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講述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新命運

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我被稱作“生命線”,不分晝夜地為小寶寶們輸送營養,陪伴他們一天天長大。

但是當寶寶出生後,我卻又被輕易拋棄,醫療廢棄物的垃圾堆成了我的家。只有那個小小的肚臍眼,殘留著我存在的痕跡。

“別丟掉我!!!”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無奈地哭泣道,“我的作用其實可大呢。”


“世說新語”,講述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新命運

還好在1976年,德國科學家Frieden Stein發現了我們間充質幹細胞家族,之後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爭相地鑽研我們。

聽研究者們介紹,我們間充質幹細胞如果被合理儲存起來,通過在人體外培養擴增,在特定條件下可以變身為神經細胞、成骨細胞、軟骨細胞、肌肉細胞、脂肪細胞在內的多組織系統的細胞,還在造血、免疫炎症反應、血管新生等人體重要功能中起重要調節作用。

這聽起來,是不是與傳說中孫悟空的七十二變一樣厲害呢!

“世說新語”,講述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新命運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還能發揮這麼大的作用。隨著醫學的快速發展,我們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命運被徹底改寫!

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我們是如何從醫療廢棄物,勵志轉身成為醫學界的“當紅炸子雞”的故事。

“世說新語”,講述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新命運

我們間充質幹細胞家族來自人體不同的地方,也擁有不同的特點。

我來自於新生寶寶的臍帶,醫學家們誇我不僅增殖能力強、可塑性好、來源純淨,在大家生病急需我幫助的時候,不論是寶寶還是家人使用都無需配型,還不會產生排異問題,是間充質幹細胞臨床研究的理想來源。

作為一種新型種子細胞,我的未來可以說是一片光明。

正是因為我的這些優點,每天都有數不清的叔叔阿姨在實驗室和醫院努力研究,爭取讓我在更多臨床研究的舞臺上發光發熱。

截止2019年6月,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臨床試驗的數據信息庫可檢索到108項與我相關的臨床研究,其中在中國進行的64項,佔了總數的一半以上。

在“中國臨床試驗中心”註冊的與我相關的臨床試驗達到了50項,通過國家備案的115家臨床醫療機構所備案的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近一半都在使用我來攻克難症頑疾。

其中通過國家衛健委官方備案的臨床研究項目就有10多個,如:

“世說新語”,講述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新命運


怎麼樣,我是不是挺受科學家青睞呀!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增多,研究的腳步根本停不下來。

在醫學家們的努力下,這些年我也取得了一些新的成績,幫助病人們減輕了病痛的折磨。

守護大家的身體健康,我絕對是認真的。

“世說新語”,講述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新命運

“世說新語”,講述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新命運

隨著對我的研究熱度持續升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會被廣泛應用於更多的臨床研究,為人類的健康發揮更大的價值。

但是,如果像以前一樣在寶寶們出生以後就把我丟棄的話,我也是有心無力的。只有在寶寶出生時將我儲存下來,關鍵的時候,我才能大展身手守護大家的健康。

“世說新語”,講述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新命運

目前,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住在四川省幹細胞庫裡,這是由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備案批准建設的是集幹細胞資源儲存、科研開發、產業化應用於一體的綜合性幹細胞資源庫。

這裡有專業的工作人員、嚴格的檢測“入住”流程、先進精良的設備,儲存絕對有保障。現在,我們住在-196°的液氮罐“房間”裡,安安穩穩,隨時待命。我超喜歡在這裡。

看了這麼多,還不趕緊安排一下?

“世說新語”,講述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新命運

文 | 新生命

圖 | 網絡

“世說新語”,講述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新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