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創留學聲:入讀芝加哥大學半年後,我決定休學轉專業申請CS


和創留學聲:入讀芝加哥大學半年後,我決定休學轉專業申請CS


大家好,我是Joe,在16年的8月份時,我選擇了和創幫助我衝刺美國TOP 30名校,這是我們的初次相識。

經過長週期的科學規劃,一路升級打怪,終於拿下了排名TOP 3的芝加哥大學,而我卻選擇休學重申,還是從管理到CS跨專業申請。

相信很多人瞭解了我的經歷都會有此疑問:這人不是瘋了吧,那可是芝大,別人擠破頭都擠不進去,好不容易申請上了,而且都上了半年了卻要休學?難道是覺得只有TOP 1的普林斯頓才配得上自己?

其實這個決定我下的匆忙,但並不草率,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申請經歷和入讀體驗,相信對正在選校、選專業的你會有所幫助。

01 面對理想與現實,我做出了休學重申的艱難決定

決定留學的時間不算晚,大二下半學期就已經定好了申請方向了,我本科學的是管理學,到了大三大四上選修課才接觸了數據相關的東西,我當時覺得MPP就相當於管理學+Data了。

為了能夠申請到排名較好的學校,就決定不換專業。在確定下來申請MPP之後,我的諮詢師主要指導我圍繞這個專業去做一些活動和實習。

經過科學的時間規劃,在申請之前,我已具備Teach for China、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安永審計、諮詢公司調研分析員、畢馬威戰略諮詢實習等多段經歷,再加上GPA都也保持的不錯,TOP3芝加哥大學順利收入囊中。

當我滿懷著憧憬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名校芝加哥大學後,我發現和自己理想的學習生活不太一樣。

當初來MPP其實是想選數據課的,因為MPP可以理解成管理學+一堆選修課的碩士。但芝大的選修課其實限制很多,大多數要在本學院選,而且多數課要等到第二年才能選。

而那時候大家都忙於找工作,課程設置上也不會太深入,都是偏基礎課,儘管這樣,選修課還特別搶手,很多時候搶不到課。

我考慮到研究生還是要以就業導向為主,最重要的應該是對未來方向的就業助力有多大,名校、課程、同學等都是影響因素,但沒那麼重要。

我之所以想學data,也是想之後應用上,而不是隻學點基礎課,過兩年就忘了。 於是,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我心裡隱隱想做出一個決定,但是這個決定對我來說太艱難了,我內心覺得這是一個對我來說正確的選擇,但一方面又沒有足夠的果斷。

就這樣,在感恩節的時候我把自己憋在圖書館想了整整4天,回顧入學這幾個月的點點滴滴,我發現之前沒來芝加哥大學的時候總是覺得沒有上過名校好可惜,現在也算上過半個了,我發現這並不是值得我魂牽夢縈的地方。

當第四天踏出圖書館時,我終於下定決心,休學重新申請。


和創留學聲:入讀芝加哥大學半年後,我決定休學轉專業申請CS


02 與和創再次並肩作戰

因為有過與和創合作的經驗,無論是老師的專業度還是非保姆式的理念我都是非常認可的,再次申請,毫不猶豫,繼續選擇了它與我並肩做戰。 休學重新申請這個決定因為做的比較突然,真正開始準備已經在去年12月底了,瞭解過學校DDL的應該都知道,很多學校在1月就截止了,時間可以說是非常緊迫。

更難的是文書的打造,我的簡歷太商科了,對申請數據方向的作用不大,所以當時用來申請芝大的文書基本都不能用。

面對時間和文書的雙重困難,我和我的諮詢師首先找出了全部跟數據相關的課程項目和工作,然後把經歷的細節說清楚,最後潤色語言。同時也進行了推薦信修改,每個老師突出不同重點。

這兩部分結束後就進入了大頭的文書構思寫作。說起來水哥的推薦還是很適合我的,在僅僅1個月的時間要完成那麼多的核心申請工作,虧了彭老師這種雷厲風行的辦事效率、超強的責任心和英文文書修改能力。

彭老師不僅在週末加班加點,幾乎能夠做到當天回覆,而且每次都能夠很犀利指出核心問題,讓我儘快找到合理的調整和修改方向。

為了節省成稿時間,我提供了一些英文稿的素材內容,彭老師修改潤色的效率也很高。我的第一所學校的簡歷推薦信和文書,從開始到提交一共花了2周不到。全部學校也在1個月左右。

而且簡歷和文書都大改了5稿左右,成品質量比最初質量提升很大。真的很佩服這個效率。 彭老師對數據/計算機科學方向的申請了解也很深入,儘管我申過美研,但簡歷和文書還是被推倒重建了很多很多次,每次提出的建議都一針見血。

記得我的初版被推倒了很多不太有意義的內容,當時還是挺受打擊的,但老師的分析很有道理,我還是很信服的。另外,彭老師有對我選校提出的建議也都很正確。


和創留學聲:入讀芝加哥大學半年後,我決定休學轉專業申請CS


03 給你們

通過兩次的合作,在機構的選擇上,我想我會比其他申請者擁有更多的經驗和體會,下面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第一,留學機構≠名校offer。它能夠節省你的時間和提供給你一些信息,但是很多硬件得自己提上來。

第二,選機構的時候,選一個靠譜的諮詢師比較重要。原因是跟你接觸的人主要就是諮詢師,所以簽約之前最好蒐集一些負責你的諮詢師的信息。

第三,選機構時,要確定自己對文書和網申的修改權力。我沒有遇到過不太好的情況,但是有同學簽了一家,然後文書都不怎麼給他改,以各種理由搪塞過去。所以簽約之前要問清楚這個問題。

除此之外,申美研的同學,強烈建議多到一畝三分地論壇逛一逛,從選校到文書到面試經驗基本都有。大多數內容免費,只要你經常在論壇水一水攢積分。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真正熱愛的專業,學你所愛,創造你想創造的未來!

04 諮詢師點評

Joe近乎於零基礎轉碼,學生對全套文書的認可度也很高,平心而論,我個人認為Joe拿到這樣理想的錄取結果,並不能夠完全歸功於文書。

Joe自己的軟硬件綜合實力背景是很好的,能夠在之前錄取到芝大那麼好的商科項目,是對他的學習能力及智力水平的強有力的背書。

結合他自身的這些背景,再加上我們全套文書的合理構架,才能夠出來這樣的結果,包括能夠拿到Brandeis的高額獎學金,也與此有關。我們並不能夠過於誇大,將Joe的成功都歸功於自己。

在此也提醒專業跨度較大的申研學生,避免機械模仿前人的申請策略,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更加穩妥,幫助自己制定最合適的申請方案和文書的構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