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統一全國之後,周天子得到了怎樣的待遇?

147895600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問提問者一個問題:“清朝的康熙帝即位之後,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帝得到了怎樣的待遇?”真不知道提問者是裝無知呢,還是真無知,歷史是學校食堂大師傅教的吧?



末代周天子周赧王

周武王滅商,周天子分封天下。文武成康憑藉著手中的“六加六”大殺器的絕對優勢碾壓一眾諸侯!沒有哪一路諸侯敢跟周天子齜牙、膽敢挑戰周天子的權威。可週武王、周成王攢下的家當再多,也經不住不肖子孫們的折騰呀。到周厲王在位時,發生了著名的“國人暴動”,堂堂周天子居然讓平民趕下了臺!最後流亡彘地並死在了那裡。可姬姓的不肖子孫們並沒有吸取教訓,反而繼續變本加厲……周幽王更是因為廢嫡立庶直接導致太子宜臼(周平王)與其外祖父申侯勾結外族犬戎攻破了鎬京,周幽王也死在了這場內外勾結的政變之中。堂堂周天子居然被犬戎給滅了,周天子手中的“六加八”大殺器徹底失去了對諸侯的威懾力!



在申、許等國擁立周平王並東遷雒邑之後,權臣虢石父父子也搞出了一位周天子,即所謂周攜王。一時間,號稱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居然出現了兩個!周天子威嚴掃地,諸侯們也越來越不拿周天子當道菜了……鄭莊公的一箭更是將周天子徹底拉下了神壇。自此,周天子開始被諸侯吊打。“三家分晉”、歷史車輪進入戰國之後,周天子變得更加無人問津,幾乎成了可有可無的擺設。到末代周天子周赧王在位時,秦國已經崛起,近乎替代了周天子的角色。



與此同時,隨著不斷分封,周天子的地盤也變得越來越小,周赧王最終封光了手中所有的土地,只剩下了自己居住的王宮……秦武烈王時期,因為周赧王拒絕秦武烈王試舉九鼎的無理要求,被秦武烈王的叔叔樗裡疾一氣之下趕出了王宮,最後不得已只能寄居於西周公國。



都已經落到這副田地了,不自量力的周赧王居然還準備糾集人馬攻秦……更可笑的是,這次攻秦的軍費都是借來的!就在周赧王煞有介事準備攻秦之際,原本答應出兵的諸侯們卻全部打起了退堂鼓,周赧王自編自導自演的這場鬧劇最終草草收場。結果,借錢給周赧王作軍費的“富戶”們不幹了,紛紛找周赧王討債,周赧王被逼無奈居然跑到了高臺之上躲債,為此還衍生出了一句成語——債臺高築。可見,末代周天子周赧王已經淪落到了何等境地。



周赧王五十九年,秦軍攻韓,西周公擔心秦國會“摟草打兔子”、順帶滅了自己,於是聯合多國攻秦。結果徹底激怒了秦國,秦軍兵臨西周公國城下。周赧王為了自保,連周天子的最後一點顏面也不要了,居然親自跑到秦國磕頭認罪並獻上了周王室僅剩的三十六邑、三萬人口。周赧王被秦昭襄王下令貶為了庶人並綁在了柱子上游街示眾。周赧王哪裡受過這等屈辱,被秦國釋放回西周公國之後不久便鬱鬱而終了。自此,周天子正式成為了史籍之中的一個符號……



秦昭襄王是誰?秦始皇的曾祖父!換句話說,末代周天子在秦始皇的曾祖父還在位時就已經掛了!彼時秦始皇的祖父秦孝文王還在當太子呢……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時末代周天子周赧王恐怕就剩一副骨頭架子了……請問提問者,秦始皇該給一副骨頭架子什麼待遇呢?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情況是這樣的,東周傳位到周赧王姬延,已是第25代,戰國末期了,所能自主的地界僅限於洛陽附近,此時還發生了內部分裂,周王室分為東周公國、西周公國,各自為政,而正主周赧王姬延成了鹹魚掛在牆上晾著。

