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設備人機交互“新”篇章——任何材質、任何表面

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人機交互方式也在不斷髮展著。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自十二年前iPhone問世以來,

我們與智能手機互動的方式並無太大革新

超聲波技術正在被應用於移動設備的人機交互上顯通科技認為,屏幕和物理按鍵限制了移動設備、用戶以及軟件和硬件開發人員的想象力,而超聲波技術可以帶來更高的準確度和更大的靈活性,最為重要的是,它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將交互界面擴展到任何設備形狀、任何表面材料。這一技術目前已經正式面向移動設備製造商推出。

由軟件定義的智能交互方式能否成為消費電子領域新一輪創新的催化劑?特別是智能手機,能否率先引領這一浪潮?

軟件定義的智能互動界面背後

今年7月發佈的華碩ROG 2遊戲手機上,顯通科技為騰訊遊戲深度定製版提供了AirTriggers功能,通過軟件定義虛擬按鍵,使手機可像專業視頻遊戲控制器一樣操作自如。玩家可以自定義屏幕上的映射,包括瞄準、射擊、揹包、技能發動等,同時可自由調節觸碰靈敏度。

顯通科技最新發布的SurfaceWave處理器和手勢引擎,與傳感器模塊配合使用,能夠幫助智能設備從大量的複雜手勢中進行識別、區分和學習,與以往觸摸技術相比,可處理更多的複雜手勢。

根據筆者的現場體驗,一個最大的創新點在於它能夠充分利用手機邊框甚至背板——這些一直以來被忽視的交互區域,在不需要按鍵的情況下,即可實現手勢操作,包括擠壓、按鍵、敲擊、翻頁、滑動以及左右手識別等,可實現真正的X/Y/Z立體感知。


移動設備人機交互“新”篇章——任何材質、任何表面


具體應用包括遊戲手機按鍵、照相縮放、滾動翻頁、聲音調節等。而這樣的操作多數都是可以自定義的,根據運行的APP不同操作區域可以有所不同,例如玩遊戲時通過邊框操作,看電子書時通過背板進行翻頁,用戶也可以自行設定感應靈敏度等。

以下是幾種典型應用:

1、玩手機遊戲,可以把邊框作為虛擬的遊戲按鍵,不容易被手指遮擋視線。此外,還可以通過在邊框的滑動改變遊戲人物的視角,或是通過擠壓手機邊框的方式,快速啟動所需模式。


移動設備人機交互“新”篇章——任何材質、任何表面


2、拍照時,可以通過在邊框處滑動手指實現變焦,輕按時對焦,重按時按動快門。


移動設備人機交互“新”篇章——任何材質、任何表面


3、由於手機越來越大,

單手操作的便利性會受到影響。通過超聲波技術,可以單手在邊框進行滑動操作,同時還可以判斷是左手還是右手握持,從而智能調整按鍵設置,使操作更為順暢。


移動設備人機交互“新”篇章——任何材質、任何表面



超聲波傳感的未來——想象不妨更狂野

顯通科技成立於2011年,以美國硅谷作為總部和研發中心。兩個主要的投資方分別是美國的恩頤投資(NEA),和中國的北極光創投。

顯通科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李政揚並不諱言對於未來的“野心”,例如繼移動終端之後的車載應用。


移動設備人機交互“新”篇章——任何材質、任何表面


特斯拉作為一款顛覆傳統汽車的設計,但在中控臺依舊保留了大型的觸摸屏顯示器。李政揚認為基於超聲波平臺的交互方式能夠帶來更多的創新,想象一下在車中任何表面都可以通過APP進行智能交互的體驗。比如根據手握方向盤的方式和位置,按下方向盤上的虛擬按鈕來操控,可以在通過軟件定義的音量控制區域滑動手指進行操作。

與基於觸摸屏的操作方式相比,駕駛員無需轉移視線;其次,汽車會更為智能地感知人的操作方式,例如手指觸碰到的區域、用了什麼樣的力度,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而不需要人去觀察、判斷操作是否正確、有效,可以更專注於行車。

最終目標——顯通科技是希望通過結合超聲波傳感器和壓力感應器,將智能交互技術應用於玻璃、塑料和金屬等材料的表面,任何電子產品都可以由應用程序和內容創建者來進行智能交互的設定。

對於超聲波傳感的未來,想象不妨更狂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