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好的電影讓觀眾沉浸在角色的世界裡,並運用巧妙的視聽語言讓你為之著迷。

有一項很常見,但不容易被察覺到的技巧,經常出現在導演意圖向觀眾展示引導角色解決矛盾之時,那就是二次呈現

這個技巧可以在電影開篇就使用,甚至直接出現在第一幕之中。為了詳細解釋這個技巧,我們可以看一下約翰·克拉辛斯基的電影《寂靜之地》

這部電影捕捉到了諸多我們能想到的當代恐怖片裡最緊張的時刻,音效和場景設計思路非常清晰,足以撐起了這個缺少了對白的故事。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寂靜之地》

《寂靜之地》非常依賴場面調度和攝影,來補充電影中臺詞的缺位,同時影片嫻熟的全畫框構圖鏡頭,讓你會發現所有鏡頭中的主體,無論是物還是人,都有某種重要的含義。

例如在電影第一幕的結尾中,下面這個鏡頭段落非常完美的展示了艾伯特一家寧靜簡樸的生活狀態,它展示的非常詳盡,特別是鏡頭裡可以看出兒子對爸爸開卡車的渴望,和他爸爸曾經一樣強烈。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第一幕中家庭聚餐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第一幕中兒子擺弄汽車

這讓我們明白,為了生存艾伯特一家被迫過著怎麼樣的生活。所以乍一看,觀眾只是參與了一個家庭的生活,能與電影中的角色感同身受,並試著想象他們的生存環境,但這個鏡頭其實很重要,因為之後它會以一種你不會注意到的方式再次出現

在電影第三幕接近尾聲時,孩子們陷入生命危險,他們衝進卡車躲避怪物的攻擊,在最後的絕望時刻,他們才鬆開手剎逃到安全地帶。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第三幕

影片起初只是淡淡提及了這一幕,但它確實出現並融入在段落裡作為第一印象,簡潔告知艾伯特一家居住環境的蒙太奇中,以及各個角色的一些情況。

導演很清楚,兒子練習手剎的鏡頭應該安排在影片的前期,這樣就可以為他們在第三幕中的逃脫做鋪墊。

《寂靜之地》中的這個細節手法可以被歸納為一個語數“契科夫之槍”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契訶夫

“契科夫之槍”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敘事手法,電影人、劇本作家和劇作家都會使用這種方法,目的是把故事的各個部分聯繫在一起,使角色、道具和環境跨越不同場景密切關聯。

它源自俄羅斯作家安東尼·契訶夫所寫的經典名句:“如果你在第一章說牆上掛著一支來福槍,那麼在第二或第三章,槍必須響。如果槍沒有響,那它就不應該掛在那裡。”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安東尼·契訶夫

這個小技巧的確對電影的內容起到了一些限制作用,確保每一秒寶貴的銀幕時間都有意義。

舉例來說,在電影《科洛弗道10號》的開頭和結尾出現的威士忌瓶,《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使用的地質錘,以及最典型的例子是掛在《殭屍肖恩》中溫切斯特牆上的槍。

導演埃德加·賴特在《殭屍肖恩》中的這支極具明顯的“契科夫之槍”是某種彩蛋,向影迷以及熟悉這個技巧的人致敬。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殭屍肖恩》中溫切斯特牆上的槍

這項技巧在電影中特別重要,一旦“槍沒響”就會很扎眼,也就是當故事的某一方面被遺漏或者沒有得到解決時。

對此,一個反面的例子就是在《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中法斯瑪隊長的刻畫,她樹立了一個對芬恩和其他抵抗組織成員充滿威脅的形象,通過她獨特的銀色衝鋒隊制服以及芬恩對她的反應被突出。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中法斯瑪隊長

然而,影片最後他並沒有芬恩或者抵抗組織構成明顯的威脅,並在下一部《最後的絕地武士》中與眾多反派一同灰飛煙滅。我們沒從她那裡得到任何的解決方案,因為電影第一幕中出現的這把“槍”(法斯馬隊長)從來沒有響過,角色始終有種不確定感。

這種尷尬本可以避免,例如減小法斯瑪的威脅性,不把她被突出塑造為一名會讓觀眾期望在結尾,能以某種方式得到“解決”的勁敵,而這種情況可以被稱為“契科夫的啞火”,也就是一個故事的重頭戲沒有得到解決,即“槍”在第一幕出現,但在後來並沒有響。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最後的絕地武士》中的法斯瑪依舊被觀眾詬病

顯然這一規則非常的普適,但它通常也很有針對性。有幾種方式可以讓影片中的“槍”更具創造性,來精妙的運用“契科夫之槍”

例如影片《她》中,西奧多在設置新操作系統時與薩曼莎(機器)的對話。

西奧多告訴薩曼莎自己與母親的關係的主要問題在於每當他談及自己的生活時,母親總要扯到自己身上。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西奧多在看著薩曼莎

這種情緒貫穿整部影片,體現了西奧多與周圍諸多人物的接觸之中,他們只顧談論自己,而西奧多隻能把自己邊緣化,這讓他和薩曼莎的人機愛情變得可以理解,因為他與薩曼莎的談話方式和其他人截然相反。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她》中西奧多的扮演者正是今年摘得金獅獎的《小丑》主演

如果沒有這些信息碎片,我們會很難以接受西奧多和薩曼莎之間,即操作系統和人類之間會萌芽愛情,這也表明愛情遠不侷限於人與人之間的現實互動,表明掌握了溝通能力即可建立與他人的紐帶,紐帶的建立更多關於溝通內容和移情,而不在於我們與他人是否在現實中有互動。

所以如果西奧多對母親的情緒是“契科夫之槍”的話,那麼每次與他人的互動就是他在腦海中每次開槍的契機。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她》

這個小細節的加入別出心裁,並讓觀眾通過他的反應來了解許多和他交流過的角色。

所以“契科夫之槍”也可以被演繹的非常的複雜,而不是簡單的在場景中展示一些物件來推動故事的發展,它可以進一步闡釋一些艱深的想法。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她》

雖然這樣技巧非常的簡單,但它經得起時間的檢驗,並且非常實用。

講故事的時間有限,創作者們不能冒險沉溺於不重要的方面讓觀眾在上面花費時間,結果卻發現它們並無濟於故事,因此在某些情況下,這意味著導演可以使用“契科夫之槍”來向觀眾展示。

電影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敘事手法——“契科夫之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