東周公國據鞏邑,西周公國據洛陽,周赧王姬延也住在洛陽,各諸侯國沒把周天子當回事,連周王室內的東、西周都沒把周赧王放在眼裡。公元前256年,韓、趙、魏諸侯國組成聯軍攻打秦國,周赧王姬延和西周文公姬咎懼怕聯軍,裹挾之下也跟著去了,結果聯軍輸了,周赧王姬延犯下大錯,跑到秦國獻出城池與寶鼎認罪,周赧王姬延被貶為平民,當年去逝,西周文公姬咎降秦,東周、西周公國滅亡。

圖為周王陵的“天子駕六”車馬坑。

東周、西公國滅亡後,東周公國姬傑代為天子,公元前249年,好死不死的又與各路諸侯國聯合準備伐秦,秦國丞相呂不韋直接帶兵橫掃,東周公國滅亡,周王室的隱患被徹底剷除,由於當時秦僅是諸侯國身份,名義上天下共主還是周天子,於是將周王室遺民遷往陽城縣繼續祭祀,以免斷了香火,此時的周王室再無任何特權與待遇,就一平民身份,維持形象工程罷了,此時的秦始皇才10歲。

周天子姬姓後人在王莽時期曾興起一次,王莽以恢復周禮為治國理念,於是把周天子後人姬寬拉出來,封為褒魯侯,拜為大司馬,爵位傳子孫姬相如、姬幄,光武帝時斷歿。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稱皇帝,再不需要奉周天子,周絕祀,周王室遺民徹底淪為普通百姓,史書上也沒有秦始皇迫害周王室遺民的記載。而《姬姓考》裡有記載,公元前213年李斯主持焚書坑儒時,周王室後人姬寅為避禍,隱嵩山,以禮經教授弟子數十人,劉邦開國後,孔子9世孫孔藂被封為蓼侯,他數次向朝廷舉薦周王室後人姬獲,而姬獲隱居不仕,漢武帝時期,姬盈、姬資、姬備均被授予博士,可見秦漢時期統治者,並未迫害周天子後人。


圖文繪歷史


【尋歡評斷】

落地鳳凰不如雞,

縱然貴為周天子。



秦統一天下以前,周朝已不復存在,給周朝這個垂死的駱駝放上最後一根稻草的,正是秦國!

末代天子周赧王

周赧王時,國勢益弱,周王室已經十分衰弱,他所統治的地盤只有三四十座城池,3萬多人口。

但就是這種情況下東周還存在三週並立的情況,更加分散了周王室的實力。天子所在政權稱為:“宗周”或“成周”,都城洛邑;西周國,都城王城;東周國,都城鞏。

三週的來歷

先建立的是西周國,公元前440年,週考王姬嵬封其弟姬揭於王畿(王城),是為西周桓公,形成一個西周小國。這次分封是周王室的最後一次分封,自這次分封以後,周天子的土地全部分封完畢,自己僅剩下洛邑這片土地。

東周國要晚些,公元前367年,西周威公姬灶卒,其子西周惠公姬朝即位,其小兒子姬根(班)在趙成侯與韓共侯的支持下,在鞏邑獨立,建立東周國,姬根是為東周惠公。

周朝滅亡

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國借道東周攻打韓國,周人兩邊都不敢得罪,左右為難。東周王城位於諸強國之間,不能同心協力,反而彼此攻殺。


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周赧王病死。國權已為西周公與東周公把持,西周公據洛陽,東周公據鞏邑。其後不久,西周文公姬咎逝世,西周一地的民眾就紛紛向東方逃亡。秦國於是輕易地收取九鼎和其他珍寶,並且未立新王,東周滅亡,同時宣告著歷時八百年的周王朝走向終結。 公元前249年,秦國滅掉東周公。東、西兩週就全都歸屬於秦國,周王朝的祭祀從此斷絕。

周赧王死後,已無周天子,所以秦統一以後已不存在周天子的結局問題。

姬延(?—前256年),姬姓,名延,亦稱王赧(nǎn),後世稱“周赧王”,東周第25位君主,周慎靚王之子,東周最後一位君主,公元前314年-公元前256年在位。周赧王在位時期,周王室的影響力僅限於王畿(今河南洛陽附近,當時東周的首都),還分成“東周國”和“西周國”,兩部分由東周公和西周公分治,姬延居於“西周”(即王城)。而此時的西戎霸主秦昭襄王也基本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周赧王五十九年,駕崩。是年,秦昭襄王遷九鼎,佔王畿,滅東周。西周公盡獻其邑三十六城、民三萬,秦盡收其獻,歸其君於西周國。歷時八百年的周王朝走向終結。

