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吞金自盡”,是因為金子有毒嗎?到底是什麼原理呢?

昌於森


在文言文中,我們可以經常看見類似於“某某某吞金自盡”的話語,但是我們也知道,金是一種單質,金本身並沒有毒性,而且就算是金子提煉不純導致存在一定量的雜質,那也應該不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那麼吞金自盡的原理到底是什麼呢?


吞金自盡我們在電視上應該看過不少吧,傳說中楊貴妃就是吞金自盡的(當然也有說是縊死或者是喝毒酒而死),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其中有一節講到尤二姐被王熙鳳借刀殺人,於是吞金自盡。或許很多人認為這是文學作品誇大化了的表現,實際不然,吞金自盡是有其原理的,當然不論是哪種死亡情況,吞金自盡都是很痛苦的一種死法。

第一種情況,也就是吞下的金子剛好堵塞了氣管,這樣一來人就相當於是窒息而死了,當然了,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應該比較低。第二種情況,那就是吞下去的金子是帶有稜角的,於是進入了消化道里面之後會劃破消化道,進而引起消化道出血死亡。第三種情況,那就是吞下去的金子有一定的體積,但是表面的稜角不至於很銳利,而且還可以保證吞下去的時候不會卡在喉嚨管裡,這樣致死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腸梗了,而因腸梗死亡是異常痛苦的。


當然了,古代所謂的吞金自盡,其實也沒有明確指出來這裡的“金”到底是何物。它到底是金礦石、是金塊、是金子做的首飾、還是其它的金屬呢?我想應該是都有可能的吧,如果金指的是金礦石的話,那麼金礦石在沒有提煉之前很可能是有毒性的,所以死亡的原因是除了金以外的其它有毒元素的毒害作用。古代其實將很多的金屬統稱為金,所以這裡的金也有可能是其它的金屬,不過貌似古代發現的有毒金屬不會太多吧。

由於人的胃酸不能腐蝕黃金,所以黃金一旦進入了人體的消化道里面之後,就會一直保持它的原始形狀,這個金屬塊如果體積足夠大了,那麼它一方面有可能會劃破腸道,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一直堵塞在消化道里面,進而堵塞了整個消化道,從而引發腸梗,而一旦內出血或者是腸梗的話,死亡的概率就很大了,所以這應該是古人吞金自盡導致死亡的最有可能的原因。


鏡像宇宙


《明史》中記載宦官張敏吞金而亡,《紅樓夢》中王熙鳳借刀殺人,尤二姐吞金自盡。都曾提到了利用“金”自殺,但古代的金與現在的黃金,並不是同樣東西。

現代的金一般指代黃金,元素符號Au,純金本身無毒,吞入體內不會中毒而亡。這是因為金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由於金的電子層d區收縮效應和6s2惰性電子對效應存在,金的6s電子能級收縮至5d。簡單來說就是金原子失去電子需要吸收很大能量,不易失電子,很難與一般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不會溶於普通的酸和鹼,更不會被人體內的胃酸溶解,也從未有過因佩戴金飾品中毒的報道。

黃金雖無毒,但較大體積的黃金吞入體內,會對人體造成物理傷害,因為黃金的密度大約是鐵的三倍,容易使器官拉傷下垂,引發胃穿孔或腸梗阻最終大出血而死亡,也會堵塞呼吸道窒息而亡;如果食入的黃金體積較小,則會隨著糞便一起排出體外,市場上的金箔冰淇淋就是很好的例子。

作為噱頭,商家喜歡在冰淇淋上加金箔,金箔的本質是非常薄的黃金顆粒,確實是黃金。黃金屬於重金屬,重金屬能使人中毒,但黃金也是惰性金屬,並且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一位體重60公斤的成年男子,需要一次性攝入216克黃金才有50%的致死率,冰淇淋上的金箔含量不到0.1克,攝入體內後會被排出體外,只有冰淇淋才會被人體吸收,所以不用擔心重金屬中毒。

