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上孩子哭鬧,媽媽該不該被罵?

最近,一位媽媽在飛機上怒懟乘客的視頻火了。

飛機上孩子哭鬧,媽媽該不該被罵?

視頻中,一對男女乘客嫌久哄不好的嬰兒吵鬧,質問這位母親:“整個飛機又不是隻有你們一個小孩,為什麼就你們小孩一直吵到現在?”

母親立馬回敬:“你們有本事一輩子別生孩子!”

飛機上孩子哭鬧,媽媽該不該被罵?

有網友評論說:“錯就是錯,你可以請別人理解,不能拿出你把我怎麼樣的態度。”

但當我看事後採訪視頻時,母親說:“其實我已經想辦法哄,怎麼都不行。”

是啊,要用盡多少辛酸,才會在抱著孩子的那個狼狽時刻,懟碎自己的體面啊?

理解,才是最深的尊重


我單身時,很討厭公交車上沒完沒了的嬰兒哭鬧,內心嘀咕:“怎麼半天還哄不好?”

頭皮發麻到恨不得跳車而逃,離開那一眼望不到停的哭喊。

但做了母親才發現,嬰兒不是你想哄就能哄好的。

尤其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媽媽本身已達到體力和情緒雙重崩潰的邊緣,再若打擾他人,心理承受的壓力和煎熬真是孤獨至極。

飛機上孩子哭鬧,媽媽該不該被罵?

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做那個吸引無數目光,埋怨,不耐煩的焦點呢?

誰不曾是個灑脫girl,說走就走,困了就睡呢?

媽媽此時的孤立無援,和帶給身邊人的內疚感,折磨的她已經很難受了。

再遇到指責和抱怨,媽媽就像困獸般憤怒,口不擇言,箭不長眼,唯有一絲不管不顧,方能捍衛母嬰這座孤島,使媽媽有片刻的安全感。

飛機上孩子哭鬧,媽媽該不該被罵?


遺憾的是,很多人並不能理解媽媽的處境,無論孩子餓了還是病了,幾乎一邊倒指責母親。

前不久,國外一位母親在餐廳吃飯,孩子哭了要吃奶,她只好馬上抱起孩子進行哺乳。結果身旁的人說她,你這種行為太羞恥了。

她選擇用衣服罩住自己的頭,因為孩子不喝奶會哭,又不能影響他人心情,那就索性把自己的臉面捨棄了吧。

飛機上孩子哭鬧,媽媽該不該被罵?


如果說這位母親還能用幽默和自嘲的方式化解難題,有些時候的指責和傷害,卻百口莫辯。

有一次我獨自用嬰兒揹帶背未滿半歲的兒子曬太陽,給兒子穿的涼快,防曬措施也到位。

但由於產後體虛未恢復,沒曬多久,揹著兒子的我已經熱的滿臉通紅,虛汗從鬢角一直往下滴水,只能準備回家。

路遇小區保安大叔,看我滿臉通紅,直接劈頭蓋臉數落一頓:“這麼大太陽,你看你把娃都熱成啥了,怎麼不抱在手上!”

腱鞘炎沒好的手根本無法長時間抱兒子,又想讓兒子沐浴一下陽光,已經腰痠背痛的我仍選擇努力把兒子獨自背出來。

保安大叔只看到我臉曬的通紅,就以為兒子也被熱著了。

他不曾考慮到,兒子只是安靜的坐在媽媽的揹帶裡搖啊搖,而媽媽忍著渾身痠痛,不管汗流,不顧體虛,一人帶娃空餘,努力走一走,只為孩子能見見陽光。

飛機上孩子哭鬧,媽媽該不該被罵?

如果是母親一個人,只想在無數個24小時超長待機的勞作之餘,癱在沙發上,誰願意和曬太陽過不去啊?

對母親來說,她們要的很簡單,僅僅是一份理解,一種尊重而已。

最有價值的愛,向來是體諒和行動。

如果你不能為母親做點什麼,請至少管住自己高高在上的嘴。

憤怒來臨時,先試試這個辦法

飛機上母親說:“你們有本事一輩子別生孩子。”

這是氣話,真正的潛臺詞是:等你們有了孩子,遇到嬰兒怎麼也哄不好,周圍人還給很大壓力時,你就為難了。

飛機上孩子哭鬧,媽媽該不該被罵?

