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實例:熱泵+毛細管地暖,水溫只需32℃,比燒煤更省

隨著“煤改電”政策的推進,空氣源熱泵無論是在商用採暖還是戶式採暖領域都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績,越來越多的項目在熱源改造過程中也開始將空氣源熱泵作為首選產品。但是對於習慣了傳統燃煤取暖的用戶而言,總是會有人認為使用熱泵採暖的成本還是略貴了一些。

天津實例:熱泵+毛細管地暖,水溫只需32℃,比燒煤更省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個在天津薊州區農村,建築面積120㎡平房使用空氣源熱泵,搭配毛細管地暖,進行冬季採暖熱源改造的項目。

該項目於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通過對用戶實際供暖效果和運行費用的監測,在室內溫度為20℃時,結合電費補貼後,整個採暖季的平均能耗約為17元/㎡。

薊州採暖概況

薊州區位於天津市北面,距離市中心100多公里,屬於半山區半平原地帶。冬季白天室外平均溫度在-5~-7℃,夜間在-12℃左右,歷史最低溫度是-17.8℃。

集中供暖是從每年的11月1日起,至次年的3月31日止,費用為25元/㎡。農村燃煤取暖需購買清潔燃料煤球,價格為850元/噸。

如採用市政集中供暖,按照實際採暖面積100㎡計算,集中供暖費用約為2500元/年。如採用燃燒清潔燃料煤球,預計需要2.5~3噸,

燃煤取暖費用約為2125~2550元

薊州區電價分為兩種,在煤改電區域內的是0.2元/度。在煤改電區域外的用電價格則採用三級階梯模式,即每年7月1日開始計算,在第一個2400度內的用電量內為第一階梯,電價是0.49元/度;在第二個2400度的用電量內為第二階梯,電價是0.54元/度;總用電量超過4800度以後為第三階梯,電價是0.79元/度。

天津實例:熱泵+毛細管地暖,水溫只需32℃,比燒煤更省


項目設計及系統配置

該項目建築採用370mm厚紅磚外加保溫,門和窗戶均採用斷橋鋁合金雙層中空保溫,建築保溫條件良好。供暖計算依據天津薊州區冬季採暖期天數按120天設計,設計參數為:採暖室外計算溫度為-12℃。依據《城市熱力網設計規範》CJJ34採暖熱指標推薦值,房屋單位熱負荷指標為70W/㎡。

根據採暖熱負荷計算公式為: 70W*120㎡=8.4kW,水泵流量:Q=3m³,水泵揚程:H10m,膨脹罐:3kPa。項目原有供暖末端為鋼管暖氣片。

考慮到用戶的採暖舒適性體驗和節能性要求,最終改為選用海爾驕陽低環溫空氣源熱泵全直流變頻機組,額定功率為5.8kW,-12℃制熱量為14kW,機組最低運行溫度為-25℃。

末端採用毛細管地面輻射制熱。系統設計了一個60L的承壓搪瓷緩衝保溫水箱,可以保證系統運行更加穩定,減少制熱運行能耗。

天津實例:熱泵+毛細管地暖,水溫只需32℃,比燒煤更省


毛細管地暖的優勢

傳統的農村建築熱源改造過程中,末端多數是採用暖氣片或者是傳統地暖管,很少採用毛細管地暖。雖然說毛細管地暖在改造過程中的造價略高,但是卻具有更快的制熱速度、更高的室內溫度和更低的運行費用。

毛細管網用於冬天供暖時的進水溫度僅需32℃左右,大大低於傳統地暖管45~60℃,相比傳統地暖節能20%~30%。而且毛細管網以平面輻射的方式實現冷熱交換,由於其極大的熱交換面積,可以讓室內製熱輻射更均勻。

天津實例:熱泵+毛細管地暖,水溫只需32℃,比燒煤更省


效果分析

項目建築保溫措施良好,且無需人工添煤及控制溫度,業主反映採暖效果很好。

根據用戶需要採暖溫度在20℃以上的要求,系統設計供水溫度為38℃,房間溫度在冬季採暖期間可實現23℃左右,在1月低溫最低期間,室內溫度在20℃左右。

運費用費按照農村三級集體電價模式,取0.6元/度的平均值,熱泵機組冬季COP2.7。採暖季從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截止計算,採用空氣能熱泵運行費用分析為:

按cop2.7,機組每天工作8小時,此時每天需用電費為0.6元/kWh×5.8kW/2.7×8h≈10.31元。

採暖季按140天計算,則總費用為10.31×140=1443.4元。

水泵功率選370W,則水泵總用電量為370×24×0.6元/度×120=638.4元。

採暖季期間總電費為2081.8元,平均每平米採暖費用為17.35元。


天津實例:熱泵+毛細管地暖,水溫只需32℃,比燒煤更省



海爾驕陽系列:全直流變頻,-12℃實現100%制熱量

海爾驕陽系列空氣能熱泵採用全直流變頻+噴氣增焓技術的產品,不僅可以-25℃穩定運行,而且在-12℃工況高效制熱。這樣一來,哪怕遇到極端溫度,也不會影響到用戶對採暖溫度的需求,室內溫度波動較小。

同時,該系列產品採用直流變頻技術,針對農村電壓不穩的情況,設定了160V低壓啟動的功能,哪怕低電壓也可以正常啟動。

另外,這款產品還採用多重降噪,不僅壓縮機有隔音措施,出風口設計也進行了優化,風葉採用鋸齒狀設計,噪音更低,比國家標準低10d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