、范冰冰成為女神。我想,如果有越來越多的人不甘當配角,他們的勵志也許會鼓舞更多的人前行。

我們要寧為紅花落,不做常青葉。我們是新時代青年,要勇做時代弄潮兒,這樣才能綻放屬於自己的那朵大紅花。

【點評】

材料作文寫作策略:

引:恰當地引用材料,開頭既要引述材料,在論證時還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對材料進行分析後,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語即可。

議:是對材料中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議論,對人物關係的分析,對結果的預測,對原因的追問等,目的是為了提出觀點做鋪墊,這部分不能太長,百字左右即可。

提:提出論點(或觀點),文字簡煉,一兩句話就可以,觀點明確。

聯:這是文章的關鍵,可由材料推開去,可聯繫歷史人物、歷史故事,可聯繫現實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舉例也可以反面證明;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最少要舉兩個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側面得把中心論點闡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深:深入分析。怎樣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說明好處(或危害),找出癥結。

結:收斂全篇,總結全文,宜對論述的問題有所深化,不要故作驚人之語,強調精煉有力,不要畫蛇添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