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上幼兒園

在日本上幼兒園

在日本上幼兒園雖然有很多煩瑣的細節,但是日本幼兒園注重自然教育、感恩教育、自立教育等,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

我的兩個外孫女都生長在日本。3歲到6歲半,正是上幼兒園(日本叫幼稚園)的年齡,我和老伴到日本幫忙帶她們,瞭解了一些日本幼兒園的情況。

日本的幼兒園,在穿衣戴帽上要求嚴格。校服(園服)都是學校統一製作的,價格很昂貴,一件短袖白襯衫,就幾千日元,摺合人民幣百元以上。拿冬季來說吧,孩子早上起來脫掉睡衣,穿校服:上身穿貼身棉毛衫,再穿長袖白襯衫,領子上有洗不掉的本人名字,領口稍下方兩邊扣(或在脖子上系暗紅色蝴蝶結,相當於小領帶),再穿上暗紅厚重的揹帶短裙,然後再穿同質色的小馬甲,外穿同質色的長袖西裝;下身穿藍色或白色連身秋褲或厚長筒襪,外套左肩上方用別針別了塑料套做的“肩章”,內裝有名字的卡片,右肩上也用一個別針別了一個像我國少先隊職務的白色布條標誌,後來才知道那是需要校車送回家的標誌,如果家長自己接送孩子的話,右肩上的白色布條標誌,就要換成綠色布條標誌。另外,孩子還要在外套左肩或右肩上方別上一個白色塑料乘車牌子,正面是校車圖案,反面是幼兒的名字,實際上就是乘校車的證明,也可以叫通行證。

因我和老伴都是退休後幫忙帶孩子的,記憶力和手腳靈活度一年不如一年。有時孩子放學回來,就全脫掉校服換成家庭裝,貼身內衣和白襯衫校服要天天換洗。第二天穿衣服時,有時發現小小的蝴蝶結或小“肩章”不見了,急得我們團團轉,一下子找不到,也就只好算了,老師會提醒孩子明天記得戴上。不管怎麼說,校服上少了配飾,即使是一丁點兒配飾,孩子在幼兒園也會顯得尷尬。有時孩子起床晚了點,急著穿衣服,會把順序搞錯,就脫了再穿。日本孩子上幼兒園,除了要求服飾整齊外,帽子、鞋子、書包、提包、水杯(含杯套揹帶)也都是統一規格的。帽子是無沿的,像我國的水兵帽,質色和外套一樣。鞋子是黑皮鞋,書包是黑色皮革的,內裝有餐具盒,盒裡有筷子、勺子、叉子,還有“文件”等。書包裡面還裝有一個小黑皮包,裡面裝著便鞋。提包是一般的布質袋,內裝吃飯用的桌布、毛巾、手帕等。水杯是保溫杯,可手動打開蓋子露出吸管。茶水要求是烏龍茶,大都是我國福建產的,喝了殺菌。老師要求孩子每天都要把杯子洗淨晾乾。餐具、桌布、大小手帕、大小布袋(提袋)都要天天換洗。孩子上學穿皮鞋,室外穿球鞋,室內穿便鞋,雨天穿鞋套;體育課穿運動服,游泳課穿游泳衣;帽子也有好幾種:秋冬是厚重的,夏天是輕便的,遠足是遮陽的等。幼兒園大小班夏天帽子的顏色也不一樣。每個孩子都有專門的衣物櫃子和鞋櫃。

在日本,接送孩子上學放學也比較麻煩。送小孩上校車,車門打開後,老師站在車門口,向家長點頭彎腰問候早上好,說再見,然後把孩子領到座位上。下午兩點,我們到停車點接孩子,實際上,午餐後幼兒園就放學了。校車分幾批送孩子,在全市範圍內轉悠,沒坐車的孩子們,在一個大教室裡看電視、玩玩具或嬉鬧,接孩子比送孩子的責任大一些,老師要先看花名冊,要做記號;再看家長,熟悉你是常來接孩子的,看一眼就算了,如果換了送孩子的老師,或者有事換了家人來接孩子,老師會拿出家人的照片認證後,才把孩子交給你。否則老師看你陌生,或檔案上沒你的照片,不會把孩子交給你,即使孩子認得你也不行,會把孩子再帶回幼兒園去,這也是安全的需要。這裡還要說明一點,沒有特殊情況,接送孩子的校車很準時,規定幾時幾分到,就幾時幾分到,停車後沒見家長接,車就開走了。誤了校車,事後家長只有自己開車接送孩子。所以,我們接送孩子時特別上心,一旦誤了校車,就得等她們的父母開車送或下了班再去接,這樣就比較麻煩了。

日本的家長會(當地稱相談會)也特別多,隔三岔五叫家長到幼兒園開會。開會內容無非是搞什麼活動、要拍照要錄像、要買什麼東西,總之大都與錢有關。另外,孩子在幼兒園家長要關注的事情或大的活動,如孩子摔傷了,或者哪方面表現突出,園方都會書面告知家長。有一次,老師教小外孫女自己上廁所大便,結果拉到了褲子上,老師洗好褲子換上備用的褲子,然後書面告知家長,今天孩子自己上廁所拉屎“失敗”。園方要舉行消防、防震等活動,也會書面通知家長,讓家長多準備些配套東西帶到幼兒園,很正式。

日本的教育理念和中國不同,認為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重要,主張孩子多和家人接觸。日本的孩子在家的時間長,這就增加了我和老伴帶孩子的難度。一是語言有障礙,外孫女在家和在幼兒園都是講日語,我和老伴大部分都聽不懂,難以交流。一般情況下沒關係,特殊情況就糟糕了,如拉屎、拉尿等。虧得我們在她一歲多時帶過她,讓她學會了不少漢語。第二個困難是沒地方玩,不管在日本哪個小區居住,大都是靜悄悄的,日本人在家都不會大聲說話,何況在外面。小區裡日夜冷冷清清,很少碰到人。雖然有大片的空地綠地,但沒人氣,怎麼玩?不像在國內,小區內人來人往,孩子們成群結隊一起玩,又開心,又不用大人操心,孩子和家長可以相互關照。日本雖然有超市、兒童館、露天遊樂場,但都得開車去,大人上班,我和老伴又不會開車,只有在家和兩個小外孫女“大鬧天宮”,或偶爾出去散個步,沒什麼樂趣。再者,日本假期多,一年有四個假期,休息日也多——就是除雙休日外,還有節氣及人為的各種節日等,一個月至少比國內多休息一兩天,最多的有四天,但不集中調休。我和老伴對孩子的教育方法與女兒女婿也不同,他們按日本教育的方法,我們按中國的教育方法,難免有矛盾。

外孫女在幼兒園吃的是西式套餐,每人一份,固定好的。每個月幼兒園會把孩子每天中午的菜單都打印成表格發給家長,並註明飯菜的熱量和蛋白質的含量,外孫女回家後,吃不慣我們做的中國飯菜,我和老伴很是頭痛,沒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總之,在日本上幼兒園雖然有很多煩瑣的細節,但是日本幼兒園注重自然教育、感恩教育、自立教育等,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