媽媽,我知道你不容易,因為手上抱個不能自控的嬰兒,旁邊還坐著不能自控的成年人。

但是有時候,柔和反而是最堅硬的鎧甲。

朋友問過我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能得到好心人的幫忙呢?

我想,可能是,你越體諒別人,別人越願意照顧你。

飛機上孩子哭鬧,媽媽該不該被罵?

閨蜜帶著不滿一歲的女兒和媽媽,陪老公去外地做博士後。

因為房源緊張,必須與人合租在學校的博士後公寓,室友家在本地,偶爾來住。

按一般人的想法,兩室一廳的房子,夫妻二人一間,老人小孩一間剛好,室友你家在本地,還回來住幹啥呀?

閨蜜卻不這麼想,她專門從老家帶了一大堆特產給室友,還在室友居住期間主動和丈夫在客廳打地鋪,把房間讓給老人和小孩,並多次給室友道歉,怕小寶寶的哭鬧吵到室友。

室友住了一晚就說,自己考慮不周,讓閨蜜一家受委屈了,以後就把自己房間讓給閨蜜一家四口。

飛機上孩子哭鬧,媽媽該不該被罵?

看,人心都是肉長的,你體諒我一尺,我照顧你一丈。

這也是閨蜜在困難中,經常有人願意向她伸出援手的原因吧。

人就是如此神奇的生物,同樣一句話,語氣態度不一樣,發出的迴響不一樣。

很多人處世,主要看對方態度。態度好,還有人會支招哄孩子,態度不好,你一句,我一句,就能吵上天。

飛機上孩子哭鬧,媽媽該不該被罵?

同事有一次坐火車,二寶兩歲,大寶七歲,孩子哭鬧狠,周圍人表示出不耐煩。

同事跟周圍人說:實在不好意思,我在盡力哄呢,孩子怎麼哄都不好,我也有點疲憊,打擾大家休息了,抱歉抱歉。

這時一位大姐建議同事把孩子抱到走廊走一走,過一會,孩子竟然在媽媽懷裡睡著了。

世界是圓的,善意也是


遇到通情達理的乘客,母親會因為這些點滴的善意,把善良也傳遞在孩子心中。

表妹有一次坐火車,下鋪嬰兒不知何故哭鬧,父母哄不好。

十幾個小時的車程,僅朦朧睡了3小時,精神很不好,但卻沒吱一聲,問她原因,表妹說:“小時候自己有可能也這麼哭鬧,別人也忍過自己吧!”

飛機上孩子哭鬧,媽媽該不該被罵?

作家蔡春豬曾說:“不幸降臨到自己頭上才能體諒理解他人,成本太高,也不是我所願意看到的。我的意見就是:儘量做到將心比心。偶爾,你試著假如一下,他是你最親的那個人。”

是啊,將心比心的時候,怨念不會那麼深。

向世界發出的善意,總有一天會繞回到自己身上。

飛機上孩子哭鬧,媽媽該不該被罵?

撼動搖籃的手,撼動世界。

一個國家對待女人和小孩的態度,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

著名女記者周軼君曾說:我抱嬰兒出去會很緊張,生怕帶了個打擾大家的傢伙。”

尤其是帶著嬰兒的媽媽,她正在經歷女人編年史以來最難的一年。

飛機上孩子哭鬧,媽媽該不該被罵?

無論她在做女兒,妻子,甚至姥姥的時候,都不會像她剛做母親如此艱難。

做女兒,是被人照顧的狀態;做妻子,是與成年人相處的技巧;做姥姥,是歷經歲月打磨的熟稔,唯有初為人母的第一年,體會到更多的,是恐懼,焦慮,絕望熬製的吞心噬骨湯。

對母親友善,就是對人與人之間的氣場友善。

因為是這一雙手,在世間擋住黑暗,托起生而為人,最初的溫暖。


飛機上孩子哭鬧,媽媽該不該被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