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寫作者表面上都在學馬爾克斯,其實暗地裡都在讀東歐文學


以下圖片依次為:米蘭•昆德拉、赫拉巴爾、米沃什、辛波斯卡、伊斯梅爾•卡達萊、馬洛伊•山多爾。東歐真心犀利啊,因為它不只擁有米蘭•昆德拉,它還有哈謝克、赫拉巴爾、哈維爾、希姆博爾斯卡、舒爾茨……

如果我們用世俗的眼光看待東歐文學,東歐同樣是一個兇悍的文學之地,除了新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嘉•朵卡萩,我查了一下,還有1964年的南斯拉夫的安德里奇、1980年的波蘭的米沃什、1984年的捷克的塞弗爾特、1996年同是波蘭的辛波斯卡、2002年的匈牙利的凱爾泰斯•伊姆雷、2009年的赫塔•米勒是羅馬尼亞裔……

為什麼沒寫下偉大的卡夫卡的名字?為什麼沒有偉大的俄羅斯文學? 卡夫卡是廣義的東歐作家,但是東歐其實是個政治地理學概念,主要指冷戰中的捷克、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前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也就是曾經的東歐七國。俄羅斯其實也是廣義東歐,但從文學大類來說,俄羅斯文學已經強大到可以自成一個大類了,一般討論東歐文學的時候,就不太談俄羅斯文學了。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說“最喜歡”是個很難的問題,因為無法完全指定某一部作品,所以這裡列一下最喜歡的幾部作品,排名也不分先後,歡迎各位朋友評論區補充和討論。 《玩笑》、《生活在別處》:米蘭•昆德拉的書我會選這兩部,《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是封神之作,但這兩部書才是一個作家真正的靈魂燃燒。 《面對大河》:米沃什的詩集其實都該看看,米沃什真心是個傳奇,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萬物靜默如迷》:辛波斯卡的詩適合擺在床頭,那些日常的小觀察,能讓人漸漸學會平心靜氣。 《過於喧囂的孤獨》:自從很多年前被赫拉巴爾這本書看哭之後,我就明白了一個廢柴應有的生命狀態,我開始沉浸在讀書和碼字的世界裡,就像那個在廢紙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漢嘉,他把那些散落在廢紙堆中的書頁撿出來,藏在家裡,抱在胸口……

《恥辱龕》:伊斯梅爾•卡達萊和阿爾巴尼亞文學可能對我們來說都很陌生,但這絕對是一本異常好看的小說,東歐作家搞起諷刺和隱喻這種梗來是世界級的。 《燭燼》:馬洛伊•山多爾最終讓我確認了一個心中多年的猜測,那就是全世界的寫作者表面上都在學馬爾克斯,實際上都在偷偷讀東歐文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