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41導彈威力如何?

小柳聊聊兵


為了避開“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之嫌,我們先來看英國和美國兩國媒體是如何評價東風41:

英國媒體稱,一套完整的東風41系統的採購價格應該在2.5億美元左右,摺合人民幣17億,如此價格高昂的導彈意味著導彈本身的價值甚至超過了被襲擊的目標,沒有幾個國家能夠消耗得起如此高價格的導彈。

美國媒體分析我國現在總共大概有6個旅裝備了東風41,總共數量大約在72枚左右,按照每枚東風41能夠攜帶10枚核彈頭來計算,單單是東風41就能夠打擊720個城市或目標。


按照目前的公開數據來看,東風41有效射程為14000公里,覆蓋全球任何一個角落,“東風41快遞”已經能夠實現“全球包郵”。不過如果真想飛到全球各個角落,還要看導彈自身所攜帶的分彈頭的數量,分彈頭越多,自然射程就近一些。

拿美國舉例子,如果東風41想要打擊紐約或者華盛頓,那麼至少需要飛行11000公里,要實現這個飛行距離,只能攜帶3-4個分彈頭,不過這四個核彈頭遇襲毀滅紐約和華盛頓了。早知道如果真的發射,肯定不會只發射一枚。不過這正是因為東風41的威力太大以及造價昂貴,它更多的被用來起到震懾作用。


國際視角淺說


10月1日,國慶70週年大閱兵中,編號DF-41的東風-41洲際導彈,是作為我火箭軍壓軸的核打擊力量出現,4排4行整整16枚龐大的導彈,在運載和發射一體化的重型越野軍卡運輸下緩緩駛過天安門城樓,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全國民眾的檢閱,從而徹底震撼了全世界。

以東風-41枚能攜帶12個分導式核彈頭計,16枚參與國慶70週年大閱兵的東風-41洲際導彈,在戰時就能打出去192枚核彈頭,因此,某國對其國民一直強調的我火箭軍只有20枚洲際導彈能夠打到北美大陸,就成了徹頭徹尾的謊言。

東風-41洲際導彈,最大射程為1.5萬公里,即便在中國大陸任何區域發射,都能打到全球任何一個地點,屬於全球無死角打擊的核導彈。

因此,某國才立馬發射了一枚民兵Ⅲ洲際導彈,儘管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發言人稱,此次試射只是例行公事,不針對任何國際熱點事件和地區衝突。

按照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的安排,空軍每年至少要組織2次民兵Ⅲ洲際導彈的試射,但實際上明顯不止,10月2日,已是2019年的第4次試射了。

可見,美國是真的有點急眼了,因為東風-41有效的核威懾,實實在在的存在,令美國有恃無恐的訛詐,終將一去不復返。

10月2日,俄羅斯也宣佈俄軍從普列謝茨克發射場發射了一枚白楊-M洲際導彈,此彈是俄羅斯上個世紀90年代研製的戰略導彈系統,有效射程1萬公里以上,目前仍在戰略值班當中,是俄羅斯陸基核力量當中的支柱。

不曾想,10月1日,我火箭軍的16枚龐大的東風-41洲際導彈高調亮相,竟然帶了美俄兩核大國爭相發射民兵Ⅲ和白楊-M洲際導彈,以顯示自身洲際導彈存在的價值,可見東風-41是款妥妥的大殺器,在美俄兩大核大國中間的分量非常重。

據悉,東風-41是我火箭軍最新的第4代核導彈,具有機動性能好、可靠性高、反應速度快,射程遠精度高等特點,牽引車既能在公路上機動發射,也可在高原、戈壁、雪地、荒漠等極端路況行駛,採用無依託發射技術和垂直瞄準,也能在鐵路行進中發射,具有較強的隱蔽性,且可以根據目標不同,臨時調整發射位置,戰時的生存能力包括靈活度將大大提高。

