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 喊你 賣糧 啦

到10月下旬,南北產區新季稻穀已集中上市,各產區收購價格漲跌互現。其中,東北產區自10月份以來,基層農戶忙於收割,再加上單產降低多選擇惜售觀望,米企為了保證上量,完成訂單不得不提價刺激收購,但整體效果不理想;南方產區託市時間啟動晚,截止目前僅有安徽省啟動了託市,再加上入庫標準嚴格,倉容也有限,稻價短期內上漲動力不足。

未來在大米出貨不暢的形勢下,加工企業不能成為稻穀收購的主力,但未來稻價不會跌價,能否長期看漲?如果上漲能漲多少呢?

一方面,東北產區新季稻穀已收割完畢,與往年市場購銷狀況不同,米企反饋最多的即是無量。雖有大集團以及中儲糧積極入市收購,價格也是一調再調,但都無法打動農戶的心,總結兩個字:“惜售”。

截止目前黑龍江普通圓粒水稻到廠價格在1.32元/斤以上,水分15%以內,出米率65%上;哈爾濱地區長粒水稻收購價格在1.55-1.56元/斤,出米率62-63%、稻花香水稻基層收購價格在2.4-2.6元/斤,出米率65%以上、超級稻價格在1.43-1.47元/斤,出米率70、遼星水稻收購價格在1.43-1.44元/斤,出米率68%,其中普通圓粒水稻已略高於國家託市價。

從大米市場銷售情況來看,米企後期為完成訂單,仍有小幅上調收購價的計劃,但長期來看單純依靠大米加工企業進行市場消化還是有些難,畢竟產大於需的格局依然保持。後期市場收購主力仍將是託市,同時東北各產區陸續將迎來降雪過程,使得基層購銷進度將有所放緩。

另一方面,蘇皖兩地新稻上市以來,晚粳稻一天一個價,無論貿易商和米企都不敢做庫存,主要原因在於市場無託市支撐,心裡無底。隨著上市的增加,預計後期跌勢將放緩,局部地區或將觸底反彈,

主要原因在於兩方面:一是畢竟新季晚粳稻價的持續下行已觸及農戶的種植成本,屆時農戶售糧的進度將放緩。

二是有貿易商稱,南通、鹽城等地中儲糧輪換工作即將啟動,收購價格為1.28元/斤,國標三等糧。同時,當前稻價低於國家託市價,託市工作將在該省擇機啟動,雖然2018年未有啟動託市,但按照2017年的啟動時間,預計將在11月初啟動託市。

再者,截止目前僅安徽一個省份啟動了稻穀最低保護收購,但從貿易商反饋的情況來看,入庫標準嚴格,中晚秈稻實際入庫價格與米企收購價格持平,因此即使後市託市範圍繼續擴大,稻價在當前基礎上繼續上漲的空間已不大。農資惠購網,全國農資廠家直銷平臺,買農資就是省錢。從大米加工企業的角度來講,重點在於大米銷路難,企業多以謹慎收購為主。並且,今年粳米價格較去年同期低,使得秈米與粳米間價差擴大,一定程度上也會限制秈米出貨,米企入市收購的積極性不會太高。

綜上,截至目前國家還有託市陳稻穀庫存1.3億噸以上,這不是小數目。受此壓制,東北產區稻價能否有大幅上漲的空間就看具體託市總量如何,而且如果入庫標準嚴格,稻價繼續上漲空間有限,扎堆賣糧的現象出現,稻價反倒會有下行的風險,建議農戶掌握好售糧節奏,一定要在託市結束前售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