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協青訓改革能改變中國籃球的未來嗎?

從中國男籃在2019年男籃世界盃失利到CBA多次發佈改革信息,籃球青訓的話題不斷出現。這也是因為,年輕球員作為中國籃球薪火不息的必備條件,在籃球發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今年年初的青少年籃球工作研討會上,中國籃協主席姚明說道:“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籃球強,則中國籃球強。”

因此,在中國青少年的籃球培育上,“姚明時代”步履不停,但未來更需要的是,一項能夠解決問題的列表。

籃協青訓改革能改變中國籃球的未來嗎?

再出發打造青訓體系

在10月17日的CBA俱樂部投資人會議暨股東會第七次會議和10月23日的2019-202賽季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以下簡稱為“CBA聯賽”)的發佈會上,關於對年輕球員培訓的話題均有提及。

其中,作為見證了中國籃球改革風向標的CBA俱樂部投資人會議暨股東會第七次會議,宣佈CBA聯賽將豐富青少年和國際化賽事體系,打造更加開放的CBA夏季聯賽和更高水平的CBA國際冠軍盃等品牌賽事,並逐步試點開發少年CBA和CBA夢想聯賽等一系列青少年賽事

籃協青訓改革能改變中國籃球的未來嗎?

這一政策宣言的背後,則是中國籃球球員發展後勁不足的窘境。近期,FIBA發佈的《國際籃球報告》顯示,在21歲以下球員(U21球員)數量佔比的數據排名上,整個CBA聯賽U21球員只有12.8%,低於《報告》中的平均水平,位居世界第10位,阿根廷佔比最大,達到30.7%,巴西和比利時分別以24%和22.4%緊隨其後。

另外,此次會議引入了青訓調節費,要求俱樂部在實際合同工資支出超出工資帽上限或者低於工資帽下限時,向聯盟繳納調解費,而且調解費比例逐年增加,到2022-2023賽季起為100%。調節費由聯盟專款專用,統一用於青訓和CBA品牌青少年賽事。

青訓發展史

早期的中國籃球青訓主要是依靠各個省市體育局,通過學校挖掘有潛力的孩子進行培養。國家隊再從省市體育局選拔出來的人才中進行挑選,進入國家隊。

2013年全運會,三大球設置了青少年組別。全運會結束後,中國籃球青訓系統也隨之發生了較大的改變。體育局逐漸放棄自建籃球隊,選擇與CBA球隊或是體校進行合作,花錢邀請他們參加全運會

。通過這些年的發展,形成的青訓體系是由俱樂部、各省市體校、全日制學校、以及社會培訓機構構成,年輕球員開始按照職業隊的訓練方式。這種體制主導下的模式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也有其歷史必然性。

2017年2月,姚明上任中國籃協主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特別是針對籃球青訓方面,除了聯合高校,創立籃球學院,更大力推廣小籃球,孩子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都有完善、系統的籃球道路可以走。

1

2017年5月11日,中國籃協與北京體育大學共同成立中國籃球運動學院,姚明出任名譽院長。

2

2017年8月8日,中國籃球協會籃球學院正式成立。學院理事會全部一致通過將由中國籃協主席姚明來當任中國籃球協會籃球學院院長,在當日姚明和上海體育學院院長陳佩傑共同簽署了合作協議。

3

2017年9月份,國際體育總局前任籃管中心主任信蘭出任國家籃球學院顧問,中國籃協副主席、前中國男籃主帥宮魯鳴為國家籃球學院首席技術顧問。

籃協青訓改革能改變中國籃球的未來嗎?

伴隨著中國籃協一些列的動作,各大省市也紛紛響應號召,從俱樂部青訓、體校、培訓機構等方面發力,從少兒抓起,為中國籃球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1

2017年4月,浙江省籃協少兒籃球培訓示範基地成立,該基地落戶於哈林秀王,同時,哈林秀王與塞爾維亞國家籃協中心成員旗下的FOKA運動俱樂部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浙江省籃協副主席、秘書長王志剛表示塞爾維亞有著非常好的球類項目氛圍,籃球、足球、排球水平都很高,並且有著完備的青訓體系,選擇與他們合作,也是一個學習交流機會,為我省的競技籃球,大眾籃球的推廣帶來建設性的幫助。

2

2017年6月,北京首鋼俱樂部正式啟動“雛鷹計劃”籃球人才培養計劃。通過全國範圍的報名海選,選出60名小球員進入“雛鷹訓練營”。再經過專家評審團的綜合評定,最終選出15名青少年代表首鋼啟程赴美深造。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司長劉扶民在“雛鷹計劃”發佈會時說:“這是一條具有國際視野和中國特色的後備人才培養創新之路。”

3

2017年7月廣東東城光明球館引入來自烏克蘭執教經驗豐富的塞西,希望引進國外先進的理念和方法對青年一代實行全新的訓練。

4

在2017年,福建SBS潯興籃球青訓營也迎來一位國外的專家,塞爾維亞籃球青訓專家-馬克。

5

從2018年10月開始,中國籃協青委會選出了李明、戴億新、王志剛、陳德春等一批長期從事青少年訓練的專家,分三路對全國45家高水平後備人才基地進行了中期評估。此外,對於當下十分紅火的社會籃球培訓行業,青委會從眾輝體育、優肯、苗苗杯、NYBO(青少年籃球公開賽)、YBU(全國青少年籃球聯賽)等賽事和培訓機構中篩選,將社會力量部分整合到青訓體系中。

