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三都——揭開水族的神祕面紗

說起咱多彩貴州

你一定會想到身著華麗的少數民族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

全省共有民族成份56個

其中世居民族有漢族、苗族、布依族、

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

白族、瑤族、壯族、畲族、毛南族、

滿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個民族。

今天要跟大家說的,就是水族。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水族,有殷人後裔說、百越(兩廣)源流說、

江西遷來說、江南遷來說等說法。

主要居住在黔桂交界的龍江、都柳江上游地帶,

貴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縣、

荔波、獨山、都勻等縣市。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其中,三都縣是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

被稱為“像鳳凰羽毛一樣美麗的地方。”

三都的水族遠古而神秘,

不僅有自己的語言,節日,還有自己的文字。

走進水族,你會被自然吸引。

在這裡,不僅有最原始的村落,

還有最淳樸的民風民俗。

走進水族第一站:萬戶水寨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萬戶水寨的建築特色濃郁,主體圍繞殷商風格、

嶺南風格和現代水族風格等三大風格。

水寨內設置了水族文化體驗區,

水族文化發展區,

水族文化傳承區和民族文化博覽區四大主題。

想深入瞭解水族的朋友,

在這裡就能將水族的歷史細細觀賞一遍。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馬尾繡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觀賞之後,可以到商業街逛逛,

這裡有獨具特色的美食,有手藝精湛的工藝品,

還有水族非遺展示,甚至有可以划船的小河……

來到這裡,會被濃郁的水族文化滲透,

生活都變得悠然、詩意。

走進水族第二站:貴州水族文化博物館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三都縣貴州水族文化博物館是以展示中國水族歷史

與文化為主題的民族類專題博物館,

是水族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及休閒旅遊景點。

館內合理運用VR虛擬現實、特效影院、

全息影像、鏡像空間等多媒體展示手段打造新亮點,

通過燈光營造讓觀眾進入純粹的觀展空間,

提高觀賞體驗,彷彿水族的歷史就浮現在眼前。

精細的刺繡,是櫥窗裡展示最多的元素。

馬尾繡,是水族婦女世代傳承的以馬尾

作為重要原材料的一種特殊刺繡技藝,

被譽為刺繡的"活化石"。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水族的文字,叫水書,

是世界上除東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

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水族文字:水書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與漢字相比,水書只有400多個字,

只能表示大體意思,無法精確到每一物。

水書在水族群眾的社會生活中,

至今還起著重要作用。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除了自己的文字,

水族還有自己發明的棋類遊戲。

三都水族地區流行的有瓦棋、拱棋、三三棋、

挑抬棋、官王棋等。

這些棋類的棋盤、棋子製作非常簡單。

棋法簡易,深受水族群眾歡迎。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館內還展示了水族的不同服飾,水族的農耕器具,

水族的傑出人才……

到博物館走完一圈,你會被水族的歷史深深震撼。

這樣一個久遠的民族,現存人口約四十萬人,

其中60%以上的水族人都居住在三都。

貴州,也因水族而豐富多彩。

走進水族第三站:怎雷水族文化村

怎雷水族文化村,簡稱怎雷村,

2010年被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命名為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怎雷的民族文化原生態保留得十分完好,

現有200餘戶人家居住,

他們繁衍生息

在這蒼莽翁鬱的苗嶺山脈深處已歷十餘代,

將近200多年,

現今依舊保存著南方民居“幹欄”建築形式。

村寨背靠青山,前臨深澗,

層層梯田由山腳累級而上,氣勢恢宏。

民居隨著山勢起伏,巧妙地分佈於青松翠柏之間;

組成了一幅

“入村不見山、進山不見寨”的山野村居圖,

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優美人居環境。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通過將近半小時的跋涉,

