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陰陽合同”引人陷進“套路貸”

製作“陰陽合同”引人陷進“套路貸”

披著網貸的外衣,製作“陰陽合同”,讓被害人在未搞清狀況的情況下籤下合同。近日,海寧警方破獲了這樣一起“套路貸”詐騙案件,共抓獲嫌疑人20名。

今年7月份以來,陸續有群眾到海寧市公安局報案,稱自己在一款APP平臺上借了一筆錢,後來才發現利息高得驚人,還有人頻頻被電話和短信催款騷擾,甚至連家人、朋友也不得安寧。通過對報案人進一步詢問,海寧警方判斷,這個平臺極有可能涉嫌“套路貸”詐騙。

據報案人餘先生介紹,2017年12月,一名微信名為“一萬一”的業務員主動添加他為好友,說是可以提供小額貸款。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加了對方好友。很快,對方就推薦了一個提供貸款的平臺,說是低息、無抵押、快速放貸,這些優厚條件讓餘先生心動了。

餘先生想貸款3.5萬元,客服馬上幫他辦理了申請。隨後,客服要求餘先生帶上身份證、銀行卡、工資流水等個人資料前往該平臺在嘉興的門市部簽約。

“當時只想著借款,一看還的也不多,便籤下了很多張類似合同的紙,上面的內容我沒多看。”餘先生記得,當時一名業務員在他手機上進行了操作,然後把操作頁面全部刪除後把手機還給了他,告訴他已經辦好了。之後,餘先生看到自己卡上多了3.5萬元,也就沒有多問多想。

到了今年8月,已經還款20期的餘先生算了一下,自己已將3.5萬元本金還清,但仔細一算後才發現,竟然還有3萬多元的利息要還,他覺得不對勁,並拒絕還款。結果,催收短信、電話馬上接踵而來,當時被對方抄走的親屬、朋友的電話也收到了催款信息,對方甚至還採用言語威脅及恐嚇。

警方後來查明,餘先生在門市部的“簽約”隱藏了大量貓膩。

今年8月下旬,掌握了充分證據的海寧警方兵分兩路,分別在嫌疑人家中、嘉興門市部內,將包括門店經理和客服經理在內的20名嫌疑人抓獲。在門市部內,警方還查獲了大量客戶資料和合同,而這些合同與餘先生等被害人手持的合同大相徑庭。

以餘先生這筆貸款為例,平臺方的合同上寫著本金5.38萬元、服務費1.88萬元,也就是說只借3.5萬元,合同上卻寫了5.38萬元的借款本金,餘先生三年時間要償還高達7.26萬元的本金和利息!

通過偵查查明,嫌疑人的作案手段與前期警方掌握的情況基本一致:位於嘉興市一寫字樓裡的這間門市部,門店經理、副經理、客服經理、業務組長等分工合作,業務員負責招攬客戶,而後由客服人員為其辦理相關貸款手續。

在此過程中,嫌疑人採用製作“陰陽合同”的方式,讓被害人在未搞清狀況的情況下迅速簽下合同,又通過將錢款打入客戶賬戶,再從銀行卡上劃扣掉高額的“砍頭息”的方式製造虛假銀行流水。為防被害人懷疑,這一系列操作通常由客服拿著被害人的手機和資料代為完成。

一旦被害人對還款金額產生質疑,嫌疑人會以“服務費”“簽約金額”等為藉口搪塞。而且,他們還會要求被害人留家人和關係人聯繫方式等,在客戶逾期還款時,通過電話騷擾、短信威脅的方式催收。

根據警方調取的數據顯示,嘉興地區被害人達1000餘人,涉案金額1.2億多元;海寧地區共有300餘人辦理了這項貸款,陷入了該“套路貸”詐騙中。目前,此案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