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韓國的大唐王朝中期猛將,在武則天時期含冤自殺

在翻閱唐朝歷史的時候,通常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裡面很多出名人物的名字明顯不是漢名,比如:哥舒翰,僕固懷恩……

這的,這些人其實都是歸附唐王朝的周邊部族或國家的人士,唐朝是中國封建時代國力最強的時期之一,國家風氣也非常開放,外族到中國參加科舉,當個官是常事。

其實近代之前,全世界主流思潮就是一種文化認同,國家也屬於中古時期的君主國而不是現代意義的民族國家,當時大家對所謂“主公”的認同比對“民族”要高的多。比如,漢武帝和匈奴打了一輩子仗,臨終託孤給一個匈奴王子金日磾(戰俘);明代征服雲南,明成祖把俘虜——色目人鄭和當做心腹……

出生於韓國的大唐王朝中期猛將,在武則天時期含冤自殺

唐代作為國力最強盛的時候,八方來賀,所以出自外族的名臣悍將特別多,有些人雖然是漢名,但其實也是少數民族,比如高仙芝,李楷固,李光弼等。

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很特殊的,一個出自外族的,唐王朝中期的絕世猛將——黑齒常之。

這個人一聽名字就知道不是漢人,但他也不是出自遊牧民族,他是百濟人!

百濟是哪裡?這裡是朝鮮半島西南部的一個國家。6-7世紀,朝鮮半島新羅,百濟,高句麗(高句麗橫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北部,和中國聯繫其實更緊密)互相爭霸,最終得到唐王朝支持的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

出生於韓國的大唐王朝中期猛將,在武則天時期含冤自殺

唐高宗顯慶五年(660年),唐朝將領蘇定方受命率軍13萬滅百濟, 唐將百濟故土劃分為熊津(今韓國忠清南道公州)、馬韓(今韓國全羅北道益山)、東明(今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德安(今韓國忠清南道論山市恩津面)、金漣(不詳)五個都督府。

黑齒常之本來是百濟悍將,他帶著部下投降唐軍,但當時和唐朝結盟的新羅和百濟關係速來不好,唐軍中的5萬新羅兵在百濟大肆屠戮,引發百濟人反抗,黑齒常之與手下十多人逃歸本部,收集逃亡失散的士卒,一月聚集三萬多人,奮起反抗。

而唐朝這個時候正好要打高句麗,唐軍主力回國,鎮守軍太少,百濟全國叛亂,一直到公元663年,緩過來的唐王朝才徹底平定百濟叛亂。唐軍將領劉仁軌極為欣賞黑齒常之,於是他再度降唐,並立下戰功。

出生於韓國的大唐王朝中期猛將,在武則天時期含冤自殺

黑齒常之便加入唐軍,之後多次升遷,轉為左領軍員外將軍,兼熊津都督府司馬,加封浮陽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

公元677年,吐蕃內亂,唐王朝認為時機到了,派劉仁軌出鎮洮河,伺機攻打吐蕃。黑齒常之是劉仁軌部將,也前往前線,在戰事危急之時,黑齒常之曾率500死士奇襲吐蕃軍給唐軍解圍。戰後,黑齒常之以軍功被擢升為左武衛將軍,升為河源軍副使,

此時,他已經進入唐朝軍隊高層,唐朝就是這樣,不會因為人的出身而歧視他,雖說是外族降將,但立下大功,照賞不誤。

調露二年(680年)七月,黑齒常之率軍在良非川擊敗噶爾·贊婆,代替李敬玄升任河源軍經略大使,縱橫青藏。其鎮守青海七年,屢次打得吐蕃潰不成軍,吐蕃人對他非常忌憚。

嗣聖元年(684年),黑齒常之升任左武衛大將軍,仍然檢校左羽林軍。

武周時期,武則天為鞏固統治,大力提拔邊防將領,黑齒常之平定了反武的徐敬業起義後,垂拱元年(685年),黑齒常之開始主管全國邊務。

出生於韓國的大唐王朝中期猛將,在武則天時期含冤自殺

打完了吐蕃,接著打擊突厥。垂拱二年(686年),後突厥汗國可汗骨咄祿入侵河東道,黑齒常之遷任左鷹揚衛大將軍、燕然道副大總管,痛打突厥軍,在兩井之戰中取得大勝,進爵燕國公,食邑三千戶。

次年,其又改右武威衛大將軍,充任神武道經略大使,抵禦入侵朔州的突厥軍,大破之,追奔四十餘里。

此時黑齒常之為唐之干城,大唐戰神。

然而,遺憾的是,武則天由於是女人當政,故非常多疑。永昌元年(689年),著名奸臣、酷吏周興誣陷黑齒常之與右鷹揚將軍趙懷節謀反,黑齒常之因此下獄,含冤自縊。因為黑齒常之對士卒極好,將前後所得賞賜的金帛,都分給手下將士,故手下對其非常痛心。

聖曆元年(698年),黑齒常之沉冤得雪,被追贈為左玉鈐衛大將軍,勳封如故。黑齒常之有一子黑齒俊,後任右豹韜衛翊府左郎將。

出生於韓國的大唐王朝中期猛將,在武則天時期含冤自殺

一代悍將黑齒常之的死對唐王朝的國防產生極壞的影響(除黑齒常之外,武則天還濫殺了程務挺等一大批沙場宿將),短時間內,唐軍沒有任何良將能有力抵抗突厥和吐蕃,唐王朝邊防一度崩潰,在邊疆地區喪失大量勢力。儘管武周後期已經努力轉回頹勢,唐王朝在玄宗時又一度重回盛世,但唐太宗和唐高宗辛苦經營的安北領土始終沒有再收復過,使唐朝曾經過千萬平方公里的江山永遠丟失了五份之二,即使是唐玄宗開元之治也沒有恢復安北任何領土,而是被回紇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