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延壽寺戲樓(劉孟博文 阿貞 圖)

汝州延壽寺戲樓(劉孟博文 阿貞 圖)
汝州延壽寺戲樓(劉孟博文 阿貞 圖)

延壽寺戲樓位於汝州市區東南十五里汝南街道虎頭村延壽寺南。戲樓創建於清代,為磚木結構硬山頂,面闊6.81米,臺口高2.91米,臺基現高0.8米,前臺進深3.36米,後臺進深2.53米。延壽寺名“延壽”二字,意取壽人、壽世之意。寺建自何時,已無從考證,寺中僅存的清雍正元年《重建延壽寺碑記》稱其“創自古昔,靈佑如新,後遭明□兵火,僅存□□□□殿等”。由此可知,延壽寺明代已有,然明清兩代地方誌書均未做收錄。

汝州延壽寺戲樓(劉孟博文 阿貞 圖)

延壽寺自明末經歷戰亂之後,古寺殘破,殿宇風雨飄搖,好善之人目睹心傷,然而社會初定,百姓生活尚不寬裕,苦無餘資以修繕。

至康熙三十二年,社會承平,百姓生活得到改善,方有孫之俊、郭士奇等首倡義舉,各里聞風好義之人亦各捐錢物,使得大殿得以重修。

汝州延壽寺戲樓(劉孟博文 阿貞 圖)

此後虎頭馬氏先人馬士奇,感殿宇雖宏,“然神像未及設而塑焉,其何以致妥侑而承□□哉”!乃自捐白銀十兩四錢五分,並募化於四方善信,金塑觀音聖像及韋呂二將,工成後於雍正元年十一月冬至後二十六日,立碑以紀念重修殿宇及金塑聖像之事。

汝州延壽寺戲樓(劉孟博文 阿貞 圖)

戲樓就位於延壽寺路南,座南面北,正對延壽寺,傳言為本村劉家獨資修建,每年四月初六廟會及節慶,均在此演戲酬神,現戲樓前建為民宅,古戲樓失去了演出作用。

汝州延壽寺戲樓(劉孟博文 阿貞 圖)

在延壽寺戲樓的東西兩壁上,至今仍保存有古代戲班,在此演出期間的題記,可辨識的大致有五六處,如:“連升班,清同治八年四月初五日,寶豐北英里丁府所記”、“八月廿七日,在此一樂也,英里丁府”、“光緒廿年四月初四,大二黃長班□,巴葉連升班”、“臨汝東卅五里楊寨,第八區公所,公請葉縣城水□多一班”、“伊邑大二黃同樂班河南湖北老小先生在此一樂”等,這些題記對河南戲曲發展史,延壽寺廟會史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汝州延壽寺戲樓(劉孟博文 阿貞 圖)

劉孟博文 阿貞圖 2019.09.24

汝州延壽寺戲樓(劉孟博文 阿貞 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