賽事頻現

除了和高校聯合、俱樂部培養計劃和培訓機構的大力發展,針對青少年的賽事也越來越多。

U系列賽事:

籃協U系列賽事是目前國內賽事水平最高,年齡範圍涵蓋最為廣泛的青訓賽事。目前U系列比賽共擁有小籃球聯賽、U系列全國錦標賽、U系列高水平人才基地比賽、籃校杯、U系青年聯賽,涵蓋U8、U10、U12、U13、U15、U16、U17、U19、U21九個年齡段。

中國籃協於2017年底推出了以“小籃球大夢想”為主題的小籃球聯賽,面向8歲至12歲的學齡兒童,分U8、U10、U12三個年齡組。此項目一經推出,便得到了全國各地的積極響應。據統計,2018年5月底,全國已有31個省份先後開展了小籃球聯賽。舉辦小籃球層級聯賽的城市有192個、賽區334個,成功報名參賽的球隊有15042支,成功報名的運動員達98780人。2019年部分地區數據出爐,上海賽區吸引了近700支隊伍、4500名隊員參賽。寧波賽區有來自全市各地的257支代表隊、2460多名小球員參加了各組別的比賽。武漢賽區共吸引了70支球隊參加,約500多名運動員報名參賽。青島賽區總計有455支球隊、3500多名小球員參與。

籃協青訓改革能改變中國籃球的未來嗎?

全國初高中聯賽:

除了籃協U系列賽事,還有全國初高中聯賽。今年的全國初高中籃球比賽,預賽為南北分區賽制,南區賽共吸引來自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共49支隊伍810多名男女運動員參賽,北區賽共吸引來自全國12個省、市、自治區共45支隊伍740多名男女運動員參賽。在為期兩天的賽程中,來自南區的49支球隊和來自北區45支球隊將經過兩天鏖戰,決出此次全國總決賽冠軍。

民間青年籃球比賽,規模也越來越大,規範程度越來越高,比較知名的耐高、JR.NBA等賽事發展蓬勃,吸引了很多學校和青少年參加。

仍有挑戰

然而,青訓的發展並非易事,不論是在籃球領域還是其他賽事,青訓於中國籃球而言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而非助推器。一位籃球愛好者指出,這與中國發展體育曾經使用的“舉國體制”相關,也與中國的體制教育相關,“很少有中國的家長會讓自己的孩子發展體育事業的,當然也包括籃球,而在整個教育體制下,體育並不是受到學校重視的部分,體教分離制約著進步,體校等機構的發展也不盡人如意。”

此外,招生難,基層教練水平、待遇低,科研力量弱等困難仍然十分突出。

實際上,關於青訓、關於年輕球員的培訓問題一直是大家所關注的。自2017年2月23日姚明出任籃協主席快3年時間,姚明為中國籃球可算是操碎了心,期間也是不斷有新政策推出,然而從今年籃球世界盃的結果來看,無論是成年組,還是國青U19都讓大家無比失望。特別是國青男籃在2019年U19男籃世界盃上迎來令人意外的敗績,在中國男籃不敵菲律賓之際,國青男籃在U19世界盃上一共進行了5場比賽,除了小組賽末戰曾經險勝波多黎各之外,其餘四場都輸掉了比賽,其中三場都基本上被對手完全壓制。緊接著15-16名排位賽,他們不敵塞內加爾,本屆賽事排名墊底,創歷史最差。國青在亞洲範圍內也面臨挑戰,除了輸給了菲律賓,近鄰日韓也是十足的競爭對手。一則報道分析指出,“在亞洲範圍內,日本、韓國乃至菲律賓的本土青訓水平一直在提升,尤其日本籃球,在各個年齡層面都已經呈現出了強勢的上升勢頭。他們在亞洲籃壇的範疇內,將會給中國籃球帶來最大的威脅。不僅僅是亞洲,長期實力孱弱的非洲,同樣也在進步。”

籃協青訓改革能改變中國籃球的未來嗎?

因此,不論是從體制主導到向市場靠攏,還是從賽事包裝市場推廣到資本引入,或者從人才交流到基層教練隊伍建設,都是需要一一解決和完善的關鍵,且作為競技類項目,不進則退,在日韓甚至非洲的青訓水平不斷增長的時候,中國的青訓更亟待進步。

無論是跟高校的聯合,還是U系列越來越多的比賽,看似蓬勃的青少年籃球人才濟濟,然而最終走向職業路線,可以進入國家隊,成為超級巨星的人少之又少。這次姚主席新政中跟工資帽掛鉤的調解費將專門用於青訓,是前所未有的對青訓的投入,

只是,關於青訓的問題並不那麼容易解決,做好中國籃球發展的改革之事也並不只青訓一件,未來如何,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