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加拿大怎麼避免被拒籤?

加拿大是中國學生熱門留學目的地之一。據加拿大移民局數據顯示,從2009年到2018年,在加拿大學習的中國學生人數不斷攀升,從5萬增長至14.3萬,增長率達186%。對中國留學生來說,加拿大的高質量教育、靈活且豐富的留學選擇、相對較低的學習及生活費用等都是其優勢所在。不過據加拿大《明報》報道,部分中國學生近期申請赴加拿大留學簽證時被拒。申請人遞交完材料後也可能會接到使領館的電話調查,如果在電話調查階段出現紕漏,也可能造成簽證被拒。實際上,申請人漏接了使領館的電話,或接到電話但回答不當等,都是造成拒籤的直接原因。下面是立思辰留學為大家整理的簽證申請過程中有關“背景調查”的那些事兒:


留學加拿大怎麼避免被拒籤?


背景調查的方式有哪些?

主要是電話調查,但也不排除傳真或實地調查(登門拜訪)等方式。

電話調查一旦開始,大使館會在接下來的極短時間內調查所有相關人員,不會讓參加者有時間交換信息或做準備。

需要注意的是:

1、電話調查人員一般很少會自報姓名

調查人員通常是使領館駐中國的秘書,他們很可能是為了獲取他們認為更真實的消息,電話一接通就會說“你好,請找某某接電話”或“你好,某某在嗎”。人們可能不太會在意這樣的提問,在不經意間回答了問題,直到快掛電話時才想起來問對方是誰,這樣會帶來很多麻煩。

所以,建議大家在接電話的時候養成習慣,在對方直接表示找某某的時候,完全可以反過來問“請問您是哪裡呀”,這樣既禮貌,也會減少失誤。

 2、幾個電話連續打來

使領館電話調查的對象主要是與申請人有親密關係的人,比如申請人父母,單位證明人等等,而且會在 2、3 分鐘內不間斷地打給這些有可能被調查的人。

這種調查根本不給你“喘息”的機會,被調查人之間事先溝通的概率較低,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被調查的準備,做到心中有數。

3、問及關於隱私的信息

當被問到我們認為是很隱私的問題,對方在不表明身份的情況下是可以拒絕回答的。

所以,一旦遇到這種問題,可以詢問對方身份,並禮貌地回答“請您留下您的聯繫方式,一會兒我們會請相關人員回覆你”。

需要注意的是,使館調查人員會像聊家常一樣“套”你的情況,千萬別胡亂回答。

理論上,從大家遞上申請的那天開始就要時刻準備電話調查的問題了,一直到簽證發下來都不要放鬆。電話調查一般是一次,但也有可能多次。關於使館電調時間:為了保險起見,建議大家全時段守候(早上9點到下午5點)。

 延伸閱讀

在加拿大留學有這些行為容易進“黑名單”

近日,一名在加拿大留學的中國學生回國參加葬禮,持有效簽證返回加拿大時卻在機場被拒絕入境,並被當場取消簽證、遣返回國。

報道還說,留學業內人士認為,這名學生應該是在校學習不積極或課程考試有較多的不及格等原因,已經被海關列入“黑名單”了。

經查證瞭解,此事確曾發生,而且並非個案。記者採訪留學中介及法律專家瞭解得知,導致中國留學生進“黑名單”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違反校規不講誠信。在加拿大,學生在學校的各種表現和成績都輸入學校電腦的個人數據庫。比如,有(未成年)學生遲到,當天下午5點至6點,學校會通過語音電話通知家長。如果遲到多次,學校就發郵件,約家長或監護人談話。

在加拿大,約談是極為嚴重的警告。家住渥太華的安東是兩個中國小留學生的監護人。他說,邀請約談的措辭一般非常委婉。不瞭解情況的中國留學生,有的以為是提醒下次注意;有的語言沒過關,不明意思;有的根本就不當回事。然而,對約談拒不回覆,“可能成為被拒絕延長簽證和學習許可證的理由, 也可能成為不再被允許入境的理由,即使簽證和學習許可還在有效期內。”

據加拿大國際教育中心主任常娟介紹,中國學生到加拿大學校後,感覺其管理比中國鬆散,學生自由散漫,中國留學生因此容易懈怠。“不少中國留學生都是通過中介來加拿大學習,一到加拿大, 中介就不管了,尤其是中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很容易出事。”她呼籲中國家長,最好把孩子託付給加拿大專門從事留學生監護的機構或學校,這樣可以隨時瞭解孩子在加拿大學習和生活的情況。

被列入“黑名單”的第二大原因是,學生無心向學、非法打工。加拿大留學界一個令人不安情況是,有些學生學習跟不上而主動或被迫退學,但為了不讓國內親人擔心,也為了生存,就以非法打工的方式繼續待在加拿大。

然而, 加拿大是一個管理高度數字化的國家。從2015年開始,加拿大移民部、加拿大邊境服務局與各省教育部、學校實現聯網,系統設計非常到位。不但教育部和學校定期向移民局報告國際學生情況,移民部還有權隨時抽查留學生在校數據、在學生出入關時查看其攜帶的移動媒體。

移民部一旦發現留學生非法打工,其學生許可證通常會被取消,本人也會被勒令出境。學習表現不佳的留學生再入境時,加拿大邊境服務局在得到移民部報告後,通常的做法就是拒絕其入境,吊銷入境簽證和學習許可證。

(ps:以上插圖、部分文字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