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生豬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菀雲418


今年的豬肉可謂是讓人跌破眼鏡,不管是兩三百塊錢一頭豬,還是現在一斤豬肉就要三十塊,都跌破了老百姓們的眼鏡。現在朋友圈裡,都流行起曬豬肉晚餐了。誰要是能天天大口大口地吃上豬肉,那肯定會被別人羨慕的。

現在豬肉那麼貴,主要的原因還是前段時間的非洲豬瘟給影響的。這一場非洲豬瘟,導致生豬大量死亡,而養殖戶也有很多傷心地退出了行業。面對現在持續高價的豬肉,對未來生豬養殖會有啥提示呢?


1:集中養殖,可以有效防治大型豬瘟疫情的蔓延。

從去年年底,我國發現第一例非洲豬瘟,到蔓延全國,一個地方控制住了,而又在別的地方發生。在防治非洲豬瘟疫情的工作上,國家已經做得足夠多了,可最後還是讓豬瘟疫情蔓延擴散出去。

我覺得從這場教訓中,我國未來養豬業,可能會出現集中養殖的情況發生。集中養殖生豬,有啥好處呢?

主要是方便管理,預防大型疫情的蔓延。大家可以試想下,如果把一個鎮的養殖場,全部集中到一個地方,那麼鎮與鎮之間的養殖場,就會相對地變得遠了很多。

一旦某個村子的養殖場,出現烈性傳染疫情時,由於兩個村子的養殖場相距比較遠,往往在空間方面就可以減少了傳染的可能性。只要把那個鎮的集中養殖基地給無害化處理了,就可以杜絕疫情傳播,減少損失。

目前,農村養豬散戶,都是在自家後院弄個豬圈來養殖,只要村頭有人的豬得了疫情,就會很快通過空氣來傳播給下一家,如此一家一家傳下去,接著再傳到隔壁鎮去。



2:國家可能會加大公司化養殖的力度,而對於散戶養殖會有減少扶持。

公司化養殖生豬,首先在養殖技術方面會比較成熟,公司會比較注重防疫工作,當有疫情蔓延時,公司養殖往往會有成熟的應對措施。

而農戶散養的就不同了,很多農戶在養豬過程中,往往會忽略衛生和疾病疫情的防禦。很簡單,散養戶一資金不足,二節約成本,沒這方面意識。

這次蔓延全國的豬瘟疫情,我覺得散養戶在應對方面的經驗不足,也有一定關係。

公司化養殖,在抗風險能力方面會比較強,而且不會輕易放棄養殖行業。


在非洲豬瘟的影響下,很多散養戶,虧得血本無歸,負債累累,很重要的是信心受打擊後,已經離開了養豬這個行業。雖然現在,因為生豬缺口比較大,國家出了不少補貼政策,但是不少散戶還是無動於衷,導致現在生豬缺口遲遲沒來得及補上。

而公司化養殖不同,本身公司化養殖,資金雄厚,失敗了可以重新來一次,而且花了很多錢投入到基礎設施,是不會說退出養殖行業就會推出的。

總的來說,未來我國的養殖方向,會比較偏向於公司化養殖的。大家如果有資金和能力的,可以不妨試試。


村哥小凡


中國未來生豬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未來中國養豬會向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規模豬場養殖,另一方面就是家庭農場養殖。散戶肯定會越來越少的。

十月份接近尾聲,在調整了四五天之後,豬肉價格的又一次集體上漲,估計很快就要到來了。

現在豬價有多高呢?最近幾天豬價雖然一直在波動調整,但是調整也是兩極分化的。

部分省市豬價繼續上漲,廣東是全國最高價在23元/斤左右,貴州是全國最低價,在14元/斤左右。

大部分省市的平均豬價到了20元/斤左右,而豬肉價格那就更高了。我老家所在的超市五花肉到了35元一斤,很多人都直呼太貴了,真的買不起豬肉了。

肉價及生豬價格這麼貴,最主要因素就是去年在我國發生的非洲豬瘟疫情。很多人都說這次疫情對我國養豬業是一次大的洗禮。

這次疫情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它讓很多散養戶退出了養豬業,讓規模豬場重新審視自己以往的養殖和防控免疫程序,看看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經過了這輪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我覺得中國養豬業以後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個就是規模豬場養殖,另一個就是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一. 規模豬場專業化養殖。

