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卻的足跡丨李卓然:要和戰士生死在一起

編者按:黨中央要求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為此,市委組織部、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廣播電視臺共同編寫《不能忘卻的足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微故事》一書,作為主題教育讀本。該書選取了50位湘潭革命前輩、革命英烈的52則典型事蹟,以講微故事的形式,生動再現他們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不怕犧牲、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充分展示了革命先輩堅定的政治信仰,堅韌的意志品格,崇高的報國理想,真摯的為民情懷,無私的奉獻精神。湘潭日報和湘潭在線特開設“不能忘卻的足跡”專欄,與您一起學習革命先輩的感人事蹟。

李卓然是湘鄉市山棗鎮人,1936年11月,任紅四方面軍軍政委員會常委兼政治部主任,與西路軍領導率部西征。儘管西路軍戰士寧死不屈,與敵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戰事連連失利,損失慘重。至1937年3月,西路軍總指揮部能直接掌握的有建制的戰鬥部隊僅剩1000多人,部隊被迫退到祁連山裡的康龍寺地區。在石窩山上,陳昌浩主持召開了西路軍軍政委員會最後一次會議。會上,陳昌浩提議,他和徐向前離隊回延安向中央彙報情況,他們走後,再安排李卓然和李先念等走。李卓然不同意走,他說:“幹部都離開了戰士,戰士怎麼辦?”會議根據陳昌浩的提議,決定陳昌浩、徐向前離隊東返,西路軍餘部另組黨的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剩餘部隊的行動。工作委員會由李卓然任書記。

深夜的石窩,寒風呼嘯,冰映雪照。為穩定幹部情緒,保存好剩餘的力量,西路軍工委會召開領導幹部動員會議,確定了各支隊進軍祈連山的路線。

李卓然在動員會議上說:“西路軍現在雖然失利,但紅軍一定會勝利,中國革命一定會成功。黨中央還在陝北,陝北紅軍還在壯大,全中國的抗日形勢還在發展,我們不能灰心喪氣,要爭取突圍出去,回到陝北去。我身為部隊的主要領導幹部,絕不會離開部隊,不會離開同志們,不管遇到多麼嚴重的情況,都寧願與部隊共存亡。在戰場上,我看到那些打光了子彈的戰士自發地站成人牆,以身軀抵擋敵人的子彈,讓部隊首長在中間通過,一個戰士倒下了,另一個馬上頂上來,這樣的戰士,這樣的的階級兄弟,我們怎麼能夠離開他們呢?我們都是黨的高級幹部,多少戰士為了保衛我們而獻出了生命。我們都是共產黨員,我們有責任帶領這些倖存下來的戰士繼續戰鬥,我們要爭取帶領他們回到黨中央的懷抱。”

李卓然的動員講話,極大地穩定了大家的情緒,驅除了個別領導幹部思想中一些惶恐混亂的想法,大家紛紛表示,一定和戰士們戰鬥在一起,生死一起,絕不離開他們。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