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佛為什麼非要等孫悟空,搬了三次救兵以後,才收服黃眉大王?

彌勒佛為什麼非要等孫悟空,搬了三次救兵以後,才收服黃眉大王?

文||小胖品西遊

作為《西遊記》裡膽子最大的妖怪,黃眉大王幹出的事蹟,可謂是驚天動地。直接冒充如來佛祖,騙了唐僧,困住了孫悟空,還把諸天神佛,統統裝進了自己的人種袋裡。把孫悟空愁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就差找一塊豆腐去撞牆了。不過好在彌勒佛祖及時出場,才幫助他降服了黃眉大王,就出了師徒幾人,和一群被困住的神仙。

但與此同時,想必很多人,都要忍不住替孫悟空問上一句,這個彌勒佛早幹嘛去了,為啥非要等到人家孫悟空,搬了三次救兵以後,才出手降服黃眉大王呢?

彌勒佛為什麼非要等孫悟空,搬了三次救兵以後,才收服黃眉大王?

因為《西遊記》中早就寫明白了,黃眉大王是他座下的童子,而且他自己也曾親口承認:“他是我面前司磬的一個黃眉童兒……把我這幾件寶貝拐來,假佛成精。”這樣看來,彌勒佛頗有一種坐山觀虎鬥的意思,是自己看夠了熱鬧,才下來幫助孫悟空的。因為他自己坐下的童子下凡,他豈有不知之理。分明就是故意等孫悟空折騰的夠嗆,他才姍姍來遲。

可這又是為什麼呢?同為佛門中人,幹嘛非要跟自己人過不去呢,這不是擺明了讓外人看笑話嘛!不過事情的真相,當然不可能是這樣的。彌勒佛祖身為佛家的未來佛,也就是將來整個佛家的接班人,他這樣做肯定也是大有深意的。

那麼他的真實用意,就非常耐人尋味了。因為通過以上分析,似乎可以證明,他是故意放任黃眉大王在下界胡鬧,不但如此,而且還讓他帶走了十分厲害的兩件寶貝。特別是人種袋,就算有再大的本事,在它面前都威風不起來。

彌勒佛為什麼非要等孫悟空,搬了三次救兵以後,才收服黃眉大王?

而彌勒佛之所以看著黃眉大王,拿著他的寶貝到處耍威風,而不加以制止。這就只能說明,他是在故意試探各個勢力的神佛,究竟給不給自己面子。因為如此厲害的法寶,估計是非常有名氣的,或者說很多有實力有見識的神仙,都知道這兩件寶貝的主人是誰!從而也就能猜到彌勒佛的心思,做出相應的反饋。

這也正是彌勒佛要等孫悟空,搬三次救兵的原因。因為孫悟空這三次搬兵,分別去的都是不同的地方,比如第一次找的是玉皇大帝,第二次找的是蕩魔祖師,第三次找的是大聖國師王菩薩。但是這三次的結果,卻都是出奇的相似,因為他並沒有請來,真正有實力對付黃眉大王的人。每到一處,對方都是隻安排幾個小兵小將,應付一下孫悟空了事。

彌勒佛為什麼非要等孫悟空,搬了三次救兵以後,才收服黃眉大王?

原因就是他們,已經通過孫悟空或者其他人的描述,得知了妖怪手中是什麼法寶,猜到了事情的真相。所以才沒有過多的幹,也就等於給了彌勒佛祖幾分薄面。對於這個結果,彌勒佛顯然也十分滿意,因為孫悟空三子搬救兵,其實已經幾乎涉及到了,三界中的所有勢力。比如玉皇大帝代表天庭,蕩魔祖師象徵道家,而那一個大聖國師王菩薩,應該就是佛家的人物。

所以說,最終給彌勒佛的反饋就是,每一股勢力都願意買他的賬,沒有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把黃眉大王幹掉。而彌勒佛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試探,其實正是在為他日後的下一步計劃在做準備。

而他的下一步計劃,應該就是像如來佛祖那樣,開創自己的佛法。因為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曾經分析過,如來佛祖能夠開創大乘佛法,就是因為他的三界中,擁有了一定的地位。而且《西遊記》中大乘佛法的本質,似乎就像是一個信號,也可以說是如來佛祖的象徵。

彌勒佛為什麼非要等孫悟空,搬了三次救兵以後,才收服黃眉大王?

也就是說人們信奉大乘佛法,就等於信奉如來佛祖。如果大乘佛法傳遍了人間四大部洲,就意味著如來佛祖在人們的心中,得到了認可,也就擁有了在人間的地位。而彌勒佛作為佛家未來的繼承者,他很有必要緊跟如來佛祖的腳步,保證自己在各方面的地位,都無限接近,甚至超越如來佛祖。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保證在將來,順理成章的接管佛家,否則一旦拉開差距,就很有可能被別人趁虛而入,取而代之。

由此可見,彌勒佛非要等孫悟空搬三次救兵,才出手降服黃眉大王,其實就是在試探各路神仙的反應。而他之所以這樣做,應該就是為了證實,他在神仙界的地位,看一看自己是否有開創佛法的資格。

彌勒佛為什麼非要等孫悟空,搬了三次救兵以後,才收服黃眉大王?

看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是到處都充滿了競爭,所有的一切,都如同逆水行舟,一旦稍有鬆懈,就可能錯失很多。也正因如此,每個人才會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自己的一切。就像《西遊記》中的彌勒佛那樣,即使身為佛祖,卻依舊不敢停下追逐的腳步。這樣看起來,在某些時候,所謂的名利和地位,也未嘗不是一種負擔,一旦揹負起來,就再也難以放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