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韓佐鎮:農民創辦合作社帶領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快車道”

武威市韓佐鎮:農民創辦合作社帶領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快車道”

涼州區興盛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盛壽正在查看苗木的生長情況

深秋的涼州,已是寒氣逼人。位於韓佐鎮二畦村的涼州區興盛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苗圃內,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廣袤的大地上人頭攢動,閒暇的當地農民三五成群,正在嫻熟的修剪苗木……放眼望去,整個苗圃內的苗木橫成行、豎成排,一方一個品種,塊塊相連,交錯分佈。

武威市韓佐鎮:農民創辦合作社帶領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快車道”

在涼州區興盛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苗圃內務工的村民

今年40歲的徐瑞蓮原是韓佐鎮二畦村的貧困戶,她家的6畝土地流轉給了興盛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每畝地每年能拿到500元的土地流轉金,自己還能常年在合作社務工掙錢,補貼家用。

“自從有了興盛達合作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打工的門路,不用在外面東奔西跑,而且在家門口打工,家裡也照看上了,也不耽誤農活,錢也賺了,比在外面打工更安心了。”徐瑞蓮一邊修剪苗木,一邊對記者說,每年6畝土地的流轉金3000元,再加上自己在合作社打工掙的錢,一年下來有一萬多元的收入哩。

武威市韓佐鎮:農民創辦合作社帶領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快車道”

徐瑞蓮正在苗圃內修剪苗木

成立於2012年的涼州區興盛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由當地農民盛壽創辦。“我以前是跑運輸的,開大貨時去過山西臨汾地區,發現那裡的苗木育種發展的不錯。後來,由於運輸業錢越來越難掙,就索性把車賣了,想著辦個合作社,不僅自己有事幹,還能帶動村裡的人致富。”談到辦合作社的初衷,盛壽如是說。

涼州區興盛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後,盛壽從山西臨汾等地引進造林苗木、綠化苗木、經濟苗木、花卉等類型的苗木進行繁育。“目前的有品種有國槐、柳樹、雲杉、樟子松、側柏等,共計育苗近200畝、50餘萬棵”盛壽說。

武威市韓佐鎮:農民創辦合作社帶領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快車道”

苗圃內長勢喜人的苗木

合作社辦起來了,但和許多致富帶頭人一樣,盛壽也遇到了資金短缺的問題。他說:“合作社最大的開支說苗木灌溉和人工工資。因為涼州區缺水的,按照目前的規模,一年光給苗木澆水就要花6萬多,而人工工資每年大概需要30多萬。但無論我自己有多困難,我從來不會欠農民一分錢,這是我做人的原則。”

採訪中,很多在合作社幹活的村民表示,正是因為盛壽講信譽,從不拖欠工錢,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都願意到他的合作社打工掙錢。

武威市韓佐鎮:農民創辦合作社帶領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快車道”

村民馬學良在苗圃內修剪苗木

當地村民馬學良農閒時,會經常到興盛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幹活。他說:“在合作社幹活,每天能掙到80-100元,而且不愁拿不到工錢,老盛也從來沒有拖欠過我們一分錢。”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涼州區以推進農村“三變改革”為目標,向貧困戶發放精準扶貧貸款,入股合作社參與分紅,鼓勵合作社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可以說,是政府提供的精準扶貧貸款幫我們合作社度過了難關,沒有政府的扶持,我們合作社也走不到今天。”盛壽說道。

武威市韓佐鎮:農民創辦合作社帶領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快車道”

興盛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的貧困戶

在盛壽的帶動下,涼州區韓佐鎮二畦村1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目前已相繼脫貧,他自己也在2014年被韓佐鄉政府評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先進個人”。

武威市韓佐鎮:農民創辦合作社帶領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快車道”

盛壽被評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先進個人”

經過7年時間的發展,涼州區興盛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初具規模,大批苗木迎來銷售期。看著苗圃內長勢喜人的苗木,盛壽的心裡也有了新的打算。

武威市韓佐鎮:農民創辦合作社帶領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快車道”

苗圃內的大批苗木進入銷售期

“現在,我們合作社的苗木進入了銷售期,我想著這些苗木賣出去後,再流轉一部分土地,擴大一下合作社的種植規模,給村民創造更多的務工機會,增加大家的收入。”談到今後的打算,盛壽說,脫貧並不是終點,在帶領村民奔小康的路上,我們還有很多關隘要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