養豬業雖然還是以散養戶居多,但是規模豬場出欄生豬佔的比例越來越大。

相關部門在最近制定的促進生豬轉型升級的意見中提出,到2025年養殖規模化率達到65%以上,規模養豬場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

前段時間鼓勵養豬的政策裡,說的就是發展規模養殖,鼓勵農戶養豬。以後規模豬場肯定會越來越多,生豬出欄量主要靠規模豬場了。

二. 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除了大型的規模豬場,還有一種養豬模式就是家庭農場型養豬。


家庭農場養豬的規模不會很大,可以自繁自養,也可以外購仔豬,家庭農場除了有自己的豬場之外,還有大片的田地進行種植,甚至可以種植瓜果蔬菜等等,為的就是豬場產生的糞汙全部能夠用於還田,不會汙染環境。

總結

現在養豬的模式就是往這兩個方向發展,所以說現在的一些散戶原先不養了,現在豬價高了又繼續養,其實真正能夠繼續下去的時間也不多了。


農村養殖新鮮事


最近豬肉價格暴漲,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養豬業,下面是一位縣領導在養豬業發展專題會議上的即席講話:

同志們,今天我們召開專題會議,貫徹落實省委、市委會議精神。會議只有一個主題,就是豬,講的是豬,聽的也是豬;會中討論的是豬,會後去落實的還是豬。抓好生豬生產,關鍵是抓好母豬生產;抓好母豬生產,關鍵是領導帶頭。只要領導一掛帥,母豬懷崽懷得快;只要領導不囉嗦,母豬懷崽懷得多。為了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我提議全體鄉科級幹部每人負責聯繫3頭母豬,縣團級幹部每人負責聯繫5頭母豬。我們要力爭通過3到5年的努力,使我縣從目前的80萬人20萬豬,變成80萬人80萬豬[呲牙][呲牙][呲牙]


雲軌怎麼了


現在我國的生豬發展的確出現了一個供不應求的行情,可以說是是一個難以遇到的養殖行情。每一個養殖戶如果說能夠做到豬瘟病毒的預防工作,保障養活豬養好豬就是能夠賺錢的一個大的養殖行業。因為現在全國的生豬平均價格已經突破了20元每斤的行情,而生豬的養殖成本只有6.5元左右每斤,畢竟糧食價格特別的低迷,佔到豬飼料70%的原材料是玉米,而現在玉米的價格還不到一元錢一斤,所以現在生豬的養殖成本非常的低,養殖生豬利潤非常的高。先來看一下,今天全國各地生豬報價情況彙總,大家就知道我國目前的生豬市場行情究竟如何?

以上是我國今天生豬報價情況,對於生豬價格如此之高,行情如此之好就不斷做論述了。至少已經有四川、廣東地區的生豬最高價格突破了23元每斤的行情,這說明了我國的市場上生豬供不應求,生豬養殖是非常賺錢的。那麼未來我國的生豬養殖發展的方向究竟是什麼?

用所謂專家的理論來分析我國的生豬養殖未來發展的方向,最終趨向於生豬養殖的規模化,也就是說大型的生豬養殖場。通過國出臺的國5條就可以看出,包括一些扶持的政策也是在大力扶持我國的規模化生豬養殖,特別是現代化的生豬養殖根據出欄量不同,對於養殖場的建設標準給予100萬到500萬不等的資金補貼,以扶持我國目前的生豬養殖行業儘快恢復。從我國的對生豬養殖行業的政策和補貼的力度方向來看,未來的生豬養殖的發展方向就是規模化現代化的生豬養殖發展模式。這一點也是符合時代和經濟發展的要求,畢竟這種養殖的模式投資的成本儘管高了一些,但是養殖的成本非常的低。