東風-41能攜帶最多12個分導式核彈頭,可以同時攻擊12個不同的目標,令對方的防空反導體系手忙腳亂,必將防不勝防,攔截難度極大地提高,且東風-41還具備假彈頭釋放能力,干擾反導系統的目標判定。

發射以後的助推段,能干擾預警衛星等;中段則採用誘餌、箔條、電子干擾和分導式多彈頭等,提高了防空反導系統的攔截難度;在末段,彈頭能實施機動變軌技術等,又增強了末端的攔截困難,在不久的將來東風-41或將採用高超音速彈頭,以增強其突防能力。

中國,終於用了令對手忌憚的東風-41核導彈,至於東風-5系列和東風-31系列核導彈,由於自身的原因,始終無法令對手真正懼怕;由於有了東風-41,中國就有能力捍衛自身在全球的利益,至少有了對等摧毀對手的實力,在戰略層面上可以和超級大國平起平坐了。


國平軍史


東風41快遞,可以一次性滿足10座特大城市的需求。

東風41最多可搭載10枚50萬噸級的核彈頭,到了再入大氣層階段,高達8公里每秒的超高速下,10枚分導式核彈頭迅速砸向10座紐約級別的目標城市,每枚核彈都能直接“抹平”幾百平方公里區域內的一切。

然後,受到核打擊的國家的倖存民眾,能做的也就是悲歌一曲:昨夜小樓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蘑菇中。

東風41,如果按照部署6個旅的編制,那就是配備72枚東風41導彈,至多能搭載720枚核彈頭,一次齊射下來,足以抹平任何一個大國的所有大中城市和重要目標,按照一枚核彈摧毀500平方公里面積來保守估計,像英德這樣二三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全境都得被“核平”,幾乎寸草不生。而像美俄這樣面積廣袤的大國,大多數鄉村野外地帶,還算是比較安全的,但整個國家的文明已經徹底被摧毀了。

由於洲際導彈的不可攔截性,這種摧毀是必然的,大國唯一的反擊手段就是第一時間把自己所有的核彈也全部打出來,之後,是雙方核潛艇、遠程戰略轟炸機等戰略力量組織的二次核反擊。

但不管最終結局如何,只要洲際導彈打出去了,核彈頭髮射出去了,人類文明也差不多要重新開始了,所以東風41也可以算作“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員。

東風41,重達50噸,是當今世界威力最強、射程最遠和精度最高的洲際固體彈道導彈,和目前美俄在研究的第七代洲際導彈的技術水平相當,它的最遠射程達到了15000公里,超過了民兵3的13000公里和白楊M的11000公里,在25馬赫的高速下,東風快遞12分鐘就能送到莫斯科,16分鐘就能達到倫敦,20分鐘多點抵達紐約。

基本上,在半小時內,東風41可以實現“全球包郵、及時送達、謝絕退貨”。

目前,我國能打到美國的導彈有5種,主要是東風5、東風5A、東風41、東風5B、東風31AG,不過東風5系列都是液體燃料推進,很難運輸和保管,因此都部署在地井裡;而只有東風31AG和東風41是屬於固體燃料導彈,可以採用公路機動發射,生存能力很強,而東風31AG只能最多搭載3枚核彈頭,東風41可以搭載10枚核彈頭。

此外,東風41不僅在核彈頭搭載數量上大大提升,可以通過公路機動發射,還能通過鐵路進行機動部署,這樣就使得東風41的發射方式非常靈活,可以“打了就跑”,讓對方沒法搞清導彈的發射來源地。

從國慶閱兵展出16枚東風41導彈來看,這枚導彈應該得到了批量部署,今後也將會繼續得到規模的部署和建設,有它們的存在,中國核反擊的能力將被大大加強。

綜合來說,東風41,是我們面對外國軍事訛詐的最可信賴的利器之一,是國家安全的支柱之一,如果誰敢貿然發動軍事挑釁,那我們可以採取堅決的手段進行還擊,讓任何人都不敢輕舉妄動。


