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初學者經常陷入的誤區和需要注意的,一起來看看


瑜伽初學者經常陷入的誤區和需要注意的,一起來看看


很多人對瑜伽都會有一些片面的理解,認為這樣做才是對,那樣做是錯,然而瑜伽是不是你想象中的這樣,一起看看瑜伽常見的誤區,幫你糾正錯誤觀點。

哪個老師教的對?

喜歡到處跑教室練瑜珈的朋友應該會發現,一些常見的動作,每個老師練起來卻有細微的不同,要求也不太一樣,甚至教學很久的老師自己也會改來改去,讓以前的學生跟後來的學生學到的會有差別,連聞名全世界的印度Iyengar大師都有這樣的情況,何況是一般老師。

其實不管到哪裡練,每個老師講的答案都對,認真的老師講的是他認真的發現,不認真老師講的是他從他老師那裡copy來的心得,不管是哪一種,學瑜珈的人都不要執著,你應該要有一個心態:“身體每個地方都要練到”,因為“不同的要求可以練到不同的身體部位”,所以不用擔心其中有沒有矛盾啦。

努力練就會進步?

相信十個練瑜珈的人裡頭,一定至少有一個想真的把瑜珈練得很厲害的,但未必一百個人裡頭就會出現十個瑜珈高手,為什麼呢?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受傷還有累積很多挫折感而退出了。

道理很簡單,這個身體不能過勞的。當您想特定加強身體某些部位時,就有可能增加該部位勞損的機會,這樣遲早要受傷練出問題的。時常聽到人家說受傷是家常便飯,我很不以為然,我們的身體養護得來不易,要讓它受傷卻不難,每次一受傷就要痛苦好幾個星期,不但修養時不能繼續練習,而且只能恢復原來的七八成,所以一堆人放棄練瑜珈就是如此。

其實身體各部位都會互相影響,不需要特別操某個部位,有時在別的部位火候到了,一樣可以讓緊的地方改善。再來身上的韌帶就屬背部與腿部的最粗最厚,所以不容易鍛鍊,花個三五年都不覺得奇怪。只要每次用心的練而不是用力的練,就不必擔心效果不彰。柔軟不一定靠拉筋,像我自己拉筋效果就不好,時常都是做體位法時心夠靜夠沉,偶爾心裡忽有所悟,平時最硬緊的地方頓時就鬆軟了。

所以與其每次努力的練習,不如把練習次數增加,但每次練時抱著無所求的心態去練,把心放空,身體才會柔軟。

日新月異的體位法就是酷?

有些人學習瑜珈,把體位法認為是瑜珈的全部,所以以收集各種體位法為樂,甚至喜歡自創或者修改體位法。我還聽過某些老師上課時不願意教太多體位法,怕把自己知道的體位法教完了學生就不來練了,所以這種老師每堂課暖身就花掉半小時,練幾次拜日式,再複習一下之前教的,這樣一堂課只要教一兩招新的就時間到了,真的很匪夷所思。

勝王瑜珈(Raja Yoga)的八步功法裡頭,體位法只佔其一,現代人難以學習到摸不著邊的心靈課程,所以便把八分之一的體位法認為是全部的瑜珈,這是錯誤的觀念。這個關鍵也在老師的功力,並不必要去創新動作,目前知道的體位法已經太多了,根本練不完。如果老師自己沒有體會到各個層次的心得,那能教出來的當然有限。

好的教學是看教練對體位法的瞭解程度,而且最好教的都是外面書籍影片可以看到的招式,這樣學生才方便複習記憶,而且更容易發現不同教練之間對動作要求的差異,這樣更能體會每個教練的用心。

瑜珈要跟大師學?

