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2萬創業到月均利潤上億,給股東分了32億的插座“裸奔”上市

2019年資本市場一派欣欣向榮,科創板開閘,企業密集上市,插座一哥公牛也不甘示弱,再次衝擊IPO。

公牛集團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內容如下:本次擬登陸上交所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募集資金48.87億元,主要用於擴充產能。

不過,該公司上市前三年曾連續大手筆現金分紅,兩股東累計分紅32億元。這意味著,公司在上市前基本把利潤瓜分殆盡。

這波“騷操作”,震驚了不少吃瓜的股民。

湊2萬創業到月均利潤上億,給股東分了32億的插座“裸奔”上市

從小作坊到插座一個

公牛插座的創始人阮立平,出生在浙江慈溪,這裡與青島、順德併成為中國三大家電生產基地。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有大大小小几百家插座生產企業,是全國有名的插座供應地。

因為家裡人都是做這個的,阮立平從小耳濡目染,接觸了不少插座,順便還幹過插座銷售。

從武漢大學工學部畢業後,他進入了杭州機械研究所工作,搞的是工業設計,因為親戚都在賣插座,要從杭州中轉,他這裡就成了親戚的落腳點,他就順便幫著親戚兼職做起了銷售。

但是在銷售過程中,他就發現這些插座的質量不穩定,三十個中有十個是壞的,因為實在看不過去,他就把壞的修好再賣。

彼時插座企業大都是家庭作坊式生產,粗製濫造質量沒保障,他實在看不過去了就和弟弟阮學平一起東挪西借,湊了2萬塊創業,創辦了一個插座小作坊。

因為有著研發的底子,他親自設計產品,從外觀到內部,嚴把質量關,親自做試驗,反反覆覆研究,經常加班到深夜,天沒亮又爬起來琢磨。

憑著這種精益求進的精神,他攻克了不少難關,因為質量好,銷量非常可觀。

公牛插座最大的轉折點出現在1998年,當時他接到了一位來自美國客戶的40多萬大訂單,顧客需要帶開關的插座,但慈溪當時還沒有哪家作坊能做出來這種插座。

阮立平接下了這個大買賣,因為他他知道,只有把這個別人不敢做的單子拿下,“公牛”才能走出慈溪,站在行業的高峰!

他把自己關在家裡,足足半個月沒出門,沒日沒夜地研究,圖紙修改了上千次,試驗了上百次,直到他滿意為止。3個星期後,他終於走出房門,呼吸一口新鮮空氣,然後親自把關,生產出樣品。

沒想到,客戶看了樣品之後,非常滿意,二話不說,直接追加20萬個!拿下美國客戶之後,“公牛”插座在慈溪一炮而紅。

湊2萬創業到月均利潤上億,給股東分了32億的插座“裸奔”上市

2001年,在一次全國插座品牌監測活動中,公牛插座以超過20%的市場佔有率奪取了全國第一的桂冠,短短6年就成為中國插座市場老大。

公牛插座的出海之路

阮立平並不甘心做一個偏居一隅的小作坊,小公司,從他不懼挑戰接下帶開關插座這個訂單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

2000年,他就開始進軍海外市場,憑藉可靠的質量搞定了飛利浦、羅朗格、西門子等國際大牌客戶,並向他們學習更先進的技術和現代企業管理模式。

沒有試驗設備,買;沒有做試驗的人,招聘;產品沒創意?出新品……申請認證。2003年,他甚至斥資1000萬元建成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安全實驗與鑑定機構,以國際化標準嚴控質量。

這一系列重金投入,引來了一些人的不解,他們認為,只要公牛能夠保持從前的品質,基本上是不可替代的國產頭號大牌,沒必要花錢找罪受。

但經常出國交流,學習的阮立平卻清楚,公牛與國際巨頭的差距非常大,而這些巨頭們一刻都沒放鬆過對中國市場的蠶食。

強烈的危機感使得公牛在摘下國產第一的桂冠後沒有驕傲自滿,失去方向,而是積極主動向國外同行學習先進的經驗,用國際標準來要求自己,強化研發精細化生產。

功夫不負有心人,過硬的品質和創新能力,使得公牛進入了美、德、法、日、韓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高端市場。

在金融危機波及全球之時,同行生意慘淡甚至停產,公牛卻仍然保持著20%以上的增速,在學界和商界普遍推崇聚焦戰略時,2015年,公牛又進入LED市場。這個看似盲目的發展戰略,或許也是另一個市場機會。

衝擊IPO前三年分紅32億

從2萬元小作坊起步,到今天市值500多億,衝擊IPO,阮立平把一塊簡單的插線板做到極致的人,從弱到強,再到領先行業,成為世界標杆,非常令人敬佩。

公牛如今已佔據行業半壁江山,其分紅也著實豪氣,2015年至2017年,現金分紅分別為5億元、5.85億元和22.55億元,3年合計分紅33.4億元。

這也成為公牛衝擊IPO的最大問題,利潤分完了,裸奔上市?

或許是因為要上市,2018年公牛集團沒有分配計劃。

而公牛集團回覆稱:分紅是基於回報股東和分享價值的考慮,公司發行上市後,將著眼於長遠和可持續發展,會持續採取積極的現金及股票股利分配政策,以此來回報廣大投資者。

當然,能夠分配如此多的現金紅利,歸功於公牛集團“華麗”的財務數據。2015年-2018年,公司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44.59億元、53.66億元、72.40億元,以及90.65億元,同期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0.00億元、14.07億元、12.85億元,以及16.77億元,月均淨利潤超過了1億,實現營收淨利“雙豐收”。

據其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末,公司實際控制人阮立平和阮學平兩兄弟分別持股47.98%以及47.98%,合計持股95.96%。不僅如此,阮立平的女兒、女婿、姐妹等近親屬都持有不小比例的股權。

即使上市後,他們仍是公司名副其實的主人。

不過,因為國際競爭加劇,在營收和淨利潤穩步上升的同時,公牛集團主要業務的毛利率卻逐年下降。同時,小米等新興品牌的崛起,也在擠壓著公牛的市場份額。

小米曾推出的一款帶USB接口的插座,上市的第一天銷量24.7萬隻,上市3個月突破100萬隻,如今月銷量接近100萬隻,年銷量超千萬。

企業一旦安於現狀,喪失創新能力和活力,所遭到的跨界打擊結果可想而知。

參考資料:愛就投、華商韜略、龍訊財經、俺搜塑訊、北京青年報 、一條財經、斑馬消費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