就可抵達怎雷村的觀景臺。

遠遠望去,怎雷村在高高的山腰,

村寨後是綠樹覆蓋的山粱,

村前是滿目金黃稻穀的梯田。

就隔著一片梯田,田下是苗族的居住地。

在這裡,

苗族與水族世代和諧相處,關係融洽。

到了觀景臺,可以多停留一會兒,

用相機記錄下這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青翠的山,金黃的田,

山下升起炊煙裊裊,這裡美得像幅畫。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走進水族第四站:高平村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高平村位於三都縣交梨鄉,

是一個水族、苗族、布依族共同聚居的村落,

分別由三個民族自然寨組成。

村寨保存完好,保留著原生態的生活習俗和環境,

民風民俗自然淳樸。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由於三個民族村民長期居住在一起,

文化開始相互交融,形成了獨有的特色。

尤為突出的是水族與苗族融合後

衍生出的“孝善文化”,

素有“生態高平、孝善高平”的美譽。

高平村每年十月舉辦的“高平吃新節” 活動中,

苗族婦女們身著盛裝,捧著攔門酒,喜迎各方來客。

活動期間村內會組織蘆笙舞、跳月、

苗族對歌、鬥牛等慶祝活動,

吸引附近的村民和周邊縣市上萬群眾前來遊玩,

十分熱鬧!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走進水族第五站:姑魯產蛋崖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姑魯產蛋崖

位於離三都縣城10公里的水族原生態村落姑魯寨,

寨子裡有一座陡峭的山崖,

崖壁上不規則的露出一顆顆青褐色的石頭蛋。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據當地老年人講,石蛋近30年才脫落一枚,

至今村中保存著歷代產下的“石蛋”68顆。

為了保護石蛋,當地人在崖邊塑了一尊神像,

拉起了防護線,將脫落的石頭蛋擺放整齊,

虔誠的向神秘的山崖祈禱。

至於這個崖壁為何會一直孕育出石蛋,

巍巍陡崖裡又藏著怎樣的千年之謎?

三都縣懸賞50萬元求解,

但至今無人能破解謎題。

水族特色節日——端節

端節,也稱“瓜節”,

是水族地區最重大、過節人數最多的年節。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端節在水歷的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舉行,

相當於農曆的八月至十月,

時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種,

也是水歷的年末歲首,

因此是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的盛大節日。

水族的端節規模大,持續時間長,

因此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並被世界紀錄認證機構認證為

“世界最長的年節”和“世界最長的民族傳統節日”。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過端最重要的習俗,

是各村寨分七批輪流進行,

各寨輪流做東,吃“轉轉席”。

男女老幼三五成群登上馬坡,

觀看端坡跑馬,緬懷遠祖。

跑馬回寨,用葷菜招待客人,

三天三夜家家賓朋滿座,

飲酒吃肉,談笑對唱,氣氛親切而熱烈。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有端節,就有端宴。

在端節這天,一定要吃魚包韭菜。

魚包韭菜,是將鮮魚從脊部剖開,

洗淨後塗抹多種調味料,

再用韭菜、慄仁填充魚腹,

用米草綁牢然後清蒸十幾小時。

作為水族特色菜餚,

魚包韭菜上過美食記錄片《風味人間》,

向全國人民展示了水族的獨特風味。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水族美食

端節的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久,實在令人驚歎!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繡娘刺繡比賽

水族男子賽馬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賽馬、下水棋、寫水書、刺馬尾繡、對歌……

精彩紛呈的項目結合著擺滿過道的當地美食。

或許只有親臨現場,

才能感受到端節的喜氣洋洋,

體會到水族人民的勤勞質樸。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在端節的日子裡,

無論來自何方,無論貧富貴賤,

漂泊在外的遊子總會回到家鄉,穿上傳統的服飾,

唱著古老的歌謠,與親朋好友歡聚佳節。

遇上外來人,

熱情好客的水族人民還會挽留你吃飯喝酒。

在這些真誠的面孔下,

一顆顆樸實本真的心靈,

讓你對水族,從此不再陌生。

探秘三都——揭开水族的神秘面纱

— END —

審校:縣融媒體中心韋榮整

編審:縣融媒體中心 蒙家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