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醫療對農民有什麼益處?

Aa楊二少


農村合作醫療年年交費標準都在上漲,一般是每年以十元的標準在上漲。而如今今年上漲了40元,達到了220元每人,這個費用對一些農民家庭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負擔。農村合作醫療也就是我們說的新農合醫療保險。

就目前,普通的農民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一般16口人左右,只有新農合費用這一項就要達到一千多元,相當於二畝地的糧食種植收入,的確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以至於網絡上出現了一些農民抵制繳納新農合的現象。對於農民來說,新農合到底有什麼好處?下面簡單的分析一下。

新農合是國家對農民的一項優惠性的社會醫療保險,是一種大病性的救助性的醫療保險,也就是說屬於慈善愛心形的醫療保險,國家拿一大部分錢,個人拿一小部分錢,然後對農民患有大病進行醫療救助,能多報銷一部分醫藥費,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和負擔。也就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積少成多,積土成山的一種社會性的醫療保險。這也是新農合的一大好處。

新農合報銷的費用大病一般在80~90%,小病也在30~50%之間,這個報銷比例確實的高,對於減輕農民大病問題的確取得了很高的作用,屬於一種救命性的保險,至少可以能對大病進行治療。這應該是新農合的一大好處。

2018年新農合進行的醫療改革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進行合併,統稱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應對參加新農合的農民開始了社會醫療保障賬號,並辦理了社保卡。從這方面可以看出新農合的報銷比例和管理方式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新農合當年有剩餘,可以結轉到下一年繼續使用。這更是新農合的一大好處。

新農合在政策範圍內報銷以後還可以進行大病醫療保險報銷,個別地方有捆綁的意外醫療保險,對於患者的醫藥費報銷出現多次的報銷,直接降低了農民的醫藥費的負擔。這應該是新農合的最大的好處。

總之,農村合作醫療好處很多,特別對於貧困家庭,以及體質比較弱的人群,經常患病的人群,年老的人群,殘疾人群,五保人群,最好交納新農合。否則一旦得病,就把整個家庭拖向了經濟困難的深淵。繳納新農合是對個人健康的負責,更是對家庭的負責,也是對社會的負責。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得病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畢竟現在新農合的標準還比較低。


阿華觀影


說說“合療”:

“合療”開始交納時每個農民每年十元,那時我任村小組長,確實收這十元錢讓我“跑斷了腿、磨破了嘴”!但全組七十多戶,還有三戶不願參加。

三年後,這三戶其中一戶戶主患了“腦梗”,在醫院化費一萬三千多元,家屬因醫院報銷要“參合交費單”,所以前後多次尋村鎮領導要求補交了前三年的“合療費”,最後在醫院報銷了九千元!

從那年起,我們組村民全部加入了“合療”且均交費積極。

對於“合療”逐年遞增的收費,大多數農民說:只要我們身體健康、不得病不住院,這些錢就算“贊助”了!

這十多年來,隨著村院中“大病住院”的人數增加、隨著合療補貼的數額加大,農民們已完全接受了“合療”這對農民來說的好政策!

政策雖好,但農民們反映如今醫院各項收費太高、藥價漲浮太大!

另外,農民在“村醫療站”看小病、買藥比例太小!

如今,國家已開始重視整頓“醫療腐敗!”我們相信:農民看病難、藥價貴的現象將很快得到解決!

農民朋友們:我們只要平平安安、只要身體健康!交了“合療”全當資助了貧困患者!

我們會“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您說呢?

歡迎參與探討!謝謝!


夢話人生734


農村的合作醫療交費,從當初剛提出的10元,到2018年已經漲到了220元。現在已是18年年底,我們這裡的村幹部正在統籌19年新農合費用,是每人275元,比18年又漲了55元。

目前農村一子戶比較多,他們很少分家,這樣一個家庭,爸爸、媽媽、兒子、媳婦、孫子,(還不包括爺爺奶奶)加起來至少就是5口人,1年就要繳費1375元,按目前市場水稻價格來算,要賣1000多斤稻子才能夠這個費用。1年是1375元,10年就是13750元,這還不包適今後會不會繼續上漲。農民心裡有苦難言,交吧數字實在太多,不交吧,吃五穀雜糧,假如有個頭疼腦熱的,擔心醫院會不收治。 儘管咬著牙交了這項錢,小毛小病的,農民還是不願去縣、鄉醫院去治病,在個人珍所或自行買些藥吃吃了事,因為縣、鄉醫院的收費實在是太貴了。就拿小小的感冒來說吧,17年鄉醫院要300元,18年漲到700元,這是治療前必須要交的費用,否則醫院就不給治療。有人說鄉醫院報銷比例大,如果按90℅報銷的話,個人交700元,一個小小的感冒就要數幹元。在個人診所也就是一板感冒藥,幾塊錢的事。


