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太阳系那么多小行星

《十万个为什么之遨游宇宙》

系列内容由“科学维他命”独家原创,用语言、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带你认识地球,了解星星,探索宇宙,每天几分钟有趣有料的知识,帮你成为科学小达人。

为什么太阳系那么多小行星

关键词1:小行星带的发现

关键词2:小行星带的分类

关键词3:小行星会撞地球吗

自从1766年提丢斯-波得定则发现以后,很多天文学家相信,在火星与木星之间,与太阳距离2.8 天文单位的地方,应该有一颗未被发现的行星。于是纷纷把望远镜对准了那片区域。1801 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在距太阳2.77天文单位的轨道上发现了个神秘物体。 这个物体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沿着近圆形的、类似行星的路线行进,但是它太小了,不能算行星。这就是第一颗被发现的小行星一谷神星, 它是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小行星。根据2006年颁布的《行星定义》,谷神星已被归类为矮行星。1802年和1807年,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又在谷神星的轨道附近发现了智神星和灶神星,1804年, 德国天文学家哈丁在距太阳2.67天文单位处发现了婚神星。其后在这个区域发现的小行星越来越多。1868年达到100颗,1879 年达到200颗,1890 年达到287颗....今天在这个区域中观测到的小行星已经数以十万计。

为什么太阳系那么多小行星

小行星带是小行星高度集中的区域,这些区域在太阳系内介于火星的轨道和木星的轨道之间,它们和大行星一样,也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转。在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其数量可达到50万颗之多,这样的区域被称为主带,就是通常我们听说的小行星带。小行星是在体积和质量方面都比行星小很多的固体小天体,它们的大小在几厘米到一千米千米以上。小行星之所以高度集中在小行星带中,木星的引力起着主要作用。此外,太阳引力也起着一定作用。小行星带主要包含两种类型,在小行星带靠近木星轨道的外侧,主要是富含碳的小行星,它们的颜色偏红。而在靠近木星轨道内侧的部分则是含硅的小行星,它们的反射率比较高。小行星带中数量多、密度大,因此天体碰撞频繁,碰撞会产生大量的小行星碎片,而一些残骸在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时候会成为陨石。当两颗小行星低速碰撞时,有可能会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小行星。

为什么太阳系那么多小行星

小行星带的形成原因至今仍是个谜团,但普遍认为是太阳系形成初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地方未能形成大行星 ,因此形成了大批的小行星。而另一种观点是爆炸说,认为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外的另一个大行星在亿万年前的大爆炸形成了大量的小行星。小行星会撞上地球吗 ?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小行星称为近地小行星。直径1千米以上的近地小行星可能对地球产生重大威胁,6500万年前的生物大规模灭绝事件可能由一颗直径10千米左右的小行星撞上地球造成。现在已经确定轨道的、直径大于1千米的近地小行星约有2000颗,它们存在撞上地球的可能性。据估计,这样的碰撞事件平均50万年发生一次。小行星掠过地球的机会就更多了。2011年,直径400米的小行星2005YU55就曾在与地球相距325万千米处掠过。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于1995年启动了近地小行星跟踪计划(英文名为NEAT),来监视这些可能的威胁。

为什么太阳系那么多小行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