李尋歡111



周武王建立西周後,確定了分封制度,將全國的土地都分封給了有功的諸侯。所以到了東周時期,周王室實際控制的土地已經變得非常少了,甚至還不如當時一些二三流的國家。而且自從平王東遷以後,周王室就一落千丈,沒有任何威望了,也沒有了再次中興的可能。到了周朝末代國君周赧[nan]王繼位時,周天子也只是一個虛名了。此時的周王室僅僅控制了三十六個城邑,人口也就三萬多人。


到了戰國末期,天下形式其實就已經非常明顯了。秦國一支獨大,不管在國力和軍力上都在其他諸侯國之上。此時的周赧王為了保住自己三十六個城邑的領土,選擇去巴結秦國。秦昭襄王感覺周赧王很有誠意,於是並沒有出兵攻打周赧王,反而是出兵去攻打韓、趙、魏三國了。在秦國戰神白起的帶領下,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先後侵吞了韓、趙、魏三國很多土地。


周赧王擔心秦國強大起來會來搶自己的地盤,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是好。恰好在這個時候楚國站了出來,楚孝烈王告訴周赧王不要害怕,他們會力挺周王室到底,而且決定一起幫忙壓制秦國。於是周赧王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以天子名義召集六國準備出兵伐秦。結果六國不知道是害怕秦國,還是不相信周天子,居然都沒有出兵。周天子的這一舉動惹惱了秦國,秦王發兵直取洛邑,嚇的周赧王趕緊前往秦國,賠禮認罪、叩頭求饒,並獻出僅有的城池、土地、人口,秦國這才放周赧王回到洛邑。


雖然貴為天子,但此時的周天子處境卻如同過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因為周王室曾經為了攻打秦國籌集軍費,向富商大賈借了不少的“外債”,現在卻無功而返,根本就還不起錢。那些“債主”紛紛上門討債,周天子被逼無奈跑到了宮裡的高臺上躲債。那個高臺也被稱為“免責臺”,而成語“債臺高築”就是由此而來的。周天子嚇的不敢出門,躲在家裡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的,本就年事已高的周天子在欠債還不上的壓力下病倒了。趁此機會,秦昭襄王派出大軍進入周都洛陽城,八百年周朝就此滅亡。周赧王入被迫到秦國請罪,秦王看周天子老態龍鍾,不忍苛責,於是將他送了回去。回去之後沒過多久,重病纏身的周天子就去世了。


三七的歷史書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齊國統一六國,前256年秦昭王滅東周,末代周天子周赧王獻九鼎。公元前771年狄戎攻破鎬京,周幽王自焚,西周滅亡。

周平王在秦國的幫助下擊敗了狄戎,收復鎬京。但是此時鎬京已經被焚燬,周平王便東遷洛邑,此後的周天子都居住在洛邑。

自公元前7世紀後(前700-600年)周王室日益衰弱,所控制的範圍逐漸縮小。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進入戰國時代後,周王室所能控制的區域僅剩洛邑周邊地區。北至孟津,南至伏牛山,西至函谷關,東至虎牢關。

至前4世紀,魏國曆經文侯武侯兩代發展,到魏惠王時成為中原地區的霸主。魏國不斷蠶食周的土地,所能控制的範圍僅剩洛邑周圍。後七國戰爭經常在洛邑周圍進行,此時的周天子已徹底成為象徵性領袖。至周赧王時,由於國內分歧日漸,東周王室分裂成東周國和西周國。

公元前263年前後秦國假道周王室進攻韓國,順便攻擊了周,消滅了周王室最後的軍事力量。

七年後,即前256年秦軍攻佔洛邑滅亡西周國,半年後東周國也被秦軍攻陷,周正式滅亡。

至於秦統一後周王室到了哪裡,史書上沒有詳細的記載。不過按照秦國滅山東六國後將六國貴族遷往隴西的慣例,周王室的後裔很可能生活在現甘肅南部,陝西西部地區。


諸葛不孔明


最開始的時候,秦朝一統天下,周天子本可以得到最為妥善的照顧。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周天子自己折騰自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觸犯秦朝的底線,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要指望著周天子能夠善終的話,似乎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而且從當時秦始皇的表現以及他不耐煩的神色來看,他似乎對周天子已經慢慢喪失了所有的耐心。