雲中史記


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於2019年10月1日舉行的盛大慶典上首次公開亮相,這款導彈露面伊始就被國際社會冠以“地表最強核導彈”之稱,不得不承認,這種說法完全符合事實。拋開具體性能不談,東風-41的整體水平已經超越了美製“民兵-3”以及俄羅斯“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美俄正在研發的第七代洲際彈道導彈或許勉強可以與東風-41一較高下。下面我們來簡單瞭解一下東風41的綜合性能。

由於這款導彈剛剛露面,很多具體信息沒有公開,我們只能從軍事專家以及國際媒體的報道中獲知一些信息。我國某戰略核專家指出,東風-41自身重量約60噸,至少可以攜帶12枚當量達50萬噸TNT的核彈頭,其最大射程也在15000公里上下(超越所有洲際導彈)。另外,東風-41的突防能力也很不錯,它不僅採用了我國特有的自適應機動變軌技術(彈道不可攔截),再入大氣層時,東風41的飛行速度至少能夠突破25馬赫,大家試想一下,有十幾枚核彈頭以不同的飛行軌跡,高速砸向預定目標是一個怎樣的畫面。

很多網友會問,這麼一款大殺器多久能夠到達預定目標上空?在此不得不提到東風-41在大氣層中的飛行速度,據瞭解,進入大氣層(中段飛行)後,東風41的飛行速度就可以達到10馬赫以上,基於此,它完全可以在15分鐘左右抵達歐洲大多數地區,即便是飛抵美國紐約,東風41耗時也絕對不會超過20分鐘。保守估計,在30分鐘以內,東風41可以抵達全球任意目標上空。

那麼,東風41的打擊能力如何呢?這還用說,那可是全球最強核武,二戰時期,美軍只是用一枚兩萬噸級的原子彈就能輕易摧毀日本一座城市,東風41可是足足攜帶了十幾枚50萬噸級核彈,兩者對比,1枚東風41豈不是可以摧毀250座中小型城市?賬不能這麼算,通常來講,像東風-41這樣的大殺器一枚就可以針對12箇中大型目標,按6個旅的配置來算,至少有860多座城市被盯上,而一旦付諸實際行動,在高溫、高輻射、高爆炸力以及超強衝擊波的持續打擊下,一切動物或植物都會被輕易撕碎,這種情況下,躲在地窖裡留一口氣都算是奢望,大多數人口及動物都會灰飛煙滅,僅存的遺蹟無外乎就是一些混凝土鋼筋。

正因如此,人們才會有洲際導彈永遠不會發射之說。道理很簡單,動用核武就有可能引發核戰爭,人類將岌岌可危,不到萬不得已,任何國家都沒有膽量打開潘多拉魔盒,而核武的恐怖殺傷力最好讓它停留在紙面上。


兵器世界


東風41導彈自然威力極強,因為這是可以裝核彈頭的洲際導彈,與美國的“民兵—3”俄羅斯的“白楊M”齊名。

而且放在洲際導彈之中來進行比較,東風具有射程更遠、速度更快、造價更低等特點,堪稱全球最先進洲際導彈。

東風41:威力大、速度快、射程遠

我一開始就強調了東風41是可以裝核彈頭的,它可以安裝兩款不同的核彈頭。一種是550萬噸TNT當量的單一核彈頭,另一種是10枚20萬噸級TNT當量的核彈頭。要知道美國往日本投的兩枚原子彈只有1.2萬噸TNT當量罷了。


更厲害的是東風41裝載的這10枚彈頭可以獨立進行瞄準,有著不同的彈道軌跡,敵人無法對其進行有效攔截,可以說是東風41只要發射就會有戰果。

東風41的發動機也極為強勁,時速可以達到3萬公里,向西17分鐘到達倫敦上空,向東22分鐘到達華盛頓上空。射程可以達到1.5萬公里左右,能夠覆蓋全球絕大多數地方。

東風41:穩定性極強

東風41還有一個很優秀的地方就是穩定性極強,對於發射要求環境非常低。可以在導彈發射井向外發射,也可以藏在洞窟裡進行發射。甚至還可以裝在汽車與火車上,隨機選擇任意地點對外發射。

