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朝代順序表中的“唐宋元明清”,有宋朝卻沒有遼金二朝呢?

為何朝代順序表中的“唐宋元明清”,有宋朝卻沒有遼金二朝呢?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可謂是數不盡的風流人物,說不完的帝王將相,精彩絕倫的歷史總是令人心生嚮往。

關於中國古代的歷史,有這麼一段順口溜:“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將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大歷史,說的是一目瞭然。

而更簡短的順口溜,更是如同一句話一般,使人印象深刻,諸如:唐宋元明清,短短五個字就將中國最後五個朝代順序說的清清楚楚。

關於這句“唐宋元明清”順口溜,喜歡歷史的朋友,肯定會有一個疑問,那便是宋朝雖然是正統王朝,但並非是大一統王朝,為何只提宋朝,而不提同時期的遼、金二朝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這個問題。

首先宋安之來說說宋朝所處的時期,屬於是宋遼金西夏的大分裂時期,並非是中國大一統王朝時期。很多人誤以為宋朝是大一統王朝,主要是因為北宋大致統一了中國,而且現在以宋朝為主流正統王朝來敘事,也就是說以宋朝為主體歷史來敘事,所以會下意識認為宋朝屬於大一統王朝,其實並非如此。

為何朝代順序表中的“唐宋元明清”,有宋朝卻沒有遼金二朝呢?

那麼當時正統王朝到底怎麼回事呢?

按理說,如果處於分裂時期,史書肯定以正統王朝來為主體歷史敘事,那麼宋朝身為正統王朝,肯定符合這個條件。但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因為當時不只是宋朝是正統王朝,遼、金二朝亦是正統王朝,也就是說在當時大分裂的歷史時期,宋、遼、金都是正統,這種三個正統王朝的劃分,在中國歷史上可並不多見。

為什麼會這樣劃分呢,是因為這段大分裂時期以後,由下一個大一統王朝元朝劃分的。

元朝建國以後,自元世祖忽必烈時期就因為到底哪個王朝為正統討論過不少次,是到底獨尊宋朝呢,還是以將宋與遼金視為南北朝呢,一直沒有蓋棺定論,因此就一直擱置著。

直到元朝晚期至正三年(1343),丞相脫脫採取了一個折中方法,拍板決定道:“三國(宋遼金)各與正統,各系其年號”。為宋遼金三國都修史書,各為正統,因此形成了三個正統。

既然是三個正統王朝,為什麼今天會形成只以宋朝為主流歷史,並且朝代順口溜中只帶宋朝的情況呢,甚至有些人認為同樣是正統王朝,遼金也是高度漢化的政權,而並非單純的草原遊牧政權,為什麼不能成為主流歷史呢,覺得不公平,極端者還將其上升到民族角度。

為何朝代順序表中的“唐宋元明清”,有宋朝卻沒有遼金二朝呢?

其實仔細捋捋那段大分裂歷史,就可以看出原因,首先宋安之先以承上啟下的角度來說說。

宋遼金三國,宋朝享國319年、遼國享國209年、金朝享國120年。

我們可以看看宋遼金大分裂時期形成於唐亡後的五代十國之後,結束於元朝,中間持續了三百多年。

如果我們以遼國為主流正統王朝敘事,那麼會出現斷層,畢竟遼國只是享國209年,遼國國祚結束以後是該以宋朝為主流歷史敘事還是以金朝來敘事呢?

遼國之後再以宋朝敘事,很明顯不合理,因為北宋雖然成立晚於遼國,但北宋曾經大致統一了中國,佔據了大部分傳統漢地,先以遼國為主體敘事,忽略北宋,的確不太合適,而且這樣一來顯得宋朝是繼承遼國,是下一個王朝了,不太合適。

再以金國來敘事,倒是合理一些,畢竟遼國亡於金國,金國佔據了遼國曾經的版圖,的確屬於繼承關係。

可問題同樣來了,金國並沒有承認自己繼承於遼國,按照中國史學的傳統觀念來看,某個王朝纂修前朝的歷史,就無異於承認本朝是前朝法統的繼承者。

為何朝代順序表中的“唐宋元明清”,有宋朝卻沒有遼金二朝呢?

金國前期的確以遼國繼承者自居,諸如《金史·完顏宗憲傳》謂金初“朝廷議制度禮樂,往往因仍遼舊”。金人張棣亦說:“金虜有國之初,立法設刑,悉遵遼制”。

可金國兩度纂修《遼史》,到了金章宗時期雖然修完,但“義例”並定,並沒有徹底完成,不屬於官方認定,也就意味著金朝並沒有承認自己是繼承於遼國。

而且就算以金國來繼承遼國的話,可是金國國祚太短,亡國於1234年,以元朝成立的1271年來看,中間差了差不多30年,這段時期南宋尚在,又該如何說起呢?

