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學生會就業難?主要有四個原因,太現實

“今年經濟形勢不好,大學生就業難。”

“公務員一年比一年難考,國企更不好進。”

“文科生找不到好工作,只恨當時沒學經濟。”

“我們的職位不招女生。”

這些話,新聞媒體、就業單位

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社交網站說了一遍有一遍。

為什麼大學生會就業難?主要有四個原因,太現實

面對就業壓力,

沒有亮眼的實習經歷沒有強大的後臺背景

沒有名列前茅的GPA沒有脫穎而出的顏值

沒有精彩紛呈的實踐交換社團支教生活的

你,還堅持得住嗎?

“就業難”將會是長期存在的難題

開口說話,總有個“前世今生”,不可能都像孫悟空那樣,從石頭縫裡直接蹦出來。

為了截斷話頭,先交代自家發言的前提,在我看來:

第一,“大學生就業難”這一困境,確實與政府近年積極推行的大學擴招政策有關;

第二,作為一種國策,迅速提高大學生入學比例,這思路沒錯,沒必要因噎廢食;

第三,大學擴招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國民素質,而不是緩解就業壓力或吸納民間資金;

第四,大學如何擴招,以及擴招以後如何教學,應該多聽教育家而不是經濟學家的——恕我直言,近年中國湧現的很多“幼稚病”,都出在“經濟學帝國”的急劇膨脹以及越俎代庖上。

與許多專家的樂觀預測相反,我不只不認為2008年或經濟結構調整到位後,問題就能迎刃而解;還擔憂這僅僅是個開端,以後的處境將更加艱難。

按照歐美及日本的經驗,經濟增長並不必然導致高就業率,人家那邊照樣也有“畢業即失業”的危機,你怎麼能保證中國就能繞過這個陷阱?再說,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同一產品所需勞動時間大為減少,勞動力絕對過剩是個大趨勢。

說悲觀點,無論朝野上下如何齊心協力,“大學生就業難”將是個長期存在、而且無法徹底解決的難題。

為什麼大學生會就業難?主要有四個原因,太現實

大學生求職現場

兩種努力的方向

“要上就上最有名的大學,要讀就讀最熱門的專業

不是一種理智的選擇”

明白這一點,那麼,就有兩種努力的方向。

積極的對策是,儘量拓展就業途徑,政府/企業/學校三方合力,儘可能多地接納大學畢業生,或採取政策性傾斜,引導學生們到相對貧困的西部或薪水較低的行業去。但這有個限度,你總不能下死命令,為了擴大就業而變相增加企業成本,或讓政府機關重新回到冗員的狀態。

因此,消極的退卻必不可少,那就是幫助大學生調整心態,直面嚴酷的現實:畢業有可能失業。也就是說,不能保證充分就業,這將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常態”。與此相適應的是,政府、學校、學生三者,都必須重新自我定位。

除非考分不夠,要上就上最有名的大學,要讀就讀最熱門的專業這可不是一種理智的選擇。

一般來說,頂著名牌大學畢業生的帽子,找到稱心如意工作的機會要大得多。但也有危險,書念得多、學上得好,並不能保證你日後一帆風順。這裡還有經濟學家喜歡談論的投入與產出比的問題,常聽人抱怨念書“念虧了”算的就是這麼一筆賬。有隻為求知不問出路的,但這樣一心向學的理想學生太少。兼及肚子與腦子、生存與發展,乃人之常情。

因此,不只不該嘲笑,而且應該鼓勵學生們擇校時,多為自己的未來盤算,不為虛名或高調所蠱惑。是選擇就業前景好的,還是選擇發展空間大的,二者往往互相排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當然是一種“冒險”——除了個人才智及後天努力,所謂的“機遇”,往往就蘊藏在這一選擇中。

當代中國大學的通病

“校長們做大做強的願望,

有可能以犧牲學生利益為代價。”

問題在於,我們的政府及學校,是否已經為學生們“無怨無悔”的“自主選擇”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同樣是高等教育,有以探求知識與真理為主要目標的,也有以滿足現實需求為基本導向的,二者功能不同,但都培養國家及社會所亟須的各類專業人才。

教育史家喜歡談論18世紀的英國模式、19世紀的德國模式以及20世紀的美國模式之間的差異,這當然有道理;但有一點,我們不能忘記,所謂“模式”,只是統而言之。舉例來說,同是追摹德國模式,蔡元培的取法洪堡大學與馬君武的柏林工業大學,便大異其趣,且各有道理。在高等教育日漸普及的今天,面目模糊,定位不清,成了大學的通病。

