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愛將”到離職,領導為什麼不再重用她?

#月薪萬元—新作者扶植計劃開啟#

我有個朋友,給我講他公司的一個故事。

梅梅是新到部門的員工,之前在其他部門的經驗剛好可以在新部門發揮很大作用,所以領導尤為看重,經常會交代她去辦一些重要的事情。她在最開始不負眾望,材料寫得快,質量在一眾營銷人員中鶴立雞群;表述能力清晰,是公司內部講師;學習能力強,來了幾個月就把部門的主營業務學的透亮。所以很快就變成了領導的“愛將”,一開會就表揚,大事小情都交代她去辦。

從“愛將”到離職,領導為什麼不再重用她?

事情本來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卻沒想到,她的缺點卻也不比優點少。時間一長,這些缺點嚴重影響工作質量,由於經常在群裡受批評,最後她選擇離職去一個新單位重新開始。聽了朋友講的這個故事,結合自己以往的工作經歷,工作中我們一定要儘量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從“愛將”到離職,領導為什麼不再重用她?

一、做一個讓領導放心的員工,工作切記偷工減料

梅梅一直以工作效率高著稱,前期工作中因此頗得領導賞識。卻沒想到,她這所謂的“效率高”就是偷工減料的結果。一次,領導通知梅梅寫一個給上級單位的彙報材料,梅梅在以往前輩的文件中找到一個類似的,直接大篇幅複製粘貼,貼完也不仔細複核一下。領導一直對她很放心,也就沒審就呈給上級了。上級領導一看,裡面的關鍵數據明顯是幾年前的,而這個失誤會造成企業的巨大損失,就把梅梅的領導狠狠批評了一頓。梅梅的境遇可想而知。

從“愛將”到離職,領導為什麼不再重用她?

在此之後,按理說梅梅會謹小慎微一點。但是她卻沒有吸取經驗,一次次的犯錯,大到數據小到錯別字。而導致這一切的重要原因,就是她圖“快”,圖“省事”,天天惦記著早點下班,手頭上的工作草草了事。久而久之,領導對她越來越失望。

從“愛將”到離職,領導為什麼不再重用她?

當然我不是強調要習慣加班,而是不應該把早下班當作工作失誤的藉口。你既然做一份工作,就一定要認真對待。經你手的材料,一定不能因為粗心而出紕漏。更不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個錯誤。


二、“我以為”還是“你以為”

最近“明言明語”火爆朋友圈,大家都很反感霸道、強勢的老闆。實際工作中,也會經常遇到和老闆意見不一致的情況。這時候怎麼處理呢?

從“愛將”到離職,領導為什麼不再重用她?

我曾經經歷過這樣的事情。總部要求我們做一次分享,我的意思是突出亮點其他略講,但是領導堅持要全面鋪開面面俱到。我的做法是,先和老闆仔細彙報自己的考慮,請老闆定奪。結果是:先根據老闆的意思寫了一稿發給總部。總部審完給出了和我當時一樣的建議:突出亮點。於是再改二稿。經過這件事情,領導非但沒有批評我,反而對我讚不絕口。以後做事也會更尊重我的意見和看法。當然我也在這一過程中,向領導學會了要看大局的戰略眼光。

從“愛將”到離職,領導為什麼不再重用她?

“聽領導的話”並不代表領導說的明顯是錯的你也要去執行,放在古代那叫“愚忠”。意見分歧是正常的,你要充分尊重領導的意見建議,並適時彙報自己的想法。


三、及時彙報工作進展

經常出錯後,梅梅更不願意去找領導溝通工作了。很多事情領導交代了,梅梅就去做,具體做到什麼成效,梅梅也從來不主動和領導溝通匯報,這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領導以為梅梅沒來彙報代表她還沒開始做這件事情,而梅梅見領導沒問就以為這件事情沒那麼重要。等到領導某天實在忍不住問起的時候,梅梅才講出目前遇到的各種問題。一來一去,嚴重影響了時效性。

從“愛將”到離職,領導為什麼不再重用她?

還有一個類似的案例。領導本來接到通知,一個月後要去總部培訓,這個事情綜合員應該及時提醒的。但是綜合員在接到通知的當時發給了領導,後面就自己都忘了。由於時間太久領導也沒記得,導致培訓當天缺席。總部直接打電話給領導,質問為什麼沒請假。只要綜合員和領導日常多溝通交流,及時彙報總行安排培訓的動態,這種情況本來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在工作中主動溝通匯報真的很重要。

從“愛將”到離職,領導為什麼不再重用她?

四、主動去想工作而不是被動地工作

我有一個同事,在同一批次入職的同事中晉升最快。有幸在一個部門,我在她身上學到了很多。

比如,簡單一篇向總部彙報的材料,她會提出建議取一個切題的主題,圍繞中心從幾個方面去寫而不是泛泛而談。這樣的結果就是她的用心被領導看在眼裡,總部也注意到這點對她重點培養。除了例常工作,她會經常想一些更新穎的注意來提升整個部門的存在感,進一步提升部門在總部的口碑。加上她人又謙虛,這樣的員工,誰不喜歡呢?

從“愛將”到離職,領導為什麼不再重用她?

成為一名靠譜的職業人,你需要注意的遠遠不止上面幾點。但是秉承為公司創造效益、做好手頭每一件事的心,你一定可以越走越遠!

關注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