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富人、中產和窮人的真實收入、真實生活

關於國家的收入,一個普遍的論點是說兩頭尖中間寬——富人和窮人都少,中產階級多。那麼,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麼美國的許多中產階級甚至幾百塊美金的應急款都拿不出來?美國的富人、中產和窮人到底是怎樣的?

頂端1%富人年收入多少?

根據2019年數據顯示,如果要進入頂端的1%群體, 那麼你的年收入的底線就是25萬美金。打個比方說,谷歌給員工的平均薪水約為$11.3萬美元,總區間在$6.55萬/年到$16.24萬/年,也就是說即使你在谷歌混得不錯,收入也不夠1%群體收入底線。


美國富人、中產和窮人的真實收入、真實生活


這個群體可以用“悶聲發大財”來形容。他們一般會有一個正式的遺產計劃——子女有“王位”繼承——併為子女設立信託基金。而且這些富人通常都很低調,但是他們在資產升值的方面願意冒更大的風險,因為即使一時的投資出現了問題,他們也有足夠的實力來作為後備。

苦笑的中產,年入多少?

我們可以把範圍擴大一些,排除掉美國頂端的10%~20%收入群體,那麼從20%——80%之間的群體,在廣義上就被認為是“中產階級”,範圍還是相當大的。

美國的中產階級也承擔了相當大的稅務負擔:富人不怕交稅,窮人交不起稅。擁有龐大群體的中產階級不僅在收入上“高不成低不就”,在稅收方面還要交掉可觀的比例,讓政府用來填充不斷擴張的福利來造福窮人。

美國富人、中產和窮人的真實收入、真實生活

如果兩口子年薪6萬美金的話,扣稅後,每月實際到手為$4052美金。所以付個房租/房貸,車保險,水費電費氣費網費電話費,還有汽油費之後,吃吃喝喝也剩不下什麼了。完全沒有“中產階級”的感覺。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美國中產階級連幾百塊錢應急費都拿不出來”這個概念了,所以只能“今天花明天的錢”,透支信用卡,惡性循環。

“窮人”的定義

基本上年收入在2萬5千美金以下就算是窮人了。而這個群體的數量其實是大於20%的。

低收入群體基本上是無法負擔一個優良區域(學區或城區)的房租的,更不用說貸款買房了,當然在中南部的一些消費比較低的州,這個收入水平還是能湊合著過的。


美國富人、中產和窮人的真實收入、真實生活

以在加州為例,每個月到手只有$1816美元,配合著政府的醫療福利,租一個便宜的公寓,開一輛便宜的二手車,按部就班地生活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飲食方面就要縮手縮腳了。

最後

“知識就是生產力”這句話在美國也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數據顯示,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平均工資基本上是高中學歷(或以下)的人的兩倍。


美國富人、中產和窮人的真實收入、真實生活


所以最後無論你在哪裡,多讀書肯定是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