史書中常記載,帝王賞千金的行為,但古代沒有那麼多黃金,古代所謂的金是金屬的代名詞。不單指黃金,更多時候是指銅或汞、鉛、鉻等有害金屬的混合物。《本草綱目》中記載:毒金即生金,赤而有大毒。

古代的鍊金技術落後,煉出的黃金含金量不高,被稱為生金。方法是將金沙磨碎、加熱氧化、酸洗去掉雜質,再溶解到水銀中。水銀是常溫下唯一呈液態的金屬,水銀作為溶劑,其它金屬作為溶質,可以形成溶液,這類溶液被稱為“汞齊”,汞齊過濾掉不溶解的金屬,然後再加熱蒸發水銀,留下的就是金和其它能溶解的金屬。這些金屬中部分是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此方法煉出的黃金也被稱為生金,古人也有可能是吞下生金,被其中的有毒重金屬致死的。

綜上所述,黃金導致人體死亡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機械性刺激引發器官破損或堵塞,二是黃金中夾雜了其它有害金屬致人死亡,黃金本身是無毒的。


科學薛定諤的貓


金子屬於貴金屬,而且是那種超級穩定的貴金屬。除了王水可以溶解外,金子基本上不發生任何反應。而金子還有一個特性,就是毒性超級低。因為金子不會和體內的化學物質反應,所以其毒性很低,不會引起細胞毒性。不過,也正是因為金子太穩定了,如果吃下去大塊金子而又排洩不出去,那麼這些金子就會逐漸磨損胃或者其它消化器官、導致腸胃功能喪失,最終引發死亡。這也是“吞金死亡”的原因。說到底,這種死亡並不是金的毒性造成的,而是金無法排出體外,損壞腸胃導致的。



當然了,金子如果以離子形式存在,就可以發生很多化學反應了。比如氯金酸,就可以被還原並和一些富電原子反應。比如氮原子和金表面的電子可以配位,金還可以和巰基形成硫金鍵。但是這些形成的金一般是納米級的,也叫做納米金。納米金粒徑小,可以很好通過腎臟排出體外,所以無毒副作用,是現在理想的生物材料。



總之,金是沒有毒的。


科學探秘頻道


吞金自殺多見於小說中,是一種奢華的死法,《紅樓夢》中就有吞金自殺的片段。

其實金是沒有毒性的,不然也不會有人戴金戒指、金項鍊等黃金飾品了,金化學性質也不活潑,不溶於酸,不溶於鹼,因此金無法在胃中被胃酸溶解。吞金自殺的直接原因可能和“王八吃秤砣”致死原因有的一拼,主要原因就是吞下去的黃金密度大,將消化道堵塞,即發生腸梗阻,古代醫學不發達,無法進行手術治療而導致的死亡。

吞金自殺中的金也有可能不是現在的所提到的金(Au)單質,在我國古代金代指過多種金屬,《紅樓夢描述的故事大概發生在明末清初,那時的金也有可能指的是白銀。白銀同樣不與胃酸反應,也沒有毒性,致死原因和黃金差不多。

圖釋:王水可與黃金和白銀反應

也有分析認為是吞金自殺後,可能吞下去的金屬不規則而導致腸道或者食道被劃破導致的死亡,我認為這種可能性比較小,因為這需要金塊的外形極度不規則,自殺者選擇這種方式的可能性小。

圖釋:也不排除如圖中所示,古代金中含有有毒雜質而導致的中毒

無論哪種原因致死,過程都是緩慢的,並不能瞬間致死,腸梗阻的主要臨床特徵就是劇烈腹痛,劃傷腸胃而導致潰瘍也會導致劇烈腹痛,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奢華但是非常痛苦的選擇。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了,更多科普歡迎關注本號!