周天子的糊塗賬

大家都曉得周武王伐紂之後,奠定了大周王朝的基礎,而在大周王朝的基礎之上,周天子實行了分封制度。

什麼是分封制度呢?我們有必要在這裡進行詳細介紹一下。

最開始的時候,周王朝建立的這一個小國家,國土面積非常的小,甚至連一個小小的魯國都比不上。可是周王朝終究是一個非常大的盛世王朝,而在這樣一個盛世王朝之下,國土面積小,就必然註定了這個王朝活不長久,或者說它的四周敵人必然不會允許周王朝的存在。

在當時的情況之下,周王朝環顧四面八方,所有的能夠看到的地方似乎都有敵人,他們潛伏在暗處,並且趁著周王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就準備給周王朝來一下子。

其實這個時候周武王也是非常無奈,畢竟自己千辛萬苦才建立了這樣的一個小朝廷,可是朝廷還沒有建立完畢,就面臨著敵方的進攻,如果不積極主動地採取防禦措施的話,恐怕周天子就變成了其他的天子了。

思來想去,周武王想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分封制。簡單來講,周武王拿出地圖來,按照當時的將軍所率領的軍隊的實力大小進行分。簡單來講,你的實力強,那麼你就離我遠一點,去駐守這一大片地方,你的實力弱,你就離我近一點,去駐守這一小片地方。

最開始的時候,這樣的政策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分封制一旦執行下去,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為了能夠得到自己的爵位,開啟了巴結周天子的模式。

最高統治者非常開心,,畢竟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就開始了肆無忌憚的分土地,天底下土地數量是有限的,而人的慾望是無限的,於是就在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分封土地的前提之下,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自己的稱號,並且擁有了自己的所屬土地。

於是一個要命的問題出現了:周天子把土地都分完了,自己沒有土地了。在公元前315年的時候,周王朝能夠直接控制的土地只有36個小城市,也僅僅有3萬人左右。

3萬是一個什麼概念?我們拿長平戰役來看的話,白起一支軍團就屠殺了40萬人。

在這個前提下,周王朝的實力下跌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它基本上沒有了話語權。

秦王朝的隱忍和爆發

在很久之前我曾經舉過這樣的一個例子,雖然不形象但也很有趣。

那就是周天子如果能夠控制所有的諸侯必須做到一個前提,單憑周天子自身所能夠統帥的兵力,必須可以達到5~6個諸侯之間的綜合國力。

只有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之下,周天子可以號令天下無所不從,因為自身強大才是一切的前提。

只不過周天子似乎忘記了這個初衷,緊隨其後,秦王朝崛起了。

秦朝最開始的時候僅僅是一個小官職,這個官職小到什麼程度呢?是給周天子養馬的。只不過後來敵方來襲,因為秦王朝的部分人表現的比較勇敢,獲得了周天子的賞賜,而賞賜之地非常偏頗,非常的貧瘠,是在所有的分封地的西面。


當然這對於秦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契機,畢竟自己終於是諸侯的,而不是一個小小的官職,秦國也自此開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

我們讀書的時候經常能夠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奮六世之餘烈,什麼叫奮六世之餘烈呢?那就是整個秦國祖先每一輩人都非常的勤奮,他們所要做的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秦國強大起來。

緊隨其後,求賢令的頒發以及商鞅變法讓秦國成為了當時所有諸侯國的頭頭。

而在秦國徹底爆發之後,周天子突然察覺出來了異樣,於是主動向秦國獻媚,並且主動討好秦國。

這一切,秦國看在眼裡樂在心裡,畢竟對於秦國來說能夠得到周天子的殷勤,似乎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情。