紅君43


農村合作醫療按理論而言對我們農民是非常非常有益處的。但是從現實看卻是不近人意。

一、從理論角度講

1.一個人一年繳納10元,80年是800元。也就是說,一個人一輩子不得病,對於800元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2.聊天的時候我和很多人說過“一個人一輩子可能不生病,不吃藥,不進醫院;但是沒有一個人敢說就不生病,就不吃藥,就不進醫院”!那麼一旦進醫院住院治療,按國家報銷比例,即使50%計算,花2000元,也能省200元。這是一輩子!所以合作醫療對於我們農民有難以想象的好處!

這是國家為我們農民掏心掏肺的設想與安排!

二、從實際而言卻不盡人意!

1.我們可以把合作醫療前各種醫療費用與合作醫療後的對照一下。前後一對比情況是一目瞭然。

2.合作醫療前,做一例胃癌手術個人全費是3000元左右;合作醫療後同樣是胃癌手術從5000元一直漲。現在普通地市得60000元。大城市(省會極以上)得200000元以上。請計算報銷後個人承擔多少?

3.合作醫療費用從10一直漲到現在的250元。如此下去,合作醫療參加與不參加的區別是什麼呢?現在的醫院還是國家的初衷麼?

4.牢記初心!但醫院,醫藥等行業堅持了初心了麼?國家是為了減輕“農民”因病的“負擔”,因病“返貧”,為了人民的健康……。但是現實卻恰恰相反了……

5.我認為相關部門應重視醫院及與醫院相關的各企業的“費用”!使國家政策真正讓農民享受到!


衛興潤


農村合作醫療對農民有什麼益處?



農村合作醫療年年交費標準都在上漲,一般是每年以十元的標準在上漲。而如今今年上漲了40元,達到了220元每人,這個費用對一些農民家庭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負擔。農村合作醫療也就是我們說的新農合醫療保險。

就目前,普通的農民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一般16口人左右,只有新農合費用這一項就要達到一千多元,相當於二畝地的糧食種植收入,的確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以至於網絡上出現了一些農民抵制繳納新農合的現象。對於農民來說,新農合到底有什麼好處?下面簡單的分析一下。

新農合是國家對農民的一項優惠性的社會醫療保險,是一種大病性的救助性的醫療保險,也就是說屬於慈善愛心形的醫療保險,國家拿一大部分錢,個人拿一小部分錢,然後對農民患有大病進行醫療救助,能多報銷一部分醫藥費,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和負擔。也就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極少成多,積土成山的一種社會性的醫療保險。這也是新農合的一大好處。



新農合報銷的費用大病一般在80~90%,小病也在30~50%之間,這個報銷比例確實的高,對於減輕農民大病問題的確取得了很高的作用,屬於一種救命性的保險,至少可以能對大病進行治療。這應該是新農合的一大好處。

2018年新農合進行的醫療改革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進行合併,統稱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應對參加新農合的農民開始了社會醫療保障賬號,並辦理了社保卡。從這方面可以看出新農合的報銷比例和管理方式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新農合當年有剩餘,可以結轉到下一年繼續使用。這更是新農合的一大好處。

新農合在政策範圍內報銷以後還可以進行大病醫療保險報銷,個別地方有捆綁的意外醫療保險,對於患者的醫藥費報銷出現多次的報銷,直接降低了農民的醫藥費的負擔。這應該是新農合的最大的好處。



總之,農村合作醫療好處很多,特別對於貧困家庭,以及體質比較弱的人群,經常患病的人群,年老的人群,殘疾人群,五保人群,最好交納新農合。否則一旦得病,就把整個家庭拖向了經濟困難的深淵。繳納新農合是對個人健康的負責,更是對家庭的負責,也是對社會的負責。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得病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畢竟現在新農合的標準還比較低。


三農一姐


部分網友發帖痛陳合作醫療的諸多不好,收費過高,看病太貴,抵制交合作醫療;與農村大部分群眾踴躍交合作醫療形成很大反差。我不僅低頭深思,一個本來很好的解決群眾看病難,特別解決群眾在遭受大病折磨時能起大作用的政策,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

農村合作醫療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政府三方籌資,用以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在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籌資組成就說明了合作醫療是農民之間互幫互助的過程,體現的是一家有難大家幫的精神。

那麼,農村合作醫療到底有什麼益處呢?