瑜珈盛行之後出現了許多大師級人物,所謂的大師就是各種困難的動作做的輕鬆又漂亮,加上出書上媒體受歡迎。這些大師既然自己練的好,當然也可以教的好,可是去跟他們學的學員可不見得都可以學到獨門絕活,因為這些大師弟子眾多,您去了運氣好可以排在前面讓大師指點一下,運氣不好的離大師遠一點就只能看到大師的背影了。

受歡迎的大師通常課排的比較多,或者活動外務也多,所以上起課來不一定有精神,有的可能只拿出三分力就覺得足以應付了,主要也是來學的人以看熱鬧的為多,真正的練家子是比較少出現的。加上大師通常學費也貴,上一堂課如果得不到東西,失落感也特別重,這樣患得患失的心態又跟瑜珈精神相違背了。

其實練瑜珈固然要老師教的好,學員自己的慧根也很重要,慧根就是身心的敏銳度高,這種人一點就通,還可以舉一反三,甚至聞一知十。遇到比較鈍根的學員,有時明明講的都是中文,可是他還是聽不懂,那就算是大師也只能鼓勵他好好練下去而已了。

那說來是否不需要找大師學瑜珈?這裡建議初學瑜珈的人不用刻意挑老師,先找幾家交通方便學費可以負擔的教室去試上幾堂課,挑你最滿意的一家留下來好好練就可以了。等上了一兩年之後,自己應該都知道瑜珈是怎麼一回事了,屆時便可以出外尋師訪友,沒這企圖心的就不必多事,繼續保持練習依然可以強身長壽。還沒練出心得或者一定程度的人,就算遇到大師你也不一定受益的,因為所謂大師都是因材施教的好手,如果你還沒成材,大師能做的也只有安慰你,耍一下幽默讓你開心一點,這樣就功德無量了。

有的人瑜珈練的不錯,也想像大師一樣作出各種困難的動作,於是常在這裡出現挫折感。我不覺得每招都一定要練成,困難的動作是可以唬人,但不一定內含什麼了不起的功效,喜愛練身的人可以將其當作自我挑戰,但不必因為作不起來而覺得氣餒,反而簡單的招式既好作又有效,那才應該是主流,多練簡單的招式,困難的動作慢慢也就可以作起來啦。

不擅長運動的人也可以練習瑜伽?

瑜伽是個舒緩的,平穩的、簡單的運動,對於不擅長運動的人來說也是很容易做到的。對於身心的平衡比例失調,也會從根本上來改變從而恢復身心的健康。練習時 動作幅度根據個人不同按照自己所能接受的範圍內即可。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想通過練習瑜伽來使自己身心放鬆,提高身體機能,使身體舒適,實踐證明瑜伽達到了 他們預想的效果。

練瑜珈就是要把身體拉得很柔軟?

臺灣練瑜珈的人很重視柔軟度,國外的瑜珈體位法則講求均衡發展。我相信,正確的練習,身體一定柔軟,但也會有力氣,不過這個力氣不是把肌肉練的很大一塊的肌力,練得好的瑜珈士反而應該是像古人講的一樣仙風鶴骨,身體看起來瘦弱輕飄飄的。

有些人身體氣血不足,筋肉強度不夠,一拉就容易受傷,或者先天身體就硬,這些人進步的慢,強調拉筋只會讓他們失去信心,如果因此放棄不練就更可惜。

或者把筋拉鬆了,看起來好像很柔軟,其實身體不見得跟著變強壯,韌帶是支撐身體進行各種姿勢、站立、運動的重要組織,把它拉鬆了,怕不牢固而又去加強肌力,這恐怕不是強調身心合一的瑜珈練習,而是鍛鍊身體而已。

要如何讓身體柔軟?我時常認為,柔軟度跟關節韌帶沒有絕對關係,人體有七成是液體,所以練柔軟度不要從僅有三成的固體下手,這樣成功率才會提高。許多體位法可以導引運動到內臟,刺激大小腦分泌出各種有益身心的腦內啡。這種互動練的夠、體會的好,身體自然會柔軟了,加上放鬆,身心自然轉變健康,就算筋沒拉開也是好處多多。

人體有一個特性,就是會左右X狀交叉對稱,也與左右腦有關聯。我們的身體是被用的,以什麼方式用它,時間久了它就會有固定的慣性出現。只要以耐心繼續練習,不把它當作一回事,也不要妥協就會克服。如果心裡把身體僵硬當作煩惱,採取對抗的心態,它就會更作怪不聽話。只要繼續練下去,並且真的體驗到放鬆與寧靜,那麼這個煩惱就會慢慢降低。其過程跟克服心理問題幾乎是一樣的。

回過頭來,也不要以為身體柔軟瑜珈就練的好,應該要把身體健康當作成就,這樣才對。

 