而且在秦國的思想認知當中,周天子似乎也並不是那樣的可惡,因為沒有周天子就沒有自己的現在。就在秦國決定一統天下之後好好對待周天子的時候,周天子做了一些糊塗的事情。

周天子自討苦吃

周天子畢竟只有36個城市了,而且這36個城市裡面幾乎沒有百姓,所以在秦國的戰馬包為周天子所統率的絕大多數區域的時候,周天子差點給秦國跪下了。

而秦國在享受了一艘阿諛奉承之後,決定讓周天子當自己的國中國,也就是不再為難周天子,轉而攻打韓國、趙國和魏國。

可是秦國在攻打到一半的時候,周天子突然後悔了,因為此時秦國有非常高強的戰力,對於周天子而言,無疑是懸在頭頂上的一把利劍。

對於周天子而言,如何消滅秦國這樣的一個隨時可以爆發的炸彈才是當務之急。於是在這個時候,另一個非常不靠譜的國家突然出現,並且告訴周天子放心,這邊的事情交給我了,你只需要去幫我完成兩件事就可以。

這個非常不靠譜的國家叫楚國,沒有看錯,在整個戰國後期的時候,秦國和楚國之間的爭奪還是非常激烈的。

眼看著秦國的國力進一步壯大,楚國告訴周天子你不要害怕,你通過你王室的能力和手段全方位的壓制秦國,只有這樣我們還有緩衝之機。

與此同時,楚國給周天子提供了一個非常下作的主意,那就是讓周天子聯合所有的能夠聯合的力量,並且讓他們一起去與秦國做對抗。

其實按照楚國的想法也非常不錯,畢竟當時其他諸侯國還有自己的餘力,一旦周天子能夠把這些人全都統帥在一起,擊潰秦國不成問題。

可分離的關鍵在於當這些不同國家的人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很難齊心協力,相互之間都有著自己的利益爭端,一來二去反而沒有辦法指揮這些人了。

正如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一樣,此時的周天子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狀態。

諸侯國團滅,秦王朝一統天下

於是就在周天在上蹦下跳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背後強大的盾牌不見了,那個盾牌也是楚國。

最開始的時候楚國告訴自己你先這樣,然後再那樣,最後再這樣,最後再那樣,這樣來那樣去,我們就可以把秦國消滅。

可是楚國說完這句話之後沒多久自己就被消滅了,一時之間周天子也沒有了主意,只能發呆的坐在原地。

而秦國在消滅楚國之後,一統天下的步伐明顯加快,畢竟天底下已經沒有幾個諸侯國能夠與自己搞對立了。就這樣折騰來折騰去,沒有幾年的功夫,天下大一統,整個秦國稱霸天下。

周天子的最終結局以及核心分析

秦國一統天下之後就開始算舊賬了,畢竟周天子最開始說的和自己一起打天下,並且打完天下之後好好的孝敬他,可是沒有想到周天子背後給自己捅刀子,儘管捅的這個刀子不痛不癢。

可是對於一向好強的秦國來說,這絕對是不可原諒的,尤其是秦始皇在當上皇帝之後更加的肆無忌憚,畢竟這樣給自己下絆子的人,能夠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已經是自己最大的忍耐了。

一統天下之後,周天子得知秦國的聲勢浩蕩,並且自己沒有任何翻盤的時候,直接跑到了秦國。

在跑到秦國之後,周天子還恬不知恥的將自己的36個小城市以及其中的3萬多人通通奉獻給了秦國。這還不算完,周天子對於之前的事情似乎已經忘乾淨了,只希望能夠在秦始皇的同意之下讓自己多活幾年。

秦始皇一來還念記著之前的恩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把周天子殺掉可能會引起其他六個國家的反噬,而這股反噬力量自己是絕對不能忽視的。

一來二去,秦始皇原諒了他,並且給他安排了一個小屋子,就算是他的養老之地了。而最終當這個周天子死掉之後,秦王朝再也沒有冊立任何的周天子,周天子這一脈算是絕了戶。

周天的其實是最糾結的,也是最心寒的,畢竟從最開始的依附於秦國,突然之間就變成了依附於楚國,周天早上似乎似乎成為了兩面派。

但這一切似乎又怨不得周天子,畢竟秦國很強大,楚國很強大,強大的楚國告訴周天子,你不需要害怕強大的秦國,因為有我在。可是這一切說完之後楚國還沒咋地呢,自己就先涼了,惹得周天子裡外不是人。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終究還是周天子最開始的分封制度有問題,也正因為如此在歷史的車輪之下,郡縣制即將登臺,而分封制則消失在歷史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