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舞臺上的彩褲,大有講究

一般看戲的時候,咱們的關注點都是演員唱的咋樣,演的如何,或者穿的衣服戴的行頭對不對……可有誰關注過戲曲演員們穿的褲子?事實上,戲曲演員不論穿大靠、蟒、褶子、對帔等等,都需要在裡面穿上水衣子和彩褲。尤其是彩褲,穿什麼顏色取決於大、二衣,穿什麼式樣則取決於演員所穿靴鞋的類別。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戲曲舞臺上的褲子。

就比如下面這幅圖中的演員所穿的彩褲,您認為穿對了嗎?如果不對,應該穿什麼?

戲曲舞臺上的彩褲,大有講究

戲曲舞臺上的彩褲,大有講究

下面咱們把穿彩褲的一些原則簡單地給大家說說,您根據原則來進行判斷。

彩褲按照面料的顏色可分為大紅彩褲、青彩褲和雜色彩褲三大類;按照彩褲上是否繡有花卉、圖案,又可分為素彩褲和繡花彩褲。各種彩褲在式樣上的區別主要是褲腳的形式。據此可分為散腿和繫帶的兩種。散腿彩褲是演員穿矮幫鞋履時用的,褲長取決於演員的高矮,一般以剛剛蓋住腳面為宜。繫帶彩褲是演員穿靴子時用的,褲長約比散腿彩褲長出半尺,穿好後將褲腳放在靴腰裡面。

戲曲舞臺上的彩褲,大有講究

演出時,除了抱衣、花侉衣、旦角的褲襖、打衣褲等必須成套使用外,其它人物彩褲的選用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則。

01、紅為貴、青為賤

大紅彩褲和青彩褲是戲劇舞臺上應用最多的兩種彩褲,在選擇紅、青兩種顏色時必須遵循“紅為貴、青為賤”的原則。皇帝以及官員中知府以上穿紅彩褲,知縣以下穿青彩褲;龍套中校尉、旗牌穿紅彩褲,衙役、獄卒穿青彩褲;侍者中太監穿紅彩褲,家院穿青彩褲;士兵中官兵穿紅彩褲,嘍兵、韃兵穿青彩褲;市民中員外穿紅彩褲,酒保、店家、破落儒士穿青彩褲。

繡花彩褲是為劇目的主要角色專門製作的,男用繡花彩褲一般是用金、銀線繡上漢瓦、金錢等圖案或是用綵線繡上獅子、老虎等猛獸,主要用於武生、紅生或武花臉,女用繡花彩褲多繡有月季、牡丹、梅花等花卉或蝴蝶等昆蟲,主要供刀馬旦穿改良靠、扎大靠時使用,如果劇團沒有適當的繡花彩褲,也可以用素彩褲代替。(注意這裡:沒有繡花的可以用素彩褲替代,但不能反著來)

戲曲舞臺上的彩褲,大有講究

02、彩褲顏色要與大、二衣顏色搭配得當

對於雜色彩褲來說,選用其顏色時必須注意與大、二衣顏色的搭配。一般來說,對於粉紅、淺綠、湖色、皎月等淺色服裝,不宜配用同種顏色彩褲,也就是說衣褲不要使用重複顏色,以豐富舞臺的色彩效果為佳。

戲曲舞臺上的彩褲,大有講究

03、彩褲顏色必須與人物的年齡相適應

桃紅、粉紅、淺綠等顏色,鮮豔、明快、富有朝氣,適用於花旦、閨門旦應工的小姑娘。皎月、淺灰等顏色,淡雅、恬靜,適用於中年婦女。香色給人以富麗、莊重的感覺,適用於富貴人家或官階極高的老人。對於穿靴子的男子,一般來說或穿紅彩褲或穿青彩褲,但以文武小生應工的青年男子,則要穿粉紅、淺綠、湖色、皎月等顏色的雜色彩褲,以示其風流倜儻、朝氣蓬勃。在選用彩褲時,除了要遵循上述原則外,有時還要根據劇情或人物的特殊需要確定。例如,《河灣洗衣》中的田賽花,通身皆白,是因為她身戴重孝的緣故;《女起解》中的蘇三,《竇娥冤》中的竇娥遍身皆紅,是因為她是負罪的囚犯,紅色有避凶趨吉的意思。

戲曲舞臺上的彩褲,大有講究

接下來咱們再說說彩褲的式樣。彩褲與早年的中式褲相仿,但尺寸肥大,以利於演員表演。彩褲的上端,是用寬約八寸的白布做的褲腰,腰圍一般為四尺多。利用白布代替絲綢做褲腰的優點是可以吸汗,防止下滑,而且結實耐用,而彩褲腰帶的系法也是很有講究。

通過這麼多期的“較真兒”,我們更加感受到戲曲舞臺上的講究,不僅是在一招一式一顰一笑,而是在所到之處的點點滴滴。也就是戲曲如此這般的講究和細緻,才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反覆欣賞。朋友們,您還知道戲曲中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講究之處,可以跟我們聊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