核先生科普


金元素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它進入人體之後,並不會被胃酸腐蝕,也不會和身體中的各種酶發生作用,所以黃金毒不死人,人吞進去怎麼樣,最後拉出來或取出來還是什麼樣。

但黃金有一個問題,就是它的形狀一般不規則,甚至有的黃金製品非常的鋒利,這些黃金進入人體內部,極易劃傷或者戳傷胃腸道。

胃酸是具有腐蝕性的,一旦胃部出現傷口,胃潰瘍甚至胃穿孔就會發生,胃穿孔是極其嚴重的疾病,一旦搶救不及時就會導致病人休克甚至死亡。

另外就算黃金沒有傷害到胃,它也會隨著消化系統進入腸道,腸道的寬度就那麼大,且裡面還存在著大量的細菌,稍微哪被黃金劃傷了,就會被細菌感染導致炎症的發生。



所以吞金確實能自殺,但致死的原因是胃腸道的破損和感染,另外吞進去的黃金如果比較大,黃金進入腸道之後會造成腸梗阻。

腸梗阻說白了就是腸道被堵住了,導致後面的東西無法通過,於是被堵住的地方就會膨脹,最後人就因為腸道破裂而亡。

那麼古代人由於醫學技術不發達,既不可能開刀取出來,也不可能服用抗生素,所以他們認為吞金自盡是可以理解的……


種植恆星


吞金自殺是一種非常殘忍的自殺手段,在歷史中也有很多的記載,讓說古好奇的是,為什麼吞金子能自殺呢,難道說金子有毒嗎?

在我們中國四大名著的紅樓夢中,就有這樣的一個人,她就是吞金自殺而死,她叫做尤二姐,她是因為王熙鳳,給她弄了一系列的陰謀,然後被逼的自己吞金死掉了。吞金子自殺的這種方式是很痛苦的,從紅樓夢中來看,尤二姐吞金子自殺的這種方式,讓我們感覺尤二姐更加的可憐。

首先,金子本身不可能是有毒的,但古代說的這種吞金自盡,後人對他的理解有兩種,首先第一個可能就是金子裡面還有雜質,是一種雜質金子,雜質金又有一個稱呼叫做生金,這種金子是有毒的,裡面的很多礦物質都沒有提煉,所以可能當時他們吞的是這種金子自殺。而且這種雜質金就算提煉上十多次,也是有毒的。

後人們對吞金自殺的第二種理解,就是他們那個時候吞的金子,全部都是純金。當然純金是沒有毒的。但是這種純金的質量和體積,都非常大,有可能會把人們的食道給堵住,然後把內臟割破,並且這種金子也排不出體外。所以用這種的方式自殺而死是很痛苦的,並且讓人們感覺到了這是非常殘忍的,而且他死亡的過程很漫長,不能讓人痛快的死去,是那種讓人每天都能體會到痛苦,但是卻死不了,想想就可怕,當然那種能夠吞金自殺的古人們的家庭肯定富裕,也非常的有錢。因為金子本身就是非常值錢的東西,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

說古也想不明白,自殺就自殺吧,為什麼要用這麼殘忍的方式自殺呢,還浪費這麼多的金子。都說好死不如賴活,如果是換做說古的話,說什麼也不會去自殺的。


說古明今


金子沒毒,但人心有毒。一個人能夠痛苦到選擇這麼一種方式來結束生命可見受到的委屈有多大,一下子就想到了紅樓夢裡面的尤二姐。關於吞金有若干種說法:

一說是吞黃金塊,但吞小塊的金子,而且形狀比較圓滑是可能被排出來的。黃金即便密度高,但如果太小也不至於墜破腸肚,恐怕只能因為重力原因不大容易排出來罷了。而且這樣也要很長的時間少說幾天,多則一個月到數月才能造成病變,中間各種痛苦,恐怕是吞金者萬萬不願接受的。所以吞金造成消化道破裂和腸梗阻致死的說法是不太站得住腳的。但如果吞的是合適尺寸的大金塊,咔住喉嚨造成無法呼吸,吐也吐不出來,吞也吞不下去,抽搐幾下在數分鐘內立即致死,這種說法倒是比較科學。

另一說是以金箔入酒喝下。但金箔在印度就常常被做成食物的點綴,據說還有不少人到印度的糞坑中淘金,那說明金箔是沒有毒的。日本也有金箔冰淇淋公開售賣。因為黃金性質穩定,基本上不大可能參與體內的消化道的任何化學反應,所以基本上在一兩天後從後面拉出來,完全不影響健康。所以“金箔酒”不大可能是自殺的手段,或許只是民間傳說罷了。也有說是古代煉丹人煉的假金,實際上裡面富含高濃度砷、汞等毒物,讓人喝了之後中毒身亡。