東風41也不挑發射天氣,除非是極其惡劣的天氣條件以外,正常的颳風下雨電閃雷鳴,都不會影響到這款導彈。具備了這麼多的優點,所以我說它是全球最先進的洲際導彈。


東風41:更低的造價

我雖然無法具體獲知東風41的造價,但是我能保證它的造價肯定低於民兵與白楊。這是因為東風41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武器,所有的核心零部件百分之百的純國產,這大大幅度降低了東風41的生產成本。

根據公開數據披露,民兵3與白楊M彈體造價在人民幣6億元以上,而包括了發射車、發射井及其他輔助設備的整套系統,造價不會低於人民幣25億。而我們東風41造價應該最多在13-17億之間。



東風41是國之重器,即是我們護衛自身安全的銅牆鐵壁,也是刺向敵人心臟的尖刀利劍!我為祖國感到驕傲與自豪!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吖! 不方便的話,也謝謝您看我的回答!

大澤遺珠


東風41自重60噸,長度21米,半徑2米到2.25米。有單彈頭和多彈頭兩種模式,單個彈頭可以攜帶550萬噸當量核彈頭,或者10枚多目標分彈頭。從當量上看達到了恐怖級別。射程最新改進型已達15000公里,可以做到打擊全球任意目標。速度達到25馬赫,16分鐘到倫敦,21分鐘到紐約。

東風-41有東風5的巨大當量和東風-31的機動性能,彈頭超東風5。有公路機動版和鐵路機動版。所以戰場生存能力大大增強。因為小型化,可以更經濟的組成洲際導彈發射網,可利用中國鐵路與公路的龐大系統做掩護,即便遭到核打擊,生存率也相當高。核戰中生存率強,有充分的能力進行二次打擊。

東風41彈頭還攜帶了誘餌,使用分導彈頭方式,只要有一枚穿透敵國防禦線,便可造成重大傷亡。同美俄兩國的導彈相比,俄羅斯的白楊M和亞爾斯,美國的民兵3和三叉戟,均在射程上不如東風-41,當量上也未能比東風-41大。可以說它就是世界上最最歷害的武器,也是揚國威振敵膽的利劍


滄浪一聲笑


作為“三位一體核打擊”中重要的一位,洲際導彈的發展對於大國來說十分重要,而且目前全球各核大國都在重視二次核反擊的發展,所以像東風-41這種可以靠著公路機動到處跑,生存能力特別高,並且可以隨時發射的洲際導彈變得更為重要!

東風-41是我國新一代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主要是為了發展自己的二次核反擊力量,因為東風-41採用的是固體燃料火箭,可以儲存很長的時間,不用等到發射之前再加註燃料,所以可以做到隨時發射。



另外,東風-41洲際導彈也可以裝到發射車上,理論上只要有普通公路就可以作為發射點,沿著公路到處跑,也使得東風-41的發射車不容易被攻擊,生存能力非同一般,如此也成為二次核反擊的重要力量!



不僅如此,東風-41洲際導彈威力也十分強大,最大射程可以達到1.5萬公里(存疑,或者是輕載),這一射程已經可以覆蓋全球所有的戰略目標,末端再入大氣層可以達到25馬赫,並且可以攜帶6-12枚20萬噸+TNT當量核彈頭,理論上一枚分導核彈頭就可以摧毀500平方公里的區域,12枚分導核彈頭的所能覆蓋的區域可想而知!