一、凡年紀稍微大一點農村百姓都應該記得,在沒有收合作醫療,甚至剛開始收合作醫療時,一個普通農戶家庭最怕的是什麼?恐怕就是某個家庭成員突然患病或突然遭遇災難受傷而需要去醫院看病。進院就意味著需要大筆的資金支出,錢從哪兒來?所以,那個時候人們有病就在屋裡拖,小病拖成大病,小難拖成大難。隨著合作醫療制度的不斷完善,人們有病就可以大膽的去看醫生,不用再畏懼醫院,這難道不是合作醫療的作用嗎?

二、普通的傷風感冒我們不說,現在一般的家庭也不當回事。如果是患上動輒就要幾萬、十幾萬的大病,一個年收入六七萬的普通家庭,沒有合作醫療的補償,那也夠喝上一壺;但有了合作醫療的報銷,就要輕鬆得多,至少你要少打兩年工吧。比如尿毒症,一個月的血液透析就高達三四千元,一年就得五六萬,加上諸如去醫院的交通費、自己的生活費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國家現在對尿毒症實行門診報銷,血液透析基本不要錢。如果沒得合作醫療,一般的家庭能承受得起嗎?

三、人吃五穀生百病,這是不爭的事實。恐怕還沒有人敢說一輩子不患病的,如果那天有個頭疼腦熱的,還可以拿上醫保卡去門診拿藥,可以將卡上的錢用完。實在沒有用完還可以轉結到來年,沒有虧吧。一旦那天不幸真患上了大病,合作醫療還是能起大作用的。當然,有錢的人實在不願幫別人,也不願別人幫他,不想交合作醫療,有病自己治不想增加社會負擔也是可以的。

四、助力精準扶貧,減少因病致貧與返貧人口。國家對低保與貧困戶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制度,低保免費醫療,貧困戶自費部分封頂制度,都有力的阻止了因病致貧和返貧情況的出現。沒有合作醫療,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國家斷然不敢採取這些政策的。

經常會聽到有生了大病的農戶說,喜得是交了合作醫療,不然這病怎麼整的起,這充分說明新農合政策帶給他們的是實實在在的好處。我覺得繳費時人多的家庭看是有點吃虧,但這都是公平的;如果那天一家都患病了的話,都可以用,也不虧。不過我情願年年交錢幫別的不幸人,也不願自己患病來用。


憨娃春哥


好像搞笑的蒸發了,原本幾十塊的病,一下搞到了幾百幾千。沒有的時候幾十搞定。有了不知道誰算計誰。一路飆升。醫院日進斗金。成了經濟效益最好的地方。教育醫療養老三大主題。兩大主體參與成了發財基地。看看醫院排著隊交錢。日進斗金一點也不誇張。再看教育一個學校招生收入幾千萬。重在參與,人過留聲,雁過拔毛。參與進來效果真明顯!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教育醫療養老。參與了兩個,兩個行情成了經濟發展新突出點。都成了衙門口朝南開,沒錢別進來。反作用力,真是尷尬。一面科技興國,一年學校收入幾千萬新生入學。一面合作醫療,一年日進斗金。四面埋伏誰算計誰!


北大記著


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新農合的好處主要表現在:

一、農村合作醫療是農民保障的基礎。在現在農村,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增大,農村老年人是越來越多,老人沒有不生病的,生病可能導致家庭的壓力劇增,甚至家破人忙,這不是說著玩的,身邊這樣的人很多,農民看病貴和看病難這些現實問題,大家必須要面對。這很大程度的影像了農民的生活質量。因此,新農合就出現了,極大的解決了一部分家庭的問題。 

二、新型合作醫療為大病醫療提供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供了大病統籌機制,今年的合作醫療交的錢好像交300多遠,一年比一年高,但是我們還是要繳納的。家裡老人常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沒事的時候還好,出了事如果沒有新農合不報銷,一個好好的家庭絕對會分崩離析。  


村聞直播間


農村的合作醫療交費,從當初剛提出的10元,到2018年已經漲到了220元。現在已是18年年底,我們這裡的村幹部正在統籌19年新農合費用,是每人275元,比18年又漲了55元。

