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系列刊载(一)

◆ ◆ ◆ ◆ ◆

坚守初心使命 护航脱贫攻坚

——在县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二次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张灵勇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担负着管党治党的重要政治责任,在守护党的初心使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是推动中央扶贫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有力举措,是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今年是全县脱贫摘帽年,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坚守初心使命,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作为重中之重,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抓手,落实责任不松劲、整治问题不手软、转变作风不懈怠,认真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紧盯扶贫领域微腐败和作风问题,聚焦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格执纪执法,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第一,坚守初心使命,必须把“两个维护”作为专项治理的根本要求

一是深化政治引领。通过召开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会、工作例会、联席会议、推进会议以及举办培训班等方式,督促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强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参加甘肃代表团重要讲话、重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议和近期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努力夯实思想根基,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强化政治监督。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面,充分发挥监督第一职责、基本职责和首要职责,坚守“监督的再监督”的职能定位,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重点聚焦全县各级各部门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情况开展政治监督,重点对总书记视察甘肃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情况,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折扣、搞变通、作选择的,对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落实、假落实的,对巡视整改不认真、虚假式整改、纸上整改、应付整改的作为监督重点。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脱贫攻坚深化发展,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三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掩饰问题,统筹开展好“一卡通”专项整治、重点乡镇(村)综合整治、问题线索起底排查专项整治、对口帮扶项目资金专项整治、扶贫政策制度执行等专项整治,深入推进问题线索评查、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伞破网”、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重点工作,通过一个个节点的压茬推进,坚决啃掉一个个硬骨头,推动专项治理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二,坚守初心使命,必须把责任落实作为专项治理的根本保障

一是以主体责任落实为引领推动工作落实。定期听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突出问题,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保障推动专项治理落细落实。通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听取工作汇报、要工作进展、强化督查考核等方式,督促各级各部门主动担责尽责,切实在安排部署、牵头抓总、督促检查方面提质增效,以主体责任的有效落实推动专项治理抓实走深、推动脱贫任务落细落实。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县警示教育大会,对扶贫领域典型案例集中通报,切实发挥以案示警作用。

二是以监督责任落实为抓手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牢固树立“专起来抓”的工作理念,严格落实一年两例会、一月一报告、直查直办、通报曝光、精准发现问题、统筹形成合力等六项机制,认真执行线索评估分析、班子成员包抓乡镇部门等制度,充分发挥调度指挥、直查直办工作职能。强化乡镇纪委职能作用,重点以健全完善培训管理履职为抓手,以实现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为目标,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探索交叉监督等方式,切实发挥村监委会“定点监督”和村级廉政义务监督员“流动监督”作用。

三是以监管责任落实为核心加强重点行业治理。着力搭建行业主管部门日常监管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有效结合的工作机制,强化对部门监管职责落实的“再监督”。持续聚焦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不力,重安排下达、轻监管落实,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重视不解决、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每季度常态化召开一次扶贫领域联席会议,强化压力传导,分析解决职能部门行业扶贫政策落实、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加强行业治理,不断健全完善行业职能部门全流程监管机制。

第三,坚守初心使命,必须把整治突出问题作为专项治理的根本目的

一是在强化日常监督上持续用力。加快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组对县直部门零距离常态化监督作用,着力提高监督质效。持续释放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和监督活力,瞄准突出问题,有力有效开展监察监督。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突出政治体检功能,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切实推动保障党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全面推广运用市纪委“监督十法”,加大省市惠农资金监管网的运用,对反馈比对的问题及时督促办理,以问题办理倒逼基层履职尽责。

二是在严肃执纪上保持定力。畅通信访举报,拓宽线索来源,严格执行工作月报告制度,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一律零暂存全批阅、一律从严从快查处。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进一步加大扶贫领域案件直查直办和通报曝光力度,形成有效震慑。全面推行乡镇纪委监督执纪监察协作区制度,以执纪监督检查、案件审查调查为重点强化协作,持续提升监督执纪审查质效,实现以往乡镇纪委“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的转变。认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伞破网”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凝聚斗争合力,深挖彻查涉黑涉恶“关系网”“保护伞”。

三是在有效问责上精准发力。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以从严问责倒逼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持续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依规依纪依法,查清问题实质,找准责任主体,做到精准问责,坚决防止避重就轻、问下不问上、问小不问大、问责泛化简单化、以问责推卸责任等简单粗暴的做法,不断提升问责的规范化、精准化,逐步实现从问下不问上到问主要责任的转变、从大面积问责到突出关键少数的转变。

第四,坚守初心使命,必须把完善机制作为专项治理的基本要求

一是做深调研分析。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到信访举报多、腐败案件多、政治生态建设不力的单位,到情况复杂、群众意见大、基层“微腐败”多发的乡村,到工作进度滞后、重点任务推进不力的单位,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突出问题。针对扶贫领域问题易发多发的退耕还林、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低保五保、救灾救济等领域的发案特点、发案原因、预防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针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非法集资放贷、酒驾赌博以及违规经商等违纪违法问题进行分析,主动加强与法机关及政府执法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发力持续深化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作风建设,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的重要参考,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二是做细以案促改。强化近年来对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剖析,从主观思想、客观条件、政策制度等方面深入分析、举一反三、深挖根源、找准症结、吸取教训,扎实做好以案促改。坚持对查处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典型问题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充分发挥“查处一人、警示一批、教育一批”的警示震慑作用。针对救灾救济、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领域违纪违规问题易发多发、屡禁不止的问题,通过发出监察建议等方式,督促主管部门单位全面梳理排查分管领域存在的各类问题,履行好主体责任,在做好面上问题整改的同时注重完善长效机制,切实织牢、织密、织细制度的“笼子”,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

三是做实主题教育。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中不担当不作为以及对群众关心的利益漠然处之、空头承诺、推诿扯皮和办事不公、侵害群众利益等专项整治,着力解决责任传导不力、基础工作漏项、政策落实打折、工作作风漂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用纪检监察组织的实际行动和监督成效捍卫人民群众利益、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时,结合我县实际,要重点做好党员干部酒驾赌博、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微腐败、公职人员违规组织参与非法金融活动等整治工作,全力解决公职人员违纪违规和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问题。

渭源廉政

【主题教育】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系列刊载(一)

审核/闫喜珍

@渭源廉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