但是對於未來的時間如果不是太長,也就是說在我國10年以內的生豬養殖模式,還必須依靠農村散養戶來穩定我國的生豬市場的供應量。畢竟我國養殖行業的最大群體是農民散養戶,特別是目前我國的生豬存欄量大幅度的下降,至少9月底農村農業部公佈的消息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1%。造成我國目前生豬存欄量如此低的最主要原因,那就是在前兩年由於環境汙染的治理使得一些專家建議,取消農民散養戶養豬,這使得好多農民的的確確地退出了養殖行業。

另一個原因那就是非洲豬瘟病毒的影響造成了目前我國的生豬養殖規模大幅度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我國的目前的傳統養殖行業的模式就是依靠著農村散養戶來維持著生豬養殖市場的供應量。對於幾個大型的生豬養殖場是絕對不能夠滿足我國的豬肉的供應量的,畢竟他們是依靠養豬來賺錢的,並不像農民始終是穩定我國生豬市場的供應量的群體。



總之,對於我國的生豬養殖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的問題,其實在未來的時間比較短,也就是說在10年之內我國的生豬養殖規模依舊是農民散養戶來支撐著我國的生豬養殖行業,保障我國的消費者的豬肉的消費供應量。但對於長遠的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生豬養殖行業趨向於規模化現代化的生豬養殖模式,這能夠大大的降低了生豬養殖的成本,而且能夠規避一些豬瘟疾病的發生。但是未來不確定因素特別的多,因為世界的不穩定因素也非常的多,所以未來的可能性應該還是農民在支撐著我國的生豬養殖行業,這是我國的生豬養殖的體制決定的。大家對於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交流。


三農一姐


查了一下相關資料,我們雲南這些地方的生豬價格也在17元每斤,這段時間可以說是生豬價格的一個高點,按這段時間來說,這生豬真的是變成金豬了,看起來市場前景一片大好,但是下步生豬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怎樣進行養殖才好。

中國未來生豬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1、不建議大規模進行養殖生豬。

雖然現在的生豬價格很好,但是現在開始養豬,還是有一定的風險,非洲豬瘟的影響還沒有徹底消除,對非洲豬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很好的特效藥,而且按市場的角度來看,生豬的價格已經漲了很長時間,漲的時間長了,像基金股票一樣,也會進行調整,慢慢的下降。

雖然目前生豬需求量很大,現在進行養殖生豬,一般出欄的時間要8個月左右,但是到了8個月以後,經過市場的調整,隨著非洲豬瘟的影響減弱,養殖生豬的人增多,生豬的出欄量也會相應的增多,生豬的價格會有所下降,所以我不建議進行大規模的養殖。

2、可以鼓勵農村家庭戶增加養殖生豬頭數。

按農村的發展趨勢,現在農村家庭,多數都是養1至2頭豬,自己到過年時殺了吃,所以我認為,可以鼓勵廣大的農村家庭,每年多養上一隻二頭生豬,在養殖中做好豬病的預防工作,特別是非洲豬瘟的影響,讓規模養殖生豬的在風險降低一些,所以可以鼓勵農村家庭,多養上一至二頭豬,這樣生豬的出欄量也會慢慢的增多。

總結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雖然生豬的價格很高,但是我不建議大規模的進行養殖生豬,還是可以分散到農村家庭,鼓勵農村家庭多養一至二頭生豬,既增加了自己的經濟收入,又讓大規模的養殖風險降低一些,所以我認為生豬的養殖方向,還是應該多鼓勵農村家庭多養一至二頭生豬。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點擊關注:以文溫暖三農。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歡迎交流、討論,每天會有精彩為您呈現!