其實,目前全球研發陸基機動固體燃料洲際導彈的國家並不多,美國曾經搞過一款名為“侏儒”的公路機動固體燃料洲際導彈,到後來因為性能不理想並沒有生產定型,所以美國陸基洲際導彈就只有一款服役多年的“民兵-3”;而英法兩國則直接取消了所有陸基洲際導彈的研發,只保留了海基洲際導彈!


一項重視核武器發展的俄羅斯,在陸基機動固體燃料洲際導彈則就只有服役多年的“白楊-M”了,但“白楊-M”導彈的最大射程只有1.2萬公里,投擲重量也有限!所以,相比較之下在同類洲際導彈中,說東風-41性能最佳絕非“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而是名至實歸!

綜合來說,在陸基公路機動洲際導彈中,東風-41的射程是最遠的(近1.5萬公里),可攜帶的核彈頭數量也是數一數二的(6-12枚),可靠性也是最高的(10次試射全部成功),所以說一聲東風-41世界領先一點也不為過!


天下布武


有關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的相關傳言這些年在國內外媒體以及智庫文章中此起彼伏,各種性能指標被傳的神乎其神,要說吹最早吹的還是國外媒體,也就是百年不變的“中國威脅論”的結果。在此次閱兵式上東風-41壓軸亮相,既實現了廣大軍迷的期待,同時又向全世界宣告了其的存在。

閱兵被外界看作是瞭解中國國防建設的重要窗口,我國彈道導彈部隊最早於建國35週年閱兵式首次亮相,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作為壓軸出場;到了建國50週年閱兵式東風-31洲際導彈壓軸出場,國慶60週年閱兵式上我國又以東風-31A壓軸出場,到了抗戰勝利七十週年閱兵式東風-5B液體洲際彈道導彈壓軸出現,今年70週年閱兵式上又是以東風-41為壓軸戲,從歷次閱兵中彈道導彈方隊壓軸重器分佈規律,足以見東風-41在火箭軍中的地位。

閱兵結束後,國內專家開始逐步對東風-41的技戰術指標進行解密。據悉東風-41是我國第四代戰略洲際彈道導彈,也是我國第三代固體洲際彈道導彈。歸納起來其技戰術指標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和優勢:

第一、射程遠

根據我國軍事專家解讀披露,該型導彈射程可達14000多公里,可以覆蓋全球範圍內的戰略目標。此前我國射程最遠的洲際彈道導彈是東風-5系列液體洲際彈道導彈,東風-31早期型號射程剛步入洲際導彈的門檻,射程只有8000公里,後續改進型到AG型,射程也不過一萬公里多點,無法實現全球覆蓋打擊,東風-41的出現首次具備了這種能力。

第二、突防能力強

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可以攜帶12個分導式戰鬥部,是我軍彈道導彈家族中攜帶分導式彈頭最多的型號,基本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分導彈頭技術的發展為導彈的突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分導式彈頭的數量為敵人的預警、偵察、攔截增加了難度,數量越多攔截成功率越低,性價比越低。

第三、命中精度高

我國第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東風-5首次亮相之初,國內媒體就開始以命中精度來說事,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東風-5亮相時,美俄洲際彈道導彈已經實現固體推進劑,命中精度已經達到300米級別;直至我國東風-31服役命中精度首次步入300米的門檻,東風-41經過前期東風-31A和AG型技術積累,最終達到了百米級的命中精度,對於提升戰略核威懾具有史詩級的戰略意義。

第四、成體系發展

我們都知道,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方式主要有固定發射井發射和機動式發射兩種形式,美國的民兵-3型就是典型的發射井發射模式,機動發射又分為公路機動發射和鐵路機動發射兩種模式,東風-41可以實施公路和鐵路機動發射,對於提升生存能力和打擊靈活性具有重大作用,此前我國洲際彈道導彈都是以單純的一種發射方式為主,東風-41是個例外,也是個全新的開始。

第五、信息化程度高

火箭軍內部有“千人同操一杆槍”的說法,形象的說明發射彈道導彈時對於發射單元和保障單元的較高要求,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將指揮控制、衛星定位等各大終端集成起來,大幅縮減了操作人員,提高發射的靈活性。


鷹鴿分析



國之重器!是今後15年內我國戰略核力量的核心!