再有一說,吞金實際上是指吞下尖銳的利器,因為“金”在古漢語中泛指各種兵器。所以有人稱“吞下尖銳的首飾或者小刀”為吞金,從文化傳統上倒還講得通,但這樣死得太痛苦,而且不一定能夠痛快地死。口腔和消化道被劃破,會大量流血,口吐鮮血,甚至會被自己的血嗆到,不小心還會造成嘔吐,不僅死相慘烈難看,而且也可能得痛不欲生,熬個兩三天才能過去,這若非文學作品藉此煽情恐怕不大可能是吞金者的首選。

當然這些都是揣測,但吞金並非古代人自殺的首選,畢竟要有“金”可吞才能實施,吞金的人要麼非富即貴,要麼好歹有點畢生的積蓄。而且這行為也非大男人好意思採用的,最後只剩下一些富貴家的糾結弱女子被逼無奈之時才捨得用。廣大的普通窮人求生都還來不及,哪裡有那些糾結心思去求死,能有一塊能夠吞死人的金塊,對於窮人來說,那就是生機了吧!嘆!


小宇堂


“吞金自盡”的說法由來已久,而最出名的莫過於《紅樓夢》中尤二姐用了這樣的方法自盡,但“吞金自盡”這種方法真的可以導致死亡嗎?

要弄清楚“吞金自盡”的原理,我們需要明白這裡的“金”指的是什麼。

古代對“金”的解釋可分為三種:黃金、金屬的統稱、貨幣。而在《紅樓夢》中尤二姐的自殺是用的生金,因此我這裡就先解釋下生金自殺這個概念。

金子是否有毒?

(純金冰淇淋可以直接吃)

學過化學的朋友都知道,黃金的化學性質非常的穩定,通常只是以單質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它只能溶解在“王水”中。而人的胃液近似於鹽酸,鹽酸是無法將其分解的,因此也就不存在重金屬中毒的說法,所以首先可以排除“吞金自盡”是因為金子有毒導致的死亡。

“吞金自殺”的可能性

排除了金子有毒的說法,那麼只用有兩種物理情況來解釋“吞金自盡”導致死亡:

  • 其一、如果此人吞進去的金子比較小,那麼會隨著人的排洩而排出體外,不會對身體造成大的傷害。但如果吞的金子體積比較大,則會堵住器官讓人窒息而死。

  • 其二、古代的金子造型不一,有元寶形、也有首飾造型,如果吞的金子有稜角,那麼強行吞下去就會刺破消化道,還會因為穿孔而造成內臟損傷,引起大出血和其他併發症致死。

尤二姐的死亡還是可能因為重金屬中毒大大出血。

上面舉例的金子不會中毒是相對現代的單質金子,但在古代鍊金術不發達的環境下,古人冶煉黃金的過程中會加入別的重金屬物質。這些重金屬不會以單質存在,如果以氧化物和其他化合物一起時,和胃酸就會形成遊離態反應,造成重金屬中毒,導致蛋白質變異致人死亡。

我們在看《紅樓夢》尤二姐“吞金自盡”的過程中,她並沒有立即死亡,可以推斷出她是死於大出血和重金屬中毒。

值得說明的是“金中毒”說法是醫學的習慣稱謂,指的是含有金的鹽類化合物引起的中毒,比如某些藥物:金諾芬、硫代葡萄糖金、電鍍工人用的氰化鉀金等等藥物中毒都歸入“金中毒”。

因此,綜上所述,吞金自盡的原理也就三種情況:

  • 金屬體積太大,導致窒息而死;

  • 金屬有稜角,造成穿孔、刺破內臟引發併發症而死;

  • 重金屬中毒而死(古代鍊金手段因素)。

但其實“金中毒”跟我們平常佩戴在身上的首飾關係不大,因為現在冶煉黃金的技術並非古代時那麼落後,現在黃金基本都是單質存在,不會因為誤吞而造成中毒死亡。當然,如果你拿著拳頭大的黃金吞下去,也是沒辦法的,就算饅頭一口塞進去都能噎死,更別說金塊了。