最後還有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遼國成立於916年,當時中國大地還處於五代十國亂世,如果以遼國為正統,那麼五代十國的正統怎麼算呢,五代十國到底是不是亂世,就又是一個問題了。

所以很明顯遼國並沒有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如果以金國為主流正統王朝敘事呢?

為何朝代順序表中的“唐宋元明清”,有宋朝卻沒有遼金二朝呢?

其實還不如遼國,因為金國國祚太短,120年的國祚在漫長的300多年大分裂時期,是前不搭唐亡後的五代十國亂世,後不搭元朝,更是起不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但宋朝很明顯符合這個條件,首先北宋不只是大致統一了中國,更是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亂世,使中國大地再度進入大致安穩時期,這點是遼金所比擬不了的。

而南宋雖然偏安一隅,但一直抵抗元朝到亡國。南宋亡,元朝方才大一統中國。

可以說兩宋自始至終貫徹了整個大分裂時期,其承上啟下的作用是當之無愧的,以這個觀點來看,以宋朝為主流正統王朝,以此為主體歷史敘事,還是沒問題的。

說完承上啟下的觀點,我們再說說宋遼國三朝哪朝繼承華夏文明最成功。

毫無疑問的是遼金雖然是由遊牧民族建立起的政權,但對於華夏文化還是接受和學習著,並非是一味的野蠻,在發展的過程之中,也在不斷的學習,可以說是高度漢化的政權。

我們先來說說遼金二國的發展過程。

這兩個國家雖然都是由遊牧民族建立,但對於漢文明融合的很好,像遼國前期,契丹人以“蕃”自居,自外於“中國”。

為何朝代順序表中的“唐宋元明清”,有宋朝卻沒有遼金二朝呢?

到了遼興宗以後,遼國開始漢化,以北朝自居。按照佛教的地理概念來說,中國屬於是四大部州中的南瞻部洲,像唐宋石刻之中以南瞻部洲意指中原王朝的例子比比皆是,到了遼國中晚期的石刻中,也常見“南瞻部洲大契丹國”等說法的。

在遼道宗末年修成的《皇朝實錄》,更是自稱“遼為軒轅後”,可見遼國對於華夏文明是認可和接受的。

如果說遼國的文明,是一個逐漸接受逐漸學習的過程,那麼金國比之遼國還是有著很大差距的。

金國最初文明程度很低的,甚至被宋人評價為“夷狄中至賤者”。其實這個評價也名副其實,金國在對待北宋亡國之君徽欽二帝上面的確野蠻,而且更關鍵的是,亡北宋其國不說,還大規模挖掘宋帝陵,將宋哲宗的屍骨直接拋屍野外,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國家所為,給人一種喪心病狂的強盜之感。

不過自金熙宗改制以後,金國從此開始漢化,文明程度也開始發展起來,諸如之前金國為何兩次纂修遼史呢,就是因為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金國開始思考正統一說,並沒有確定自己是繼承於遼國,內部甚至還有人認為金國應該是繼承於北宋法統。

為何朝代順序表中的“唐宋元明清”,有宋朝卻沒有遼金二朝呢?

像金章宗時期金國更是改金德為土德,儼然是一派中原王朝的作風,可見金國隨著時間推移和發展,文明程度也變得高起來了。

說完遼金二國,再看看同時期的宋朝,其實宋朝更具有優勢,如果說遼金二國是一個逐漸接受和學習,最後演變成為高等文明王朝的情況,那麼宋朝根本不需要接受的過程,就是唐朝法統的繼承者。

首先我們看看宋朝的優勢,一是宋朝雖然分為兩宋,但可謂是一脈相承,文化並沒有斷代。二是宋朝的文明程度很高,諸如陳寅格先生評價“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像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宋朝就獨佔六席。三是自五代十國的《舊唐書》以後,宋朝又纂修了《新唐書》,等於是承認和繼承了唐朝的法統。

因此以文化方面來看,宋朝在當時是當之無愧的一哥,也是當時對於華夏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正統王朝。

最後總結來說,雖然在宋遼金西夏那段大分裂時期,有著宋、遼、金三朝正統,但無疑宋朝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文化上也是登峰造極,成為主流正統也是無可厚非的,所以以宋朝為主體歷史敘事,並且諸如朝代順口溜中“唐宋元明清”也只是以宋朝為代表,屬於是正常而合理的情況。

為何朝代順序表中的“唐宋元明清”,有宋朝卻沒有遼金二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