以文溫暖三農


經過這一次豬瘟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出了很多的問題,就是小規模養殖的話,環保的投資比較小,而且沒有足夠的資金運作,那麼很難扛得住一些疾病的出現,未來的生豬發展方向應該向大規模和中規模養殖發展,小規模的的生豬就出現了退出中國的養殖市場。

從現在的政策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大力的扶持大規模養殖,因為大規模養殖可以環保工作做得更加的好,而且豬場設計的更加的合理,很多疾病的出現就是因為養豬廠的設計不合理,導致了豬的生活環境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沒有一個健康的環境,那麼豬的發育變得緩慢和疾病的出現更加多。

上面的生豬價格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廣東和四川已經達到了23塊錢一斤的生豬價格,全國的生豬價格已經達到了20塊以上,但是這樣的生豬價格對於小規模養殖來說,他們的利益空間並不是特別的大,因為畢竟數量有限,數量少的話,得到的生出價格不會像上面這張單價得了那麼高。

大規模養殖他可以得到更多的豬肉行情,現在互聯網信息的時代,誰先得到消息,那麼誰的利潤就得到更多,而小規模養殖就沒有這個優勢,我們都知道,不管哪個行業,永遠存在二八定律,賺錢的只有20%,百分之80%都是為了20%填坑。


現在生豬的價格那麼高,就是因為市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現在雖然很多的大規模養殖場已經加大了投資,但是如果單單靠大規模養殖,還是無法滿足我們現在的生豬缺口,還需要更多的中規模養殖和小規模養殖。

這段時間我們也在不斷的加大豬肉的進口,但是我們不能依靠進口來滿足我們國內的肉需求,而且我國的豬肉需求每年達到5000萬噸,而進口豬肉每年最多就達到400萬噸的豬肉,完全沒有緩解我國的壓力,所以還是需要中小規模的進場,但是當我們度過了這個艱難的時刻,到後面穩定的時候,小規模就慢慢的淡出我們的市場。


現在還有豬瘟的存在,所以我們小規模養殖的話要非常的謹慎,因大家的錢都不是颳風來的,特別是經歷了豬瘟所帶來的損傷,很多的家庭因為豬瘟,本都沒有拿回來,所以想靠這次來發財,還是要小心一點為好。

養豬行業其實是一個比較長遠的投資,因為週期比較長,為期需要一年的時間,而這一年的時間我們要有足夠的資金去運轉,如果資金斷了,那麼貴加長養殖週期,而且現在小豬仔的價格是非常的貴,年前養殖的話根本就不划算,是年後的豬飼料、還有玉米價格都會走高,所以投資養殖的前期就花費了養足大量的資金,所以小規模養殖戶,面對這樣的一個情況還是無法承受。

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我們看到的生豬價格非常高,但是我們明年的生豬價格是怎麼樣?這個是我們無從知道的,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小規模養殖沒有太多的資金和承受能力。


豬未書


現在這個時間對於人們來說,已經充分感受到了高豬價對於自身生活消費所帶來的影響。截至到目前全國的生豬價已經突破了20元一斤,從廣西廣東地區的豬肉價格已經達到了35元一斤的高價。這也說明了,目前由於我國非洲豬瘟持續影響,以及在環保政策上面不少農戶因為環保方面的問題而被禁養。因此在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現在全國的生豬存欄已經同比去年下降將近41%。

那麼面對目前全國生豬大幅下降的局面,中國未來生豬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進入了2019年下半年以來,我國整體的生豬養殖行業也進入了高利潤的時代。有不少農戶反映目前的豬價持續大幅上漲,但是他們能夠出欄的生豬並不多,即便是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非洲豬瘟形勢逐漸好轉而開始進行的補欄,但是到現在短期內依然沒有達到肥與豬出欄的標準,面對持續的高利潤也是充滿了無奈。

而對於有少量生豬可以出來的農戶而言,面對豬價不斷上漲,他們也紛紛延長了生豬的養殖週期,惜售的情況也更加的明顯。特別是進入了今年10月份以後,不少規模的屠宰企業,明顯的感覺到目前收入的難度正逐漸在加大,這種情況下,他們也不得不提價進行收購。最終就導致了市場上豬肉也跟著出現了上漲的態勢。

下圖為今日我國各地生豬價格表,可供參考:



而為了確保我國生豬產能的快速恢復,不是穩定物價,保證人民生活的基本水平不受影響。在未來兩三年內,我國生豬發展的方向更多的是規模集中、科學化管理和和生產。這樣可以提高抵抗各種生豬疾病以及豬瘟所帶來的風險,同時還可以降低生豬養殖的成本。而對於農戶而言,國家在積極的鼓勵其進行生豬的養殖規模。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今日全國各地中生豬最高價為廣東地區的23元一斤,而最低價為貴州地區的14.0元一斤,而整體的全國生豬均價為20.3元一斤。這個價格相對於在去年年初正常生豬價水平來說,至少上漲了1.5倍之多。在非洲豬瘟還沒有到來之前,全國的生豬價基本上在6~7元一斤。是目前中國的首要目標就是盡最短時間恢復生豬生產。



因此個人認為中國未來的生豬發展方向更多的是以集約化規模化科學化進行規模的養殖,同時疊加農戶小規模養殖相互促進,最終帶動整個生豬養殖的健康發展。因此面對目前全國聲中存欄出現大面積斷缺的局面。根據消息可知,今年9月下旬德國最大豬企通內期來和四川德康集團合作共同建設,總投資120億在四川建設用類生產基地。預計2022年投入生產,最終生產能力可達到生豬出欄700萬頭。

因此後續未來幾年內,國整體的生豬產能將得到迅速的恢復。同時隨著生豬養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整體的市場出價也將在明年開始逐漸回調,最終恢復到正常的市場。


鄉村波比


我覺中國未來生豬的發展方向是大型養殖為主,農村散戶為輔。

一、大型養殖為主

1、隨著農村越來越多的人進城打工,農村養豬的人也會越來越少。養豬的人少又想保證生豬產能,只能走大型化養殖路線了,讓懂養豬的人集中起來養大量的豬。



2、大型養殖場好管理,全是高科技的設備,不需要像以前一樣,什麼都需要人工,一個養殖場,只需要專業人員幾名就可以了。

3、大型養殖場配套設施齊全,可以把汙染減到最低。


4、大型養殖場,有專業的獸醫,生豬有任何問題,都有人給出解決方案,減少生豬死亡率。

綜上所述,未來養豬以大型養殖為主,走規模化,專業化,科技化路線。

二、農村散戶為輔

雖然大型養殖場生豬產能很高,但是還是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需要農村散戶養豬補充。

1、農村散戶養豬,一來可以解決剩飯剩菜問題,二來可以用豬糞肥水做農家肥,減少農作物對化肥的依賴性。

2、農村散戶養豬可以增加自己收入,又可以補充生豬市場需求。


3、農村散戶養豬要跟大型養殖場合作,利用大型養殖場這一平臺學習養豬技術,處理豬糞肥水汙染問題,大型養殖場收購散戶生豬,以達到雙贏的模式。

最後,我認為未來大型養殖和農村散戶養豬一起養殖,才能滿足生豬市場需求,豬肉價格才能得到控制。

以上就是小歐個人觀點,覺得小歐說的有道理點贊關注轉發一下,或你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討論!


孤狼小歐


中國未來生豬的發展方向是什麼?中國是養豬大國,養豬歷史悠久,賦有豐富的人文積澱和先進的養殖技術,聞名於世界各國。從去年8月以來,經歷過一場史無前例,亙古未見的非洲豬瘟疫病的襲擊和騷擾,使各地生豬受到一場浩劫,給以沉重的一擊,使生豬養殖業拖入困境,各地生豬發生斷崖式、斷代式、毀滅性、崩潰性,造成疫區生豬存欄量接近為零。在慘痛的損失後,與養豬業相關的從業人員,痛定思痛,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摸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在各地陸續普遍展開。這就是中國未來的生豬產業發展方向。