目前農村一子戶比較多,他們很少分家,這樣一個家庭,爸爸、媽媽、兒子、媳婦、孫子,(還不包括爺爺奶奶)加起來至少就是5口人,1年就要繳費1375元,按目前市場水稻價格來算,要賣1000多斤稻子才能夠這個費用。1年是1375元,10年就是13750元,這還不包適今後會不會繼續上漲。農民心裡有苦難言,交吧數字實在太多,不交吧,吃五穀雜糧,假如有個頭疼腦熱的,擔心醫院會不收治。 儘管咬著牙交了這項錢,小毛小病的,農民還是不願去縣、鄉醫院去治病,在個人珍所或自行買些藥吃吃了事,因為縣、鄉醫院的收費實在是太貴了。就拿小小的感冒來說吧,17年鄉醫院要300元,18年漲到700元,這是治療前必須要交的費用,否則醫院就不給治療。有人說鄉醫院報銷比例大,如果按90℅報銷的話,個人交700元,一個小小的感冒就要數幹元。在個人診所也就是一板感冒藥,幾塊錢的事。


遊戲人超超


農村合作醫療對農民有什麼益處?

這個問題,回答是,農村合作醫療,對農民朋友的益處,那是很大的。

作為農民朋友,大家肯定都知道這樣一句話,就是,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

大家大概誰也不敢保證說,我就不會生病。

當人一旦得了病,就需要去醫院看醫生。去醫院看病,就得花錢。

一般來說,稍微有個頭疼腦熱的,輕來輕去的小病,花錢少點,也就是個三百五百,千二八百,就把病給看好了。

這個,看起來,好象也無所謂。大家覺得也能承擔得起,承受的了。

可是,一旦有個什麼大病症,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動不動就是萬二八千,三萬五萬,甚至十幾二十萬的花。

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了。一般的家庭,都會感覺到“傷筋動骨”,覺著難以承擔了。

尤其在農村,對一些以種地為生的農民朋友來說,將是一種不可承受之重。

由於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咱們農民朋友們,無論在經濟水平,和家庭條件上,現在都還沒有達到面對三萬五萬,十萬二十萬的大錢而“無動於衷“,而不心疼的地步(其實,這話也就一種說法而已,無論有錢沒錢,誰會不心疼呢?)。

所以,這就用到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就是咱們通常所說的“新農合”。

新農合,就是針對咱們農村的農民朋友,在醫療方面的一些個問題,而專門設立的一種制度。

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咱們農民朋友,在得了病,尤其是一些大病的時候,出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而專門設置的。

也是黨和政府,對咱們農民朋友關心關懷的一種體現。

新農合,是由政府牽頭、組織、引導和支持,咱們農民朋自願參加的,由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措資金,以大病統籌為主要對象的,一種專門針對咱們農民朋友的醫療方面中的互助共濟制度。

新農合制度起始於二OO三年,試點成功後,於二OO八年,基本上實現了廣大農村地區的全覆蓋。

說到這裡,咱們就有必要大體瞭解下,有關新農合報銷藥費的一些比例問題。

凡是參加了新農合制度的農民朋友們,就可享受以下優惠:

一,農民朋友有病到村衛生室就診治療,可報銷60%的藥費。

二,農民朋友到鄉鎮衛生院就診治療,可報銷40%的醫藥費。

三,到二級醫院,可報銷30%的醫藥費。

四,到三級醫院就診,報銷比例為20%。

並且,新農合大病保險的救助,也有了祥細的規定。

對納入新農合重特大疾病的參保人員住院的醫療費用,在新農合報銷的基礎上,再給予二次報銷補償。

這樣就大大減輕了病人的經濟負擔。

總而言之,新農合就是一種防患於未然的醫療救助制度。這也是我們國家政府,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上,頭一次為解決廣大的農民群眾,在醫療衛生方面的問題上,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的投入。

同時,也是政府引導廣大的農民朋友進行合理的健康投資,提高農民朋友的健康水平,減少農民朋友因病致貧的一項重要舉措。

廣大的農民朋友,應該提高和加強自我防範意識,積極的參與進去。

也曾聽到這樣一種說法,說交了新農合,年內卻沒有用到,就感覺這東西無用,就不願再繼續交下去了。

其實,這是一種短視行為。

不是也有突發大病的朋友,因沒有交新農合費用,而無法報銷高額的醫療費後,後悔不迭的例子嗎?

所以,交小費,“賺"來大的報銷金額,怎麼算都不會虧。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有了大病。如果因為沒有去積極的參與,到頭來,恐怕後悔就晚了。

畢竟,世界上沒有賣後悔藥的!

謝謝您的閱讀!

並歡您提出不同的寶貴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