東風–41型洲際導彈是目前世界最新型號的陸基戰略核導彈,也是目前世界上總體性能最先進的陸基戰略導彈,那麼東風–41洲際導彈有何先進之處呢?

首先就是:它的射程 ,從目前比較可靠的公開資料顯示,它的射程根據所攜帶的核彈頭數量為14000~15000公里,這個距離是目前固體洲際導彈當中最遠的,美軍的“民兵Ⅲ”洲際導彈使用單彈頭為11000公里、俄羅斯“亞爾斯”洲際導彈運載單彈頭為12000公里,都與東風–41有幾千公里的差距,不要小看這多出的幾千公里射程,它需要對導彈的彈體直徑加工、火箭發動機的設計、固體燃料柱的製造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主要的是要對導彈的制導裝置進行全新的設計,比如說:對機械浮動式陀螺加工更加精密、增加“環形激光陀螺”輔助工作,還由於軍用級別的“北斗全球定位”...只有更先進的制導系統才能讓導彈飛行更遠的距離,打擊精度更高,否則導彈所攜帶的核彈頭威力再大也沒意義,因為偏差太大了打不準。
東風–41導彈理論上可以攜帶10枚分導式核彈頭,也就是說這10枚彈頭即可以


分別攻擊一個百萬人口城市,也可以集中攻擊千萬人口城市,我國由於保持“最低水平的核反擊能力”,核彈頭數量相對於美俄是很少,這就要求東風–41所攜帶的彈頭核當量要在50萬噸以上,並且不攻擊敵方地下導彈發射井、戰略核潛艇基地、戰略轟炸機這樣的硬目標,要核反擊就必須是敵國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造成敵國的大量人口傷亡,使其不敢鋌而走險!大核當量彈頭更符合我國核戰略需要。
目前,俄美都保持著核當量在1000萬噸級別的核彈頭,最大的是俄羅斯的3000萬噸熱核彈頭(5000萬噸的退役了),這類彈頭被稱作“終極核武器”,目的就是要在最後階段使用大當量彈頭毀滅敵國大面積國土,比如說:俄軍的3000萬噸核彈頭,

可以讓敵國100萬平方公里受到嚴重的核放射性沾染...我國也在歷史上進行過理論級別的最高核當量的試驗,如果說東風–17攜帶的“乘波體彈頭”是常規彈頭,那麼東風–41所攜帶將是1000萬噸以上“終極核彈頭”!給敵人最後一擊!

我國在1960年困難時期也在加緊研製核武器工作,陳毅陳老總說過:“就是把褲子當了,也要把原子彈製造出來”,有了它我們這個外交部長就好乾了,腰桿就更硬了...陳老總的話沒錯!我們是大國,為了保證國土絕對安全就必須要有東風–41這種具備全球威懾的戰略武器,否則人家就說你不算數,還想方設法的打壓你!
總體來說,東風–41戰略核導彈是最新型的共和國“倚天長劍”!符合我國目前的國家安全需求,有了它的存在我們將更加全心全意建設國家,熱情也會更加高漲,受到外界干擾的可能會降到最低!


