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企跳出來的那部分人現在怎麼樣了?

流淌在心間


國企是相比起來較為穩定的就業單位了,但年年都有部分人從囯企跳槽出來,儘管跳槽的理由各種各樣都有,但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希望跳槽出來後生活過得更好。

很多時候,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不是所有人跳出國企之後都會很快改變生活質量的。

認識一個人,在國企工會工作,崗位算是企業中層管理者了,雖然工資少點,但穩定且操心少,也是不少人心儀的崗位。可這位熟人可能是不滿意現狀吧,硬是回絕領導的挽留,買斷工齡跳出來自己做點生意當上個體小老闆,生意上的收入自然暫時比單位上的工資多一些,他還得意著呢。可沒想到,他跳出來不到一年,單位改制允許中層管理者入股企業,加上經濟繁榮企業產品價格一路上漲,在崗員工薪酬一下子翻了幾番,中層員工參股每年都有紅利分,收入更是"坐快艇",很多同事都在說他腦子進水了,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幹,硬是去單幹勞累。還好,這位熟人看上去並不眼紅,似乎坦然接受了現實,心態很是平衡平靜。

這個事例說明,在國企工作,跳槽要謹慎,一旦跳槽出來,什麼都得重新開始,原來積累的東西新單位是不知道也不會去在乎的。

人在社會上生存生活,多數人圖一個穩定的環境,在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脈關係中工作,遇到暫時的困難,人們都會搭把手。而到了陌生的環境和單位,熟悉和入門是需要時間的,這也是很多從國企跳槽出來的人們生活過得不怎麼樣的因素之一吧。

常常聽到從國企退休的老一輩的人說,他們那一代人與他們服務的企業感情深厚,一旦入職哪家企業,就把自己交給了企業,把企業當成溫暖的大家庭,把自己當成家庭成員,是不會輕易離家出走的,直到退休。

當下雖然在市場經濟下實行雙向選擇,人們的就業選擇靈活多了,但穩定還是多數人的願望!


坦然看職場


感謝有機會回答問題。茉莉就是從國企跳出來的。感覺是,從國企出來身體好了,精神也好了。

其實茉莉經過總結,覺得是,在國企裡面真的想幹活的人,是過得最辛苦的。

想幹活是什麼意思,就是說肯學肯幹的人,都會比較累,其實工作量大是其次的。說說茉莉現在還在國企的一個同事的情況。這個同事是管理人員,然後工作其實等於是部門的助理,也具有副經理助理的性質。就是日常負責部門的內部和外部協調工作,幫助自己的上司做好各類工作,其實業務量很大,本來這個崗位是有三個人的,但是不幸的是另外一個是公司領導的妹子,另外一個是新同事,但是入職已經很懂得自己的安排工作,所以領導也只能用她,另外一個不敢用,再另外一個也是不敢用。大家能想到嗎,在國企裡面加班,竟然天天加到晚上8點,還有周末也要加班的,其實就是一個人做著三個人的工作,而且典型的做多錯多,有時真的為了趕任務,就會出錯的,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有些事情,本以為沒有什麼風險,為了交差就可能沒有檢查很多次,結果後來就要背鍋了,還有的就是本來不是屬於她的工作,慢慢就壓在她的身上,她還是一個寶媽,孩子也小,長期只能給老人幫忙帶,而且她的薪酬也很低的, 誠如茉莉說的,賺的錢還不夠去看醫生。

但是她不會離開這個公司,原因是她沒有什麼技能,只能這樣挨下去。

茉莉只是想說,在年輕的時候,就要儘量的學習更多技能,讓自己做好準備,其實很多國企,現在都和私企一樣的,看績效,要加班,講奉獻,然而國企有更多分配不公平的情況,如果這樣,如果是要養家,還不如出去拼一下,雖然辛苦,但是都是靠自己的能力賺回來的,每一分,有汗有血,但是值得。


Molly小秘書


離開國企的人應該分為兩部分:一是自願離開的人;二是被迫離開的人。

先說第一部分人,這些人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年代,或憑能力或借技術自覺主動地離開國企。再說第二部分人,這部分人因為國企效益問題或因企業破產或企業載員被動離開。

這兩部分人有的創業當了老闆,有的憑技術進了私企,收入是不錯的。還有的一沒能力二沒技術或者年齡偏大過得並不如意,而這些不如意者佔到了大多數。

舉個例子啊:在我的朋友中一個是從國企辭職憑技術(學化工的)在

私企服務,年薪50萬。一個買斷後服務私企(給排水專業)年薪20萬。再有的就是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離開國企的人我知道的基本都是這個情況,分享給大家。



沙漠楊L


喜歡996的覺得高興,喜歡855的覺得後悔。很多想要的不光是錢,而是有錢還有時間花。人不是印鈔機,何況比自己有錢的多的是,除非你自己本身享受印鈔機的快樂。跳出總收入平均6k.的國企,放眼外部同地區私企外企8k-12k而且997感覺划不來,不在同一個地區,15k-20k的地方,房價是本地區的5倍-10倍。真的是想想還是覺得不出去的好。現在就業環境沒有那麼好,很多私企外企的人都來我們國企謀飯吃,大部分不是說原單位裁撤部門,整體被開。要不就是買不起房,回家鄉過日子養老。奮鬥也就那幾年,可是生活是一輩子,畢竟國企更穩定,不會出現隨便裁撤的情況,外企私企大boss一個決策就是一兩個部門的下崗,傷不起。