第一,各地生豬養豬形成集團化方式養豬。這種方式就象溫氏集團一樣,以擁有先進的生豬養殖技術和人才,佔有充足的養豬資源的集體和個人牽頭,發展壯大,形成大型養豬集團,在各地產生許許多多的鏈鎖分支機構,帶動各地生豬養殖業的發展壯大,形成龐大的生豬養殖集團公司。這樣的養豬模式,是統一養豬技術標準,統一養豬方法,統一生豬飼料標準,統一消毒滅菌防病。這樣有利於生豬養殖的資源充足利用,有利於提高生豬質量和產量,有利於增強生豬上市量的連續性和持久性,有利於穩定市場,保供穩價。



第二,各地生豬養殖將走向規模化養殖。各地有許許多多的養豬能手,專心養豬,專業養殖,使生豬養殖規模擴大迅速,形成規模巨大或超大,是當地名副其實的生豬養殖大戶,既不願意加盟大型養豬集團,又不願參加當地的養豬合作社,是屬於個體大規模生豬養殖大戶。他們的優點是,擁有先進的養殖技術和人才,使用科學養豬技術,養殖管理嚴格,有自己的一套生豬養殖管理經驗,生豬產能強大,出欄量巨大,經濟效益高等等特點。弱處是,往往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不能與大集團和合作社抗衡。



第三,各地農戶養豬向合作社化方式發展。各地農村散養戶,將會逐漸被市場打壓後,只有投靠當地成立的由集體組織的農民養豬聯合合作社,以合作社各自運行的管理模式,統一進行養豬。合作社全面統一生豬產供銷,一條龍式的合作機制,與廣大養豬戶合作互利共贏,以聯合起來的強大陣容,進入市場,能佔市場的一席之地,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有利於保護廣大合作社成員的切身利益,成為農村養豬戶的忠實靠山。


總之,中國農村未來的養豬業將依據自然法則,優勝劣汰,形成三股強大的養殖勢力,即鏈鎖養豬集團,大規模或超大規模的養豬大戶,和各地集體或群眾組織的農民生豬養殖合作社。這三股養豬勢力,將會成為未來的生豬養殖的主要三大模式。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我國是世界上豬肉消費最大的國家,現在基本上穩定在每年5000萬噸的水平上。過去農村養殖主要是以家庭散養戶自給自足或銷往市場為主要方式。現在以大型養殖場和中小規模養殖戶相結合的方式在發展養豬產業。那麼中國未來生豬養殖的方向是什麼呢?

今年以來豬價持續上漲,已經引起了多方的關注。在感嘆豬肉長得太快的同時,大家也在討論未來的生豬養殖該如何發展,應該往哪個方向走?畢竟前幾年因為農村環保問題,很多地區已經沒有多少人養豬了。特別是中小規模的養殖戶,退出養殖產業,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兒。

再加上現在農村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留在農村的主要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從事養殖的意願並不強烈,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身體精力方面跟不上,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現在市場經濟情況下,商品流通發達,豬肉隨時都可以購買。不再需要像過去那樣養一頭豬,等過年殺了留著下一年吃。現在隨時要想吃肉的話,都可以去市場上購買,既新鮮又方便。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未來中國的養豬產業應該會繼續向規模化、集約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這應該是中國養殖產業的大勢所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養殖戶退出養殖產業,而更多有資金有技術有市場開拓銷售能力的企業進入到養殖產業中,通過科學的管理,和規模化的養殖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抵抗風險。

同時規模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增加市場的供給量。不會出現像現在這樣市場短缺的情況。因為他們的抵禦風險能力比中小養殖戶要強得多,可以進行資源協調和共享,在衛生防疫方面也具有先天優勢。

當然,在發展規模養殖的同時,並不意味著中小養殖戶的徹底退出。因為現在國家仍然是在支持和鼓勵農民養豬,從事養殖產業。一些有意願有能力的小養殖戶同樣可以參與進來,可以讓市場的類型更加豐富,讓養殖產業的形式更加多元化。同時部分農村地區,農民通過養豬可以實現自給自足,這也是提高和改善農民生活的一種方式。

不過總體上而言,未來的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養殖方式不可逆轉。隨著豬價的不斷上漲,未來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到養殖行業,從而刺激養豬行業的發展,提高養豬產業的管理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