練習瑜伽不只是為了減肥

瑜伽練習簡單、方便。瑜伽練習後不僅可以在視覺上很明顯的感覺到身體比例的改善,身體內部也能充分感受到是來自內心的本質的改善,還可以發覺自己身體裡更 深邃的奧妙,從內心裡發覺本來的自己,從而給心靈帶來充實感和穩定感。瑜伽就是能夠令人感受到在視覺上看不到的來自心靈的平衡與穩定,祛除身心的不自然, 恢復本來的健康和美麗,從而調動起我們內在生命的智慧和力量。


瑜伽初學者經常陷入的誤區和需要注意的,一起來看看



瑜伽與一般運動的差異

一般人都誤認為瑜伽體位法是一種健身操。其實瑜伽的範疇廣泛,以下列出瑜伽與一般運動相異之處:

1、瑜伽是在求取身心平衡與和諧來感知自己與宇宙同體的存在,因此每個動作都要集中意識來做;而運動則比較不注重意識層面,只注重外表的動作。瑜伽由於按照自己的步調做,不與他人比較,且從放鬆入靜著手,因此可舒解生活壓力。

2、瑜伽是先求身體的平衡安定,進而影響心靈寂靜;但一般運動則以速度、重量、次數以輸贏為其目的,並有求取最高記錄的要求。因此一般運動以比賽來刺激其進步,而瑜伽並非如此。

3、做瑜伽可恢復體能,但運動卻是消耗體能的。因此疲勞時做瑜伽後,就可回覆活力,這是其他運動沒有的特點。

4、瑜伽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一般運動的目的在追求外在的東西,而瑜伽則不僅可促進身體健康,更可啟發原本具有的智慧。

5、瑜伽可說是一般運動的基礎,亦可謂運動之母。其體位法包羅萬象,始自通常的正確姿勢,如:立姿、跪姿、走姿,通常少有的扭轉姿、倒立姿、蓮花坐姿等,一 應俱全。而最大特點是安舒姿,亦稱為安樂姿或攤屍姿,就是做過各種姿勢後,全身像死人一般放鬆躺臥,醒來時就覺得生龍活虎,活力充沛。做其他運動的人最好 也來練習瑜伽,必可增進其功力。

6、瑜伽注重身體各部份的平衡,以各種動作活動全身,刺激已偏歪之部位,並加以修正調整,回覆原功能,使身體運動順暢,疾病自然而然消除。但一般運動大都偏用某部位,不但促進偏歪,甚至會損及健康。


瑜伽初學者經常陷入的誤區和需要注意的,一起來看看



瑜伽是要從發揮人本來的治癒力,使人恢復自然狀態的。一般的健康法用運動的或者醫療的方式來治療來使弱的地方增強,變得結實、強壯。而瑜伽與此相反,瑜伽利用本來自身所具備和擁有的條件來矯正失衡的身心,祛除身心的不自然,矯正失衡的身心,發揮人體本來擁有的生命力。

瑜伽動作簡單

瑜伽大部分是很簡單的動作,通過很簡單的動作,在個人的最大限度內發揮各種效果,因為每一個動作中都有很深的意味和效果。以合掌這個簡單的動作為例,雙手合掌,因為左右肩的高度一致,可糾正身體前後的不正,而且還可以使心智集中。

簡單的瑜伽動作令你立即感受到效果

瑜伽比任何運動都有優勢的是可以根據每個人自身條件按照自己的步伐練習,老幼皆宜。練習時請一邊與自己的身心對話一邊按照要領練習。練習後十幾分鍾就能切 身感到效果。尤其是在疲勞或是無精打采時練習,會立即感到效果。所以無論有多忙,也請堅持練習瑜伽,因為你很快就能領略其中的美妙。

初學瑜伽該注意什麼,練習瑜伽是一項促進身心健康的運動,而並非單純意義上的減肥運動,很多肥胖者都只注重瑜伽的減肥效果,而忽略了瑜伽的理療作用。上文的介紹從專業角度告訴大傢什麼是瑜伽,如何正確練習瑜伽。


瑜伽初學者經常陷入的誤區和需要注意的,一起來看看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分享,

如有任何需要了解的瑜伽知識,

大家可以留言,

我們會盡快分享的,

Namast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