幽蘭蟹仙


國企人員在年輕時也是創新開放的,關鍵是到了45,5O歲以後,你也許還有創新的動力嗎,也許吃老本?因為那時,你的領導或許同同輩的,或是比你年輕人的人,你的創新是他們的業績,而不是你的。現在人際關係就是利益關係。平常沒事時,你被輕視時,被忽視時,關鍵時又靠你去頂上去,你幹嗎?你願意幹嗎?

而且現在國企一把手55歲就讓位,付職53,54要讓位,中層50讓位,讓位之時,你就被邊緣化了,過去的一切功業都歸平民,可能歸零,可能還是新家長的麻煩!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只要不是自己的公司(獨資),只要打工,一切歷史都是別人的。所以會有王石,會有柳傳志。

南方小老闆們聰明,就聰明在自己自由,企業再小,我也老闆!企業再大我,不是我的,我也不幹,一切與我說了就算。

一切,自己做主,做主人!


真事51130076


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私企個人發展空間大,國企是做不到的。我國企中層管理人員,自動離職十五年了,如果算錢錢的話,是國企的幾十倍。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以前是修路,現在是互聯網,全靠自學和摸索,一干就是十幾年,已經實現了職業自由和時間自由,正在努力實現財務自由的路上。

我認為不想工作的也有。工廠幹掉後,許多幹部比我更傷心,失去了不是工廠,是官位,是權,是失落。白吃白喝被終止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Thintalx管理效應


上班起始於國企7年,外企4年,然後民企11年,今年3月開始回國企,希望剩餘職業生涯能在國企劃上句號。各中滋味因時而異,因年紀而異,因身體和家庭而異


用戶6249681608680


挺好的!離開了16年,如果當初沒離開,幹到退休也沒有現在一年掙得多,而工作時間是現在的三倍以上!以前是修路,現在是互聯網,全靠自學和摸索,一干就是十幾年,已經實現了職業自由和時間自由,正在努力實現財務自由的路上。



自由職業者森居簡出


11年畢業就進了國企老工廠,做工程機械跟眾多私企競爭的,奈何我們這屆點背,12年頂峰然後高鐵出事了小軍子進去了,高鐵涼涼的背後引發了一連串的涼涼,直接的影響就是房地產,然後就是基建,雖然說近些年農村小城鎮的小地痞小流氓類的社會人士仰仗著國家紅利在各自家鄉接到了點刨溝剷土的小工程和當年的比起來簡直就是芝麻鹽。扯遠了,就是這樣半死不拉活的扛到了15年後半年,單位之前已經進行了兩波裁員,老員工單位不想出補償就讓他們當保安了,可憐幾個老前輩一輩子在工廠奮鬥青春到最後就淪落到這個下場。從他們進入到保安室的那刻起我就知道我的未來如果不改變的話將會有多可怕,結果還沒等我改變呢麻痺的把我裁了,為了裁我這個部門還他媽弄個競聘上崗,像模像樣的請來幾個人打分,我謝謝這幫人了為了搞走我費盡周折。

16年初投簡歷到了另外一個國企,做汽車電池的,氛圍不錯沒有閒人,每個人都很忙,忙的不可開交,說是國企但感覺公司盲目擴張管理跟不上,人員流動很頻繁,像私企一樣,整體給我的感覺還不如私人企業,再加上跟了一個不是人的組長,幹了不到一年辭職了(我是做採購業務,成熟了之後是需要從他手裡拿業務走的,後來我才明白為什麼他對我那樣)

17年我是看透了企業了,那種地方我也能幹,忍一忍我也能發展到一定高度,奈何我是個不想忍的人,我考慮的是35歲40歲之後的事情,再碰上裁員倒閉不開心,老子去哪安身。後來一不做二不休到政府裡去當了臨時工,狗幣的到那裡去學做公務員,學體制內的交流,學那裡的規則和思維,好好做人好好學習好好工作,邊複習邊考試,妹的18年底終於考上了。

進來之後再一對比,列為,如果說家裡不需要你去拼命餬口,建議還是考公。


愛說實話想做好人


五十多的時候很少有人用。年輕的多數尋找到各類不同的工作。我有一個青年工友在外幹力氣活時,腰受傷較重,治不好,丟下老婆,孩子,吊在電扇上。哭得家人,父母死去活來。國營企業養人太多,各種關係,軍人們也多轉來廠,超編,易破產。全部向社會消化後,都有新的崗位,儘管有短暫的多點,但畢盡找到工作了。少數人滿足打牌,麻將,下棋之類。不想工作的也有。工廠幹掉後,許多幹部比我更傷心,失去了不是工廠,是官位,是權,是失落。白吃白喝被終止了。我喑自高興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