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黄庐泗花”中的黄梅戏,代表人物严凤英,安徽名人馆的故事

接着分享安徽名人馆里的名人故事。逛博物馆类有时很“残忍”,瞬间让你有“文盲”的感觉,就像安徽名人馆,信息量太大了,让自己的无知暴露无余。

“徽黄庐泗花”中的黄梅戏,代表人物严凤英,安徽名人馆的故事

​安徽名人馆坐落于巢湖之滨的草坡高台之上,从远古、秦、汉、唐、宋、元、明、清到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汇聚了八百多位安徽名人及特色文化风采,也都在安徽名人馆内集中“亮相”。从火车站出发,可坐地铁1号线云谷路站下,转526路公交渡江战役纪念馆站下车即到。

“徽黄庐泗花”中的黄梅戏,代表人物严凤英,安徽名人馆的故事

​安徽名人馆分为八大展厅,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集聚名人最多的名人专题类博物馆。名人馆免费参观,开馆时间为9:00至17:00,周一闭馆。

“徽黄庐泗花”中的黄梅戏,代表人物严凤英,安徽名人馆的故事

​名人馆里第八展厅主题是艺苑奇葩中的先伶。安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徽剧形成于明中叶,又随着徽商的脚步走向全国,晋京献演成为国剧的雏形,名伶程长庚是其杰出代表。

“徽黄庐泗花”中的黄梅戏,代表人物严凤英,安徽名人馆的故事

​黃梅戏始于乡土小调,解放后迅速蹿红饮誉海内外,最具影响力的是严凤英。徽剧、黄梅戏连同庐剧、泗州戏、花鼓戏合称“徽黄庐泗花”,唱响大江南北,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组绚丽奇葩。

“徽黄庐泗花”中的黄梅戏,代表人物严凤英,安徽名人馆的故事

​除上文介绍的徽剧外,“徽黄庐泗花”的“黄”就是大家熟悉的黄梅戏。黄梅戏诞生于“戏窝”安庆,是当代安徽的一张亮丽名片,被外国友人为“东方戏曲”,与京剧、评剧、越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

“徽黄庐泗花”中的黄梅戏,代表人物严凤英,安徽名人馆的故事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清咸丰年间始演整本大戏,光绪年间组建正式班社,最早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彭小佬戏班。他们唱着家乡的黄梅调在安庆谋生,融入当地方言,日渐融合为黄梅戏。传统唱腔有主调、三腔、花腔三大类,主要流传在安庆市一带。她源自乡土,“农闲时唱戏,农忙时歇戏”。早年黄梅戏知名演员有蔡仲贤、胡普伢、洪海波、叶柄池、丁永泉等。

“徽黄庐泗花”中的黄梅戏,代表人物严凤英,安徽名人馆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组建、华东戏曲汇演和电影《天仙配》拍摄,黄梅戏进入辉煌时期。改革开放后黄梅戏又掀开崭新一页。最具影响力的演员是严凤英,主要演员有王少舫、潘璟琍、马兰、吴琼、黄新德、韩再芬、吴亚玲等。黄梅戏唱腔优美,表演形式载歌载舞,生活气息浓郁 。

“徽黄庐泗花”中的黄梅戏,代表人物严凤英,安徽名人馆的故事

​这里重点介绍了黄梅戏最具影响力的严凤英,想必大家非常熟悉吧。严凤英(1930年——1968年),严凤英,原名严鸿六,安徽铜城罗家岭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从小割草放牛,14岁师从严云高学唱黄梅戏,并参加民间班社,在桐城、安庆、贵池一带演出。1953年安徽省筹建黄梅戏剧团,严凤英加入,主演《打猪草》和折子戏《路遇》,获得好评。1954年因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饰演七仙女而扬名全国。同年冬为庆祝合肥江淮大戏院落成,主演改编成黄梅戏的朝鲜古典名剧《春香传》。

“徽黄庐泗花”中的黄梅戏,代表人物严凤英,安徽名人馆的故事

​严凤英先后主演了《女驸马》《夫妻观灯》《牛郎织女》《红色宣传员》《江姐》等近50个大小剧目,为将黄梅戏由地方小调,发展成全国知名大戏种做出了重大贡献,曾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

待续,我在安徽名人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