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0人」吳鳳傑:“做讓人民叫好的漂亮事”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遼寧政法大型系列主題報道70年·70人

“做讓人民叫好的漂亮事”

記丹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吳鳳傑

人物簡介

吳鳳傑,1969年生,丹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1996年考入丹東市人民檢察院,先後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模範檢察官”、省“勞動模範”“五一獎章”獲得者、“人民滿意的政法幹警”“優秀青年衛士”“優秀女檢察官”和丹東市“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範”“三八紅旗手”“巾幗建功標兵”“優秀青年之星”“辦案服務質量標兵”;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

座右銘:清清白白做人,紮紮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執法。

「70年·70人」吳鳳傑:“做讓人民叫好的漂亮事”

業精於勤是她的執著追求

1996年12月,吳鳳傑以高分考入丹東市人民檢察院。隨後,她虛心向老同志求教,多辦案,多實踐。天道酬勤,吳鳳傑從“門外漢”變成了“業務精英”。

2005年11月,吳鳳傑提前介入某銀行分理處特大挪用儲戶存款一案。該案涉案金額達1700餘萬元,犯罪嫌疑人多,犯罪持續時間跨度長,書證龐雜,卷宗達20餘冊,而且要求在當月25日之前提起公訴。11月21日,反貪局將案件移送到了公訴處。這時,離上級規定的起訴時間僅剩3天!由於犯罪嫌疑人分別羈押在東港、鳳城和丹東市內的看守所,3天裡,吳鳳傑馬不停蹄地穿梭於三地,白天提審犯罪嫌疑人,夜間撰寫審查報告、起訴書,還要抽空給住院的婆婆送飯。

就這樣,吳鳳傑按時順利地將這起丹東市有史以來案值最大的自偵案件提起了公訴,創造了全地區自偵案件提起公訴的最快記錄。庭審那天,吳鳳傑拖著發燒的身體、嗓音嘶啞地站在了公訴席上……

在丹東市檢察院公訴處11年間,吳鳳傑先後主、協辦各類複雜疑難案件260餘件,無一錯案,其中不乏影響大的案件。

恪盡職守是她不變的本色

在辦案過程中,吳鳳傑保持高度的責任感,不讓任何一個有罪的人逍遙法外,更不讓無辜者蒙冤。

2015年的一天晚上,患有貧血症的她剛吃完藥睡下,電話響了。原來,公安機關偵破一起電信詐騙案,已拘留兩人,想申報批捕,但承辦案件的基層檢察院認為證據不充分。可若不批捕,犯罪嫌疑人放出後可能串供,甚至銷燬相關證據,有可能放縱一批犯罪嫌疑人,截止時間就在當夜12點。吳鳳傑趕緊和同事前往瞭解情況,經過一番研判,她認為現有證據所證明的事實已經基本構成犯罪,經過進一步偵查能夠收集到定罪所必需的證據,現有證據雖單薄,但可進行附條件逮捕,有利於公安機關繼續偵查取證打擊犯罪。最後,這起電信詐騙案獲得成功訴訟。

當偵查監督處處長7年,吳鳳傑複核全處辦理刑事案件1130餘件,主辦案件130餘件,溝通預警案件500餘件,批捕準確率和有罪判決率均為100%。

清廉律己是她對初心的詮釋

1992年結婚時,吳鳳傑住的是20多平方米的平房,動遷後分了套37平方米的“筒子”房。直到她兒子已大學畢業工作了,她一家三口還是擠在這個“筒子”房裡,2016年年底在親友的幫助下,才買了一個大點的房子。她常說:“我覺得幸福是一種心理感受,與住多大的房子、開多豪華的車子無關。”

身為黨的十九大代表,吳鳳傑認真履行黨代表職責,積極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單位達40餘個。吳鳳傑參加黨的十九大期間,買了不少紀念黨的十九大的首日封。回來後給單位同事和離退休老幹部一些,宣講時又送出了一些。很快,她花2000多元錢買的近400封首日封全部送出。

吳鳳傑非常欣賞作家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句話:“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她不僅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

胡衛衛 駐丹東記者 王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