大國布衣


“吞金自盡”是一種等待時間極為漫長的自殺方法,且“吞金”的致死率並不算高。

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使人致死,因此自古以來“吞金而死”的人,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倒黴”。 黃金是一種“重金屬”,重金屬的範圍很廣,銀、鐵、鉛、銅、汞等都是重金屬,但黃金與鉛、汞不同,黃金本身是一種無毒的金屬,只有將黃金分解後,才會產生對人類有害的化學物質。

黃金是一種“惰性金屬”,且自身非常穩定,對常見的酸鹼性液體都不反應,甚至胃酸都不能將黃金溶解,因此黃金進入人體後既不會被胃酸所腐蝕,又不會被分解酶、蛋白酶等消化類酶所分解,也就是說,黃金基本上不可能被人體所吸收。

單純的吞下黃金,有很大幾率會以大便的形式排出體外,那就是傳說中的金大便了!

如果一不小心用馬桶給衝了,不但無法達到“自殺”的目的,反而還會…賠錢。。

因此,若企圖“吞金自盡”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氰化物 氰化物是一種劇毒物質,由於古代的鍊金術並不完善,所以在受技術的制約下,古代冶煉出的黃金有一定幾率會導致氰化物殘留在黃金錶面,但是這種幾率小之又小。


因此我們說,古時候因為“吞金”,而被氰化物毒死的人,都是“倒黴蛋”。

第二個條件—腸梗阻

一般來說,只有吞下很大一塊黃金,才會造成腸梗阻,黃金的密度是鐵的三倍,人類的消化功能根本不可能將黃金分解,被吞下去的金塊會堵塞腸道,久而久之會造成腸道內容物阻塞在腸道內部, 近端腸道被無法排出的內容物越撐越大,導致腸道破裂、壞死,危及生命。所以,如果吞的金子體積比較大,會把人憋死!


與其吞下金塊,撐破腸子,不如把金塊賣掉,享受生活。

第三個條件—腸穿孔

黃金可以打造成多種首飾、物品,如吊墜、耳釘、刀等等,如果吞下的黃金是尖銳的、鋒利的,則可能會導致胃腸道穿孔胃腸道穿孔。 胃腸穿孔會造成腹腔感染,進而發展成腹膜炎,腹膜炎的併發症過敏性休克則會致命。

腸穿孔也是一種較為漫長且痛苦的死法,因此類似電視劇中所演繹的“吞金即刻死亡”的情況,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白話歷史君


我來說兩句,金是一種很穩定的金屬,非常難於化合,常見的能夠反應的試劑大概就是王水了,王水是一種混合物,是硝酸和鹽酸1∶3混合而成的,單拿其中一種酸也不能在常溫下和金髮生反應,可見金的穩定。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喜歡戴金飾品,原因之一是它化學性質穩定,不太容易因為氧化等原因失去光澤,總能保持金光閃閃。

人體內部最強的所謂“毒性”的大概就是消化時分泌的胃液,據測胃液PH值最低可達到1.7,這個PH值足以和很多常見金屬反應,但是還不足以和金反應,因此從化合的角度看,金是沒有毒性的。


但是金進入人體為什麼會致死呢?


其實機理大致和現在的一種玩具:磁力珠(又名巴克球)類似。

金塊進入人體之後,順著消化道一路向下,到了胃腸之中,由於金比重較大,而人體胃腸較軟,會慢慢下墜,將胃腸穿孔(巴克球對人體的傷害類似),胃腸中有較多食物,消化液,細菌等,洩露到腹腔之後會造成感染出血等惡劣情況,導致人死亡。


古代人(多數是女子採用這種方法)之所以用金來自殺,一是因為古代,相對各種毒藥來說,金較易獲得;二是吞金之後,可能需要腹腔手術等,在古代的醫療條件下很難做到。


提醒大家,家裡有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隨意放置巴克球類玩具,容易造成嚴重後果,切記切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