皇家橡樹1972


東風41的具體性能我們先不談,先說一個小插曲,在我們公開亮相了東風41之後,美國於10月2日馬上進行了一次民兵3陸基洲際導彈的試射,美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對此表示:此次試射不針對全球任何熱點事件!對此我們即使不做過多解讀,也應該明白美國人此舉是針對誰了。東風41之所以能讓美國如此害怕,主要是是它的出現才讓我們真正擁有了足以毀滅美國的能力,而之前的東風5和東風31實際上都存在自身的一些先天不足,無法提供足夠的戰略核威懾能力,因此美國才敢有恃無恐!
▲美國民兵3試射


東風5是我國第一款洲際導彈,射程1.3萬公里,可以覆蓋美國全部本土,而且其推力大,能攜帶一枚300萬噸級大當量核彈頭,毀傷效果也是最棒的。後期的東風5A和東風5B還可以攜帶3到6枚左右的分導式核彈頭,多目標打擊和突防能力也是不錯的。但是東風5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液體燃料的侷限性,早期型的東風5液體燃料需要提前加註,發射準備時間高達10小時以上,打擊時效性太差了。最新型的東風5B雖然換裝了新型的液體燃料,已經可以做到長時間保存,不需要提前加註,但是依賴發射井的模式,依然避免不了被敵人先發制人,當做首要目標而被第一波攻擊摧毀。



▲東風5B

而東風41使用固體燃料裝填,沒有液體燃料腐蝕性和安全性差的缺點,發射時只需要校訂自身和目標方位,調試好陀螺儀即可完成。相對於東風5而言,其最大的優勢就是採用了運輸、起豎、發射一體化的泰安16軸全動TEL導彈車,這種車輛具備超強的越野能力,無論是東北的茫茫雪原還是西北地區的崇山峻嶺,都能夠成為其機動部署區域。TEL導彈車在機動過程中不依賴任何現有基礎設施就可以做到隨時停車,隨時發射,敵方在廣達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根本無法完成對其準確的偵查鎖定,自然也就談不上攻擊,因此其戰時生存能力強,無依託的發射能力又可以做到快速發起二次核反擊。


▲東風41

▲東風41無依託發射能力

同樣的,東風31也是採用公路機動部署方式,但是最先列裝的東風31使用的是紅巖大型半掛拖車運輸,越野能力差,轉彎半徑大,只能在高等級公路進行機動。最關鍵的是,這種拖車不具備無依託發射能力,在平時隱藏在山洞工事等地下長城之內,戰時則通過短距離的機動開往洞口附近的預設發射陣地,這種發射方式雖然可以保證導彈本身不容易受到攻擊,但是預設陣地被發現後仍然免不了被摧毀,最終還是會讓東風31失去作戰能力。

▲東風31半掛導彈車,預設圓形陣地發射

最新的東風31AG為了彌補早期型機動性能差,過於依賴預設陣地的缺點,已經採用了萬山的8軸聯動TEL車,具備了同東風41一樣的無依託發射能力!不過東風31AG仍然存在一大弱點,那就是射程略短!東風31最初射程只有約8000千米,後期改進的東風31A和東風31AG則達到了1.1萬公里,基本上可以覆蓋美國大部,不過在保證最大射程時,東風31AG只能採用單彈頭載荷,並且只能在東北地區進行部署,向北穿越北極發射,單彈頭加之單一的發射路徑就讓東風31AG的突防能力顯得有些不足了!正是因為東風5和東風31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弱點,美國在華盛頓的國會老爺們就總認為只有數量有限的東風5才能威脅到自己,而這種導彈戰時生存能力不足,因此就讓他們忘乎所以。
▲東風31AG


那麼東風41的出現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種被動局面!東風41的最大射程已經超過1.4萬公里,即使穿越太平洋進行發射,依舊可以覆蓋美國全部國土,在攜帶12枚小型分導式核彈頭的滿載荷狀態下依舊具備1.1萬公里以上的射程,足以打擊到美國東海岸!目前我國的核彈頭小型化水平與美國基本相當,東風41很可能攜帶的是類似於W88這樣重量在360公斤,當量在40萬噸左右的核彈頭,東風41一次投射12枚40萬噸核彈頭,可以分別攻擊12座城市,造成大規模殺傷,也可以集中打擊一座城市,直接讓其消失!無論如何,這樣的核威懾能力都比東風5和東風31有了質的飛躍,這就是讓美國人最害怕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