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想反驳“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的实验主要就是一个“观测”,假如我们不去观测,就不知道箱子里面的猫是否被毒药毒死,那么这只猫就处于存活状态和死亡状态的量子叠加态。

归纳一下就是说:不观测,则不知道状态。实验是为了从宏观角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的问题。把微观物质在观测后是粒子还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观的猫联系起来。以此求证观测介入时,量子的存在形式。

实验最重要的主体是为了解释微观物质的存在是波还是粒子,然后猜测“观测”对实验的结果的影响,是否因为观测而改变了实验结果?

用思想反驳“薛定谔的猫”

这里就有两个问题,微观物质的存在形式是什么?是粒子还是波?或者因为那是物质定义的边缘,是无中生有的过程,所以存在形式总是不能确定?因为我们完全不知道构成波的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观测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

第一个问题能力有限,所以直接从思想的角度解释一下第二个问题。

我们是如何认知的?因为世界本身是无意义的!所以我们一开始认知世界的时候所认知的世界也是无意义的!也就是婴儿眼中的世界!

用思想反驳“薛定谔的猫”

然后世界的意义是怎么诞生的呢?是演化来的!

我们看见了万物变化,其实也就是看见了光的变化。然后连续性将光给记忆,为什么是连续性?因为大脑有自己的时间单位,也就是频率或者周期什么的,一个周期一个认知单位,所以小于这个周期的认知不在我们的理解范围之内!

用思想反驳“薛定谔的猫”

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现在这样,每个时间单位都会被记忆,一分钟之内的变化形成一条神经通路之后,运作这条神经通路就会回忆起这一分钟的光的变化。

所以我们如何认知猫的死亡的呢?

第一就是直接看见猫的死亡,这样就可以理解猫的死亡。平时看见的猫属于存活状态。

用思想反驳“薛定谔的猫”

所以在思维上,运作“猫和死亡”和“猫和存活”这两条神经通路的时候,就有了可能性!假如还有更多神经路线,就会理解更多可能性,所以计算的数百万可能性不属于已经理解范围。

而“薛定谔的猫”认知结果也就是完完全全的运行脑内神经,和外界物体状态没有关系。

用思想反驳“薛定谔的猫”

另外结果还有第三种可能,就是假如是死亡事件鉴定经验者,除了死亡的认知以外,这样的人因为经常性的判断死亡时间,所以代表判定时间那一部分神经已经和代表死亡认知的那一部分神经联系在一起。

假如他判断猫死于10分钟前,那么观测结果就是在我们观测之前状态就发生了改变,而我们观测之后,只是神经的运作路线变了而已,所以在箱子里面猫只会处于一种状态,那就是我们自己定义的存活或者死亡!

所以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微观层次!几率问题!也就是可能性问题!

上面说到,可能性就是神经的几种运行路线!可能性是什么?

用思想反驳“薛定谔的猫”

我们认知万物的可能性就要有绝对概念,也就是个体概念,一块石头是由无数分子构成的,假如不站在人的角度上,一块石头的概念就不存在了,只有在人的理解当中才有“一”块石头。

代表石头的那片神经运作时就是石头概念产生的时候!这就是绝对化!然后就是认知石头状态,碎裂、粉碎、打磨、颜色、移动、燃烧、融化等等。这就是几率,一块石头有这么多可能,我们普通人之所以可以轻而易举判断,是因为我们认知了外界因素,那一条神经路线就可以将结果与原因相连。

用思想反驳“薛定谔的猫”

这样就不存在几率,而是推断!

同样,物质微观可能存在几率,但是神经的运作不会改变!可能性的认知运作只有这么一种!

何况微观可能也不存在几率,是粒子?还是波?但凡是我们人类的定义,就会存在概念定义边缘!例如:最常见的移动,我们都知道移动概念,但是我们也知道物质是一直在运动的,我们认为物质停下来,其实物质并没有停,哪怕一皮米的距离,物质的状态都是一直变化的!

所以当距离单位到了一个程度,移动的定义就消失了,因为全部都在无规则运动,所以没有参照系,移动就没有意义!

所以粒子和波的定义也有一个认知边缘,去掉这个不存在的由神经决定边缘,才能理解更大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