考慮到目前中國的現狀,政府官員及大學校長“做大做強”的強烈願望,有可能以犧牲學生利益為代價。

為什麼這麼說呢?從211工程到大學升級再到各種各樣的評比,都拿博士點、院士數目、科研經費以及專業設置說事,於是,無論誰主政,都想讓自己的學校“上一個臺階”。如此互相攀比,結果呢,學校面子上是光鮮了,可各學校之間的差異性以及各家的“獨門絕活”反而喪失了。這股大學升級之風,假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將可能以另一種形式,重蹈1952年院校調整的覆轍。表面上南轅北轍,一縮編,一擴展,可骨子裡都是漠視教育規律,人為地改變大學佈局。

為什麼大學生會就業難?主要有四個原因,太現實

大學生求職現場

選擇熱門專業?

“很多熱門專業的畢業生找不到合適工作後

削價出售也沒人要。”

一說到大學生就業困難,專家開出的藥方,往往是強調如何與市場接軌市場需要什麼人才,我們就開設什麼專業。可問題沒那麼簡單,你講市場經濟,好,今年打著燈籠找不著的,四年後削價出售也沒人要。很多熱門專業的畢業生找不到合適工作後削價出售也沒人要。

很多熱門專業的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是這個道理。你趕著在師範大學裡辦房地產學院,我搶著在農業大學裡開國際金融專業,都是瞄著市場去的。可等到你我的學生畢業,就業市場上已人滿為患,這個時候,最容易被拒之門外的,往往就是這些“急就章”;這些年大學生就業市場的波動,跟所謂“熱門專業”的轉移大有關係。

學生們沒經驗,容易被一時的社會輿論所誤導;大學校長們則應該很清很清醒,這種緊盯市場,缺什麼添什麼”的發展戰略,其實是很危險的。如果是必要的專業延伸,往市場靠一靠,那沒問題;但原先沒有任何根底突然間天降神兵,就為了那專業是“熱門”的,這樣的決策,十有八九是要出事的。

大學擴招,專家們大都主張,應注意專業對口。這一點,我不無疑慮。如果原本就是以技能訓練為中心,這樣的學校,容易與就業市場對得上口;可又講提高學術水準,又提瞄準市場需要,這“口”到底該怎麼“對”?在我看來,與其在研究型大學裡增設許多實用專業,弄得不倫不類,還不如放手一搏,相對脫離一時一地的就業市場。這裡的基本假設是:社會需求瞬息萬變,大學根本無法有效控制;專業設置過於追隨市場,很容易變成明日黃花。學得姿勢優美的屠龍術,沒有用武之地,還不如老老實實地強身健體。

線專業與短線專業之爭

“很多熱門專業的畢業生找不到合適工作後

削價出售也沒人要。”

這就回到大學裡早就存在的長線專業與短線專業之爭。在從精英型向大眾型轉變的過程中,大學應該分化,或者“上天”,或者“入地”。當然,這只是比喻,不含價值評判你如果選擇“入地”,自是應該追求學以致用;但你如果想“上天”,則不妨堅持自由飛翔。

對於那些不想繼續深造,大學畢業就開始工作的人來說,四年時間,能獲得人文、社會或自然科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加上很好的思維訓練,這就夠了。大部分的工作崗位,只要稍加培訓,就能應付自如。

退一步說,同樣專業不對口,長線專業的學生容易調整,短線專業的學生則很難。

好幾年前,我曾寫文章呼籲擴大文科招生,因為據《人民政協報》2001年3月12日所載調查報告,那年中國文科在校生所佔比例約為8.9%。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1977年所做的統計: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50個國家中,文科生佔在校大學生的50%的,有13個國家;佔30%—50%的,有26個國家;佔20%——30%的,有6個國家;佔18%——20%的有4個國家。也就是說,中國大學生中文科生所佔比例低得離譜。手頭沒有更新的統計數字,但基本情況估計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因為,在中國大部分人還是把“上大學等同於“找工作。

假如有一天,念大學和自己日後所從事的職業沒有直接對應聯繫。(現在已經有這種趨勢,儘管不是自願)我相信,很多人會同意我的看法:瞭解社會,瞭解人類,學點文學,學點歷史,陶冶情操,養成人格,遠比過早地進入職業培訓,要有趣,也有用得多。這其實也是一種思路:既然沒有辦法保證專業對口,何不選擇海闊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